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经常项目外汇管理 1.国家外汇管理局辽宁省分局关于印发《国家外汇管理局辽宁省分局关于开展优质企业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的指导意见(试行)(2022年版)》的通知 (辽汇发〔2022〕12号) 二、资本项目外汇管理 2.国家外汇管理局辽宁省分局、辽宁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辽宁省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关于印发《辽宁省境外并购外汇管理改革试点操作细则》的通知 (辽汇发〔2014〕86号) 3.国家外汇管理局辽宁省分局关于在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沈阳、营口片区开展外汇创新业务的通知 (辽汇发〔2019〕10号) 2022-11-14/liaoning/2022/1110/1826.html
-
2022年9月,我国国际收支货物和服务贸易进出口规模42833亿元,同比增长10%。其中,货物贸易出口21291亿元,进口16454亿元,顺差4837亿元;服务贸易出口2131亿元,进口2957亿元,逆差826亿元。服务贸易主要项目为:运输服务进出口规模1854亿元,其他商业服务进出口规模890亿元,旅行服务进出口规模813亿元,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进出口规模517亿元。 按美元计值,2022年9月,我国国际收支货物和服务贸易出口3364亿美元,进口2788亿美元,顺差576亿美元。(完) 中国国际收支货物和服务贸易数据 2022年9月 项目 按人民币计值 (亿元) 按美元计值 (亿美元) 货物和服务贸易差额 4011 576 贷方 23422 3364 借方 -19411 -2788 1.货物贸易差额 4837 695 贷方 21291 3058 借方 -16454 -2363 2.服务贸易差额 -826 -119 贷方 2131 306 借方 -2957 -425 2.1加工服务差额 83 12 贷方 88 13 借方 -5 -1 2.2维护和维修服务差额 29 4 贷方 57 8 借方 -28 -4 2.3运输差额 -207 -30 贷方 824 118 借方 -1030 -148 2.4旅行差额 -678 -97 贷方 67 10 借方 -746 -107 2.5建设差额 47 7 贷方 90 13 借方 -43 -6 2.6保险和养老金服务差额 -156 -22 贷方 34 5 借方 -189 -27 2.7金融服务差额 9 1 贷方 33 5 借方 -24 -3 2.8知识产权使用费差额 -207 -30 贷方 83 12 借方 -290 -42 2.9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差额 106 15 贷方 311 45 借方 -205 -29 2.10其他商业服务差额 168 24 贷方 529 76 借方 -361 -52 2.11个人、文化和娱乐服务差额 -11 -2 贷方 8 1 借方 -20 -3 2.12别处未提及的政府货物和服务差额 -8 -1 贷方 8 1 借方 -16 -2 注: 1. 本表所称国际收支货物和服务贸易与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货物和服务口径一致,是指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发生的交易。月度数据为初步数据,可能与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季度数据不一致。 2. 国际收支货物和服务贸易数据按美元编制,当月人民币计值数据由美元数据按月均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折算得到。 3. 本表计数采用四舍五入原则。 指标解释: 国际收支货物和服务贸易:是指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发生的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进出口,与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口径相同。 1.货物贸易: 指经济所有权在我国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发生转移的货物进出口。贷方记录货物出口,借方记录货物进口。货物账户数据主要来源于海关进出口统计,但与海关统计存在以下主要区别:一是国际收支中的货物只记录所有权发生了转移的货物(如一般贸易、进料加工贸易等贸易方式的货物),所有权未发生转移的货物(如来料加工或出料加工贸易)不纳入货物统计,而纳入服务贸易统计;二是计价方面,国际收支统计要求进出口货值均按离岸价格记录,海关出口货值为离岸价格,但进口货值为到岸价格,因此国际收支统计从海关进口货值中调出国际运保费支出,并纳入服务贸易统计;三是补充了海关未统计的转手买卖下的货物净出口数据。 2.服务贸易:包括加工服务,维护和维修服务,运输,旅行,建设,保险和养老金服务,金融服务,知识产权使用费,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其他商业服务,个人、文化和娱乐服务以及别处未提及的政府服务。贷方记录我国提供的服务,即服务出口;借方记录我国接受的服务,即服务进口。 2.1加工服务:又称“对他人拥有的实物投入的制造服务”,指货物的所有权没有在所有者和加工方之间发生转移,加工方仅提供加工、装配、包装等服务,并从货物所有者处收取加工服务费用。贷方记录我国居民为非居民拥有的实物提供的加工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接受非居民的加工服务。 2.2维护和维修服务:指居民或非居民向对方所拥有的货物和设备(如船舶、飞机及其他运输工具)提供的维修和保养工作。贷方记录我国居民向非居民提供的维护和维修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接受的非居民维护和维修服务。 2.3运输:指将人和物体从一地点运送至另一地点的过程以及相关辅助和附属服务,以及邮政和邮递服务。贷方记录居民向非居民提供的国际运输、邮政快递等服务。借方记录居民接受的非居民国际运输、邮政快递等服务。 2.4旅行:指旅行者在其作为非居民的经济体旅行期间消费的物品和购买的服务。贷方记录我国居民向在我国境内停留不足一年的非居民以及停留期限不限的非居民留学人员和就医人员提供的货物和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境外旅行、留学或就医期间购买的非居民货物和服务。 2.5建设服务:指建筑形式的固定资产的建立、翻修、维修或扩建,工程性质的土地改良、道路、桥梁和水坝等工程建筑,相关的安装、组装、油漆、管道施工、拆迁和工程管理等,以及场地准备、测量和爆破等专项服务。贷方记录我国居民在经济领土之外提供的建设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在我国经济领土内接受的非居民建设服务。 2.6保险和养老金服务:指各种保险服务,以及同保险交易有关的代理商的佣金。贷方记录我国居民向非居民提供的人寿保险和年金、非人寿保险、再保险、标准化担保服务以及相关辅助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接受非居民的人寿保险和年金、非人寿保险、再保险、标准化担保服务以及相关辅助服务。 2.7金融服务:指金融中介和辅助服务,但不包括保险和养老金服务项目所涉及的服务。贷方记录我国居民向非居民提供的金融中介和辅助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接受非居民的金融中介和辅助服务。 2.8知识产权使用费:指居民和非居民之间经许可使用无形的、非生产/非金融资产和专有权以及经特许安排使用已问世的原作或原型的行为。贷方记录我国居民向非居民提供的知识产权相关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使用的非居民知识产权服务。 2.9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指居民和非居民之间的通信服务以及与计算机数据和新闻有关的服务交易,但不包括以电话、计算机和互联网为媒介交付的商业服务。贷方记录本国居民向非居民提供的电信服务、计算机服务和信息服务。借方记录本国居民接受非居民提供的电信服务、计算机服务和信息服务。 2.10其他商业服务: 指居民和非居民之间其他类型的服务,包括研发服务,专业和管理咨询服务,技术、贸易相关等服务。贷方记录我国居民向非居民提供的其他商业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接受的非居民其他商业服务。 2.11个人、文化娱乐服务:指居民和非居民之间与个人、文化和娱乐有关的服务交易,包括视听和相关服务(电影、收音机、电视节目和音乐录制品),其他个人、文化娱乐服务(健康、教育等)。贷方记录我国居民向非居民提供的相关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接受的非居民相关服务。 2.12别处未提及的政府货物和服务:指在其他货物和服务类别中未包括的政府和国际组织提供和购买的各项货物和服务。贷方记录我国居民向非居民提供的别处未涵盖的货物和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向非居民购买的别处未涵盖的货物和服务。 2022-11-14/shaanxi/2022/1114/1405.html
-
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9月,银行结汇15416亿元人民币,售汇14840亿元人民币。2022年1-9月,银行累计结汇132347亿元人民币,累计售汇124619亿元人民币。 按美元计值,2022年9月,银行结汇2214亿美元,售汇2132亿美元。2022年1-9月,银行累计结汇20058亿美元,累计售汇18873亿美元。 2022年9月,银行代客涉外收入37963亿元人民币,对外付款38810亿元人民币。2022年1-9月,银行代客累计涉外收入315646亿元人民币,累计对外付款311145亿元人民币。 按美元计值,2022年9月,银行代客涉外收入5453亿美元,对外付款5574亿美元。2022年1-9月,银行代客累计涉外收入47815亿美元,累计对外付款47102亿美元。 2022年以来,我国涉外经济活动保持活跃,跨境资金流动总体平稳有序。前三季度,银行结售汇和涉外收支双双保持顺差格局,其中,银行结售汇顺差1185亿美元,银行代客涉外收支顺差714亿美元。当前我国经济运行恢复向好,国际收支结构更加稳健,外汇市场韧性明显增强,有助于跨境资金流动稳定。 附:名词解释和相关说明 国际收支是指我国居民与非居民间发生的一切经济交易。 银行结售汇是指银行为客户及其自身办理的结汇和售汇业务,包括远期结售汇履约和期权行权数据,不包括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数据。银行结售汇统计时点为人民币与外汇兑换行为发生时。其中,结汇是指外汇所有者将外汇卖给银行,售汇是指银行将外汇卖给外汇使用者。结售汇差额是结汇与售汇的轧差数。 远期结售汇签约是指银行与客户协商签订远期结汇(售汇)合同,约定将来办理结汇(售汇)的外汇币种、金额、汇率和期限;到期外汇收入(支出)发生时,即按照远期结汇(售汇)合同订明的币种、金额、汇率办理结汇(售汇)。 远期结售汇平仓是指客户因真实需求背景发生变更、无法履行资金交割义务,对原交易反向平盘,了结部分或全部远期头寸的行为。 远期结售汇展期是指客户因真实需求背景发生变更,调整原交易交割时间的行为。 本期末远期结售汇累计未到期额是指银行与客户签订的远期结汇和售汇合同在本期末仍未到期的余额;差额是指未到期远期结汇和售汇余额之差。 未到期期权Delta净敞口是指银行对客户办理的期权业务在本期末累计未到期合约所隐含的即期汇率风险敞口。 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是指境内非银行居民机构和个人(统称非银行部门)通过境内银行与非居民机构和个人之间发生的收付款,不包括现钞收付和银行自身涉外收付款。具体包括:非银行部门和非居民之间通过境内银行发生的跨境收付款(包括外汇和人民币),以及非银行部门和非居民之间通过境内银行发生的境内收付款(暂不包括境内居民个人与境内非居民个人之间发生的人民币收付款),统计时点为客户在境内银行办理涉外收付款时。其中,银行代客涉外收入是指非银行部门通过境内银行从非居民收入的款项,银行代客对外支出是指非银行部门通过境内银行向非居民支付的款项。 2022-11-14/shaanxi/2022/1114/1407.html
-
为深入贯彻落实外汇局陕西省分局“1+1+N”跨境金融政策传导直达服务机制,近日,外汇局杨凌支局组织召开辖区银行外汇业务培训暨“1+1+N”跨境金融政策传导服务工作推进会。人民银行杨凌支行党组成员、副行长李东旭主持会议并讲话,杨凌辖区外汇业务经办银行负责人及业务骨干共20余人参加培训会。 李东旭副行长作开班讲话,分析了当前国际市场环境对我国外汇市场的影响,以及杨凌涉外经济面临的困难与诉求。要求各参会银行要不折不扣落实“1+1+N”跨境金融政策传导直达服务机制,精心制作、量身打造一批契合涉外企业实际需求、可操作性强、易于推广的金融产品,满足涉外企业多样化需求;要扩大跨境金融业务总量,扩大跨境金融普惠性覆盖面,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促进涉外收支、结售汇总量有较大幅度增长;要继续加强与外汇局杨凌支局的沟通联系,及时反馈涉外企业发展中的问题和政策诉求,共同解决实际问题。 外汇局杨凌支局工作人员解读了外汇局陕西省分局“1+1+N”跨境金融政策传导直达服务机制主要内容和要求,宣传讲解了相关制度文件,要求各银行联系人切实负起责任,提升跨境金融服务水平,推动跨境金融政策落地见效,同时,加强对企业政策辅导,降低企业外汇套保成本,积极拓展外汇套保“首办户”。 本次培训会标志着“1+1+N”跨境金融政策传导直达服务机制在杨凌辖区走向深入,将进一步促进杨凌各银行全面了解并充分利用跨境金融便利化政策,更好地服务杨凌涉外经济发展。 2022-11-14/shaanxi/2022/1114/1404.html
-
国家外汇管理局天津市分局、上海市分局、江苏省分局、山东省分局、湖北省分局、广东省分局、四川省分局、陕西省分局、北京外汇管理部、重庆外汇管理部、浙江省分局、安徽省分局、湖南省分局、海南省分局、深圳市分局、青岛市分局、宁波市分局: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和《中国人民银行 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金融服务的通知》精神,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国家外汇管理局决定在部分区域开展高新技术和“专精特新”企业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进一步拓宽企业跨境融资渠道,允许天津市分局、上海市分局、江苏省分局、山东省分局、湖北省分局、广东省分局、四川省分局、陕西省分局、北京外汇管理部、重庆外汇管理部、浙江省分局、安徽省分局、湖南省分局、海南省分局、深圳市分局、青岛市分局、宁波市分局(以下简称试点分局)开展高新技术和“专精特新”企业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允许符合条件的相关企业在一定额度内自主借用外债。 二、前期已开展试点的上海市分局、江苏省分局、湖北省分局、广东省分局、北京外汇管理部、重庆外汇管理部、海南省分局、深圳市分局、宁波市分局辖内符合条件的高新技术和“专精特新”企业,可在不超过等值1000万美元额度内自主借用外债。天津市分局、山东省分局、四川省分局、陕西省分局、浙江省分局、安徽省分局、湖南省分局、青岛市分局辖内符合条件的高新技术和“专精特新”企业,可在不超过等值500万美元额度内自主借用外债。 三、试点分局应按照附件《高新技术和“专精特新”企业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业务指引(试行)》的要求组织开展试点,并切实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和外债风险防范,密切关注试点政策进展情况,定期将试点情况上报国家外汇管理局资本项目管理司。 四、本通知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特此通知。 附件:高新技术和“专精特新”企业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业务指引(试行) 国家外汇管理局 2022年5月30日 2022-05-31/liaoning/2022/0531/1899.html
-
近日,外汇局咸阳市中心支局成功为辖内一家企业办理一笔外债签约登记业务,签约金额68万美元,标志着咸阳市首笔高新技术和“专精特新”企业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业务正式落地。 高新技术和“专精特新”企业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业务是国家外汇管理局贯彻落实国务院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和《中国人民银行 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金融服务的通知》精神,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项便利化试点政策,允许符合条件的相关企业可在不超过等值500万美元额度内自主借用外债,有助于进一步拓宽企业跨境融资渠道。 下一步,外汇局咸阳市中心支局将继续做好高新技术和“专精特新”企业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业务的宣传和推广,扩大公众知晓度,并督促指导外汇经办银行准确了解辖内企业融资需求,精准对接相关企业,助力辖内涉外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2-11-14/shaanxi/2022/1114/1403.html
-
2022-11-14http://www.gov.cn/premier/2022-11/11/content_5726158.htm
-
2022-11-14http://www.gov.cn/xinwen/2022-11/12/content_5726357.htm
-
阅读提示 为进一步落实稳增长、稳外贸和助企纾困各项政策措施,国家外汇管理局荆门市中心支局(以下简称荆门外汇局)多措并举、精准施策,进一步推动外汇惠企政策落地荆门,创新优化企业汇率风险管理服务,推动多项外汇便利化政策提质增效,为涉外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今年以来,荆门外汇局深入贯彻落实稳增长稳外贸政策措施,坚持以“促便利、拓融资、控风险、提效率”为目标,多维发力,精准施策,全力推进优质企业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落地,积极纾解中小微外贸企业融资困局,不断完善企业汇率避险服务,大力推行外汇业务数字化,为外贸企业发展撑起了一片蓝天。 促便利,推进外汇惠企政策试点落地 “公司结汇秒到账,一个星期的事情现在5分钟就可完成,真是省心又省时!”近日,荆门市格林美新材料有限公司财务人员指着刚收汇到账的2笔货款高兴地说。该企业每年贸易收支业务超300笔,此前,企业需耗费大量时间和人力,向银行逐笔提交合同、发票、运输单据等全套背景资料办理收支业务。在被纳入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后,中行荆门分行在纸质资料、单证审核、单笔业务审核时间上做“减法”,试点企业收汇凭指令、付汇凭“汇款申请书”即到即办,资料量减少了50%,单笔业务办理时间缩短至5分钟,大幅提高了企业资金结算效率。 开展优质企业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是国家外汇管理局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跨境贸易融资便利化的重要举措。按照“银行合规、企业优质、业务规范”的管理原则,荆门外汇局筛选符合条件的银行,在其落实“展业三原则”的基础上,对银行自荐的优质企业贸易项下外汇收支实施便利化措施,促进市场形成“企业越诚信、业务越便利、银行越合规、审核越自主”的示范效应。优质企业可享受的便利化政策包括优化单证审核、货物贸易对外付汇时免于办理进口报关单核验手续等。今年以来,为推进优质企业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在荆门落地,荆门外汇局加大政策宣传,强化业务培训,并对重点企业开展“一对一”宣传辅导,不断提升市场主体的政策认知度和参与积极性。截至10月末,辖内已有3家银行、2家企业获批开展试点业务,共办理7笔货物贸易项下试点业务,金额832万美元。 拓融资,积极纾解外贸企业融资难 融资难、融资贵,始终困扰中小微外贸企业经营发展。为有效发挥金融输血补血功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等五部门联合下发了《湖北省纾解中小微外贸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专项行动方案》,提出15条支持措施,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外贸领域信贷投放。荆门外汇局积极投身全省外贸领域融资纾困专项行动,指导金融机构聚焦外贸企业“急难愁盼”问题,主动对接,靠前服务,针对外贸企业融资需求特点,灵活定制信贷产品,拓宽融资渠道,推动中小微外贸企业融资“增量、扩面、降价、提质”。 湖北航特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是汽车产业链核心企业,向上游零配件供应商购买原材料付款有一定的账期,导致上游企业流动性承压,影响供应链稳定。为解决这一问题,工行荆门分行积极为企业提供数字供应链融资业务。目前,该企业已获得工行省分行“工银E信”保理融资业务资格,在操作上以该企业授信额度为上游企业贸易提供融资产品,融资资金可直达上游供应商。2022年1—10月,通过“工银E信”业务,上游供应商获得562万元流动资金,稳定了上下游供应链,也使核心企业减少了原材料采购成本,实现了“多赢”局面。 控风险,完善企业汇率避险服务 在汇率双向波动日益加剧的形势下,企业如何规避汇率风险尤显重要。荆门外汇局把帮助企业防控汇率风险作为助企纾困的重要内容,今年以来,进一步完善“汇+企”“银+企”“汇+银+企”的联动模式,组织开展以“风险中性、汇稳千企”为主题的汇率风险管理宣传活动,引导银行精细化、定向化服务,着力解决企业“不会办、不愿办、不想办”等问题,取得明显成效。今年1—10月,全市外汇衍生品签约额1.1亿美元,同比增长近1倍。 荆门宏图特种飞行器制造有限公司出口总量大、笔数多,出口订单期限多在2—3个月左右,经营利润受汇率波动影响较大。考虑到企业实际,建设银行荆门分行积极创新外汇衍生品和服务渠道,为企业办理了占用授信额度的衍生品交易保证金额度,通过授信额度便捷转换方式减免企业交易保证金,办理时效也大大缩短至10分钟。1—10月,该企业共签约远期结汇业务22笔、金额2458万美元,提前锁定利润约305万元人民币。 提效率,助推外汇业务数字化服务 “让数据多跑路,让企业少跑腿”,是外汇领域“放管服”改革最直观的体现。荆门外汇局积极推行外汇业务网络化、数字化办理模式,一方面推广外汇行政许可网上办理,市场主体足不出户就可以提出申请,目前该局80%的行政许可业务已经实现了网上受理,资料、流程进一步优化,时间大大缩减;另一方面,引导银行切实优化外汇业务办理流程和服务,通过审核电子单证等线上方式为企业提供更加便捷的数字化服务,减少企业“脚底成本”和人力成本,提升收付汇效率。 荆门普安阀门有限公司收汇笔数多、单笔金额小,过去企业办理收汇业务需要到银行柜台提交纸质单据,由于该企业距开户银行网点有45分钟车程,每笔收汇均需到现场办理,极为不便。中行荆门分行在了解相关情况后,提出为企业线上办理收汇业务,企业只需发送合同、发票等贸易背景材料的电子扫描件,经银行审核后就可办理收汇。1—10月,该企业通过电子化单证办理收汇业务37笔、金额2585万美元,单笔付汇较之前缩短1—2天,极大地节省了企业“脚底成本”,提高了业务办理效率。(荆门日报 2022-11-15) 2022-11-15/hubei/2022/1115/1959.html
-
阅读提示 为进一步落实稳增长、稳外贸和助企纾困各项政策措施,国家外汇管理局荆门市中心支局(以下简称荆门外汇局)多措并举、精准施策,进一步推动外汇惠企政策落地荆门,创新优化企业汇率风险管理服务,推动多项外汇便利化政策提质增效,为涉外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今年以来,荆门外汇局深入贯彻落实稳增长稳外贸政策措施,坚持以“促便利、拓融资、控风险、提效率”为目标,多维发力,精准施策,全力推进优质企业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落地,积极纾解中小微外贸企业融资困局,不断完善企业汇率避险服务,大力推行外汇业务数字化,为外贸企业发展撑起了一片蓝天。 促便利,推进外汇惠企政策试点落地 “公司结汇秒到账,一个星期的事情现在5分钟就可完成,真是省心又省时!”近日,荆门市格林美新材料有限公司财务人员指着刚收汇到账的2笔货款高兴地说。该企业每年贸易收支业务超300笔,此前,企业需耗费大量时间和人力,向银行逐笔提交合同、发票、运输单据等全套背景资料办理收支业务。在被纳入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后,中行荆门分行在纸质资料、单证审核、单笔业务审核时间上做“减法”,试点企业收汇凭指令、付汇凭“汇款申请书”即到即办,资料量减少了50%,单笔业务办理时间缩短至5分钟,大幅提高了企业资金结算效率。 开展优质企业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是国家外汇管理局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跨境贸易融资便利化的重要举措。按照“银行合规、企业优质、业务规范”的管理原则,荆门外汇局筛选符合条件的银行,在其落实“展业三原则”的基础上,对银行自荐的优质企业贸易项下外汇收支实施便利化措施,促进市场形成“企业越诚信、业务越便利、银行越合规、审核越自主”的示范效应。优质企业可享受的便利化政策包括优化单证审核、货物贸易对外付汇时免于办理进口报关单核验手续等。今年以来,为推进优质企业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在荆门落地,荆门外汇局加大政策宣传,强化业务培训,并对重点企业开展“一对一”宣传辅导,不断提升市场主体的政策认知度和参与积极性。截至10月末,辖内已有3家银行、2家企业获批开展试点业务,共办理7笔货物贸易项下试点业务,金额832万美元。 拓融资,积极纾解外贸企业融资难 融资难、融资贵,始终困扰中小微外贸企业经营发展。为有效发挥金融输血补血功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等五部门联合下发了《湖北省纾解中小微外贸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专项行动方案》,提出15条支持措施,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外贸领域信贷投放。荆门外汇局积极投身全省外贸领域融资纾困专项行动,指导金融机构聚焦外贸企业“急难愁盼”问题,主动对接,靠前服务,针对外贸企业融资需求特点,灵活定制信贷产品,拓宽融资渠道,推动中小微外贸企业融资“增量、扩面、降价、提质”。 湖北航特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是汽车产业链核心企业,向上游零配件供应商购买原材料付款有一定的账期,导致上游企业流动性承压,影响供应链稳定。为解决这一问题,工行荆门分行积极为企业提供数字供应链融资业务。目前,该企业已获得工行省分行“工银E信”保理融资业务资格,在操作上以该企业授信额度为上游企业贸易提供融资产品,融资资金可直达上游供应商。2022年1—10月,通过“工银E信”业务,上游供应商获得562万元流动资金,稳定了上下游供应链,也使核心企业减少了原材料采购成本,实现了“多赢”局面。 控风险,完善企业汇率避险服务 在汇率双向波动日益加剧的形势下,企业如何规避汇率风险尤显重要。荆门外汇局把帮助企业防控汇率风险作为助企纾困的重要内容,今年以来,进一步完善“汇+企”“银+企”“汇+银+企”的联动模式,组织开展以“风险中性、汇稳千企”为主题的汇率风险管理宣传活动,引导银行精细化、定向化服务,着力解决企业“不会办、不愿办、不想办”等问题,取得明显成效。今年1—10月,全市外汇衍生品签约额1.1亿美元,同比增长近1倍。 荆门宏图特种飞行器制造有限公司出口总量大、笔数多,出口订单期限多在2—3个月左右,经营利润受汇率波动影响较大。考虑到企业实际,建设银行荆门分行积极创新外汇衍生品和服务渠道,为企业办理了占用授信额度的衍生品交易保证金额度,通过授信额度便捷转换方式减免企业交易保证金,办理时效也大大缩短至10分钟。1—10月,该企业共签约远期结汇业务22笔、金额2458万美元,提前锁定利润约305万元人民币。 提效率,助推外汇业务数字化服务 “让数据多跑路,让企业少跑腿”,是外汇领域“放管服”改革最直观的体现。荆门外汇局积极推行外汇业务网络化、数字化办理模式,一方面推广外汇行政许可网上办理,市场主体足不出户就可以提出申请,目前该局80%的行政许可业务已经实现了网上受理,资料、流程进一步优化,时间大大缩减;另一方面,引导银行切实优化外汇业务办理流程和服务,通过审核电子单证等线上方式为企业提供更加便捷的数字化服务,减少企业“脚底成本”和人力成本,提升收付汇效率。 荆门普安阀门有限公司收汇笔数多、单笔金额小,过去企业办理收汇业务需要到银行柜台提交纸质单据,由于该企业距开户银行网点有45分钟车程,每笔收汇均需到现场办理,极为不便。中行荆门分行在了解相关情况后,提出为企业线上办理收汇业务,企业只需发送合同、发票等贸易背景材料的电子扫描件,经银行审核后就可办理收汇。1—10月,该企业通过电子化单证办理收汇业务37笔、金额2585万美元,单笔付汇较之前缩短1—2天,极大地节省了企业“脚底成本”,提高了业务办理效率。(荆门日报 2022-11-15) 2022-11-15/hubei/2022/1115/19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