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外匯管理局簡體中文繁體中文用戶登錄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 索  引  號:
    45574632-7-2020-0079
  • 分       類:
  • 來       源:
    中國人民銀行深圳市中心支行
  • 發布日期:
    2020-05-29
  • 名       稱:
    【解碼大灣區】政策如何助力深圳成為國際科創中心?
  • 文       號:
【解碼大灣區】政策如何助力深圳成為國際科創中心?

    央廣網北京5月18日消息(記者蔣勇)據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央行、銀保監會等四部門近日推出一系列推進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金融支援政策。政策發布後,引發經濟金融界廣泛討論。為全面解讀粵港澳大灣區金融支援政策,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經濟之聲近期推出特別策劃《解碼大灣區》,邀請經濟金融界專家對這些政策措施進行解讀。
    總台央廣記者5月18日對話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管濤:粵港澳大灣區金融支援政策將如何助力深圳成為國際科創中心?
    記者:您在文章中說,穩步擴大開放是粵港澳大灣區金融支援政策的最大亮點,這一點應該怎麼理解?
    管濤:四部門聯合發的《意見》裡,有5個方面提了26條措施,其中5個方面有3個方面,像貿易投融資的便利化、擴大金融業對外開放還有防範跨境金融風險,這都是跟對外開放有關係的。這應該說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肆虐,經濟全球化風雨飄搖之際,中國政府向世界交出的一個態度——堅持改革開放不動搖。跟其他國家相比,其他國家應對(疫情)只有刺激沒有改革,而中國一直明確要“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生產”,在恢複生產方面強調逆周期調節,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的同時更加強調堅持新的發展理念,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所以現在通過進一步釋放改革開放的紅利,也成為了中國應對疫情衝擊的一大利器。所以我個人認為《意見》充分體現了穩步擴大開放,是金融支援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一個最大亮點。
    記者:《意見》出台給深圳帶來哪些新的發展機遇?
    管濤:深圳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的核心城市之一,《意見》的出台進一步推進了金融開放創新試點,為深圳更好抓住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契機,推進金融支援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指明了方向,開拓了空間。同時,也為深圳在更高的起點和層次上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建設,豐富“一國兩制”事業發展新實踐,《意見》為深圳承擔這項任務創造了有利條件。
    記者:《意見》在支援深圳金融改革開放先行先試方面是如何體現的?
    管濤:深圳在金融改革開放的先行先試方面,是探索高標準對外開放的格局,在《意見》裡體現為要推進本外幣一體化的監管,探索建立把本外幣合一的銀行賬戶管理體系,開展本外幣合一的跨境資金池的業務試點。要穩步提高跨境匯兌便利化和人民幣的可兌換程度,比如以個人外匯結算賬戶為抓手,便利貿易新業態的外匯管理,以簡化事前登記和憑證管理,推進資本項目收儲的便利化。還要支援銀行開展跨境貸款業務,穩步擴大跨境資產轉讓業務試點,還要開展私募股權投資基金跨境投資試點,支援非投資性企業開展股權融資,完善保險業務的跨境收支管理和服務。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是要逐步擴大大灣區內的人民幣跨境使用規模和範圍,穩步推進人民幣的國際化在這方面也有一些新的嘗試。
    記者:《意見》如何推動深圳成為服務國際的科創中心?
    管濤:國際科創中心本身是大灣區規劃的一個重要戰略定位,《意見》裡強調要支援港澳私募基金參與大灣區的創新型企業融資,鼓勵符合條件的創新型企業赴港澳融資上市。而且深圳這邊應該也會採取措施支援大灣區的內地銀行加強與外部創投機構的合作,積極探索多樣化的金融支援科技發展的業務模式,構建多元化、國際化、跨區域的科技創新投融資體系,建設科技創新的金融支援平台,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深圳這邊可能要研究探索支援創投基金的跨境資本流動,便利科技創新,行業收入的跨境匯兌便利化,研究推進金融對接科技產業的服務模式創新,建立完善大灣區的大數據基礎設施,深化大灣區的金融科技合作,加強金融科技的載體建設。

分享到:
【列印】 【關閉】

法律聲明 | 聯繫我們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國家外匯管理局深圳市分局主辦 著作權所有 授權轉載 最佳解析度:1280*768

網站標識碼bm74320001 京ICP備06017241號 京公網安備1104010270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