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5月17日,国家外汇管理局批准法国巴黎银行(BNPParibas)增加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投资额度1.25亿美元。 2006-05-22/safe/2006/0522/4256.html
-
国家外汇管理局日前首次公布中国国际投资头寸表,记者就此采访了国家外汇管理局有关负责人。 问:什么是国际投资头寸表? 答:国际投资头寸表(InternationalInvestmentPosition,简称IIP)是反映特定时点上(如年末)一个国家或地区对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的金融资产和负债存量(余额)的统计报表。国际投资头寸的变动由特定时期内的国际收支交易、价格变化、汇率变化等引起。该表中对外金融资产和负债的差额就是净头寸,表明此国家或地区是对外净债权国还是净债务国。 我国的国际投资头寸表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收支手册》(第五版)的标准编制并公布,记录的是特定时点上我国(不含中国香港、澳门和台湾,下同)对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的金融资产和负债存量状况。对外金融资产包括对外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其他投资(主要是进口预付款、出口应收款、贷款、货币和存款等)和储备资产四部分;对外金融负债包括来华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主要是进口应付款、出口预收款、贷款、货币和存款等)三部分。 问:国际投资头寸表与国际收支平衡表有何关系? 答:国际投资头寸表与国际收支平衡表(BalanceofPayments,简称BOP)一起,构成一个国家或地区完整的国际账户体系。国际收支平衡表反映的是在特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与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发生的一切经济交易。国际投资头寸表反映的是特定时点上一个国家或地区对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的金融资产和负债存量状况。国际投资头寸表在计价、记账单位和折算等核算原则上均与国际收支平衡表一致。打个比方,国际收支平衡表相当于企业的财务状况变动表,反映的是交易流量情况;而国际投资头寸表相当于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反映的是资产负债存量状况。 问:为什么要编制和公布国际投资头寸表? 答:编制和公布国际投资头寸表,可以为一个国家或地区衡量自身的涉外经济风险状况提供基础信息,对我国宏观经济分析和政策决策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国际投资头寸表的编制和公布标志着我国对外部门统计信息的完整发布,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包括国民账户、财政统计、货币金融统计和国际收支统计在内的四大宏观账户统计;其次,国际投资头寸表所反映的涉外经济状况是产业政策、贸易政策、经济发展协调性等各种经济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可以为我国制定涉外经济发展政策和调整对外资产负债结构提供基础性信息;第三,掌握我国涉外经济存量及其结构,便于更加系统全面地反映我国涉外经济发展和风险状况。此外,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和世界经济地位的日益提高,我国对外资产负债状况对于分析全球金融资本状况也愈加重要。 问:我国目前的国际投资头寸状况如何? 答:2005年,我国对外金融资产负债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我国对外金融资产负债均保持增长态势,资产增幅快于负债。2005年末,我国对外金融资产存量12182亿美元,同比增长32%;对外金融负债存量9307亿美元,同比增长16%。 (二)我国国际投资头寸呈现对外净资产态势,且对外净资产大幅增加。2005年末,我国对外金融净资产2875亿美元,比上年末增长1倍多。 (三)对外金融资产和负债的结构分布较为集中。我国对外金融资产中,储备资产占比68%,其增量占我国对外金融资产增量的71%;我国对外金融负债中,来华直接投资占比66%,其增量占我国对外金融负债增量的59%。 问:如何看待和分析我国的国际投资头寸状况? 答:首先,我国的国际投资头寸状况反映了我国近三十年来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成果,表明我国对外开放逐步扩大,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日益紧密,经济实力不断增强。2004年,我国对外金融资产负债总规模1.73万亿美元,排在已公布数据国家的第14位;对外净资产1203亿美元,排在第6位。2005年,我国的对外金融资产负债总规模2.15万亿美元,增长24%;对外净资产2875亿美元,增长了1倍多,排名将会进一步上升。 其次,我国拥有较多的对外净资产,表明目前我国具备较强的国际清偿能力。我国的对外资产以外汇储备为主,流动性和可控性较强;负债以来华直接投资为主,稳定性较强。这种结构有利于防范金融风险,对我国的金融稳定具有积极作用。 再次,对外净资产或净负债并不代表金融实力的强弱。一个国家的金融实力更多取决于金融市场的发育程度、金融部门的国际竞争能力及其主权货币的国际化程度等多种因素。比如,美国目前是世界最大的金融债务国,但美国的金融实力在全球金融市场占有重要地位。 第四,从国际经验看,一个国家的对外金融资产负债存量状况也是会发生变化的,某个时点上可能是净资产国,但某个时点上也可能转为净负债国。例如:美国1988年是对外净资产国;1989年之后就成为对外净负债国。 第五,我国拥有较多的对外金融净资产也表明我们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方针政策,在进一步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国内金融市场、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等方面有较大的空间。(完) 2006-05-25/safe/2006/0525/4259.html
-
近日,中共国家外汇管理局党组在内蒙古赤峰市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议,专题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和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研究讨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外汇管理改革的内在关系,以及外汇局如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关意见。 党组书记、局长胡晓炼指出,外汇管理作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外汇管理局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要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战略目标,紧密结合外汇管理工作实际,进一步做好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的工作。 胡晓炼指出,中央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决定和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论述,体现了党中央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一贯战略思想,明确了“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外汇局各级领导干部要不断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提高有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推动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维护政治稳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的认识,全面把握其科学内涵:立足国内,扩大内需,首先应激活农村的投资与消费需求;调整产业结构,重点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重要的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优化贸易结构,一个重要的内容是优化农产品贸易结构;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尤其是鼓励吸引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的外资等。事实上,这些内在关系充分说明,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深化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和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胡晓炼等一行在赤峰期间,专程参观了集生态农业、生物化工等产业为一体的现代化企业集团--内蒙古塞飞亚集团,听取了内蒙古农业大学姚凤桐教授关于“如何建设内蒙古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专题讲课。局党组成员李东荣、魏本华、邓先宏、方上浦,局机关各司、事业单位党支部书记共20余人参加了这次党组中心组扩大学习。(完) 2006-06-27/safe/2006/0627/4264.html
-
2006年6月26日至30日,国家外汇管理局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大连联合举办跨境收支存量和流量统计研讨会,重点讨论了跨境资金流动中直接投资、证券投资以及金融部门国际收支统计等问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清算银行的专家,国家外汇管理局系统从事国际收支统计和分析的工作人员,中国人民银行、商务部、保监会以及部分商业银行的相关人员等参加了研讨会。 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李东荣出席开幕式并讲话。他介绍了中国建立和完善国际收支统计体系的进展情况。近年来,外汇局一直致力于加强国际收支统计分析队伍的建设,努力改进国际收支统计方法和手段,提高统计质量和透明度。去年开始每半年度发布《中国国际收支报告》,今年5月首次公布了中国国际投资头寸表。目前,外汇局正在进行国际收支统计监测系统升级,并开始尝试更多地采用调查方法和数据交换采集数据。李东荣指出,尽管我们在国际收支统计方面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和涉外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很多问题还亟待我们去正确认识和努力解决,国际收支统计工作面临着新形势的挑战。现阶段,完善跨境资金收支尤其是直接投资存量和流量统计,以及金融机构自身的跨境资金流动统计,对完善中国国际收支统计具有重要意义。希望借此次研讨会的机会,引起各方对这些问题的关注,共同探讨,学习借鉴先进的经验,进一步完善中国的国际收支统计,为改善国家宏观经济分析和决策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完) 2006-07-04/safe/2006/0704/4266.html
-
近日,国家外汇管理局采取多种形式热烈庆祝建党85周年。一是根据上级统一部署,局机关各党支部(党总支)组织广大党员紧密结合实际,重点围绕学习贯彻党章、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及反腐败斗争,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学习实践活动。二是及时召开局机关党委委员会议,传达学习中央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理论研讨会议精神和中央领导在会上的重要讲话,认真学习贯彻局党组近期印发的《关于加强党的先进性长效工作机制建设的意见》等文件,深化建立健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工作机制。三是积极参加人民银行机关党委、机关纪委组织的党章知识竞赛和反腐倡廉征文比赛活动,并获得良好成绩。四是机关党委联合机关纪委和机关工会,组织了党风廉政建设暨构建平安家庭、家庭助廉书法摄影绘画比赛,许多离退休老同志也积极参与,共收到近二百件参赛作品。五是组织局机关全体党员干部职工观看反映主旋律的红色歌剧“乐歌方志-歌剧篇”《红梅赞》,多角度感受我党建设与发展的不平凡历程。(完) 2006-07-12/safe/2006/0712/4267.html
-
为完善鼓励境外投资的配套政策,便利境内投资者开展对外直接投资和跨国经营,促进国家对外投资产业政策的有效实施,国家外汇管理局日前发布了《关于调整部分境外投资外汇管理政策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近年来,为贯彻实施国家“走出去”发展战略,鼓励和支持有比较优势的各类企业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国家外汇管理局逐步放宽了对境外投资的外汇管理,包括:取消境外投资风险审查、取消境外投资汇回利润保证金制度;实行境外投资外汇管理改革试点,给予试点地区一定的购汇额度;允许境外企业产生的利润用于境外企业的增资或者在境外再投资;允许购汇或使用国内外汇贷款用于境外投资等。2005年上半年,将境外投资外汇管理改革试点政策推广至全国,大幅提高境外投资购汇额度,并进一步下放审批权限。 此次政策调整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是取消境外投资购汇额度的限制,自2006年7月1日开始,国家外汇管理局不再核定并下达境外投资购汇额度,境内投资者从事对外投资业务的外汇需求可以得到充分满足;二是境内投资者如需向境外支付与其境外投资有关的前期费用,经核准可以先行汇出。《通知》强调境外投资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并经过主管部门的批准;要求加强对境外投资资金购付汇的审核、统计和监测,在便利企业境外投资的同时,防范和控制涉外风险。 上述政策调整有利于进一步贯彻落实“走出去”发展战略,促进生产要素跨境流动,优化资源配置,更好地满足企业境外投资发展需要。(完) 2006-06-08/safe/2006/0608/4261.html
-
近日,共青团国家外汇管理局机关委员会召开“五四”表彰大会,对机关团委评选出的4个先进团支部、18名优秀共青团员和8名优秀团干部进行表彰。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兼机关党委书记李东荣出席会议并讲话。 李东荣肯定了外汇局机关团委近年来的工作,向受表彰的单位和个人表示祝贺,并对全局团员青年提出希望和要求。他希望团员青年带头追求思想政治进步,认真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觉悟。既要在外汇管理改革事业中拓宽视野、坚持学习,争当思想敏锐、业务精深的优秀工作人员,也要热心参与各类文体活动,发扬团结友爱的集体主义精神,为形成和谐、健康、互助的机关文化贡献力量。 机关团委介绍了近期有关工作计划并表示,将继续秉承“以青年为本,为青年服务”的宗旨,围绕全局中心工作,总结经验,弥补不足,继续抓好青年同志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切实代表和维护广大青年利益,为青年的成长、成才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完) 2006-05-29/safe/2006/0529/4260.html
-
截至2006年3月末,我国外债余额为2879.05亿美元(不包括香港特区、澳门特区和台湾地区对外负债,下同),比上年末增加68.60亿美元,增长2.44%。其中,中长期外债(剩余期限)余额为1268.62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19.60亿美元,上升1.57%;短期外债(剩余期限)余额为1610.43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49亿美元,增长3.14%。短期外债占外债余额的55.94%。 在2879.05亿美元外债余额中,登记外债余额为1933.05亿美元,贸易信贷余额为946亿美元。在1933.05亿美元的登记外债余额中,国务院部委借入的主权债务余额为330.60亿美元,占17.10%;中资金融机构债务余额为616.78亿美元,占31.91%;外商投资企业债务余额为528.69亿美元,占27.35%;境内外资金融机构债务余额为408.44亿美元,占21.13%;中资企业债务余额为44.69亿美元,占2.31%;其他机构债务余额为3.85亿美元,占0.20%。 2006年1-3月,我国登记的中长期外债新借入40.96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减少1.34亿美元,下降3.17%;偿还外债本金33.57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加7.27亿美元,增长27.64%;付息5.26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加0.48亿美元,增长10.04%。 2006年一季度,我国外债总规模继续上升,增速进一步放缓,短期外债占比略有上升。(完) 2006-06-27/safe/2006/0627/4265.html
-
2006年6月9日,国家外汇管理局批准比联金融产品英国有限公司(KBCFinancialProductsUKLimited)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投资额度1亿美元,并批准其在花旗银行上海分行开立人民币特殊账户。 2006-06-16/safe/2006/0616/4263.html
-
2006年6月9日,国家外汇管理局批准加拿大丰业银行(TheBankofNovaScotia)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投资额度1.5亿美元,并批准其在中国银行开立人民币特殊账户。 2006-06-16/safe/2006/0616/42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