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问:去年底,在国际金融动荡加剧的背景下,我国经历了资本的流出,第四季度国际收支出现经常项目顺差而资本项目逆差。请问,今年的情况如何? 答:今年一季度,我国国际收支改变了去年第四季度经常项目顺差而资本项目逆差的格局,重新出现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双顺差”,但国际收支状况总体趋于更加平衡,主要表现为:一是经常项目顺差收窄,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进一步下降。初步估计,一季度经常项目顺差247亿美元,同比下降14%,经常项目顺差与当季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1.4%,较上年全年下降1.4个百分点。二是资本项目重回顺差。一季度资本净流入规模(含误差与遗漏,下同)达499亿美元,同比下降56%,2011年第四季度为逆差481亿美元。三是外汇储备增势进一步放缓。剔除汇率和资产价格变动后,一季度国际收支口径的外汇储备增加(包含当期储备收益)748亿美元,同比少增46%。 也就是说,虽然今年以来我国外汇净流入较上年底有所反弹,但同比仍处于下降趋势。这符合我们前期关于今年我国国际收支有望继续顺差,但顺差大规模减少的基本判断。 问:根据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今年一季度新增外汇储备1238亿美元,这是否显示我国重新面临资本大量流入的压力? 答:这不能说明我国重新面临资本大量流入的压力。首先,虽然根据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一季度外汇储备余额增长1200多亿美元,但主要是由于资产价格及汇率变动等因素引起的储备资产账面价值的增加,不反映实际的跨境资本流动。其次,外汇储备增加额中包含储备经营收益,考虑到我国经营管理的外汇储备规模较大,其经营收益对外汇储备余额增加的拉动作用明显。第三,根据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3月份外汇占款增加较多,但不能由此得出当前资金净流入较多的结论,这主要是由于外汇占款与外汇储备增加额之间存在概念和口径上的差别。第四,一季度再现资本净流入主要是因为国际市场环境改善,全球投资风险偏好上升,资本回流新兴市场。但与上年同期相比,一季度跨境资本净流入同比仍下降50%以上。最后,由于欧债危机仍在不断发展演变,全球仍处于金融去杠杆化进程中,跨境资本流动大进大出的风险增加。 问:人民银行宣布自4月16日起扩大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浮动幅度,这对我国外汇形势将会产生什么影响? 答:这是在我国国际收支状况逐步改善、人民币汇率趋向合理均衡水平、外汇市场发展更加成熟的情况下,采取的进一步深化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重大举措。扩大汇率浮动区间以来,从市场交易主体对人民币的升贬值预期和实际交易情况看,人民币汇率波动平稳、预期稳定,外汇交投更加活跃,外汇市场自求平衡能力进一步增强。 总体看,深化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有利于在人民币汇率趋近合理均衡水平时,让市场供求在汇率形成中发挥更大作用,促进我国国际收支状况朝着更加平衡的方向发展,完善外汇市场的自我平衡能力,减缓外汇储备的积累。 2012-04-26/safe/2012/0426/4959.html
-
问: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投资收益是什么? 答:投资收益是一个统计概念,体现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投资收益收入方指的是境内机构和个人对外投资所产生的利息股息收入,支出方指的是我国吸收各类外来投资所支付的利息股息支出。投资收益统计是对境内外数以千计的金融机构、几十万家企业和千千万万的个人双向投资的收益和融资成本的汇总。外汇局编制国际收支平衡表时,投资收益是对各主体对内和对外的各类投资的利息、股息收入和支出的客观反映。 问:2011年国际投资头寸表显示,中国维持净债权国地位,对外净资产1.77万亿美元,但2011年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投资收益为负268亿美元。请问,这说明什么问题? 答:首先,对外投资和外来投资一码归一码,不能因为我国投资收益为负,就笼而统之地说我国对外投资亏钱。实际上,我国对外投资每年都有收益,2004-2011年,我国对外资产年均增长26%,对外投资收益年均增长32%。2011年我国对外投资收益达1280亿美元,其中大部分是外汇储备的经营收益。 其次,我国对外投资以外汇储备运用为主、民间投资为辅,主要是债权投资;外来投资以外商直接投资为主,主要是股权投资,多数带来技术和管理经验,且流动性较差、存在经营风险,按照市场规律股权投资回报理应高于债权投资。需要指出的是,外来投资回报中,相当一部分是企业应付给外方股东的已分配未汇出利润和未分配利润,因看好中国市场继续滚动投资,并没有实际的资金流出,而是在编制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账务处理。 目前,我们正在加快“扩内需、调结构、减顺差、促平衡”的步伐,稳妥有序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积极支持境内机构和个人等民间对外投资,逐步实现藏汇于民,不断提高对外投资回报。 问:根据2011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和国际投资头寸表数据,我国对外净资产的增加额小于经常项目顺差,这是否意味着我国对外净资产缩水? 答:去年我国对外净资产没有缩水,2011年末对外净资产较2010年末增加了867亿美元。理论上,经常项目顺差应转化为当年对外净资产的增加。但现实中两者存在差异,这一方面是因为2011年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统计误差与遗漏为负值,导致没有增加相应的净资产,另一方面是因为估值因素和其他统计调整的影响。后者包括资产价格和汇率变动导致市价重估后的账面价值变化,统计口径变化及补报数据等形成资产或负债存量的调整,以及流量与存量数据来源不同或修订时间不一致产生的差异,或者数据源本身即存在不匹配的问题等。 2012-04-29/safe/2012/0429/4961.html
-
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4月,银行代客结汇1102亿美元,售汇1139亿美元,结售汇逆差37亿美元。同期,银行代客远期结汇签约87亿美元,远期售汇签约105亿美元,远期净售汇18亿美元。2012年1-4月,银行代客累计结汇4804亿美元,累计售汇4525亿美元,银行代客累计结售汇顺差279亿美元。同期,银行代客累计远期结汇签约575亿美元,累计远期售汇签约468亿美元,银行代客累计远期净结汇108亿美元。 2012年4月,境内银行代客涉外收入1870亿美元,对外付款1785亿美元,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顺收85亿美元。2012年1-4月,银行代客累计涉外收入7776亿美元,累计对外付款7140亿美元,银行代客累计涉外收付款顺收637亿美元。(完) 附:名词解释和相关说明 国际收支是指我国居民与非居民间发生的一切经济交易,包括引起居民和非居民间资产和负债变化的所有金融交易和实物交易。 银行结售汇是指外汇指定银行为客户及其自身办理的结汇和售汇业务,不包括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数据,银行代客结售汇是指银行结售汇中外汇指定银行为客户办理的结售汇部分。银行结售汇统计时点为人民币与外汇兑换行为发生时。其中,结汇是指外汇所有者将外汇卖给外汇指定银行,售汇是指外汇指定银行将外汇卖给外汇使用者。结售汇差额是结汇与售汇的轧差数。银行结售汇形成的差额将通过银行在银行间外汇市场买卖平盘,是引起我国外汇储备变化的主要来源之一,但其不等于同期外汇储备的增减额。 银行代客结售汇不按居民与非居民交易的原则进行统计,且其仅包括银行与其客户间的本外币买卖,即人民币和外汇的兑换交易,不同于国际收支交易的统计范围。 远期结售汇签约是指银行与客户协商签订远期结汇(售汇)合同,约定将来办理结汇(售汇)的外汇币种、金额、汇率和期限;到期外汇收入(支出)发生时,即按照远期结汇(售汇)合同订明的币种、金额、汇率办理结汇(售汇)。远期结售汇业务使得企业可提前锁定未来结汇或售汇的汇率,从而有效规避人民币汇率变动的风险。银行一般会通过银行间外汇市场来对冲远期结售汇业务形成的风险敞口。比如,当银行签订的远期结汇大于远期售汇时,银行一般会将同等金额的外汇提前在银行间外汇市场卖出,反之亦然。因而远期结售汇也是影响我国外汇储备变化的一个因素。 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是指境内非银行居民机构和个人(统称非银行部门)通过境内银行与非居民机构和个人之间发生的收付款,不包括现钞收付和银行自身涉外收付款。具体包括:非银行部门和非居民之间通过境内银行发生的跨境收付款(包括外汇和人民币),以及非银行部门和非居民之间通过境内银行发生的境内收付款(暂不包括境内居民个人与境内非居民个人之间发生的人民币收付款),统计时点为客户在境内银行办理涉外收付款时。其中,银行代客涉外收入是指非银行部门通过境内银行从非居民收入的款项,银行代客对外支出是指非银行部门通过境内银行向非居民支付的款项。 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是国际收支统计的组成部分,但其统计原则与国际收支采用的权责发生制原则不同,采用资金收付制原则,且其仅反映境内非银行部门与非居民之间的资金流动状况,不能反映实物交易和银行自身的涉外交易,统计范围小于国际收支统计。 2012-05-24/safe/2012/0524/4962.html
-
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3月,银行代客结汇1327亿美元,售汇1248亿美元,结售汇顺差78亿美元。同期,银行代客远期结汇签约212亿美元,远期售汇签约179亿美元,远期净结汇33亿美元。2012年1-3月,银行代客累计结汇3702亿美元,累计售汇3386亿美元,银行代客累计结售汇顺差316亿美元。同期,银行代客累计远期结汇签约488亿美元,累计远期售汇签约363亿美元,银行代客累计远期净结汇125亿美元。 2012年3月,境内银行代客涉外收入2141亿美元,对外付款1992亿美元,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顺收149亿美元。2012年1-3月,银行代客累计涉外收入5906亿美元,累计对外付款5354亿美元,银行代客累计涉外收付款顺收551亿美元。(完) 附:名词解释和相关说明 国际收支是指我国居民与非居民间发生的一切经济交易,包括引起居民和非居民间资产和负债变化的所有金融交易和实物交易。 银行结售汇是指外汇指定银行为客户及其自身办理的结汇和售汇业务,不包括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数据,银行代客结售汇是指银行结售汇中外汇指定银行为客户办理的结售汇部分。银行结售汇统计时点为人民币与外汇兑换行为发生时。其中,结汇是指外汇所有者将外汇卖给外汇指定银行,售汇是指外汇指定银行将外汇卖给外汇使用者。结售汇差额是结汇与售汇的轧差数。银行结售汇形成的差额将通过银行在银行间外汇市场买卖平盘,是引起我国外汇储备变化的主要来源之一,但其不等于同期外汇储备的增减额。 银行代客结售汇不按居民与非居民交易的原则进行统计,且其仅包括银行与其客户间的本外币买卖,即人民币和外汇的兑换交易,不同于国际收支交易的统计范围。 远期结售汇签约是指银行与客户协商签订远期结汇(售汇)合同,约定将来办理结汇(售汇)的外汇币种、金额、汇率和期限;到期外汇收入(支出)发生时,即按照远期结汇(售汇)合同订明的币种、金额、汇率办理结汇(售汇)。远期结售汇业务使得企业可提前锁定未来结汇或售汇的汇率,从而有效规避人民币汇率变动的风险。银行一般会通过银行间外汇市场来对冲远期结售汇业务形成的风险敞口。比如,当银行签订的远期结汇大于远期售汇时,银行一般会将同等金额的外汇提前在银行间外汇市场卖出,反之亦然。因而远期结售汇也是影响我国外汇储备变化的一个因素。 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是指境内非银行居民机构和个人(统称非银行部门)通过境内银行与非居民机构和个人之间发生的收付款,不包括现钞收付和银行自身涉外收付款。具体包括:非银行部门和非居民之间通过境内银行发生的跨境收付款(包括外汇和人民币),以及非银行部门和非居民之间通过境内银行发生的境内收付款(暂不包括境内居民个人与境内非居民个人之间发生的人民币收付款),统计时点为客户在境内银行办理涉外收付款时。其中,银行代客涉外收入是指非银行部门通过境内银行从非居民收入的款项,银行代客对外支出是指非银行部门通过境内银行向非居民支付的款项。 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是国际收支统计的组成部分,但其统计原则与国际收支采用的权责发生制原则不同,采用资金收付制原则,且其仅反映境内非银行部门与非居民之间的资金流动状况,不能反映实物交易和银行自身的涉外交易,统计范围小于国际收支统计。 2012-04-28/safe/2012/0428/4960.html
-
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2012年第一季度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正式数据。统计显示,2012年第一季度,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呈现“双顺差”,国际储备资产继续增长。 2012年第一季度,经常项目顺差235亿美元。其中,按照国际收支统计口径计算,货物贸易顺差219亿美元,服务贸易逆差181亿美元,收益顺差173亿美元,经常转移顺差25亿美元。 2012年第一季度,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561亿美元。其中,直接投资净流入489亿美元,证券投资净流入93亿美元,其他投资净流出35亿美元。 我国国际储备资产因交易增加746亿美元。其中,外汇储备资产增加748亿美元(不含汇率、价格等非交易价值变动影响),在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减少4亿美元,特别提款权增加2亿美元。(完) 附件1: 2012年一季度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 2012-06-14/safe/2012/0614/4964.html
-
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第一季度,境外投资者对我国境内金融机构直接投资流入6.6亿美元,流出0.4亿美元,净流入6.2亿美元;我国境内金融机构对境外直接投资流出15.5亿美元,流入为0,净流出15.5亿美元(见表1)。 2011年末,境外投资者对我国境内金融机构直接投资存量684.3亿美元,我国境内金融机构对境外直接投资存量526.6亿美元(见表2)。 为进一步提高外汇统计数据透明度,外汇局将自2012年起按季度公布金融机构直接投资流量数据,按年度公布金融机构直接投资存量数据。(完) 表1:金融机构直接投资流量表(季度) 单位:亿美元 项目 2012年第一季度 来华直接投资净流入 6.2 流入 6.6 流出 0.4 对外直接投资净流出 15.5 流入 0 流出 15.5 表2:金融机构直接投资存量表(年度) 单位:亿美元 项目 2011年末 来华直接投资 684.3 对外直接投资 526.6 附:名词解释 金融机构包括在我国境内依法成立的从事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及其他金融业务的机构总部及分支机构。 金融机构直接投资是指境外投资者对我国境内金融机构或我国境内金融机构对境外企业进行股权投资,且这种股权投资使直接投资者在直接投资企业中拥有10%或以上的表决权。 金融机构直接投资流量表统计境内金融机构对外直接投资和吸收来华直接投资的投资资本金流量数据情况。其中:外国来华直接投资流入是指境外投资者对我国境内金融机构投入或新增的投资资本金,流出是指境外投资者从我国境内金融机构减少或撤出的投资资本金;对外直接投资资金流出是指我国境内金融机构对境外企业投入或新增的投资资本金,流入是指我国境内金融机构从境外企业减少或撤出的投资资本金。 金融机构直接投资存量表统计境内金融机构对外直接投资中方所有者权益和吸收来华直接投资外方所有者权益的存量数据情况,包括实收资本、未分配利润等。 2012-05-30/safe/2012/0530/4963.html
-
为适应境内金融机构涉外收付款业务的发展变化,完善相关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工作,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通过金融机构进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业务操作规程》(以下简称《操作规程》),并替代此前实施的试行版操作规程。《操作规程》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此次发布的《操作规程》与试行版本相比,主要体现了以下调整:一是将境内居民通过境内银行与境内非居民间发生的收付款纳入涉外收付款的统计范畴;二是将对私涉外收入申报限额由2000美元提高至3000美元;三是明确机构涉外收入网上申报流程,便利申报主体及时申报;四是调整境内银行涉外收付凭证的报送和留存要求;五是对逾期未申报的申报主体实行“不申报、不解付”的特殊处理措施。 《操作规程》体现了国际收支申报便利、高效的原则。《操作规程》的施行将降低银行和申报主体的管理成本,进一步提高我国国际收支统计申报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完) 2010-06-08/safe/2010/0608/4729.html
-
2013年三季度,我国经常项目顺差404亿美元,其中,按照国际收支统计口径计算,货物贸易顺差867亿美元,服务贸易逆差425亿美元,收益逆差25亿美元,经常转移逆差13亿美元。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805亿美元,其中,直接投资净流入342亿美元,证券投资净流入100亿美元,其他投资净流入358亿美元。国际储备资产增加970亿美元(不含汇率、价格等非交易价值变动影响),其中,外汇储备资产增加976亿美元,在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减少5亿美元。 2013年前三季度,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1388亿美元,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1992亿美元;国际储备资产增加3006亿美元。(完) 中 国 国 际 收 支 平 衡 表 2013年三季度 单位:亿美元 项 目 行次 差额 贷 方 借 方 一.经常项目 1 404 6,831 6,427 A.货物和服务 2 442 6,150 5,708 a.货物 3 867 5,641 4,774 b.服务 4 -425 508 934 1.运输 5 -155 94 249 2.旅游 6 -273 120 393 3.通讯服务 7 0 4 4 4.建筑服务 8 18 28 10 5.保险服务 9 -46 11 57 6.金融服务 10 -1 8 9 7.计算机和信息服务 11 20 39 18 8.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 12 -56 3 59 9.咨询 13 41 105 65 10.广告、宣传 14 1 10 9 11.电影、音像 15 -3 0 3 12.其它商业服务 16 28 82 54 13. 别处未提及的政府服务 17 1 3 3 B.收益 18 -25 536 561 1.职工报酬 19 39 44 5 2.投资收益 20 -64 492 556 C.经常转移 21 -13 145 158 1.各级政府 22 -8 3 10 2.其它部门 23 -5 142 147 二.资本和金融项目 24 805 4,834 4,029 A.资本项目 25 5 9 4 B. 金融项目 26 800 4,825 4,025 1. 直接投资 27 342 740 398 1.1 我国在外直接投资 28 -158 86 245 1.2 外国在华直接投资 29 500 654 154 2. 证券投资 30 100 179 79 2.1 资产 31 22 71 48 2.1.1 股本证券 32 -7 26 33 2.1.2 债务证券 33 29 45 15 2.1.2 .1 (中)长期债券 34 29 45 15 2.1.2 .2 货币市场工具 35 0 0 0 2.2 负债 36 78 108 31 2.2.1 股本证券 37 18 44 26 2.2.2 债务证券 38 60 65 5 2.2.2 .1 (中)长期债券 39 40 44 5 2.2.2 .2 货币市场工具 40 21 21 0 3. 其它投资 41 358 3,906 3,548 3.1 资产 42 -308 206 515 3.1.1 贸易信贷 43 -286 0 286 长期 44 -6 0 6 短期 45 -281 0 281 3.1.2 贷款 46 -80 93 173 长期 47 -168 0 168 短期 48 87 93 5 3.1.3 货币和存款 49 67 112 45 3.1.4 其它资产 50 -9 1 10 长期 51 0 0 0 短期 52 -9 1 10 3.2 负债 53 667 3,700 3,033 3.2.1 贸易信贷 54 173 173 0 长期 55 3 3 0 短期 56 170 170 0 3.2.2 贷款 57 119 3,151 3,033 长期 58 62 169 107 短期 59 57 2,982 2,925 3.2.3 货币和存款 60 369 369 0 3.2.4 其它负债 61 6 7 0 长期 62 7 7 0 短期 63 -1 0 0 三. 储备资产 64 -970 5 976 3.1 货币黄金 65 0 0 0 3.2 特别提款权 66 0 0 0 3.3 在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 67 5 5 0 3.4 外汇 68 -976 0 976 3.5 其它债权 69 0 0 0 四.净 误 差 与 遗 漏 70 -238 0 238 注: 1. 本表计数采用四舍五入原则。 2. 本表数据按单季编制。 中 国 国 际 收 支 平 衡 表 2013年前三季度 单位:亿美元 项 目 行次 差额 贷 方 借 方 一.经常项目 1 1,388 19,619 18,231 A.货物和服务 2 1,466 17,693 16,227 a.货物 3 2,443 16,218 13,775 b.服务 4 -977 1,475 2,452 1.运输 5 -417 284 701 2.旅游 6 -629 355 984 3.通讯服务 7 0 12 11 4.建筑服务 8 47 75 28 5.保险服务 9 -134 28 162 6.金融服务 10 -4 21 24 7.计算机和信息服务 11 68 111 43 8.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 12 -139 7 146 9.咨询 13 125 288 163 10.广告、宣传 14 11 34 23 11.电影、音像 15 -5 1 5 12.其它商业服务 16 100 251 151 13. 别处未提及的政府服务 17 0 9 9 B.收益 18 -27 1,527 1,554 1.职工报酬 19 117 130 13 2.投资收益 20 -144 1,396 1,541 C.经常转移 21 -51 399 449 1.各级政府 22 -23 8 31 2.其它部门 23 -28 390 418 二.资本和金融项目 24 1,992 11,710 9,719 A.资本项目 25 29 36 7 B. 金融项目 26 1,962 11,675 9,712 1. 直接投资 27 1,117 2,215 1,098 1.1 我国在外直接投资 28 -528 233 761 1.2 外国在华直接投资 29 1,645 1,982 336 2. 证券投资 30 341 633 292 2.1 资产 31 -56 167 223 2.1.1 股本证券 32 -28 79 107 2.1.2 债务证券 33 -28 89 116 2.1.2 .1 (中)长期债券 34 -28 89 116 2.1.2 .2 货币市场工具 35 0 0 0 2.2 负债 36 396 466 69 2.2.1 股本证券 37 157 222 65 2.2.2 债务证券 38 240 244 5 2.2.2 .1 (中)长期债券 39 118 123 5 2.2.2 .2 货币市场工具 40 122 122 0 3. 其它投资 41 505 8,826 8,322 3.1 资产 42 -848 1,275 2,123 3.1.1 贸易信贷 43 -375 65 440 长期 44 -7 1 9 短期 45 -367 64 431 3.1.2 贷款 46 -257 281 539 长期 47 -277 100 377 短期 48 20 181 162 3.1.3 货币和存款 49 213 825 612 3.1.4 其它资产 50 -429 104 533 长期 51 100 100 0 短期 52 -529 4 533 3.2 负债 53 1,352 7,551 6,199 3.2.1 贸易信贷 54 353 353 0 长期 55 6 6 0 短期 56 346 346 0 3.2.2 贷款 57 458 6,138 5,681 长期 58 135 404 269 短期 59 322 5,734 5,411 3.2.3 货币和存款 60 547 950 403 3.2.4 其它负债 61 -5 111 116 长期 62 7 20 13 短期 63 -12 91 103 三. 储备资产 64 -3,006 11 3,017 3.1 货币黄金 65 0 0 0 3.2 特别提款权 66 1 1 0 3.3 在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 67 10 10 0 3.4 外汇 68 -3,017 0 3,017 3.5 其它债权 69 0 0 0 四.净 误 差 与 遗 漏 70 -374 0 374 注: 1. 本表计数采用四舍五入原则。 2. 本表由2013年一季度、二季度及三季度数据累加而成。 2013-12-18/safe/2013/1218/5028.html
-
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2012年第四季度及全年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同时,根据最新获得的2011年外商投资企业未分配利润等数据,修正并公布2011年各季度及全年国际收支平衡表。 2012年第四季度,我国经常项目顺差451亿美元,其中,按照国际收支统计口径计算,货物贸易顺差1058亿美元,服务贸易逆差198亿美元,收益逆差405亿美元,经常转移逆差4亿美元。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200亿美元,其中,直接投资净流入626亿美元,证券投资净流入228亿美元,其他投资净流出664亿美元。国际储备资产增加341亿美元(不含汇率、价格等非交易价值变动影响,下同),其中,外汇储备资产增加347亿美元,特别提款权及在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减少6亿美元。 2012年全年,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1931亿美元,资本和金融项目逆差168亿美元,国际储备资产增加966亿美元。 为便于社会各界解读国际收支数据,分析国际收支运行状况,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分析小组同时发布《2012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完) 附件1: 2012年第四季度及全年国际收支平衡表 附件2: 2011年第一至四季度及全年国际收支平衡表(2012年修订) 2013-04-03/safe/2013/0403/4998.html
-
截至2012年12月末,我国外债余额为7369.86亿美元(不包括香港特区、澳门特区和台湾地区对外负债,下同)。其中,登记外债余额为4454.86亿美元,企业间贸易信贷余额为2915亿美元。 从债务期限结构看,中长期外债(剩余期限)余额为1960.57亿美元;短期外债(剩余期限)余额为5409.29亿美元,其中,企业间贸易信贷占53.89%,银行贸易融资占18.52%,二者合计占短期外债(剩余期限)余额的72.41%。 从债务人类型看,登记外债余额中,中资金融机构债务余额为2047.15亿美元,占45.95%;外商投资企业债务余额为1462.49亿美元,占32.83%;外资金融机构债务余额为518.87亿美元,占11.65%;国务院部委债务(不含外国政府贷款)余额为366.14亿美元,占8.22%;中资企业债务余额为58.69亿美元,占1.32%;其他机构债务余额为1.52亿美元,占0.03%。 从债务类型看,登记外债余额中,国际商业贷款余额为3803.43亿美元,占85.38%;外国政府贷款和国际金融组织贷款余额为651.43亿美元,占14.62%。 从币种结构看,登记外债余额中,美元债务占77.83%,日元债务和欧元债务分别占7.37%和6.58%,特别提款权和港币等其他外币债务合计占比8.22%。 从投向看,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登记中长期外债(签约期限)余额中,主要投向制造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房地产业以及信息技术服务业,占比分别为29.63%、14.30%、7.78%、4.68%和3.99%。 2012年,新借入中长期外债395.67亿美元,偿还中长期外债本金330.15亿美元,支付利息25.62亿美元。中长期外债项下净流入资金39.90亿美元,同比下降55.70%。 据初步计算,2012年,我国外债负债率为8.96%;债务率为32.78%;偿债率为1.62%;短期外债与外汇储备的比例为16.33%,均在国际公认的安全线以内。 附:名词解释及相关说明 关于外债期限结构分类。按照期限结构对外债进行分类,有两种分类方法。一是按照签约期限划分,即合同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外债为中长期外债,合同期限在一年或一年以下的外债为短期外债;二是按照剩余期限划分,即在签约期限划分的基础上,将未来一年内到期的中长期外债纳入到短期外债中。为便于区分两种分类方法,本新闻稿在中长期外债和短期外债后分别以签约期限和剩余期限注明分类方法。 企业间贸易信贷是指发生在中国大陆居民与境外(含港、澳、台地区)非居民之间,由货物交易的卖方和买方之间直接提供信贷而产生对外负债,即由于商品的资金支付时间与货物所有权发生转移的时间不同而形成的债务。具体包括供应商(如境外出口商)为商品交易和服务直接提供信贷,以及购买者(如境外进口商)为商品和服务以及进行中(或准备承担)的工作预先付款。 银行贸易融资是指第三方(如银行)向出口商或进口商提供的与贸易有关的贷款,如外国金融机构或出口信贷机构向买方提供的贷款。 与贸易有关的信贷是一个较广义的概念,除企业间贸易信贷外,它还包括了为贸易活动提供的其他信贷。从定义上看,与贸易有关的信贷包括企业间贸易信贷、银行贸易融资、与贸易有关的短期票据等。 负债率是指年末外债余额与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目前,国际上比较公认的负债率安全线为20%。 债务率是指年末外债余额与当年国际收支统计口径的货物与服务贸易出口收入的比率。目前,国际上比较公认的债务率安全线为100%。 偿债率是指外债的本金和利息偿还金额(中长期外债还本付息与短期外债付息额之和)与当年国际收支统计口径的货物与服务贸易出口收入的比率。目前,国际上比较公认的偿债率安全线为20%。 短期外债与外汇储备的比例是指剩余期限的短期外债余额与货币当局掌握的外汇储备存量的比例。目前,国际上比较公认的短期外债与外汇储备的比例的安全线为100%。 2013-04-03/safe/2013/0403/49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