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索 引 號:
- 42321502-X-2025-00164
-
- 分 類:
-
- 來 源:
- 人民銀行吉林省分行微信公眾號
-
- 發布日期:
- 2025-08-08
-
- 名 稱:
- 人民銀行吉林省分行2025年上半年吉林省金融運行情況新聞發布會(一)
-
- 文 號:
7月31日,人民銀行吉林省分行召開2025年上半年吉林省金融運行情況新聞發布會。人民銀行吉林省分行貨幣政策處、信貸政策管理處、宏觀審慎與金融市場管理處、調查統計處、國際收支處有關負責人就2025年上半年吉林省金融運行情況、全省科技金融領域有關情況、銀行間市場融資情況、跨境金融外匯特色服務專項工作開展情況進行通報和解讀,並回答記者提問。新華社、上海證券報、城市晚報、中國吉林網等10餘家媒體受邀參加。
2025年上半年吉林省金融運行情況
年初以來,人民銀行吉林省分行認真貫徹落實人民銀行總行和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組織全省金融機構落實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圍繞金融“五篇大文章”“兩重”“兩新”等重點領域,不斷加大信貸投放力度,持續優化信貸投向結構,切實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上半年全省金融運行總體延續“總量穩、結構優、成本降”的特徵,為全省經濟回升向好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撐。
總量指標保持穩步增長
從上半年的金融總量數據看,全省社會融資規模、存貸款保持平穩增長,同經濟增長、價格總體預期目標相匹配。上半年全省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1192.1億元。
6月末,全省人民幣各項貸款餘額29845.5億元,較年初新增730.7億元,其中,6月當月增長251.3億元,同比多增84.9億元。從機構看,農業發展銀行、吉林銀行信貸增勢較好,分別同比增長15.1%和13.7%,上半年合計新增669.1億元,同比多增72.6億元,為穩定全省貸款增長發揮了積極作用。從借貸主體看,企(事)業單位中長期貸款是信貸增長主體,同比增長5.7%,較年初新增439.7億元,佔全部新增貸款的六成以上,持續穩定在較高水平,表明金融持續為實體經濟提供穩定的資金來源。
6月末,全省人民幣各項存款餘額40735.2億元,同比增長8.3%。分部門看,住戶、非金融企業和廣義政府存款餘額分別為28623.5億元、5832.6億元和5456.7億元。
貸款結構持續優化
金融支援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有力有效
2025年上半年,全省金融系統加大對金融“五篇大文章”“兩重”“兩新”等重點領域信貸投放力度,因地制宜挖掘信貸增長點。一是金融支援科技創新力度增強。6月末,全省科技貸款餘額同比增長11.7%,其中科技型中小企業、製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貸款分別增長12.6%、34%和15.8%。二是信貸資源持續向小微、綠色領域傾斜。6月末,全省小微企業貸款同比增長7.9%,其中,小微企業信用貸款同比增長20.5%。節能降碳、資源迴圈利用產業貸款較年初分別增長9.5%和9.9%。三是製造業中長期貸款保持較快增長。6月末,全省製造業中長期貸款同比增長11.6%,高於全國平均水平2.9個百分點。四是基礎設施領域貸款加快增長。6月末,全省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中長期貸款同比增長16.7%,較上年同期提高3.9個百分點;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中長期貸款同比增長10.6%,較上年同期提高7.6個百分點。五是批發零售、文體娛樂等行業貸款延續快速增長勢頭。6月末,全省批發零售業中長期貸款同比增長13.0%,較上年同期提高7.6個百分點;文化、體育和娛樂業中長期貸款同比增長30.6%,較上年同期提高26.1個百分點。
社會融資成本保持低位
上半年,全省新發放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3.88%,同比下降39個基點。6月份,個人房屋貸款加權平均利率3.04%,同比下降37個基點。
下一步,人民銀行吉林省分行將全力執行好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發揮再貸款等政策工具激勵引導作用,引導金融機構加大信貸投放力度,著力推動信貸穩總量、優結構、降成本,努力為吉林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撐。
2025年上半年吉林省科技金融支援情況
今年以來,人民銀行吉林省分行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大力度支援科技型企業融資的工作部署,深入落實人民銀行總行關於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的工作要求,緊扣吉林省創新型省份建設目標,強化牽頭統籌和政策聯動,指導金融機構深化“五專”機制建設,提升服務能力,促進科技金融工作提質增效。6月末,全省科技貸款餘額3466.7億元,同比增長11.7%。
發揮“幾家抬”作用
強化政策引領和機制建設
一是聯合省委金融辦、省發改委、省科技廳等15部門牽頭印發《吉林省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落實措施》,成立由人民銀行吉林省分行、省科技廳等11部門組成的吉林省科技金融工作專班,聚焦光電資訊、醫藥健康、人蔘、氫能、新材料等吉林省重點產業和領域,支援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成果轉化,積極滿足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國家技術創新示範企業、製造業單項冠軍企業等科技型企業的融資需求,推動“科技-產業-金融”良性迴圈。二是聯合省科技廳、省財政廳等5部門建立吉林省科技金融生態圈,積極探索並推動落地“投、貸、債、保、擔”結合的各類金融產品,持續提升金融機構服務科技型企業的能力和水平。
聚焦金融服務能力提升
持續釋放科技金融“五專”服務效能
一是提供專業授信。引導銀行機構單列科技型企業信貸規模,將企業創新能力和成長性作為信貸准入和授信評審的重要因子,建立“星光STAR”“六力評價體系”等科技信貸模型。二是開發專屬產品。引導銀行機構錨定科技型企業特點,創新“企業創新積分貸”“科創e貸”“科創貸”等特色信貸產品,大力發展智慧財產權質押融資,形成“吉享未來系列”“浦科系”等全生命周期產品體系,截至6月末,全省推出科技金融類信貸產品50餘個。三是建立專屬通道。鼓勵銀行機構優化符合科技型企業特點的信貸審批流程,建立信貸審批專屬通道。14家銀行機構開通科技型企業審貸專屬通道,平均縮短審貸時間3天。四是培養專業團隊。鼓勵銀行機構儲備培養“金融+產業”的複合型人才,提升利用金融看懂科技、支援科技的能力。15家銀行機構組建專業團隊,最多橫跨15個部門協同作業。五是豐富專營機構。鼓勵銀行機構設立科技金融專營機構,建立差異化信貸政策機制,更好地為科技型企業提供專屬化、定製化、個性化金融服務。截至6月末,全省銀行機構共設立科技支行、網點等專營機構15個。
突出資金精準滴灌
發揮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牽引作用
一是積極傳導落實科技創新與技術改造再貸款政策,聯合省發改委、省工信廳、省科技廳、省交通運輸廳、省農業農村廳、省國資委等部門建立工作聯動機制,協同做好政策宣傳、項目篩選推介、問題反饋解決、考核評價等工作,指導金融機構積極做好符合條件的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項目融資對接,加力提供信貸支援。截至6月末,全省銀行機構已向102家科技型企業發放科技創新貸款,貸款餘額8.5億元;已向39個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清單項目發放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貸款,貸款餘額50.9億元。二是設立支農支小再貸款專用額度50億元,鼓勵各地方法人金融機構為“專精特新”、長春新區等科技型企業發放貸款,引導各金融機構創新推出“再貸款+認股選擇權”“再貸款+智慧財產權”等產品支援科技型企業。
拓寬金融服務渠道
深化政銀企融資對接
一是持續釋放線上積分平台效能。聯合省科技廳探索建立吉林省企業創新積分制平台,通過系統直聯的方式向金融機構推送科技型企業研發、稅務、營收等數據資訊,幫助金融機構對企業進行精準畫像。目前,已完成省內6889戶科技型企業資訊採集、錄入和審批工作。二是完善線下對接機制。持續開展“金潤吉林”“信貸產品進萬企”等專項行動,製作發布《科技金融信貸產品手冊》,搭建重點科技企業“名單+資訊檔案”和金融產品雙向推送渠道,促進銀企“雙向奔赴”。6月末,吉林省科技型企業貸款餘額同比增長17.7%。
下一步,人民銀行吉林省分行將按照人民銀行總行和省委、省政府的工作要求,綜合發揮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支小再貸款等貨幣政策工具支撐作用,引導銀行機構持續擴大科技信貸投放規模;指導銀行機構持續深化“五專”服務機制建設,提升科技創新領域金融服務質效;不斷釋放吉林省科技金融生態圈效能,為建設創新型省份營造良好的金融環境。
利用銀行間市場拓寬融資渠道相關情況
年初以來,人民銀行吉林省分行積極利用銀行間市場,拓寬企業和金融機構融資渠道,支援實體經濟發展。
一是通過建立政策引導、多方聯動、優選入庫、業務協調以及宣傳培訓等五項工作機制,推動吉林省債務融資工具快速發展。啟動以“債興吉林”為主題的吉林省債務融資宣傳推介活動,召開“科企領航 融鑄未來”科技創新債券政策宣講會,培訓科技型企業58家。會同省科技廳完善“吉林省債券融資項目儲備庫”,新增入庫國家級小巨人企業68戶,加強重點培育與跟蹤服務。組織省內主承銷商按月摸排企業發債需求,深入85戶企業點對點開展輔導,2025年上半年,推動我省企業發行債務融資工具119.55億元。
二是做好金融債發行工作。指導吉林銀行發行100億元二級資本債券,撬動1200億元信貸投放;支援東北證券發行證券公司債79.1億元(含東北地區首支證券公司科技創新次級債券7.7億元),重點支援科技創新領域業務;支援吉林銀行、億聯銀行發行同業存單80期,發行金額480.2億元,增強金融機構信貸投放能力,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更好更優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吉林特色產業、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提供資金保障。
2025年上半年外匯局吉林省分局
跨境金融外匯特色服務專項工作開展情況
2025年上半年,外匯局吉林省分局在人民銀行總行和外匯局總局指導下,堅持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根本宗旨,持續提升跨境金融外匯特色服務質效,優化企業匯率風險管理與服務,深入推進跨境金融服務平台建設和推廣應用,嚴謹細緻做好境外來吉人員外幣兌換服務保障。下面從四個方面簡要介紹:
一是深入落實《全面提升跨境金融外匯特色服務質效三年行動方案(2024-2026年)》。組織全省開展“春風融‘匯’助企生輝”宣傳月活動,圍繞“優化跨境金融外匯特色服務”“匯率風險管理”等主題,線上線下開展活動100餘次,宣傳覆蓋面高達5000萬人次。通過主流媒體及吉林省分行官方公眾號主動發聲11次。
二是持續提升匯率風險管理服務質效。聯合長春市商務局、市委金融辦公室印發《長春市支援小微企業匯率避險增信服務實施細則》;會同長春市商務局、稅務局、海關編製《外貿政策彙編》;聯合吉林省工商業聯合會召開吉林省金融支援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對接會,推廣運用《企業匯率風險管理指引》;會同交通銀行召開匯率形勢分析暨避險業務宣講會。開展企業匯率風險清單式管理,按月向轄內市(州)分局及銀行機構下發《吉林省企業匯率風險管理服務資訊清單》,按季度向銀行機構通報全省金融機構服務企業匯率風險管理工作情況。2025年上半年,外匯局吉林省分局強化部門協調,聯合政府部門、金融機構宣傳輔導企業825家次,同比增長13.2%,全省新增外匯套保“首辦戶”87家。
三是深化跨境金融服務平台場景推廣應用。組織召開跨境金融服務平台應用場景推廣工作座談會,指導銀行機構在宣傳培訓、人才培養、基層服務優化、銀行產品服務與平台功能場景深度融合等方面做實做細;聯合吉林省銀行外匯和跨境人民幣業務展業自律機製成立專項工作組深入推進吉林中歐班列“長滿歐號”場景,助力“長滿歐號”企業獲得融資1.1億元人民幣;指導銀行機構藉助跨境金融服務平台,基於“銀企融資對接場景”完善貿易融資支援服務機制,2025年1-6月份,為轄內涉外企業提供授信近8億元人民幣。
四是嚴謹細緻做好境外來吉人員外幣兌換服務保障。組織長春市25傢具備對私結售匯業務資格銀行機構的520個銀行網點開展個人本外幣兌換標識規範性自查整改工作,進一步為境外來吉人員提供便利的外幣兌換服務。2025年上半年,吉林省銀行業金融機構簽約授權的正常營業外幣代兌機構34家、外幣自助兌換機1台,為境內個人辦理結匯業務799筆,金額72.60萬美元,為境外個人辦理結匯業務3101筆,金額134.41萬美元。
下一步,外匯局吉林省分局將繼續圍繞“更加便利、更加開放、更加安全、更加智慧”四個方向,持續加強高質量外匯政策供給,著力提升企業匯率風險管理能力,豐富跨境金融平台應用場景,增強跨境金融外匯特色服務效能,更好促進我省涉外企業穩健經營,有效助力吉林涉外經濟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