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外汇管理改革,进一步提升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水平,按照例行工作安排,国家外汇管理局持续加大外汇管理法规清理力度,近日发布《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废止和失效15件外汇管理规范性文件及调整14件外汇管理规范性文件条款的通知》(汇发〔2023〕8号,以下简称《通知》),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通知》共废止11件外汇管理规范性文件,宣布失效4件外汇管理规范性文件,这些文件的主要内容已被新文件替代、与当前管理实际不符,或为适用于某一阶段的政策已不再执行。《通知》删除或修改14件外汇管理规范性文件的部分条款,主要是贯彻落实上位法要求,进一步优化银行结售汇、货物贸易、内保外贷等外汇业务。 下一步,国家外汇管理局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长效推进法规清理,进一步提升外汇管理透明度和法治化水平,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完) 2023-03-27/dalian/2023/0327/1828.html
-
为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外汇管理改革,进一步提升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水平,按照例行工作安排,国家外汇管理局持续加大外汇管理法规清理力度,近日发布《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废止和失效15件外汇管理规范性文件及调整14件外汇管理规范性文件条款的通知》(汇发〔2023〕8号,以下简称《通知》),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通知》共废止11件外汇管理规范性文件,宣布失效4件外汇管理规范性文件,这些文件的主要内容已被新文件替代、与当前管理实际不符,或为适用于某一阶段的政策已不再执行。《通知》删除或修改14件外汇管理规范性文件的部分条款,主要是贯彻落实上位法要求,进一步优化银行结售汇、货物贸易、内保外贷等外汇业务。 下一步,国家外汇管理局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长效推进法规清理,进一步提升外汇管理透明度和法治化水平,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完) 2023-03-27/guangdong/2023/0327/2507.html
-
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2月,中国外汇市场(不含外币对市场,下同)总计成交20.64万亿元人民币(等值3.02万亿美元)。其中,银行对客户市场成交2.90万亿元人民币(等值0.42万亿美元),银行间市场成交17.74万亿元人民币(等值2.60万亿美元);即期市场累计成交7.44万亿元人民币(等值1.09万亿美元),衍生品市场累计成交13.19万亿元人民币(等值1.93万亿美元)。 2023年1-2月,中国外汇市场累计成交34.93万亿元人民币(等值5.12万亿美元)。 2023-03-24/beijing/2023/0324/2091.html
-
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了2023年2月份银行结售汇和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数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就2023年2月份外汇收支形势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2023年2月份我国外汇收支形势如何? 答:我国外汇市场供求保持基本平衡。2月份,银行结汇和售汇规模基本相当,企业、个人等非银行部门涉外收支更趋平衡。春节开工后企业原材料进口和补库存增加,相关涉外支出有所上升,体现了企业生产经营的季节性特征。综合2023年前两个月情况看,非银行部门涉外收支顺差314亿美元,跨境资金流动总体开局良好,境内外汇市场供求保持基本平衡。 市场主体外汇交易行为保持理性。2月份,衡量结汇意愿的结汇率(客户向银行卖出外汇与客户涉外外汇收入之比)为70.3%,环比提升8.9个百分点,显示市场主体呈现“逢高结汇”的理性交易模式,结汇意愿有所增强。衡量售汇意愿的售汇率(客户从银行买汇与客户涉外外汇支出之比)为68.6%,环比基本持平,说明市场主体购汇意愿总体稳定。 货物贸易继续发挥稳定跨境资金流动的基本盘作用。2月份货物贸易涉外收支顺差259亿美元,与2022年同期基本相当,仍保持较高规模。服务贸易逆差43亿美元,环比和同比均略有回落,在跨境旅行支出有序恢复的同时,部分新兴服务业出口稳步增加。 未来,我国外汇市场有基础、有条件保持平稳运行。当前支持经济增长的政策效果进一步显现,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扩张步伐有所加快,我国经济景气水平持续回升,跨境资金流动保持稳定的基础更加坚实。同时,我国金融市场开放持续推进,人民币资产投资属性和避险属性凸显,仍将吸引外资稳步投资境内市场。此外,我国外汇市场韧性增强,市场主体更加成熟、理性,可以更好地适应外部环境变化。 2023-03-27/neimenggu/2023/0327/1475.html
-
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了2023年1月份银行结售汇和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数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就2023年1月份外汇收支形势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2023年1月份我国外汇收支形势如何? 答:我国跨境资金流动稳定,境内外汇供求保持基本平衡。1月份,企业、个人等非银行部门涉外收支顺差351亿美元,环比增长52%;银行结售汇顺差25亿美元,综合考虑其他供求因素,境内外汇市场供求基本平衡。总体看,2023年外汇市场开局良好,市场主体预期平稳,各类交易理性有序。 货物贸易、外商直接投资等跨境资金净流入继续发挥基本盘作用,境外投资者对境内股票投资创历史新高。1月份,货物贸易涉外收支顺差387亿美元,环比增长9%,处于历史高位;外商直接投资资金净流入保持相对稳定。随着我国优化疫情防控措施,稳增长各项政策措施效果逐步显现,经济企稳回升态势进一步巩固,外资积极参与境内股票市场,1月净买入境内股票277亿美元,创单月历史新高。 展望未来,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期今年中国经济仍将是拉动全球经济的主要引擎,人民币资产吸引力进一步增强,跨境资金流动保持稳定的基础更加稳固。同时,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紧缩幅度及其外溢影响有所缓和。综合来看,我国外汇市场更有基础也更有条件继续保持平稳运行。 2023-03-27/neimenggu/2023/0327/1473.html
-
2023年3月15日,外汇局广东省分局郭云喜副局长带队前往佛山市开展跨境投融资调研。外汇局广东省分局相关处室、外汇局佛山市中心支局及顺德支局主要负责人参加。 调研组一行先后走访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集团旗下的库卡机器人(广东)有限公司,了解企业跨境投融资业务开展情况及诉求,解答企业跨境投融资业务相关问题,辅导企业开展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等试点业务。 郭云喜副局长表示,外汇局广东省分局将持续深化改革,在现有的便利化政策基础上扩面提质。希望企业坚持合规经营,用好用足现有便利化政策,积极扩大人民币在跨境投融资中的使用范围,提高汇率风险应对能力,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2023-03-21/guangdong/2023/0321/2502.html
-
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2月,中国外汇市场(不含外币对市场,下同)总计成交20.64万亿元人民币(等值3.02万亿美元)。其中,银行对客户市场成交2.90万亿元人民币(等值0.42万亿美元),银行间市场成交17.74万亿元人民币(等值2.60万亿美元);即期市场累计成交7.44万亿元人民币(等值1.09万亿美元),衍生品市场累计成交13.19万亿元人民币(等值1.93万亿美元)。 2023年1-2月,中国外汇市场累计成交34.93万亿元人民币(等值5.12万亿美元)。 2023-03-27/shenzhen/2023/0327/1427.html
-
2023年2月6日,人民银行广州分行举行2022年广东省金融运行形势新闻发布会,新华社、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经营报、南方日报、21世纪经济报道、广东广播电视台、广州日报、羊城晚报等19家媒体单位参加。外汇局广东省分局外汇综合处相关负责人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以下为文字实录: 问:2022年在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下,广东涉外经济依然展现出较强韧性。请问2022年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在促进广东经济对外开放、支持实体经济方面采取了哪些举措?下一步为支持广东高质量发展,有哪些安排? 答:谢谢你的提问。2022年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外汇局广东省分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认真贯彻落实外汇管理改革和助企纾困各项举措,稳步提升贸易投融资便利化水平,多措并举支持广东开放型经济发展。 一是扎实推进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率先在广东自贸区广州南沙新区片区开展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推出优化新型国际贸易结算、非金融企业外债便利化额度、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跨境投资等13项试点措施。试点实施以来各类市场主体累计办理试点业务5427笔,合计141亿美元,有力支持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促进广东开放型经济发展。 二是大力支持广东外贸外资稳定发展。扩大优质企业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支持审慎合规的银行为信用优良的企业提供更加便利的措施。试点项目由贸易项下扩大至经常项下全部项目,试点地区从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扩大至全省。截至2022年末,辖内已累计办理试点业务1256亿美元。支持贸易新业态健康发展,指导广东银行自律机制修订展业指引,便利市场采购、跨境电商、新型离岸国际贸易等市场主体跨境资金结算。2022年,辖内市场采购出口、跨境电商贸易以及离岸贸易等新业态涉外收支合计630亿美元,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三是积极推动跨境投融资便利化。开展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试点,辖内三家企业取得试点资格,合计集中外债额度90亿美元、境外放款额度85亿美元。推动高新技术和“专精特新”企业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落地,34家高新技术和“专精特新”企业办理试点业务合计1.64亿美元。推广资本项目外汇收入支付便利化试点,符合条件的企业将资本金、外债和境外上市等资本项目收入用于境内支付时,无需事前向银行逐笔提供真实性证明材料;截至2022年末,辖内银行办理此便利化业务合计120亿美元,“诚信便利、小额便利”跨境投融资氛围基本形成。 四是推动金融要素有序流动,促进粤港澳金融互联互通。稳妥有序开展跨境资产转让业务,允许金融机构按规定对外转让不良贷款、银行贸易融资资产等信贷资产,提升资金使用效率、降低资金使用成本。推进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和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QDLP)试点,促进“引进来”和“走出去”双向开放。截至2022年末,已有6家企业取得QFLP试点资格,3家企业取得QDLP试点资格,合计获批额度约24亿美元。 五是做好人民币汇率避险服务。指导银行通过减免保证金费用、中小微企业专项授信、知识产权抵质押增信等方式,降低企业避险成本;推动银行与保险、担保等机构合作,推出“一保双免”、“银担汇”创新产品,为企业汇率避险提供新途径;加强部门合作,探索汇率避险成本分摊机制,推动“贸融易+汇率避险”金融服务政策落地。2022年,辖内企业使用汇率避险产品管理汇率风险的规模1245亿美元,同比增长17%;外汇套保比率27%,比2021年增加4个百分点。 下一步,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外汇局广东省分局将按照总行、总局以及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适应市场主体需求,持续深化外汇领域改革开放,进一步提升贸易投融资便利化水平;在落实好南沙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等试点措施基础上,积极探索争取更多外汇管理便利化试点在粤港澳大湾区先行先试,服务广东高水平对外开放,支持广东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3-02-20/guangdong/2023/0220/2484.html
-
2022年1月,经国家外汇管理局批准,广州南沙自贸区正式开展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以下简称试点)。试点开展以来,外汇局广东省分局结合落实《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充分发挥南沙立足湾区、毗邻港澳优势,“宣传+调研+督导”三管齐下推动试点政策落地显效。截至2023年1月末,各类市场主体累计办理试点业务6014笔,金额160.9亿美元,有力支持南沙打造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的重要平台,为南沙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落实“放管服”改革,以高水平开放稳住经济基本盘 实施便利优质企业经常项目资金收付、支持银行优化新兴国际贸易结算、有序扩大贸易收支轧差净额结算企业范围、货物贸易特殊退汇免于登记等4项经常项目外汇便利化措施,进一步扩大政策受惠面,优质企业可以享受银行更加便利的服务,服务实体经济保稳向好。截至2023年1月末,南沙自贸区办理上述试点业务金额142.6亿美元。 开展资本项目外汇登记由银行办理、扩大资本项目收入资金使用范围、外国直接投资(FDI)境内再投资免于登记等试点业务,建立起与对外开放相适应的外汇管理模式,提升企业业务办理效率,有效降低银企运营成本。截至2023年1月末,南沙自贸区办理上述试点业务金额9.22亿美元。 二、推动金融要素有序流动,以“扩大开放”彰显南沙门户作用 以推进南沙自贸区金融市场双向开放为重点,着力推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在南沙自贸区推进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和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QDLP)试点,拓宽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渠道,促进“引进来”和“走出去”高质量发展;稳妥有序开展跨境资产转让业务,扩大对外资产转让的主体范围和业务种类,允许金融机构按规定对外转让不良资产、银行贸易融资资产等信贷资产业务,提升资金使用效率、降低资金使用成本。截至2023年1月末,南沙自贸区已有6家企业取得QFLP试点资格,募集资金规模155亿元人民币;1家企业获批QDLP试点资格,试点额度10亿元人民币。 三、优化跨境融资管理模式,拓展企业融资新渠道 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从多个维度推动提升跨境融资便利化水平,包括开展非金融企业外债便利化试点,支持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在一定额度内自主借用外债;将非金融企业境外放款规模上限由其所有者权益的0.5倍提高到0.8倍;适度放宽跨境投融资币种匹配要求等,便利企业更好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升企业跨境融资可得性和便利性。截至2023年1月末,南沙自贸区内企业办理上述业务金额9.06亿美元。 外汇局广东省分局将深入贯彻落实《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扎实推进“五外联动”,深化外汇领域改革开放,进一步提升南沙自贸区跨境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同时,密切关注市场主体的新需求、新业态、新模式,促进金融资源向科技创新、制造业、绿色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等领域倾斜,助力南沙建设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实现高质量发展。 2023-02-21/guangdong/2023/0221/2485.html
-
2023年春节前后,外汇局广东省分局组织辖内分支机构持续创新宣传形式,以群众“看得见、懂得快、记得住”的方式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外汇知识普及宣传活动。 ——将外汇宣传融入传统春节习俗。外汇局揭阳市中心支局、河源市中心支局、高要支局分别联合地方政府部门和银行机构进社区开展外汇宣传活动,邀请书法家现场挥毫书写春联和“福”字,向群众送去新春祝福,并派发《个人外汇知识小问答》《网络“炒汇”不合法 资金安全无保障》等宣传折页,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个人结售汇年度便利化额度、外币现钞存取等外汇政策,引导群众在春节假期守好“钱袋子”,慎防网络炒汇、非法买卖外汇等违法行为。 ——将外汇宣传融入寓教于乐的普法小游戏。外汇局阳江市中心支局借“图书贺新春 金融科普绽光彩”迎新春游园活动契机,现场设立外汇普法宣传摊位,邀请群众玩“金融套圈圈”小游戏,飞出圈圈套住“远离网络炒汇”“防范电信网络诈骗”“远离非法集资”等宣传标语,提示“非法网络炒汇”“地下钱庄”风险,提升群众防范金融诈骗意识。外汇局揭阳市中心支局在宣传现场设置兔年合影区,为群众定格新春美好瞬间,还别出心裁绘制粘贴有外汇知识小贴士的“福兔子”,受到群众的喜爱和好评。 ——将外汇宣传融入走街串巷的志愿者队伍。外汇局四会支局联合团市委组织168名“金融副书记”到各村镇开展金融服务与宣传活动,通过派发宣传折页、现场讲解指导等方式“零距离”将外汇知识送到村民手中。外汇局怀集支局组织“金传先锋”志愿者队伍进乡村开展宣传活动,详细解读与村民生活相关的外汇政策法规,提醒村民远离“非法网络炒汇”“地下钱庄”等非法外汇活动。 ——将外汇宣传融入生动活泼的短视频。外汇局韶关市中心支局联合地方政府部门共同制作打击治理跨境赌博公益宣传视频《跨境赌博害人害己 切勿误入歧途》,通过当地金融消保协会、各银行微信公众号发布推送,并在银行网点大堂LED屏幕重复播放,帮助市民认清跨境赌博“十赌十骗”“十赌十输”以骗牟利的本质,引导市民拒绝跨境赌博,自觉抵制高利诱惑。 2023-02-06/guangdong/2023/0206/24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