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3月,我国国际货物和服务贸易进出口规模38711亿元,同比增长15%。其中,货物贸易出口18687亿元,进口15344亿元,顺差3343亿元;服务贸易出口2108亿元,进口2572亿元,逆差463亿元。服务贸易主要项目为:运输服务进出口规模1691亿元,其他商业服务进出口规模775亿元,旅行服务进出口规模658亿元,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进出口规模581亿元。 按美元计值,2022年3月,我国国际货物和服务贸易出口3277亿美元,进口2823亿美元,顺差454亿美元。(完) 中国国际货物和服务贸易数据 2022年3月 项目 按人民币计值 (亿元) 按美元计值 (亿美元) 货物和服务贸易差额 2880 454 贷方 20795 3277 借方 -17915 -2823 1.货物贸易差额 3343 527 贷方 18687 2945 借方 -15344 -2418 2.服务贸易差额 -463 -73 贷方 2108 332 借方 -2572 -405 2.1加工服务差额 71 11 贷方 76 12 借方 -5 -1 2.2维护和维修服务差额 15 2 贷方 39 6 借方 -24 -4 2.3运输差额 1 0 贷方 846 133 借方 -845 -133 2.4旅行差额 -567 -89 贷方 46 7 借方 -612 -97 2.5建设差额 15 2 贷方 54 9 借方 -39 -6 2.6保险和养老金服务差额 -131 -21 贷方 54 9 借方 -185 -29 2.7金融服务差额 14 2 贷方 34 5 借方 -19 -3 2.8知识产权使用费差额 -236 -37 贷方 80 13 借方 -316 -50 2.9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差额 146 23 贷方 364 57 借方 -217 -34 2.10其他商业服务差额 220 35 贷方 497 78 借方 -277 -44 2.11个人、文化和娱乐服务差额 -4 -1 贷方 11 2 借方 -14 -2 2.12别处未提及的政府服务差额 -8 -1 贷方 9 1 借方 -17 -3 注: 1. 本表所称货物和服务贸易与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货物和服务口径一致,是指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发生的交易。月度数据为初步数据,可能与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季度数据不一致。 2. 国际货物和服务贸易数据按美元编制,当月人民币计值数据由美元数据按月均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折算得到。 3. 本表计数采用四舍五入原则。 指标解释: 货物和服务贸易:是指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发生的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交易,与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口径相同。 1.货物贸易: 指经济所有权在我国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发生转移的货物交易。贷方记录货物出口,借方记录货物进口。货物账户数据主要来源于海关进出口统计,但与海关统计存在以下主要区别:一是国际收支中的货物只记录所有权发生了转移的货物(如一般贸易、进料加工贸易等贸易方式的货物),所有权未发生转移的货物(如来料加工或出料加工贸易)不纳入货物统计,而纳入服务贸易统计;二是计价方面,国际收支统计要求进出口货值均按离岸价格记录,海关出口货值为离岸价格,但进口货值为到岸价格,因此国际收支统计从海关进口货值中调出国际运保费支出,并纳入服务贸易统计;三是补充了海关未统计的转手买卖下的货物净出口数据。 2.服务贸易:包括加工服务,维护和维修服务,运输,旅行,建设,保险和养老金服务,金融服务,知识产权使用费,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其他商业服务,个人、文化和娱乐服务以及别处未提及的政府服务。贷方记录提供的服务,借方记录接受的服务。 2.1加工服务:又称“对他人拥有的实物投入的制造服务”,指货物的所有权没有在所有者和加工方之间发生转移,加工方仅提供加工、装配、包装等服务,并从货物所有者处收取加工服务费用。贷方记录我国居民为非居民拥有的实物提供的加工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接受非居民的加工服务。 2.2维护和维修服务:指居民或非居民向对方所拥有的货物和设备(如船舶、飞机及其他运输工具)提供的维修和保养工作。贷方记录我国居民向非居民提供的维护和维修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接受的非居民维护和维修服务。 2.3运输:指将人和物体从一地点运送至另一地点的过程以及相关辅助和附属服务,以及邮政和邮递服务。贷方记录居民向非居民提供的国际运输、邮政快递等服务。借方记录居民接受的非居民国际运输、邮政快递等服务。 2.4旅行:指旅行者在其作为非居民的经济体旅行期间消费的物品和购买的服务。贷方记录我国居民向在我国境内停留不足一年的非居民以及停留期限不限的非居民留学人员和就医人员提供的货物和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境外旅行、留学或就医期间购买的非居民货物和服务。 2.5建设服务:指建筑形式的固定资产的建立、翻修、维修或扩建,工程性质的土地改良、道路、桥梁和水坝等工程建筑,相关的安装、组装、油漆、管道施工、拆迁和工程管理等,以及场地准备、测量和爆破等专项服务。贷方记录我国居民在经济领土之外提供的建设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在我国经济领土内接受的非居民建设服务。 2.6保险和养老金服务:指各种保险服务,以及同保险交易有关的代理商的佣金。贷方记录我国居民向非居民提供的人寿保险和年金、非人寿保险、再保险、标准化担保服务以及相关辅助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接受非居民的人寿保险和年金、非人寿保险、再保险、标准化担保服务以及相关辅助服务。 2.7金融服务:指金融中介和辅助服务,但不包括保险和养老金服务项目所涉及的服务。贷方记录我国居民向非居民提供的金融中介和辅助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接受非居民的金融中介和辅助服务。 2.8知识产权使用费:指居民和非居民之间经许可使用无形的、非生产/非金融资产和专有权以及经特许安排使用已问世的原作或原型的行为。贷方记录我国居民向非居民提供的知识产权相关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使用的非居民知识产权服务。 2.9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指居民和非居民之间的通信服务以及与计算机数据和新闻有关的服务交易,但不包括以电话、计算机和互联网为媒介交付的商业服务。贷方记录本国居民向非居民提供的电信服务、计算机服务和信息服务。借方记录本国居民接受非居民提供的电信服务、计算机服务和信息服务。 2.10其他商业服务: 指居民和非居民之间其他类型的服务,包括研发服务,专业和管理咨询服务,技术、贸易相关等服务。贷方记录我国居民向非居民提供的其他商业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接受的非居民其他商业服务。 2.11个人、文化娱乐服务:指居民和非居民之间与个人、文化和娱乐有关的服务交易,包括视听和相关服务(电影、收音机、电视节目和音乐录制品),其他个人、文化娱乐服务(健康、教育等)。贷方记录我国居民向非居民提供的相关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接受的非居民相关服务。2.12别处未提及的政府服务:指在其他货物和服务类别中未包括的政府和国际组织提供和购买的各项货物和服务。贷方记录我国居民向非居民提供的别处未涵盖的货物和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向非居民购买的别处未涵盖的货物和服务。 2022-05-09/shandong/2022/0509/2049.html
-
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了2022年一季度国际收支平衡表初步数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就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2022年一季度我国国际收支状况有何特点? 答:国际收支平衡表初步数据显示,2022年一季度,我国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其中,经常账户顺差895亿美元,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为2.1%,继续处于合理均衡区间;直接投资净流入650亿美元,保持在较高水平。 一是货物贸易进出口延续平稳增长趋势。一季度,我国国际收支口径的货物贸易顺差1450亿美元,为历年同期最高值。其中,货物贸易出口8032亿美元,同比增长16%,主要是全球经济复苏态势下外需稳定,我国经济韧性强,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为外贸增长提供坚实支撑;进口6582亿美元,同比增长15%,主要受大宗商品价格持续高位、内需逐步恢复及出口带动等影响。 二是服务贸易逆差继续收窄。一季度,服务贸易逆差182亿美元,同比下降30%。旅行、知识产权使用费为主要逆差项目。其中,旅行逆差294亿美元;知识产权使用费逆差77亿美元,同比增长11%,收入和支出分别增长14%和12%,反映我国在知识产权领域的国际合作持续加深。运输顺差28亿美元,主要是运输收入增速整体快于支出,上年同期为逆差90亿美元。 三是直接投资保持较高水平净流入。一季度,直接投资净流入650亿美元,主要是来华直接投资净流入1070亿美元,创新高,反映在我国经济长期向好,坚持国内高水平开放和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的背景下,外资在华投资兴业意愿较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净流出420亿美元,显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有序进行。总体看,我国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经济韧性强、潜力足、回旋余地广、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经济结构持续优化,有利于我国国际收支继续保持基本平衡。 2022-05-06/shandong/2022/0506/2048.html
-
7月8日,山东某食品公司办理了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业务,顺利完成了3亿日元(约220万美元)外债签约登记。该笔业务是山东省首笔落地的高新技术和“专精特新”企业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业务。 高新技术和“专精特新”企业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政策是外汇局落实国务院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金融23条”助企纾困政策的重要举措。5月31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了《关于支持高新技术和“专精特新”企业开展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的通知》(汇发〔2022〕16号),允许试点地区符合条件的高新技术和“专精特新”企业可以不受净资产规模的限制,在等值500万美元额度内自主借用外债。政策出台后,外汇局山东省分局高度重视,多措并举,推动试点政策迅速落地。 一是积极对接商务、工信、科技部门对全省符合条件的高新技术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进行摸底建档,确定重点企业名单,并联合商务部门制定高新技术和“专精特新”企业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业务指引,明确业务办理流程。二是组织当地外汇局深入一线调研企业跨境融资需求,同时在全辖开展“抢做第一单”“落地加速跑”等活动,全面推动试点政策落地见效。三是利用银行身处业务一线且机构网点多、分布广的优势,组织相关银行开展“一对一”精准政策宣传与业务辅导,充分利用地方媒体平台、多媒体工具丰富宣传形式,迅速扩大试点政策影响力与覆盖面。 下一步,外汇局山东省分局将继续强化试点政策宣传,推进政银企三方紧密对接,推动更多试点业务落地见效,切实增强对企业特别是中小微高新技术和“专精特新”企业的低成本跨境融资支持,助力辖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2-07-18/shandong/2022/0718/2104.html
-
山东省是农业大省,农副产品是全省重要出口产品。今年以来,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反复和不确定性风险冲击,涉农外贸企业面临诸多经营难题。为此,外汇局山东省分局走进涉农企业,在贸易收支、汇率避险、融资扶助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提振我省涉农企业发展信心,推动涉农企业稳发展。 在汇率波动加剧背景下,外汇局山东省分局组织宣讲团走进涉农企业,加强外汇衍生产品知识宣讲,引导涉农企业树立风险中性意识,增强防风险能力。联合省级相关部门积极支持中小微外贸企业汇率避险增信服务试点,探索创新政府、银行、担保公司三方汇率避险风险分担模式,引入政府性融资担保为企业增信,降低中小微企业汇率避险办理成本和门槛。全省多个地市中心支局也积极响应,联合当地财政、担保机构等部门,推出多种担保增信汇率避险新模式,有效提升企业汇率风险管理能力。 2020年,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在山东省试点落地。试点以来,平台先后上线“企业应收账款融资”等五个应用场景,通过整合外汇、海关、税务等多部门监管数据,以及中信保等行业数据,为涉外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办理贸易融资等业务提供高效、便捷在线审核,有效增强银行风险审核能力,提高业务办理效率、降低融资成本。 今年以来,外汇局山东省分局在全省启动“优质企业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提质增效专项行动”,扩大贸易收支便利化试点范围,主动摸排对接,支持具有参与意愿且符合条件的涉农企业纳入便利化试点。优质企业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下一步,全省仍将有一批优质涉外企业纳入便利化试点范围,政策红利有望进一步释放。 2022-06-16/shandong/2022/0616/2079.html
-
问:国家外汇管理局刚刚公布了最新外汇储备规模数据。请问造成2022年4月份外汇储备规模变动的原因是什么?今后的外汇储备规模趋势是怎样的? 答:截至2022年4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1197亿美元,较3月末下降683亿美元,降幅为2.14%。 2022年4月份,我国跨境资金总体延续净流入态势,境内外汇市场供求保持基本平衡。国际金融市场上,受主要国家货币政策预期、地缘政治局势、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响,美元指数大幅上涨,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显著下跌。外汇储备以美元为计价货币,非美元货币折算成美元后金额减少,与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共同作用,当月外汇储备规模下降。 当前外部环境复杂性不确定性加剧,世界经济复苏放缓,国际金融市场波动性较大。但我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经济韧性强、潜力足、回旋余地广、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有利于外汇储备规模保持总体稳定。 2022-05-11/shandong/2022/0511/2051.html
-
问:境内非居民个人购买银行代销的金条、黄金饰品等实物应如何申报? 答:境内非居民购买银行代销的实物类产品时,因居民机构无法识别交易对方非居民身份,故应由银行在非居民个人购买黄金类实物商品后,提示居民机构对此类人民币收付款数据进行申报。银行代销的金条、金粉和其他未加工或半加工形式的黄金商品应申报在“122020-未纳入海关统计的非货币黄金”;含有黄金的珠宝、手表等饰品应申报在“122990-其他未纳入海关统计的货物贸易”。 2022-05-05/shandong/2022/0505/2036.html
-
问:对于代发工资类涉外收付款,银行可否对单笔等值5000美元(含)以下的业务,将同一申报主体的涉外收付款按同一对手方国家/地区进行分类汇总申报? 答:可以。关于境内居民机构与境内非居民个人之间发生的代发工资类人民币收付款,当具有单笔金额小的特点时,对单笔等值5000美元(含)以下的人民币涉外收付款,境内银行可以逐笔申报,也可以按日将同一申报主体的涉外收付款按同一对手方国家/地区进行分类汇总申报。交易对手名称可根据“国别名称”+“个人”字样填写,如交易对手为美国对私非居民,交易对手名称可填写“美国个人”。 2022-04-29/shandong/2022/0429/2035.html
-
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3月,中国外汇市场(不含外币对市场,下同)总计成交22.20万亿元人民币(等值3.50万亿美元)。其中,银行对客户市场成交3.83万亿元人民币(等值0.60万亿美元),银行间市场成交18.37万亿元人民币(等值2.90万亿美元);即期市场累计成交7.34万亿元人民币(等值1.16万亿美元),衍生品市场累计成交14.86万亿元人民币(等值2.34万亿美元)。 2022年1-3月,中国外汇市场累计成交57.67万亿元人民币(等值9.08万亿美元)。 2022-05-10/shandong/2022/0510/2050.html
-
近日,分行党委书记、行长王晓明带队对滨海新区中心支局开展稳经济政策落实情况专题调研,并对中心支局稳经济工作提出三点具体要求。一是着眼大格局、拥有大情怀、融入大战略,展现新的作为;二是深刻认识稳住经济的政治意义、全局意义、战略意义,切实推动一揽子金融支持政策落实落细落到位;三是坚持依法行政、加强作风建设,进一步提高外汇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为全面落实晓明行长工作要求,滨海新区中心支局及时组织召开专题会议,从四个方面做好推动落实。一是转作风,优服务。要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突出日常工作的“助、减、便、促”作用,践行“金融为民”理念,实现对外服务质量和效率双提升。加快从业务审核审批到主动服务银企的作风转变,从制度、人、事三方面实现规范化管理,落实好“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定期开展办理时限情况评估,并以业务规范用语和规章制度要求为标尺,展现更好的窗口服务形象。二是勤调研,摸需求。充分发挥“点”上作用,开展市场主体政策需求调研,深入了解市场主体金融政策层面的难点、痛点、堵点问题,对重点行业、重点主体开展政策需求及问题建议调研,做好政策需求反馈工作,主动对接、加强联动,形成与分行分局的系统合力。同时,切实关注政策落地,进一步密切与滨海新区政府相关部门、五大功能区管委会的联系,加强常态化沟通与合作,及时了解市场主体业务开展的堵点和具体需求。要把分局38家重点企业调研与稳经济工作紧密结合,做好重点企业的政策宣传和需求挖掘。三是抓落地,拓效应。切实抓好总行总局“金融23条”、分行分局“金融26条”政策落实工作,特别是抓好优质企业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政策、支持高新技术和“专精特新”企业开展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等外汇管理政策的落地推广工作。持续推进离岸贸易及服务企业汇率风险管理,加强新型国际贸易、汇率避险等工作的案例整理、提炼、总结和宣传,充分发挥滨海新区银行外汇及跨境人民币自律机制作用,把银行积极性调动起来,做好素材搜集。可对搜集到的情况进行内部评估,以案例形式宣传推广好的业务,以案件形式警示打击问题业务。四是学先进,补不足。把区域新发展作为政策创新的突破口和切入点,加强对先进地区经验的学习、引进和复制,将创新工作与区域发展新想法、新需求结合起来,解决创新方向不多、点子不多、措施不实的问题,以更高标准、更高效率优化营商环境、提高投资便利化水平,推进自贸区建设。 2022-07-29/tianjin/2022/0729/1969.html
-
问:境内居民在国外购得家具报关进口,在海运过程中受损,国外销售公司已为该笔货物购买保险,保险公司赔偿损坏维修金。应如何申报保险公司付的赔偿金? 答:居民与非居民间与非寿险赔偿相关的收入,应申报在“422000二次收入(经常转移)—非寿险保险赔偿”项下。 2022-07-28/tianjin/2022/0728/19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