-
2023年8月9日,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批复,国家外汇管理局深圳市分局正式印发《“前海港企贷”业务操作指引》,标志着“金融支持前海30条”中,“支持前海合作区内符合条件的港资小微企业在500万元人民币的限额内从境外银行获得人民币贷款”这项措施正式落地实施。 前海作为深港合作最紧密的地区之一,已吸引超过1.1万家外资企业落户,其中港资企业占比达85%。“前海港企贷”着眼于民生金融服务,便利前海众多港资小微企业获得境外融资,助力港企港人在前海创业创新,也为深港“融资通”开辟了一条新渠道。 8月10日,3家前海港资企业成功办理港企贷业务,融资金额合计1200万人民币,成为政策正式实施后首批受益企业。企业表示,不少港企港人都将前海作为进入粤港澳大湾区乃至祖国大陆的桥头堡,前海港企贷业务的推出,极大地便利了原来因净资产不足,不满足借用外债条件的港资小微企业,顺利牵手境外银行资金。银行表示,港企贷有利于境外银行,特别是港资银行,基于原有的长期授信和合作,将贷款服务延伸至前海。 2023-08-17/shenzhen/2023/0817/1573.html
-
(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潘功胜和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殷勇共同为 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北京市分局揭牌) 按照《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关于“统筹推进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改革”的部署,中国人民银行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分行,深圳、大连、宁波、青岛、厦门5个计划单列市分行和317个地(市)分行于2023年8月18日挂牌。中国人民银行各分行加挂国家外汇管理局分局牌子,各省、自治区分行加挂分行营业管理部牌子。 2023-08-18/shenzhen/2023/0818/1574.html
-
2021年,深圳进出口总额3.5万亿元,增长16.2%。其中,出口总额增长13.5%,连续29年居内地城市首位。 在进出口贸易持续繁荣的背后,深圳不断思索如何让跨境贸易结算更加便利、高效。2019年11月,更高水平贸易投资人民币结算便利化试点在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率先落地。2020年6月,试点范围拓展至深圳全市。 两年多时间,深圳探索出一条“银行主导优质企业名单”的有效道路。截至2022年3月31日,深圳共有18家银行、643家企业参与试点,累计试点金额1669.3亿元。 “便利化”有助于企业避免汇率波动,直接影响企业利润 资金的跨境结算不同于境内结算,政策性更强、合规管理的要求更高,尤其强调贸易背景的真实性,银行在处理这些业务的时候往往需要查询贸易背景、货物报关情况、完成国际收支申报等等,一般来说比境内贸易流程要长。 所以,在便利化措施出台前,根据展业要求,银行需要审核的材料和内容较为繁琐。比如办理对外付款业务需逐一审核汇款申请书、合同或发票、报关单等众多交易背景材料,还要对主要交易内容进行一一核对。 银行对优质企业提供跨境人民币结算便利化服务之后,最终的受益者是企业和实体经济。 深圳市朗华供应链服务有限公司(下称“朗华公司”)作为一家供应链平台企业,定位于工业供应链,关注产品从原材料、研发、设计、制造到成品的中间环节,服务于实体经济与工业制造环节。每日在银行的结算量和业务笔数较多,跨境人民币结算占该公司结算量很大一部分。 朗华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以往每次办理跨境人民币收付业务,像拿着菜篮子去菜市场买菜的阿姨,要向银行提供各类单据作为背景资料,比如合同、商业发票、报关单等,这些资料需要他们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整理,一笔业务资料准备下来,通常需耗时一小时以上。通过网络平台,以及中国银行工作人员的上门宣讲,了解到企业可以通过跨境人民币高水平便利化相关政策,实现对跨境结算流程的有效简化,提高业务办理效率,这对我们这种结算量大的供应链企业来说,是非常便利、实用的政策红利。 自从实现了跨境人民币结算便利化,企业仅需要提供《跨境人民币结算收/付款说明》即可直接办理跨境人民币收付款业务,业务资料也由一摞单证缩减为一张纸,再也不用在资料准备方面花费大量的时间与人力,只需要配合银行做好事后抽查即可;平均来看,银行从收到企业的资料到资金结算完成,仅需10分钟,而原来需要半个小时以上。尤其今年一季度疫情背景下,跨境人民币结算便利化给了朗华公司非常大的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通过人民币结算,企业还可以避免汇率波动的影响。朗华公司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预计汇率波动可以直接影响企业利润的20%至30%。 深圳良好的营商环境也让朗华公司的经营规模稳步提升。今年一季度,朗华公司业务量同比增长约20%,结算量至少增加10%。据该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业务量增长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深圳整体营商环境较好,跨境人民币结算便利化让其可以正常支付,帮客户采购拿货;二是企业本身的运作能力,在内部有远程和线下两套办公系统协作运转。 “便利化”提高企业资金使用效率:办理业务用时缩短80%以上 中建海龙公司同样是跨境人民币结算便利化服务的受益者之一。据悉,在跨境人民币业务方面,该公司与香港的业务,之前一直通过国内港币户接收港币汇入款,费时费力,也影响入账和结汇的时效性,导致公司承担一定的汇率波动风险。 今年以来,中建海龙支持香港抗疫医院的业务采用跨境人民币结算收款,只需要填写一份《跨境人民币结算收款说明》,即可实时接收香港人民币资金。建设银行深圳市分行得知由中建海龙承建香港方舱医院的信息后,立刻启动便利化政策,以最快的时间为企业完成建筑材料款的跨境收汇,企业建设资金第一时间到位,为工程的推进争取了时间。 中建海龙收到人民币之后直接用于对外支付各种款项,大大提升了资金使用效率,降低了汇率风险,有力地支持了公司的经营发展。 建设银行深圳市分行国际业务部副总经理杨树对记者表示,以一家大型批发零售业跨国集团为例,实施便利化之前平均一笔对外付汇业务需要提交约30份单证,大概要耗时30分钟,现在只需要提交一份材料,耗时只需要5分钟,时间比之前缩短80%以上,累计来看为企业节省的人力成本、时间成本是非常可观的。 据悉,从2020年便利化措施出台到今年的4月中旬,建设银行深圳市分行总共为53名优质企业提供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高水平便利化服务,金额合计261.6亿元,企业反响良好。 并非随便的“便利化”:对试点银行和优质企业都提出诚信、合规要求 更高水平贸易投资人民币结算便利化试点鼓励银行对守法自律、实体经营的优质企业,提供更加便利的跨境人民币结算服务。 具体来说,银行可在“展业三原则”的基础上,凭优质企业提交的收付款说明或指令,直接为优质企业办理货物贸易、服务贸易跨境人民币结算,以及资本项目人民币收入(包括外商直接投资资本金、跨境融资及境外上市募集资金调回等)在境内的依法合规使用,无需事前、逐笔提交交易真实性证明材料。 更高水平贸易投资人民币结算便利化试点对于试点银行和优质企业的认定都更看重诚信和合规,并非所有企业都能够简单、随便地“便利化”。 2019年深圳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率先开展跨境人民币结算便利化试点时,其实对于优质企业设置了年收入、银行合作年限等门槛。但是,2020年放宽深圳全市的跨境人民币结算便利化后,银行对于优质企业的判定更看重企业是否合规,极大弱化经营规模指标,重视企业的合规自律和诚信守法,有没有负面记录。 2020年,在深圳人民银行的指导下,中国银行深圳市分行牵头外汇和跨境人民币业务展业自律机制。自律机制由各大商业银行组成,各家银行轮番审核优质企业名单有没有问题,自律机制审核过的优质企业名单,不需要人行再去审核,银行就可以为这家企业提供跨境人民币结算便利化服务。 目前,跨境人民币结算便利化政策主要遵循的理念可以概括为“企业越诚信,手续越便利;银行越合规,审核越自主”,也就是说在保证背景真实合规、企业资质得到认可的基础上,企业对境外付汇只需要向银行出具汇款指令即可先行为优质企业办理对外付款,不再像之前需要提供一系列的材料,大大简化了业务操作环节,极大地保障了企业资金链高速运转。 “便利化”的深圳特色:银行主导优质企业名单 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不断打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并吸引了国内外的优秀企业和人才。在推进更高水平贸易投资人民币结算便利化试点工作中,深圳走出了具有特色的“银行主导名单”道路。 深圳优质企业名单不是由深圳人民银行发布,而是由银行主导优质企业名单。深圳人民银行对记者表示:鼓励银行对守法自律、实体经营的优质企业,提供更加便利的跨境人民币结算服务,其实对银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是一定要把“了解你的客户”的展业原则落到实处。其次,银行要定期对便利化业务开展情况进行事后抽查。另外,人民银行可以通过跨境收支、海关进出口等数据对企业开展的业务进行事后监督核查,并不定期对银行进行现场检查。 中国银行深圳市分行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对银行来讲,跨境人民币结算便利化并不等于放松企业的合规性要求,银行要在“展业三原则”的基础上判断企业是不是真的符合优质企业的要求,后面再逐步地扩大企业范围。此外,对优质企业的要求也不局限于跨境业务合不合规,还有其他方面,比如外汇局、人行的一些负面清单,银行都要了解。所以,并不是企业有跨境人民币业务,银行就都给它们提供便利化服务,会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把企业纳进来。 截至2022年3月31日,深圳共有18家银行、643家企业参与试点,累计试点金额1669.3亿元。深圳人民银行对记者表示:推进更高水平贸易投资人民币结算便利化增效扩面是今年的工作重点之一。下一步,试点银行的覆盖面和企业的覆盖面都会继续推进。值得一提的是,继续推进更高水平贸易投资人民币结算便利化也是深圳提升营商环境的内容之一。 2022-05-30/shenzhen/2022/0530/1190.html
-
2022年4月15日,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国家外汇管理局深圳市分局召开2022年深圳市外汇管理暨跨境人民币业务工作会议。会议传达2022年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外汇管理局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21年全市外汇管理及跨境人民币业务工作,通报2021年深圳市银行外汇业务合规与审慎经营评估情况,分析当前外汇市场形势,部署2022年重点工作。会议以视频形式召开,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党委委员、副行长黄富在主会场主持会议并讲话,分局各处及跨境办负责人布置2022年重点工作,提出具体要求。深圳市外汇和跨境人民币业务展业自律机制、67家中外资商业银行及2家支付机构相关负责同志在视频分会场参加会议。 会议指出,2021年,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国家外汇管理局深圳市分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总行总局决策部署,把学习党史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为推动外汇领域改革开放纵深发展、确保贸易投融资便利化政策落地见效、统筹更高水平开放型体制机制安全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会议认为,当前全球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异常严峻复杂,有些突发因素超出预期,对经济平稳运行带来更大不确定性和挑战。2022年,深圳市外汇管理和跨境人民币业务工作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为深圳市外向型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优质的外汇金融支持和良好的外汇市场环境。 会议对2022年深圳市外汇管理和跨境人民币业务重点工作进行了部署。一是推动便利化政策扩面提质增效。扩大试点范围,丰富试点措施。推动科技赋能,进一步丰富跨境金融服务平台应用场景。二是提升个人外汇服务质量。持续推进个人用汇双向便利,增强人民群众外汇政策获得感。三是提高外汇管理及跨境人民币政策宣导精准性。坚持目标导向,加大与政府政务服务等现有智能平台的资源整合,实现政策的智能化精准投放。四是推动深化中小微企业汇率避险工作。以中小进出口企业为重点优化外汇服务,通过增加授信支持、专项担保等方式,宣传引导企业更好管理汇率风险。培育中小企业在跨境贸易中使用人民币结算的习惯。五是推动深化前海、河套区域外汇管理改革开放,提升前海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试验区功能。支持贸易新业态更多主体、更多模式创新发展,稳妥有序推进资本项目高水平开放,在与香港金融市场互联互通、人民币跨境使用等领域先行先试。六是完善外汇市场微观监管。聚焦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开展外汇检查。持续“零容忍”打击虚假欺骗性外汇交易、跨境赌博等外汇领域违法违规行为。七是加强跨境资金流动监测和风险防范。强化外汇重点领域风险防控,共同维护外汇市场稳定运行,为迎接党的二十大顺利召开营造良好氛围。八是强化内部管理。提升真实性审核能力,完善外汇领域反洗钱机制,逐步建立实质真实、方式多元、尽职免责、安全高效的管理机制。 2022-04-20/shenzhen/2022/0420/1140.html
-
为迎接党的二十大,庆祝建团百年,2022年4月28日,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举办“重温百年红色青年史”献礼建团百年主题宣讲暨“我与行长面对面”主题交流活动,通过重温党史学团史的沉浸式学习体验、邀请优秀青年代表分享交流成长感悟和行领导青年寄语三个篇章,引领广大青年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在央行,争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中国青年。外汇局深圳市分局青年积极参与主题宣讲和成长分享。 一、重温百年红色青年史,汲取力量奋进新征程 活动伊始,23名青年以叙说历史的方式,讲述了百年中国青年运动史上的11个重要历史事件,串联起共青团一百年来波澜壮阔的辉煌历程。从中国青年团的诞生到五卅运动,从抗美援朝到投身改革开放大潮,从跨入新世纪到奋进新时代,他们或娓娓道来,或慷慨激昂,呈现了一场面对面、沉浸式的创新学习交流盛宴。 二、聆听优秀青年分享,学习先进争做新青年 本次活动还邀请了4位优秀青年代表分享成长感悟,畅谈学习体会。团结引领全行青年干部坚定永远跟党走的理想信念,厚植奋进在央行的青春热情,努力营造深圳中支青年干部奋发作为的浓厚氛围。经常项目管理处贺瑞士处长做经验分享,建议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不断提升学习能力,学会自我鼓励,做一个快乐的央行青年。 三、青春寄语引领思想,凝神聚气迎接党的二十大 陈元富副行长为青年员工提出成长建议:一是找准个人定位,不断增强作为央行员工的责任感、使命感;二是提升工作能力,学会建立决策“模型”,学会团结协作,在实践实战中成为解决问题的能手;三是关注时代命题,对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等时代命题加强思考,为推动经济金融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青春智慧和力量。 邢毓静行长代表行党委作青年寄语,号召广大青年,一是回顾百年史,坚定理想,展望新征程。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叠加的复杂局面,央行青年要在党的领导下,加强学习、提升本领,创新作为奋进新征程。二是立足大湾区,脚踏实地,成就新梦想。抢抓深圳“双区”建设重大机遇,深调研、实调研,真抓实干,为央行事业、特色金融和金融改革开放贡献青春力量。作为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有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的大格局,以舍我其谁的担当、脚踏实地的本领,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冲锋在前,做到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2022-05-09/shenzhen/2022/0509/1158.html
-
2022年全年普惠小微贷款增量不低于2021年全年增量,对受疫情影响群体合理续贷、展期、调整还款安排,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5月9日,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国家外汇管理局深圳市分局制定出台《关于统筹做好金融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提出14条细化措施,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统筹”,进一步为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纾困。 上述通知是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印发《关于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金融服务的通知》出台“23条举措”背景下,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国家外汇管理局深圳市分局认真贯彻落实相关部署的具体举措。 “十四”条主要涉及七大方面,包括以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支持稳增长、以保市场主体支持稳就业、以加大对受疫情影响群体的纾困力度稳预期、以优化金融服务支持稳消费、以优化外汇和跨境人民币服务支持稳外资稳外贸、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以保障资金链支持畅通物流链稳产业链创新链等。 通知要求各金融机构认真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按照“充足发力、精准发力、靠前发力”的要求,切实发挥主观能动性,尽早行动,用好各类货币政策工具,加大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更好满足实体经济融资需求,为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通知提出,各金融机构按照2022年全年普惠小微贷款增量不低于2021年全年增量的要求,持续加大普惠小微企业贷款的投放力度,力争实现全年普惠小微贷款增量2000亿的目标。 扎实开展小微企业首贷户培育“三年行动”,推动金融机构提高首贷户占比,力争2022年深圳新增小微企业首贷户突破20000户。积极稳定负债成本,引导普惠小微贷款利率2022年较2021年稳中有降。 在纾困受疫情影响群体方面,通知提到,金融机构对因感染新型肺炎住院治疗或隔离人员、疫情防控需要隔离观察人员以及受疫情影响暂时失去收入来源的人群,灵活采取合理延后还款时间、延长贷款期限、延迟还本等方式调整还款计划。 对于受疫情影响的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加强主动服务,合理续贷、展期、调整还款安排,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协商减免罚息。对出租车司机、网店店主、货车司机等灵活就业主体,加大对其经营性贷款支持力度。强化新市民创业就业金融支持,为新市民提供多元的金融服务。 在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方面,通知提到,加大对优质项目的支持力度,保持房地产开发贷款平稳有序投放,不盲目抽贷、断贷、压贷,积极做好重点房地产企业风险处置项目并购金融服务,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加大流动性贷款等支持力度,保持建筑企业融资连续稳定。优化住房金融服务,支持刚性和改善性居民购房信贷需求,加大对保障性租赁住房的金融支持力度,助力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满足新市民安居需求。 深圳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制造业是深圳立市之本,通知也提出了配套支持措施,其中提到,金融机构按照2022年全年制造业贷款增量不低于2021年全年增量、制造业贷款余额在各项贷款余额中的占比较2021年末进一步提高的要求,持续加大对制造业核心企业及产业链上下游的信贷投放力度。 来源:上海证券报 2022-05-16/shenzhen/2022/0512/1162.html
-
5月6日,深圳市中心支行公告显示,跨境理财通内地已报备试点银行扩增至28家。深圳农商银行入选深圳地区新增试点银行名单,业务类型为南向通。该行成为具有“跨境理财通-南向通”业务资格的全国首家农商银行。 全国农商银行首家试点 跨境理财通去年10月启动,总额度为1500亿元人民币,单个投资者额度为100万元人民币。试点银行目前已覆盖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外资银行、城商银行,直至本轮农商银行阵营的破冰。 深圳农商银行表示,大湾区客户可通过该行开立星展香港个人投资账户,并进行签约、资金汇出、查询等交易,资金划入投资账户后可在星展香港的手机银行或其他线上渠道操作购买“南向通”投资产品。 2021年,深圳农商银行引入星展银行有限公司(星展银行)作为战略投资者,并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去年4月,银保监会官网发布批复公告称,同意深圳农商银行定向发行约19.6亿股股份。其中,同意新加坡星展银行认购13.5亿股。 深圳农商银行行长袁捷表示,去年引入星展银行成为战略投资者后,致力于通过植入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深化双方的合作以提升客户体验。这些举措推动了该行“零售+科技+生态”战略的落地,并提升了服务大湾区个人投资者的能力。 深圳农商行2022年一季度经营业绩显示,截至3月末,该行资产规模突破6000亿,达6117.4亿元,较年初增长4.2%。今年一季度,该行实现营业收入32.4亿元,同比增长7%,净利润同比增长7.2%至18.5亿元。 “跨境理财通”业务金额超8亿元 2020年6月29日,中国人民银行会同香港金管局、澳门金管局发布公告,在粤港澳大湾区开展“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跨境理财通”按照购买主体身份可分为“南向通”和“北向通”。 央行广州分行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3月31日,粤港澳大湾区参与“跨境理财通”个人投资者合计25836人,包括港澳投资者16726人,内地投资者9110人,涉及相关资金跨境汇划8941笔,金额82880.54万元。 内地与港澳业务往来情况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3月31日,内地与香港间往来的“跨境理财通”业务笔数4560笔,跨境汇划金额58793.77万元,占汇划总额的70.94%;内地与澳门间往来的“跨境理财通”业务笔数4381笔,金额24086.77万元,占汇划总额的29.06%。 大湾区内地业务办理情况方面,截至2022年3月31日,大湾区内地九市中,深圳、广州、珠海三市合计的“跨境理财通”业务汇划金额占比高于80%。其中,今年3月,深圳与港澳间往来“跨境理财通”业务汇划金额4380.9万元,占跨境理财通跨境汇划总额的28.26%,其中,与香港往来占比96.43%,与澳门往来占比3.57%。 而试点银行业务办理情况显示,截至2022年3月31日,国有银行办理“跨境理财通”资金汇划量最大,占比为50.44%;股份制银行占40.83%;外资银行占8.73%。 具体到投资持仓产品情况来看,截至2022年3月31日,参与“跨境理财通”的个人投资者购买投资产品市值余额为35643.59万元。其中,北向通项下,港澳个人投资者持有境内投资产品市值余额为21161.48万元,包含理财产品17605.82万元、基金产品3555.66万元;南向通项下,内地个人投资者持有港澳投资产品市值余额为14482.11万元,包含投资基金1742.14万元、存款 12739.97万元。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022-05-10/shenzhen/2022/0510/1161.html
-
为进一步助企纾困,落实落细《中国人民银行 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金融服务的通知》要求,助力涉外经济高质量发展,深圳市外汇局近日发布《国家外汇管理局深圳市分局关于开展优质企业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的指导意见(2022年版)》,进一步放宽银行和企业申请条件、拓展业务范围,惠及更多市场主体。 6月24日,深圳市外汇局对原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业务指导意见进行了修订完善。与此前试点政策相比,本次调整内容主要体现为“一取消、二放宽、一扩大”。“一取消”即取消申请服务贸易试点企业收支规模1000万美元限制,对申请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的试点企业均不设置收支规模要求。“二放宽”是同时放宽试点银行评估等级要求和试点企业与试点银行的合作年限要求,具体指将近三年银行外汇业务合规与审慎经营评估等级要求放宽至原则上均在B+(含)以上,将企业在试点银行持续办理经常项目外汇收支业务的时间要求由原则上三年放宽至两年以上。“一扩大”则是扩大政策适用的业务范围,将服务贸易项下部分初次收入和二次收入纳入试点。 下一步,深圳市外汇局将着力扩大试点政策覆盖面,重点支持制造型企业,尤其高端制造业发展。包括大型先进制造业企业,以专精特新企业为代表的中小制造、科创企业,以及传统制造业中业务笔数多、信用好的优质企业。同时,鼓励银行国际业务数字化转型,实现试点企业试点业务全流程线上办理。推动更多诚信合规、需求迫切的银行和企业加入试点;引导银行审核回归交易真实合规的本源,培育市场主体内生的合规意识,逐步形成“主体越诚信、手续越便利”“银行越合规、审核越自主”的信用约束和政策激励机制。 2022-06-24/shenzhen/2022/0624/1219.html
-
日前,深圳市商务局、国家外汇管理局深圳市分局、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联合印发了《关于支持外贸企业提升应对汇率风险能力的工作通知》,推出七项举措支持深圳外贸企业提升应对汇率风险能力,确保深圳外贸稳定发展。 一是鼓励银行机构在传统汇率避险产品基础上,结合外贸企业特点,提供个性化、差异化的汇率避险产品,满足企业多样化避险需求。二是鼓励银行机构拓展线上交易服务,通过科技赋能优化业务办理流程,加强外汇从业人员能力建设,提升企业服务体验,指导企业合理运用汇率避险工具。三是构建协同高效的汇率避险合作模式,鼓励银行与融资担保机构加强联动,降低中小微外贸企业汇率避险业务办理门槛。四是支持开展远期结售汇专项担保业务,鼓励担保体系特别是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为中小微外贸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服务,对中小微外贸企业在办理远期结售汇业务时提供增信担保服务。五是鼓励银行与融资担保机构在坚持风险中性理念的基础上,主动提供低成本的汇率避险和专项担保服务,减免相关业务费用,进一步降低中小微外贸企业汇率避险成本。六是支持中小微外贸企业基于实际需要原则开展远期结售汇业务,对依托融资担保机构提供担保免除保证金所支付的担保费用给予资助。七是加大汇率避险宣传力度,引导外贸企业树立汇率风险中性意识,提升汇率风险管理能力。 下一步,为了更好地引导外贸企业理性应对汇率风险,深圳市商务局、国家外汇管理局深圳市分局、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将协同各银行机构、融资担保机构共同进行汇率避险宣传培训,线上线下多渠道结合,引导外贸企业提升汇率风险管理能力。 2022-04-26/shenzhen/2022/0426/1146.html
-
自2018年11月成为首批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政策试点分局以来,外汇局深圳市分局积极开展政策宣传,指导银行优化业务流程,落实事后监测,推动优质企业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政策实施。2019年政策成功落地,首批5家银行、12家企业参与货物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截至2022年5月末,货物贸易便利化试点覆盖6家银行、64家企业,累计收支440.4亿美元;服务贸易便利化试点共5家银行、17家企业参与,累计收支148亿美元。 优质企业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政策试点,通过为信用优良的企业提供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服务,一方面节省银行操作的人力及时间成本,简化跨境收付汇交易的事前审核要求,缩短银行审核单证的时间,推动银行真实性审核工作从表面单证转向业务实质审核;另一方面节省了企业准备合同、关单等各项业务单证的人力和时间成本,节省了单证流转时间,提高了收付汇及时性,进一步提升企业服务质效,切切实实让企业“少跑腿”,使企业享受到便利化的政策红利。特别是在疫情期间,该政策为企业复工复产赢得了时间,更大程度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下一步,外汇局深圳市分局将继续践行金融为民理念,推动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政策扩面、提质、增效,指导银行为优质外贸企业实施更加便利的贸易收支措施,助推深圳涉外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2-06-13/shenzhen/2022/0613/12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