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中文繁體中文English 微信
微博
無障礙 用戶登錄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外匯新聞
  • 索  引  號:
    000014453-2004-00037
  • 分       類:
    新聞報道  各類社會公眾  資本項目管理
  • 來       源:
    國家外匯管理局
  • 發布日期:
    2004-09-29
  • 名       稱:
    2004年6月底我國外債數據
  • 文       號:
2004年6月底我國外債數據

  截止20046月底,我國外債餘額摺合2209.8億美元(不包括香港特區、澳門特區和台灣地區對外負債,下同),比上年末增加273.46億美元,上升14.12%。其中:中長期外債餘額為1220.16億美元,占外債餘額的55.22%,比上年末增加54.26億美元;短期外債餘額為989.64億美元,占外債餘額的44.78%,比上年末增加219.2億美元。

  在2209.8億美元外債餘額中,登記外債餘額為1804.65億美元,貿易信貸餘額為405.15億美元。在登記的1804.65億美元外債餘額中,國務院部委借入的主權債務餘額為335.80億美元[1],占18.61%;中資金融機構債務餘額為607.43億美元,占33.66%;外商投資企業債務餘額為416.04億美元,占23.05%;中資企業債務餘額為63.41億美元,占3.51%;境內外資金融機構債務餘額為379.11億美元,占21.01%;其他機構債務餘額為2.86億美元,占0.16%

  20041-6月,我國新借入外債834.38億美元(不含貿易信貸,下同),比上年同期增加412.54億美元,增長97.80%;還本594.83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20.15億美元,增長58.76%;付息11.85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92億美元,增長32.70%。外債淨流入(新借款額減去還本付息額)227.7億美元,淨流入量約為上年同期的6倍。

  2004年上半年外債餘額和流量均呈現大幅增長的態勢。外債規模和流量的猛增,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一)從整體上看,當前我國外債規模的不斷增長受國內經濟及進出口貿易快速增長等因素的影響

  一方面,經濟發展要求更多的資金投入。2004年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速度達到了9.7%,進出口總額也比上年同期增長了15.41%。另一方面,我國從2003年底開始實施的宏觀調控政策逐步發揮作用,國內資金比較緊張,部分企業不得不從境外尋求資金。此外,目前本外幣正利差和人民幣升值預期也是導致外債較多流入不可忽視的因素。自今年6月底開始,美聯儲已加息三次共75個基點,本外幣利差正在逐步縮小,這將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外債規模的增長。

  (二)外資銀行外債管理政策調整對2004年上半年尤其是第二季度的外債形勢產生顯著影響

  2004527日發展改革委、人民銀行和銀監會聯合發布了《境內外資銀行外債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明確對外資銀行短期外債實行總量控制。621日,外匯局下發了《國家外匯管理局關於實施〈境內外資銀行外債管理辦法〉有關問題的通知》,明確了短期外債指標的核定方法,並要求境內外資銀行在20041231日以前將其實際的短期外債餘額逐步調整到核定的短期外債餘額指標範圍以內,在此期間其任一時點的短期外債餘額不得超過該銀行在2004630日的短期外債餘額。

  由於《辦法》的頒布和實施之間存在一個月的公示期,因此各外資銀行為了給下半年業務開展預留更大的空間,普遍採取了在6月份突擊借入大量外債、做大6月末短期外債餘額的做法。人民銀行《外資銀行外匯信貸收支月報表》顯示,6月末外資銀行境外聯行往來(負債方)環比增長近50%。截止6月末,外資銀行外債餘額比3月末增加了135.79億美元,增長了56.39%,而且,第二季度外資銀行絕大部分外債增長集中在6月份。

  儘管6月末外資銀行外債出現超常規增長,但大量借入的外債存放在境外,沒有用於發放國內外匯貸款。《外資銀行外匯信貸收支月報表》顯示,6月份外資銀行的境外聯行往來的負債方大幅增長的同時,境外聯行往來的資產方也大幅增長。6月末外資銀行外匯貸款餘額僅比上月增加15.13億美元,增長6.8%。據了解,上海的外資銀行資金來源中,約有60%用於存放境外,具有離岸業務性質,只有40%左右的資金在國內使用。如果剔除上述離岸業務性質的資金,外資銀行實際外債資金流入量並不大。

  (三)外商投資企業結匯政策調整影響外資企業的借債行為

  為了引導外商投資資金在境內合理有序流動,517日,外匯局發布了《關於改進外商投資企業資本金結匯審核與外債登記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按照實需原則,對20萬美元以上的外商投資企業資本金和外債結匯實行支付結匯制

  由於《辦法》和《通知》的發布都在5月份,一些外商投資企業為規避《辦法》及《通知》實施後有關外債結匯限制,採取加速與外資銀行或股東簽約、提款和結匯的措施,導致外債流入和結匯量大增。

  綜上,20046月末外債餘額的猛增,與外債管理政策的調整有較大關係,並不意味著我國外債整體風險的突然增加。可以預見,目前外資銀行外債水平已經達到了2004年峰值,未來6個月外資銀行外債水平不會超過6月末的餘額,預計從第三季度開始外資銀行外債餘額會有所回落。

  作為外債管理部門之一,外匯局正在密切關注新的外資銀行外債管理政策的執行效果。在核定2004年度外資銀行短期外債指標後,外匯局聽取了境內外資銀行的意見和建議,其中包括非居民存款、遠期信用證、離岸業務等是否納入外債指標管理,以及外匯擔保項下人民幣貸款和外債結匯等問題。外匯局將會同有關部門繼續進行調查研究,結合外資銀行反映的問題,並根據境內外資銀行經營狀況、其境外總行或地區管理部批準的年度授信額度情況,以及流動性需求等,努力做到在控制外債規模的前提下,盡量避免影響外資銀行業務的正常開展。(完)

[1] 20046月起,政策性銀行承擔的外國政府貸款不再統計在國務院部委中,而是記入中資金融機構外債,因此2003年底國務院部委和中資金融機構的外債餘額相應由527.66億美元和376.23億美元調整為340.56億美元和563.33億美元。

分享到:
【列印】 【關閉】

聯繫我們 | 法律聲明 | 網站地圖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國家外匯管理局主辦 著作權所有 授權轉載 最佳解析度:1280*768

網站標識碼bm74000001   京ICP備06017241號   京公網安備1104010270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