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索 引 號:
- 42321502-X-2025-00165
-
- 分 類:
-
- 來 源:
- 人民銀行吉林省分行微信公眾號
-
- 發布日期:
- 2025-08-08
-
- 名 稱:
- 人民銀行吉林省分行2025年上半年吉林省金融運行情況新聞發布會(二)
-
- 文 號:
問題一:人民銀行5月7日推出的一攬子金融政策在吉林省落實情況如何?
感謝您的提問。人民銀行吉林省分行堅決貫徹人民銀行總行決策部署,迅速組織全省召開政策推進會,推動10項政策精準直達實體經濟。主要成效體現在以下四方面:
(一)降准政策高效落實,為市場注入充沛流動性。我們於5月15日同步實施兩項關鍵降准措施:一是全面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為全省釋放長期可貸資金122.8億元,其中吉林銀行、億聯銀行等法人機構獲可貸資金30.2億元;二是專項調降汽車金融公司存款準備金率至0%,為一汽汽車金融公司釋放可貸資金12.5億元,精準支援汽車產業鏈融資需求。兩項政策合計釋放可貸資金135.3億元。
(二)利率政策紅利持續釋放,融資成本顯著降低。下調政策利率0.1個百分點,有效傳導至貸款利率,2025年上半年,吉林省新發放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降至3.88%,同比下降39個基點。6月個人房屋貸款利率降至3.04%,同比下降37個基點,創曆史新低。同步推動公積金貸款利率下調,首套房5年以上利率降至2.6%,存量貸款將於2026年統一調整,預計每年為全省居民節約房貸利息支出2.85億元。
(三)結構性工具精準發力,重點領域信貸加速擴容。在普惠金融方面,開展“再貸款質效提升年專項行動”,聚焦金融“五篇大文章”和吉林省特色產業,設立支農支小再貸款專用額度50億元,激勵地方法人金融機構加大對鄉村特定領域的貸款投放。2025年上半年,全省累計投放支農支小再貸款244.8億元,同比多增29.3億元,創曆史新高。在科技創新領域,與省發改委、工信廳等部門組織建立政銀雙向項目篩選推介機制,提高清單項目的可貸性,6月末,我省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貸款餘額59.4億元,較年初增加32.1億元。服務消費與養老領域起步良好,6月末,已發放符合再貸款條件貸款14.7億元。
(四)資本市場支援取得階段性進展。聯合吉林證監局開通股票回購增持貸款綠色通道,6月末,已為6家上市公司及股東發放貸款8.4億元。同步推動科技創新債券發行,組織68家“專精特新”企業與45家投資機構建立對接機制,成功落地東北首單科技創新公司債券7.7億元。
下一步,我們將重點開展四方面工作:
一是持續釋放再貸款利率政策紅利。通過擴大支農支小再貸款投放規模,深化“再貸款質效提升年專項行動”,創新“再貸款+文旅”“再貸款+科創”等信貸產品。推動再貸款工具與財政貼息政策協調配合,引導資金更多投向三農、小微等薄弱環節。
二是統籌用好各類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推動科技創新再貸款擴面增效,完善政銀雙向項目篩選機制,按月對接後批次清單項目,力爭全年新增30億元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貸款。加快落實服務消費與養老再貸款,持續推進“三創三優”行動,加大養老產業信貸供給。加強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政策宣貫,指導銀行機構前置授信審批,提升上市公司金融服務效率。
三是強化房地產金融支援。建立房地產貸款投放跟蹤監測機制,穩定開發貸和個人房屋貸款投放。用好保障性房屋再貸款政策,加強政銀企對接。指導開發性金融機構用好抵押補充貸款(PSL)額度,全力支援保障性房屋、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建設。
四是拓寬科創企業債券融資渠道。舉辦“債興吉林科創未來”債務融資工具推介活動,出台吉林省科創債券支援企業名錄。按月組織承銷機構對接重點企業開展發行輔導,完善科技創新債券風險分散分擔機制,推動更多科創債券發行落地。
問題二:剛才發布內容中提到科技金融生態圈,能否詳細介紹下具體內容?
感謝您的提問。今年4月,人民銀行吉林省分行聯合省科技廳、省財政廳、省工信廳、省委金融辦、吉林金融監管局等部門建立“吉聚共融”吉林省科技金融生態圈,組織銀行、投資、擔保、保險、科研機構、行業龍頭企業及專家作為生態圈首批會員單位及專家庫成員,構建多方互動、優勢互補、共贏互促的支援科技金融發展的良好生態。
一是金融產品“共創”。鼓勵科技金融生態圈各金融機構、投資機構建立全生命周期的科技金融服務體系,推動“投、貸、債、保、擔”結合的金融產品落地。2025年上半年,吉林省發放投貸聯動模式下科技金融領域貸款10.7億元;發行科技創新債券7.7億元;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為科技型中小企業提供融資擔保13.97億元,平均擔保費率低於市場平均費率0.09個百分點。
二是互動對接“共促”。組織各會員單位舉辦融資對接活動,開展金融產品宣介、企業項目路演等,擴大金融服務覆蓋面。2025年上半年,組織金融機構與省屬投資基金進行對接,建立吉林省產投金融聯盟;生態圈7家會員銀行機構舉辦銀企對接活動,促成融資簽約16.2億元。
三是外腦支援“共智”。圍繞光電、先進位造裝備、生物醫藥等領域的高校學者、龍頭企業技術顧問、科研院所專家等組成“外腦智囊團”,向金融機構、投資機構提供專業評估意見。2025年上半年,“外腦智囊團”助力生態圈7家銀行機構投放相關貸款3543萬元。
四是資訊數據“共用”。建立吉林省企業創新積分制平台,幫助金融機構為相關企業精準畫像。常態化向銀行機構推送重點科技型企業名單,持續提升融資對接效率。6月末,吉林省科技型企業貸款餘額同比增長17.7%。
五是交流培訓“共通”。組織會員單位及專家開展交流培訓活動,其中金融機構、投資機構圍繞金融產品、服務模式等經驗做法開展交流培訓;科研機構、專家圍繞科技金融行業前景進行分析研討,提升金融機構“懂科技”能力。今年6月,2025長春國際光博會召開,生態圈會員單位浦發銀行長春分行舉辦科技金融產品體系專場發布會,就產品框架、適配客戶、一體化服務理念進行宣講解讀,為吉林省科技創新發展和專業轉型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援。
問題三:剛才發布內容中提到吉林中歐班列“長滿歐號”場景建設,能否再介紹下這為企業和金融機構提供了哪些支援和便利?
感謝您對外匯管理工作的關心和關注。外匯局吉林省分局持續推動跨境金融服務創新,於2024年11月正式上線吉林中歐班列“長滿歐號”特色服務,為著力打造“一帶一路”向北開放重要窗口提供金融支援。該服務通過“科技+普惠+數字”融合性實踐,推動金融數據要素跨部門流動,助力鏈上企業融資降本增信,幫助銀行機構高效辦理業務和動態把控風險。
一是提升企業信貸資源可獲得性。該服務助力企業精準匹配銀行機構推出的普惠金融產品和供應鏈金融產品。截至6月末,轄內銀行機構通過該服務為企業放款超1.1億元人民幣,融資服務覆蓋吉林省內中歐班列“長滿歐號”鏈上企業總數的42%。
二是助力“輕資產”企業破解融資難題。該服務整合企業資金流、貿易流、物流單據等資訊實現“一站式數據共用”,對企業經營情況進行精準畫像,幫助輕資產企業突破抵押物融資限制,實現數據增信。服務上線後,2家“輕資產”企業首次藉助跨境金融服務平台獲得銀行機構融資近3000萬元人民幣,有效緩解企業短期資金周轉壓力。
三是降低銀行展業成本與風控成本。藉助該服務線上核驗功能,以前銀行機構審核線下紙質流程需要1-2個工作日,現線上上審核時間縮短至30分鐘以內,企業融資時間成本降低超90%。藉助服務物流數據動態共用功能,銀行機構可及時掌握企業出口的動態物流資訊,高效管理貸中貸後風險。截至6月末,中國銀行吉林省分行、中國工商銀行吉林省分行、交通銀行吉林省分行等7家銀行機構參與了服務試點工作並實現業務落地,累計查驗物流數據200餘條,覆蓋出口貨物量超300標箱,出口目的地涵蓋德國、波蘭、俄羅斯、哈薩克等10個國家。
下一步,外匯局吉林省分局將持續推動吉林中歐班列“長滿歐號”場景擴能增量,不斷創新優化跨境金融服務,為我省著力打造“一帶一路”向北開放重要窗口提供更大金融支援。一是持續擴大場景應用覆蓋面,指導銀行機構大力宣傳推廣、傾斜信貸資源,力爭更好更多惠及涉外經濟主體;二是推進多部門資訊共用,為助企融資提供更加豐富的數據支援,進一步提高信貸服務效率;三是強化金融科技賦能,完善場景功能建設,更加智慧、便捷滿足涉外企業多樣化金融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