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为进一步提升数据透明度,国家外汇管理局在原有2020年末我国对外证券投资资产分国家/地区数据之外,新增公布我国对外证券投资资产分居民持有者部门数据。 统计显示,2020年末,我国对外证券投资资产(不含储备资产)8999亿美元。其中,股权类投资6043亿美元,债券类投资2955亿美元。投资前五位的国家/地区是中国香港、美国、开曼群岛、英属维尔京群岛和英国,投资金额分别为4091亿美元、1784亿美元、901亿美元、592亿美元和215亿美元。2020年末,我国持有对外证券资产的部门主要是非金融部门、非银行金融机构和银行,投资金额分别为3543亿美元、3541亿美元和1915亿美元,占我国对外证券投资总额的39%、39%和21%。(完) 2021-10-08/qingdao/2021/1008/1988.html
-
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保险公司资本金结汇便利化的通知》(汇发〔2019〕17号,以下简称《通知》)。国家外汇管理局有关负责人就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一、《通知》出台的主要背景是什么? 答:近年来,国家外汇管理局(以下简称外汇局)积极服务国家全面开放新格局,深化外汇领域改革开放,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不断提升外汇管理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和水平。2015年3月, 对保险外汇管理进行改革,简化业务申请资料和报批流程,提升外汇保险业务办理效率。随着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和金融市场化发展,保险公司在外汇保险业务资金便 利化方面提出新的需求。外汇局在充分调研市场主体需求并征求各方意见基础上,进一步推进简政放权,完善保险业务外汇管理,研究出台《通知》。 二、《通知》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通知》坚持“实需原则”,取消保险公司外汇资本金结汇审批,提升保险机构资金使用效率,明确经营外汇业务的金融机构(以下简称金融机构)应当按照“展业三原则”对业务进行真实性审核,规范外汇保险业务管理。主要内容包括: 一是取消保险公司资本金结汇审批,实行意愿结汇制。保险公司依据实际经营需要,可直接在金融机构办理外汇资本金和境外上市募集外汇资金结汇,提升保险公司资金使用效率。 二是允许保险中介机构代收代付保险项下赔款资金办理结汇或购汇。金融机构应当对结汇或购汇的真实性进行审核。符合保险行业主管部门规定的保险代理机构和保险经纪机构,在赔款接收人出具结汇委托书的前提下,可直接在金融机构办理代收代付保险项下赔款资金结汇业务,提升跨境保险代收代付业务的人民币赔付效率。 三是完善外汇保险业务事中事后监管。完善保险机构负面事项报告等合规经营要求,保障外汇保险业务健康发展。 三、允许保险中介机构代收代付项下赔款资金结汇的主要考虑是什么? 答:随着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和金融市场化发展,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中,越来越多保险中介机构,特别是保险代理机构和保险经纪机构“走出去”, 服务跨境保险业务。在对市场主体调研中,部分保险中介机构反映跨境保险代收代付业务的人民币赔付效率问题,如海事、海旅业务突发性强,不允许保险中介机构 代收代付保险项下赔款资金结汇,将无法直接向投保人赔付人民币,影响救援时效。放开保险中介机构代收代付项下赔款资金结汇要求,可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更好 地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四、《通知》中保险机构负面事项自主报告包括哪些内容? 答:《通知》新增了保险机构对负面事项主动报告的管理方式。保险公司的报告事项包括:取得经营外汇保险业务资格连续两年未发生外汇保险业务、被保险监督管理机构实行接管、发生严重违法违规及受到行政处罚。保险代理机构和保险经纪机构的报告事项包括发生严重违法违规及受到行政处罚。所在地外汇分局可视情形要求保险机构进行整改,有效防范金融风险。 2019-06-06/qingdao/2019/0606/1564.html
-
2021年二季度,我国经常账户顺差3409亿元,其中,货物贸易顺差7230亿元,服务贸易逆差1397亿元,初次收入逆差2713亿元,二次收入顺差289亿元。资本和金融账户中,直接投资顺差3098亿元,储备资产增加3220亿元。 2021年上半年,我国经常账户顺差7912亿元,其中,货物贸易顺差14926亿元,服务贸易逆差2836亿元,初次收入逆差4619亿元,二次收入顺差440亿元。资本和金融账户中,直接投资顺差8007亿元,储备资产增加5489亿元。 按美元计值,2021年二季度,我国经常账户顺差528亿美元,其中,货物贸易顺差1119亿美元,服务贸易逆差216亿美元,初次收入逆差420亿美元,二次收入顺差45亿美元。资本和金融账户中,直接投资顺差480亿美元,储备资产增加499亿美元。 按美元计值,2021年上半年,我国经常账户顺差1222亿美元,其中,货物贸易顺差2306亿美元,服务贸易逆差438亿美元,初次收入逆差714亿美元,二次收入顺差68亿美元。资本和金融账户中,直接投资顺差1237亿美元,储备资产增加849亿美元。 按SDR计值,2021年二季度,我国经常账户顺差368亿SDR,其中,货物贸易顺差780亿SDR,服务贸易逆差151亿SDR。资本和金融账户中,直接投资顺差334亿SDR,储备资产增加347亿SDR。 按SDR计值,2021年上半年,我国经常账户顺差851亿SDR,其中,货物贸易顺差1606亿SDR,服务贸易逆差305亿SDR。资本和金融账户中,直接投资顺差861亿SDR,储备资产增加591亿SDR。(完) 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初步数) 单位:亿元 项 目 行次 2021年二季度 2021年上半年 1. 经常账户 1 3,409 7,912 贷方 2 60,582 115,266 借方 3 -57,173 -107,354 1.A 货物和服务 4 5,833 12,090 贷方 5 53,992 103,693 借方 6 -48,160 -91,603 1.A.a 货物 7 7,230 14,926 贷方 8 49,045 94,057 借方 9 -41,815 -79,131 1.A.b 服务 10 -1,397 -2,836 贷方 11 4,948 9,635 借方 12 -6,345 -12,471 1.A.b.1 加工服务 13 216 424 贷方 14 227 444 借方 15 -11 -20 1.A.b.2 维护和维修服务 16 49 118 贷方 17 113 229 借方 18 -64 -111 1.A.b.3 运输 19 -261 -487 贷方 20 1,687 3,166 借方 21 -1,948 -3,653 1.A.b.4 旅行 22 -1,303 -2,871 贷方 23 200 374 借方 24 -1,503 -3,245 1.A.b.5 建设 25 86 116 贷方 26 235 423 借方 27 -149 -307 1.A.b.6 保险和养老金服务 28 -172 -270 贷方 29 83 169 借方 30 -255 -439 1.A.b.7 金融服务 31 -8 26 贷方 32 55 146 借方 33 -63 -120 1.A.b.8 知识产权使用费 34 -558 -1,011 贷方 35 203 384 借方 36 -761 -1,395 1.A.b.9 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 37 182 264 贷方 38 824 1,579 借方 39 -642 -1,315 1.A.b.10 其他商业服务 40 416 975 贷方 41 1,271 2,629 借方 42 -855 -1,654 1.A.b.11 个人、文化和娱乐服务 43 -40 -61 贷方 44 23 43 借方 45 -63 -104 1.A.b.12 别处未提及的政府服务 46 -5 -58 贷方 47 27 50 借方 48 -32 -108 1.B 初次收入 49 -2,713 -4,619 贷方 50 5,807 10,115 借方 51 -8,520 -14,734 1.C 二次收入 52 289 440 贷方 53 783 1,458 借方 54 -494 -1,018 2. 资本和金融账户(含当季净误差与遗漏) 55 -3,409 -7,916 2.1 资本账户 56 2 -1 贷方 57 3 5 借方 58 -2 -6 2.2 金融账户(含当季净误差与遗漏) 59 -3,410 -7,915 2.2.1 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含当季净误差与遗漏) 60 -191 -2,426 其中:2.2.1.1 直接投资 61 3,098 8,007 2.2.1.1.1 直接投资资产 62 -2,196 -3,617 2.2.1.1.2直接投资负债 63 5,294 11,624 2.2.2 储备资产 64 -3,220 -5,489 2.2.2.1 货币黄金 65 0 0 2.2.2.2 特别提款权 66 0 -2 2.2.2.3 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 67 2 23 2.2.2.4 外汇储备 68 -3,222 -5,511 2.2.2.5 其他储备 69 0 0 3. 净误差与遗漏 70 / 4 注:1.根据《国际收支和国际投资头寸手册》(第六版)编制。 2.“贷方”按正值列示,“借方”按负值列示,差额等于“贷方”加上“借方”。本表除标注“贷方”和“借方”的项目外,其他项目均指差额。 3.以人民币计值的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折算方法为,当季以美元计值的国际收支平衡表,通过当季人民币对美元季平均汇率中间价折算。 4. 2021年上半年初步数为一季度平衡表正式数与二季度平衡表初步数累加得到。其中,2021年二季度初步数的资本和金融账户因含净误差与遗漏,与经常账户差额金额相等,符号相反。二季度初步数的金融账户、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同样含净误差与遗漏。2021年一季度正式数的资本和金融账户、金融账户和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均不含净误差与遗漏,净误差与遗漏项目单独列示。 5.本表计数采用四舍五入原则。 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初步数) 单位:亿美元 项 目 行次 2021年二季度 2021年上半年 1. 经常账户 1 528 1,222 贷方 2 9,381 17,814 借方 3 -8,853 -16,591 1.A 货物和服务 4 903 1,868 贷方 5 8,360 16,025 借方 6 -7,457 -14,157 1.A.a 货物 7 1,119 2,306 贷方 8 7,594 14,536 借方 9 -6,475 -12,229 1.A.b 服务 10 -216 -438 贷方 11 766 1,489 借方 12 -982 -1,927 1.A.b.1 加工服务 13 33 66 贷方 14 35 69 借方 15 -2 -3 1.A.b.2 维护和维修服务 16 8 18 贷方 17 17 35 借方 18 -10 -17 1.A.b.3 运输 19 -40 -75 贷方 20 261 489 借方 21 -302 -565 1.A.b.4 旅行 22 -202 -444 贷方 23 31 58 借方 24 -233 -501 1.A.b.5 建设 25 13 18 贷方 26 36 65 借方 27 -23 -47 1.A.b.6 保险和养老金服务 28 -27 -42 贷方 29 13 26 借方 30 -40 -68 1.A.b.7 金融服务 31 -1 4 贷方 32 9 23 借方 33 -10 -19 1.A.b.8 知识产权使用费 34 -86 -156 贷方 35 31 59 借方 36 -118 -216 1.A.b.9 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 37 28 41 贷方 38 128 244 借方 39 -99 -203 1.A.b.10 其他商业服务 40 64 151 贷方 41 197 406 借方 42 -132 -256 1.A.b.11 个人、文化和娱乐服务 43 -6 -9 贷方 44 4 7 借方 45 -10 -16 1.A.b.12 别处未提及的政府服务 46 -1 -9 贷方 47 4 8 借方 48 -5 -17 1.B 初次收入 49 -420 -714 贷方 50 899 1,564 借方 51 -1,319 -2,277 1.C 二次收入 52 45 68 贷方 53 121 225 借方 54 -76 -157 2. 资本和金融账户(含当季净误差与遗漏) 55 -528 -1,223 2.1 资本账户 56 0 0 贷方 57 1 1 借方 58 0 -1 2.2 金融账户(含当季净误差与遗漏) 59 -528 -1,223 2.2.1 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含当季净误差与遗漏) 60 -30 -374 其中:2.2.2.1 直接投资 61 480 1,237 2.2.2.1.1 直接投资资产 62 -340 -559 2.2.2.1.2直接投资负债 63 820 1,796 2.2.2 储备资产 64 -499 -849 2.2.2.1 货币黄金 65 0 0 2.2.2.2 特别提款权 66 0 0 2.2.2.3 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 67 0 4 2.2.2.4 外汇储备 68 -499 -852 2.2.2.5 其他储备 69 0 0 3. 净误差与遗漏 70 / 1 注:1.根据《国际收支和国际投资头寸手册》(第六版)编制。 2.“贷方”按正值列示,“借方”按负值列示,差额等于“贷方”加上“借方”。本表除标注“贷方”和“借方”的项目外,其他项目均指差额。 3.2021年上半年初步数为一季度平衡表正式数与二季度平衡表初步数累加得到。其中,2021年二季度初步数的资本和金融账户因含净误差与遗漏,与经常账户差额金额相等,符号相反。二季度初步数的金融账户、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同样含净误差与遗漏。2021年一季度正式数的资本和金融账户、金融账户和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均不含净误差与遗漏,净误差与遗漏项目单独列示。 4.本表计数采用四舍五入原则。 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初步数) 单位:亿SDR 项 目 行次 2021年二季度 2021年上半年 1. 经常账户 1 368 851 贷方 2 6,537 12,407 借方 3 -6,170 -11,556 1.A 货物和服务 4 629 1,301 贷方 5 5,826 11,161 借方 6 -5,197 -9,860 1.A.a 货物 7 780 1,606 贷方 8 5,292 10,124 借方 9 -4,512 -8,518 1.A.b 服务 10 -151 -305 贷方 11 534 1,037 借方 12 -685 -1,342 1.A.b.1 加工服务 13 23 46 贷方 14 24 48 借方 15 -1 -2 1.A.b.2 维护和维修服务 16 5 13 贷方 17 12 25 借方 18 -7 -12 1.A.b.3 运输 19 -28 -52 贷方 20 182 341 借方 21 -210 -393 1.A.b.4 旅行 22 -141 -309 贷方 23 22 40 借方 24 -162 -349 1.A.b.5 建设 25 9 13 贷方 26 25 46 借方 27 -16 -33 1.A.b.6 保险和养老金服务 28 -19 -29 贷方 29 9 18 借方 30 -28 -47 1.A.b.7 金融服务 31 -1 3 贷方 32 6 16 借方 33 -7 -13 1.A.b.8 知识产权使用费 34 -60 -109 贷方 35 22 41 借方 36 -82 -150 1.A.b.9 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 37 20 28 贷方 38 89 170 借方 39 -69 -141 1.A.b.10 其他商业服务 40 45 105 贷方 41 137 283 借方 42 -92 -178 1.A.b.11 个人、文化和娱乐服务 43 -4 -7 贷方 44 2 5 借方 45 -7 -11 1.A.b.12 别处未提及的政府服务 46 -1 -6 贷方 47 3 5 借方 48 -3 -12 1.B 初次收入 49 -293 -497 贷方 50 627 1,089 借方 51 -919 -1,586 1.C 二次收入 52 31 47 贷方 53 84 157 借方 54 -53 -110 2. 资本和金融账户(含当季净误差与遗漏) 55 -368 -852 2.1 资本账户 56 0 0 贷方 57 0 1 借方 58 0 -1 2.2 金融账户(含当季净误差与遗漏) 59 -368 -852 2.2.1 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含当季净误差与遗漏) 60 -21 -261 其中:2.2.2.1 直接投资 61 334 861 2.2.2.1.1 直接投资资产 62 -237 -390 2.2.2.1.2直接投资负债 63 571 1,251 2.2.2 储备资产 64 -347 -591 2.2.2.1 货币黄金 65 0 0 2.2.2.2 特别提款权 66 0 0 2.2.2.3 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 67 0 3 2.2.2.4 外汇储备 68 -348 -593 2.2.2.5 其他储备 69 0 0 3. 净误差与遗漏 70 / 0 注:1.根据《国际收支和国际投资头寸手册》(第六版)编制。 2.“贷方”按正值列示,“借方”按负值列示,差额等于“贷方”加上“借方”。本表除标注“贷方”和“借方”的项目外,其他项目均指差额。 3. 季度SDR计值的国际收支平衡表数据,由当季以美元计值的国际收支平衡表,通过当季SDR对美元季平均汇率折算得到。 4.2021年上半年初步数为一季度平衡表正式数与二季度平衡表初步数累加得到。其中,2021年二季度初步数的资本和金融账户因含净误差与遗漏,与经常账户差额金额相等,符号相反。二季度初步数的金融账户、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同样含净误差与遗漏。2021年一季度正式数的资本和金融账户、金融账户和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均不含净误差与遗漏,净误差与遗漏项目单独列示。 5.本表计数采用四舍五入原则。 2021-08-18/qingdao/2021/0818/1964.html
-
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了2021年二季度及上半年国际收支平衡表初步数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就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2021年上半年我国国际收支状况有何特点? 答:国际收支平衡表初步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我国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格局。其中,经常账户顺差1222亿美元,与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为1.5%,继续处于合理区间;直接投资呈现净流入。 一是货物贸易顺差同比增长。2021年上半年,国际收支口径的货物贸易顺差2306亿美元,同比增长35%。其中,货物贸易出口14536亿美元,同比增长36%,体现了国内生产能力提升,以及外部需求回暖等因素的共同影响;进口12229亿美元,同比增长37%,主要是内需恢复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保持高位。 二是服务贸易逆差同比收窄。2021年上半年,服务贸易逆差438亿美元,同比下降43%。旅行、知识产权使用费和运输是主要的逆差项目。其中,旅行逆差444亿美元,同比下降28%,主要是跨境旅游和留学仍然受到境外疫情蔓延的抑制;知识产权使用费逆差156亿美元,同比增长21%,知识产权使用费收入和支出均有所增长,反映了我国在知识产权领域扩大国际合作,实现互利共赢的成果;运输逆差75亿美元,同比下降61%,主要是运输服务收入增速快于支出。 三是直接投资延续较高顺差。2021年上半年,直接投资净流入1237亿美元,主要是来华直接投资净流入1796亿美元,其中一、二季度分别净流入976亿美元和820亿美元,均保持在较高水平;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净流出559亿美元,显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平稳有序。 当前,我国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内外部经济均衡发展基础更加牢固,为我国经常账户的平稳运行和基本平衡打下坚实基础,有利于国际收支延续基本平衡格局。 2021-08-18/qingdao/2021/0818/1965.html
-
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修订并发布《个人本外币兑换特许业务试点管理办法》(汇发〔2020〕6号文印发,以下简称《办法》)。国家外汇管理局新闻发言人、总经济师王春英就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一、《办法》出台的主要背景是什么? 答:2008年,个人本外币兑换特许业务(以下简称兑换特许业务)率先在北京、上海两地区开展试点。2012年4月,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关于印发<个人本外币兑换特许业务试点管理办法>的通知》(汇发〔2012〕27号),进一步扩大特许业务试点。经过多年发展,兑换特许业务覆盖地区范围不断扩大,发展较为平稳。该业务具有营业时间灵活、兑换币种多样、单笔兑换金额小、经营网点多分布于机场和港口等对外交通枢纽的特点,对银行兑换渠道形成有益补充,较好地满足了个人本外币兑换需求。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放管服”改 革要求,完善兑换特许业务管理,国家外汇管理局经过充分调研和论证,在保持现有业务许可范围与个人结售汇管理原则不变的基础上,对《个人本外币兑换特许业 务试点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办法》坚持便捷准入与严格监管相结合,有利于降低个人本外币兑换特许业务经营机构(以下简称兑换特许机构)的办事成本,对 优化营商环境、防范金融风险、进一步便利个人本外币兑换具有积极意义。 二、《办法》将为兑换特许机构开办业务提供哪些便利? 答:一是简化行政审批。将兑换特许机构的全国经营资格审批权下放至其注册地外汇分局,取消兑换特许机构外汇备付金账户开立审批和分支机构市场准入“筹备”环节审批。二是优化办事流程。允许兑换特许机构通过事前报告的方式,开办电子渠道个人兑换业务、电子旅支代售及兑回业务、办理营业场所变更等事项。三是进一步减证便民。在市场准入环节,不再要求申请机构提供营业执照、无异议函等证明文件。 三、《办法》对个人办理本外币兑换业务是否有影响? 答:没有影响。《办法》保持原个人本外币兑换业务的管理原则不变,个人凭真实身份证件,通过兑换特许机构提供的不同业务渠道可以方便地办理本外币兑换业务。 四、《办法》如何防范洗钱等跨境资金流动风险? 答:修订后的《办法》积极落实国务院“放管服”改 革要求,坚持放管结合,把更多行政资源从事前审批转到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上来。一方面,要求兑换特许机构建立有效的内部核对和纠错机制,加强对累计大额、可 疑兑换业务的监测和真实性审核,加强对异常客户的管理,防止个人通过兑换特许业务实施分拆或使用虚假证件规避外汇管理。另一方面,要求各地外汇局加强对辖 内兑换特许机构经营活动的非现场和现场核查,明确实施风险提示、责令整改等措施的具体情形。(完) 2020-02-26/qingdao/2020/0226/1675.html
-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扩大对外开放、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决策部署,近年来人民银行、外汇局稳步推进银行间债券市场有序开放。目前,境外机构投资者可以通过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直接入市、债券通等多种渠道投资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 为进一步便利境外机构投资,体现高水平开放要求,人民银行会同外汇局制定了《关于进一步便利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有关事项的通知》,允许同一境外主体QFII/RQFII和直接入市渠道下的债券进行非交易过户,资金账户之间可以直接划转,同时同一境外主体通过上述渠道入市只需备案一次。近期,经国务院批准,人民银行和外汇局已取消了RQFII试点国家和地区、以及QFII/RQFII额度限制。境外机构投资者不同渠道投资银行间市场的政策原则上基本趋同。 上述改革措施进一步提高了境外机构投资者入市投资的便利性,有助于提升我国金融市场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下一步,人民银行、外汇局将继续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不断研究推出新的优化管理措施,实现金融市场高水平开放。(完) 2019-10-18/qingdao/2019/1018/1558.html
-
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保险公司资本金结汇便利化的通知》(汇发〔2019〕17号,以下简称《通知》)。国家外汇管理局有关负责人就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一、《通知》出台的主要背景是什么? 答:近年来,国家外汇管理局(以下简称外汇局)积极服务国家全面开放新格局,深化外汇领域改革开放,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不断提升外汇管理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和水平。2015年3月, 对保险外汇管理进行改革,简化业务申请资料和报批流程,提升外汇保险业务办理效率。随着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和金融市场化发展,保险公司在外汇保险业务资金便 利化方面提出新的需求。外汇局在充分调研市场主体需求并征求各方意见基础上,进一步推进简政放权,完善保险业务外汇管理,研究出台《通知》。 二、《通知》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通知》坚持“实需原则”,取消保险公司外汇资本金结汇审批,提升保险机构资金使用效率,明确经营外汇业务的金融机构(以下简称金融机构)应当按照“展业三原则”对业务进行真实性审核,规范外汇保险业务管理。主要内容包括: 一是取消保险公司资本金结汇审批,实行意愿结汇制。保险公司依据实际经营需要,可直接在金融机构办理外汇资本金和境外上市募集外汇资金结汇,提升保险公司资金使用效率。 二是允许保险中介机构代收代付保险项下赔款资金办理结汇或购汇。金融机构应当对结汇或购汇的真实性进行审核。符合保险行业主管部门规定的保险代理机构和保险经纪机构,在赔款接收人出具结汇委托书的前提下,可直接在金融机构办理代收代付保险项下赔款资金结汇业务,提升跨境保险代收代付业务的人民币赔付效率。 三是完善外汇保险业务事中事后监管。完善保险机构负面事项报告等合规经营要求,保障外汇保险业务健康发展。 三、允许保险中介机构代收代付项下赔款资金结汇的主要考虑是什么? 答:随着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和金融市场化发展,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中,越来越多保险中介机构,特别是保险代理机构和保险经纪机构“走出去”, 服务跨境保险业务。在对市场主体调研中,部分保险中介机构反映跨境保险代收代付业务的人民币赔付效率问题,如海事、海旅业务突发性强,不允许保险中介机构 代收代付保险项下赔款资金结汇,将无法直接向投保人赔付人民币,影响救援时效。放开保险中介机构代收代付项下赔款资金结汇要求,可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更好 地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四、《通知》中保险机构负面事项自主报告包括哪些内容? 答:《通知》新增了保险机构对负面事项主动报告的管理方式。保险公司的报告事项包括:取得经营外汇保险业务资格连续两年未发生外汇保险业务、被保险监督管理机构实行接管、发生严重违法违规及受到行政处罚。保险代理机构和保险经纪机构的报告事项包括发生严重违法违规及受到行政处罚。所在地外汇分局可视情形要求保险机构进行整改,有效防范金融风险。 2019-06-06/qingdao/2019/0606/1620.html
-
2019年10月12日上午,外汇与跨境人民币便利化政策推进暨金融支持上合示范区与自贸片区建设座谈会在青岛国际金融中心成功举办。本次会议由中国人民银行青岛市中心支行、国家外汇管理局青岛市分局主办,青岛市银行外汇与跨境人民币业务自律机制承办。人民银行青岛市中心支行党委委员、副行长,外汇局青岛市分局副局长张朝晖同志、人民银行青岛市中心支行及外汇局青岛市分局相关处室负责人、青岛市47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分管行级领导及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 会上,外汇局青岛市分局资本项目处、经常项目处,人民银行青岛市中心支行跨境办分别就支持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建设开展资本项目外汇改革试点政策、自贸片区外汇及跨境人民币金融创新政策进行了解读,为银行深入了解政策导向、合规开展金融创新试点、助力上合示范区和自贸片区建设提供了指导。 座谈会中,自律机制牵头单位中国银行青岛市分行就今年8月份印发的《关于促进跨境结算便利化的指导意见(试行)》执行情况进行了汇报,交通银行青岛分行、三菱东京日联银行青岛分行就落实便利化政策进行经验交流;农业银行青岛市分行、青岛农商银行就支持上合示范区和自贸片区建设分享了工作思路,自律机制成员银行就进一步推进外汇与跨境人民币业务便利化,落实金融支持上合示范区和自贸片区建设情况开展了深入座谈。 张朝晖同志指出,上合示范区和自贸片区建设是青岛的大事,人民银行和外汇局对此高度重视,青岛的银行机构有基础、有责任、有能力通过落实好各项金融便利化和改革试点政策来支持好、服务好两区建设,并在支持和服务中发展壮大自身。对于全市银行机构商业银行如何落实防风险和促便利的外汇管理政策、进一步支持上合示范区和自贸片区建设,张朝晖同志提出六项工作要求:一是树立正确的展业理念意识,二是提升“抓异常”的真实性审核能力,三是用足用好试点创新政策,四是继续推动跨境人民币业务发展,五是做好面向涉外主体的政策传导工作,六是认真做好自律机制建设工作。 这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支持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建设十项试点政策正式落地实施。人民银行青岛市中心支行、外汇局青岛市分局将继续跟进指导青岛市自律机制及各成员单位探索落实便利化政策举措,督导辖内银行机构以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为根本,主动建立防风险与促便利并重的发展理念,推进上合示范区、自贸片区各项金融创新试点政策落地实施,为进一步提升跨境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和资本项目扩大开放贡献金融力量。 2019-10-17/qingdao/2019/1017/1489.html
-
为积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整改要求,增强对外窗口员工服务意识,激发工作热情,转变工作作风,进一步提升分局对外服务效能,9月1日,人民银行青岛市中心支行、外汇管理局青岛市分局在招商银行青岛分行举办“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窗口服务培训班。中心支行副行长、分局副局长张朝晖同志出席并作总结讲话,相关窗口业务处室负责人以及柜台人员参加了此次培训。 培训班上,来自招商银行青岛分行的培训老师介绍了招行以“服务创优,体验未来”为主题的服务理念和管理模式,并从服务礼仪、服务态度、沟通技巧、客户投诉处理技巧等方面,讲授了主题为“服务蜕变,共赢未来”的服务礼仪课。参训人员还深入招行营业大厅进行现场观摩,以顾客的身份,亲身体验了招行智能式、温馨化的柜台服务。 张朝晖同志做总结讲话时指出,目前服务窗口在标准化建设、管理机制、落实“放管服”和“一次办好”要求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在服务意识、业务能力、依法行政、纪律执行等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下一步要认真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五个方面着手进一步提高窗口服务水平:一是提高站位,切实提升服务意识;二是狠抓落实,全面推动“放管服”和“一次办好”改革要求落实落地;三是主动钻研,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四是加强管理,及时处理潜在的各类风险隐患;五是党建统领,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带头作用。 这次窗口服务专题培训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一次实际行动,实现了主题教育与对外服务窗口员工培训教育的深度融合,也是对标先进“走出去”、成功经验“请进来”的有益尝试,进一步增强了窗口员工的为民服务意识,提升了自我情绪控制、表达同理、了解需求、表达观点等沟通技巧,收到了良好的培训效果。 2019-09-10/qingdao/2019/0910/1463.html
-
为推进外汇便利化政策更好落实,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深化“外汇服务走千企”攻势,根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要求,7月23日,外汇局青岛市分局副局长张朝晖一行到山东海运股份有限公司调研,与企业及其开户银行相关负责人座谈交流,分局资本项目处相关人员参加。 山东海运股份有限公司是以铁矿石干散货运输为主的全国第三大航运企业,涉外收支规模较大,母公司与下属公司之间资金调剂、境内外资金融通等所涉及的跨境担保、境外发债、资金集中运营业务需求较多。调研组听取了山东海运股份有限公司的基本情况介绍,认真了解并详细询问了其经营状况和外汇业务需求,并宣传解读了外汇管理相关政策。张朝晖同志指出,一是跨国公司跨境资金集中运营管理改革政策出台以来,外汇局积极对接企业真实合理的业务需求,支持实体企业尽早享受跨境资金集中运营政策红利。二是此次新政策较以往变化较大,对企业的风险管理、内部控制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企业应加强政策法规学习,更加重视业务的合规性,在享受便利化政策的同时,确保各项业务合规高效开展。三是在当前加大对外开放和外汇领域“放管服”改革的背景下,青岛市分局将进一步加强与企业和银行的沟通,及时了解企业和银行遇到的困难、疑问并认真研究解决,也请企业和银行及时反映情况,提出合理建议,共同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2019-07-26/qingdao/2019/0726/14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