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资本项目司批准高盛国际资产管理公司在汇丰银行上海分行证券托管部开立一个QFII人民币特殊账户。同时明确汇丰银行上海分行证券托管部应督促高盛国际资产管理公司按照《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管理暂行办法》、《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外汇管理暂行规定》及有关规定限定的人民币特殊账户使用范围使用该账户。 2006-04-11/safe/2006/0411/4244.html
-
附件一:国家外汇管理局批准摩根大通银行增加QFII投资额度 附件二:国家外汇管理局批准星展银行有限公司QFII投资额度 附件三:国家外汇管理局批准JF资产管理有限公司QFII投资额度 附件1: 国家外汇管理局批准JF资产管理有限公司QFII投资额度 附件2: 国家外汇管理局批准摩根大通银行增加QFII投资额度 附件3: 国家外汇管理局批准星展银行有限公司QFII投资额度 2006-04-14/safe/2006/0414/4247.html
-
国家外汇管理局今日发布2005年末中国国际投资头寸表,这是我国首次公布国际投资头寸统计数据。 统计显示,2005年末,我国对外金融资产12182亿美元,对外金融负债9307亿美元,对外金融净资产2875亿美元。在对外金融资产中,对外直接投资645亿美元,证券投资1167亿美元,其他投资2112亿美元,储备资产8257亿美元;在对外金融负债中,来华直接投资6102亿美元,证券投资766亿美元,其他投资2439亿美元。 国际投资头寸表是反映特定时点上一个国家或地区对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金融资产和负债存量的统计报表,它与反映交易流量的国际收支平衡表一起,构成该国家或地区完整的国际账户体系。国际投资头寸表的编制和公布,为全面了解和分析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制定我国涉外经济政策提供了更加科学的依据。 中国国际投资头寸表 单位:亿美元[1] 项目 2004年末 2005年末 净头寸[2] 1203 2875 A.资产 9254 12182 1.对外直接投资 527 645 2.证券投资 920 1167 2.1股本证券 0 0 2.2债务证券 920 1167 3.其他投资 1621 2112 3.1贸易信贷 670 900 3.2贷款 590 719 3.3货币和存款 323 429 3.4其他资产 38 64 4.储备资产 6186 8257 4.1货币黄金 41 42 4.2特别提款权 12 12 4.3在基金组织中的储备头寸 33 14 4.4外汇 6099 8189 B.负债 8051 9307 1.来华直接投资 5370 6102 2.证券投资 566 766 2.1股本证券 433 636 2.2债务证券 133 130 3.其他投资 2115 2439 3.1贸易信贷 654 908 3.2贷款 880 870 3.3货币和存款 379 402 3.4其他负债 202 260 [1]本表记数采用四舍五入原则。 [2]净头寸是指资产减负债,“+”表示净资产,“—”表示净负债。 国际投资头寸表编制原则与指标说明 一、国际投资头寸表编制原则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出版的《国际收支手册》(第五版)所制定的标准,国际投资头寸表是反映特定时点上一个国家或地区对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金融资产和负债存量的统计报表。国际投资头寸的变动是由特定时期内交易、价格变化、汇率变化和其他调整引起的。国际投资头寸表在计价、记账单位和折算等核算原则上均与国际收支平衡表保持一致,并与国际收支平衡表共同构成一个国家或地区完整的国际账户体系。 中国国际投资头寸表是反映特定时点上我国(不含中国香港、澳门和台湾,下同)对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金融资产和负债存量的统计报表。 二、国际投资头寸表主要指标解释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标准,国际投资头寸表的项目按资产和负债设置。资产细分为对外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其他投资和储备资产四部分;负债细分为来华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其他投资三部分。净头寸是指对外资产减去对外负债。具体的项目含义如下: 1.直接投资:以投资者寻求在本国以外运行企业获取有效发言权为目的的投资。分为对外直接投资和来华直接投资。其中,对外直接投资中包括我国境内非金融部门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和境内银行在境外设立分支机构所拨付的资本金和营运资金存量以及从境内外母子公司间的贷款和其他应收及应付款的存量。来华直接投资包括我国非金融部门吸收来华直接投资存量(即历年我国非金融部门吸收来华直接投资累计数据扣减历年来华直接投资撤资、清算的累计数据)和金融部门吸收境外直接投资存量(包括外资金融部门设立分支机构、中资金融部门吸收外资入股和合资金融部门中外方投资存量),以及境内外母子公司间的贷款和其他应收及应付款的存量。 2.证券投资:包括股票、中长期债券和货币市场工具等形式的投资。证券投资资产是指我国居民持有的非居民发行的股票、债券、货币市场工具、衍生金融工具等有价证券。证券投资负债为非居民持有我国居民发行的股票和债券。 2.1股本证券:包括以股票形式为主的证券。 2.2债务证券:包括中长期债券和一年期(含一年)以下的短期债券;货币市场工具或可转让的债务工具,如短期国库券、商业票据、短期可转让大额存单等。 3.其他投资:指除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储备资产之外的所有金融资产/负债,包括贸易信贷、贷款、货币和存款及其他资产/负债四类形式。其中长期指合同期为一年期以上的金融资产/负债,短期为一年期(含一年)以下的金融资产/负债。 3.1贸易信贷:指我国与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间,伴随货物进出口产生的直接商业信用。资产表示我国出口商的出口应收款以及我国进口商支付的进口预付款;负债表示我国进口商的进口应付款,以及我国出口商预收的货款。 3.2贷款:资产表示我国境内机构通过向境外提供贷款和拆放等形式而持有的对外资产;负债表示我国机构借入的各类贷款,如外国政府贷款、国际组织贷款、国外银行贷款和卖方信贷。 3.3货币和存款:资产表示我国金融机构存放境外资金和库存外汇现金,负债表示我国金融机构吸收的海外私人存款、国外银行短期资金及向国外出口商和私人的借款等短期资金。 3.4其他资产/负债:指除贸易信贷、贷款、货币和存款以外的其他投资,如非货币型国际组织认缴的股本金,其他应收和应付款等。 4.储备资产:指我国中央银行可随时动用和有效控制的对外资产,包括货币黄金、特别提款权、在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和外汇。 4.1货币黄金:指我国中央银行作为储备持有的黄金。 4.2特别提款权: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根据会员国认缴的份额分配的,可用于偿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债务、弥补会员国政府之间国际收支逆差的一种账面资产。 4.3在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指我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普通账户中可自由动用的资产。 4.4外汇:指我国中央银行持有的可用作国际清偿的流动性资产和债权。(完) 2006-05-25/safe/2006/0525/4258.html
-
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举办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十周年座谈会,从而拉开了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十周年纪念活动的帷幕。当年参加过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制度设计建立的数十位同志及部分在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岗位工作了十年的银行和外汇局代表齐聚一堂,共同回顾十年来我国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工作发展历程,并对进一步做好国际收支统计工作积极建言献策。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李东荣出席座谈会并讲话。 国际收支平衡是宏观经济四大目标之一,国际收支统计是国家宏观经济决策的重要信息基础。我国1980年恢复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正式席位之后,国际收支统计工作才开始起步。《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发布之前,我国国际收支统计一直依靠行政管理部门采集信息,缺乏系统、科学、符合国际标准的统计制度。在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1993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改革外汇管理体制的公告》明确提出,要“建立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制度,加强对国际收支平衡情况以及变化趋势的分析、预测,逐步完善我国的国际收支宏观调控体系”。1994年我国实行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国家外汇管理局依据国际标准概念框架设计制定了《办法》,并经国务院批准于1996年正式实施。《办法》确定了国际收支统计申报的范围、内容和方法,明确了国际收支统计的执行部门和各申报主体的职责和义务,为我国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工作奠定了坚实的法律依据和制度保障。 十年来,国家外汇管理局制定了一系列国际收支统计申报方面的规章制度,逐步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体系,全社会的申报意识逐步加强,统计申报质量不断提高。从1996年国际收支申报统计监测系统正式运行以来到2005年,我国国际收支申报笔数由243万笔增至1929万笔,金额由1617亿美元增至15467亿美元。借助信息化技术并依托统计核查管理,国际收支统计数据质量稳步提高,系统分析功能不断完善,在外汇管理工作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从2004年开始,国家外汇管理局进行了统计申报单证与银行有关业务凭证的合并和统一工作,并对国际收支统计监测系统升级。国家外汇管理局还初步建立了企业调查体系,作为相关统计系统的补充,为我国国际收支统计体系的进一步完善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办法》实施十年来,我国国际收支统计数据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重视,国家外汇管理局也提高了对外公布的频度,从2001年起开始按半年度公布国际收支平衡表。2002年4月25日,我国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公布通用系统。2005年首次公布中国国际收支报告。 为适应中国改革开放的新形势,2006年国家外汇管理局将进一步改善国际收支统计工作。拓宽企业调查体系,运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国际收支统计、监测和分析预警的水平,并将首次向社会公布中国对外金融资产及负债存量统计——2005年末中国国际投资头寸表。(完) 2006-04-29/safe/2006/0429/4252.html
-
近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天津市分局和当地公安机关果断采取行动,依法取缔了天津财智外汇信息咨询有限公司非法网络炒汇窝点。目前,此案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网络炒汇活动实质是通过互联网开展外汇保证金(外汇按金)、外汇期货等外汇衍生产品交易。近年来,这一活动在我国一些城市渐呈蔓延趋势。1994年,外汇局及有关部门就曾严令禁止境内任何机构和个人组织、参与外汇期货和外汇保证金交易。目前境内各种媒体上所载境外交易提供商都未获得过境内经营许可,某些投资或咨询公司、代表处组织境内居民个人参与这种交易活动均属于违法行为,投资者由此造成的一切损失和后果不受我国法律保护。此外,外汇局还将根据有关规定和事实情节,对违规机构和居民个人作出行政处罚,对触犯法律的机构和个人,有关司法部门还将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目前,境内各商业银行均已开办实盘外汇买卖业务,方便广大个人投资者从事正常的外汇资金买卖业务。人民银行、外汇局还对境内居民个人购汇实行年度总额管理,境内居民个人在年度总额内购汇仅需凭本人真实身份证明并向银行申报用途后即可办理。同时,为满足境内机构和个人对外金融投资和资产管理的合理需求,允许国内企业和个人委托取得代客境外理财业务资格的商业银行投资境外固定收益类产品,便利境内居民外汇理财。 据了解,境内居民个人参与非法外汇保证金或外汇期货交易大部分遭受了巨额损失,其中既有交易本身风险较高,居民个人投资者缺乏必要的外汇理财常识等因素,也不乏少数境内机构和个人打着境外投资公司或交易商的幌子,伺机从事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为避免不必要的损失,郑重提醒广大居民个人投资者,远离非法网络炒汇活动,通过正规渠道开展合理的外汇投资活动。(完) 2006-05-19/safe/2006/0519/4255.html
-
近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召开全国外汇管理综合工作会议,回顾总结一年来外汇管理综合工作情况,认真分析当前外汇管理与改革所面临的新形势与新任务,并对下一阶段工作作出具体安排和部署。国家外汇管理局党组成员方上浦出席会议。 会议首先对综合部门去年以来围绕外汇管理中心任务开展工作情况进行了全面回顾与总结,并结合新的形势和要求,针对如何进一步完善综合办公制度,发挥综合部门组织协调作用,改进对外新闻宣传工作,提高信息调研和政策研究水平,完善外汇管理政策法规和立法信息反馈机制,加强对外金融交流与国际合作,提高电子公文传输效率等问题,进行了认真研究和讨论。 会议对今年外汇管理综合工作提出要求:一是在做好综合协调的同时要充分发挥参谋助手作用;二是强化制度创新和管理,提高办公效率,更好地服务外汇管理工作全局;三是要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大力加强调查研究;四是应进一步发挥外汇管理新闻宣传的政策引导和与市场预期的导向作用;五是要进一步强化依法行政和依法治汇的意识;六是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国际金融交流,提升对外合作的层次。 天津、山东和湖北等三个分局分别在会上交流了健全综合工作制度、完善外汇政策传导机制和加强信息调研工作等方面的经验体会。为确保此次会议开得有实效,有成果,会前还针对综合管理工作的主要方面准备了较为详实、丰富的参阅材料。会议还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邹东涛教授就“十一五”规划有关问题作了专题讲座。(完) 2006-04-29/safe/2006/0429/4253.html
-
为进一步提升外汇管理政务公开水平,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扩大对外宣传的力度,国家外汇管理局对国际互联网站(2002年版)进行了全面改造,并首次推出英文版网站。在前期成功试运行基础上,国家外汇管理局新版国际互联网站(网址http://www.safe.gov.cn/,以下简称“新版网站”)将于2006年5月18日正式运行。 新版网站中文版设立了“外汇局介绍、外汇新闻、政策法规、统计数据与报告、管理信息、业务指南、地方外汇局网页、知识书刊、咨询问答、网上服务”等10个一级栏目。新开通的英文版网站设立了“外汇局介绍、外汇新闻、管理信息、统计数据与报告、中国外汇管理年报”等5个一级栏目。新版网站进一步完善了服务内容,补充梳理了政策法规,并更新了所有业务办理的操作指南;增强了如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公布和查询、办理结售汇业务的金融机构信息查询、公开披露外汇违法(负面)信息等专门信息服务功能,并于每月末或季末更新“管理信息”栏目下内容。网站新增了特色栏目,如“网上服务”向社会公众提供办理有关外汇业务所需的表格下载,新设立“在线调查”、“公众留言”等个性化栏目,增加了外汇局与社会公众的互动交流。此外,网站的信息搜索功能增强,具备完善的搜索系统,可实现对网站所有栏目内容多条件的全文检索。 国家外汇管理局自1999年首次开通国际互联网站以来,通过网站积极向社会宣传解释外汇管理政策,受到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和支持。建设好国家外汇管理局的国际互联网站,是外汇局推进政府管理方式创新、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举措,对于促进政务公开,改进公共服务,提高行政效能,便于公众知情、参与和监督,具有重要意义。新版网站正式开通后,将继续坚持以服务公众为中心,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及时、准确地发布政务信息;积极探索开展与公众的互动交流,便于公众更多地参与。(完) 2006-05-17/safe/2006/0517/4254.html
-
今天,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了2005年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统计显示,2005年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呈现“双顺差”,国际储备较快增长。 2005年,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1608亿美元。其中,按照国际收支统计口径计算,货物出口7625亿美元,货物进口6283亿美元,顺差1342亿美元;服务项目收入744亿美元,支出838亿美元,逆差94亿美元;收益项目收入390亿美元,支出283亿美元,顺差106亿美元;经常转移收入277亿美元,支出23亿美元,顺差254亿美元。 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630亿美元。其中,直接投资净流入678亿美元,证券投资净流出49亿美元,其它投资净流出40亿美元。 我国国际储备资产继续增长。其中,外汇储备资产较上年末增加了2089亿美元,达到8189亿美元。 为便于社会各界解读国际收支数据,分析国际收支运行状况,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分析小组同时发布了2005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该《报告》认为,2005年我国国际收支总体运行平稳,交易规模持续扩大,国际收支继续保持较强的整体抗风险能力。当前,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加注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有效扩大内需,更多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2006-04-28/safe/2006/0428/4251.html
-
2006年4月19日,国家外汇管理局批准荷兰商业银行(INGBankN.V.)增加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投资额度2.5亿美元,其中至少2亿美元需用于发起设立A股投资基金。 2006-04-26/safe/2006/0426/4250.html
-
2006年5月17日,国家外汇管理局批准日兴资产管理有限公司(NikkoAssetManagementCo.Ltd)增加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投资额度2亿美元。 2006-05-22/safe/2006/0522/42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