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外汇局党组书记、局长潘功胜主持召开党组扩大会议,专题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研究部署外汇局系统学习宣传贯彻工作。 外汇局党组认为,党的二十大报告举旗定向、继往开来,深刻阐释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指明了前进方向、确立了行动指南,也为做好新时代经济金融和外汇管理工作明确了根本方向。党的二十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中央领导机构,习近平同志再次当选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充分体现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和共同心愿,为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根本政治保证,外汇局党组坚决拥护。 外汇局党组强调,外汇局系统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认真履行好外汇管理职责,坚定不移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着力推进外汇管理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会议强调,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中共中央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决定》对全党全国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出统一部署,明确了学习重点和工作要求。外汇局系统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五个牢牢把握”,在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上下功夫,原原本本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和《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届一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一是要严格落实外汇局关于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工作方案,加强组织领导,认真谋划推进,迅速兴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热潮。二是要面向全系统党员干部开展多形式、分层次、全覆盖的学习培训,广泛开展宣讲报告、集中轮训等工作;各级党员干部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要带头学习、带头宣讲,充分发挥领学促学作用。三是要坚持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导谋划外汇管理工作,紧密结合党的二十大对经济金融领域工作的部署要求,系统谋划2023年以及未来一段时期外汇管理工作思路。进一步统筹发展和安全,着力完善与新发展格局相适应的外汇管理体制机制,深化外汇领域改革开放,促进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稳妥有序推进资本项目高水平开放,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健全外汇市场“宏观审慎+微观监管”两位一体管理框架,加强跨境资金流动宏观审慎管理,强化预期引导,完善外汇市场监管,扎实做好外汇储备经营管理各项工作,维护外汇市场稳健运行和国家经济金融安全。坚定不移深化外汇局系统全面从严治党,为外汇管理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外汇局各位党组成员、总会计师,局机关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会议。(完) 2022-11-10/liaoning/2022/1110/1842.html
-
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9月,银行结汇15416亿元人民币,售汇14840亿元人民币。2022年1-9月,银行累计结汇132347亿元人民币,累计售汇124619亿元人民币。 按美元计值,2022年9月,银行结汇2214亿美元,售汇2132亿美元。2022年1-9月,银行累计结汇20058亿美元,累计售汇18873亿美元。 2022年9月,银行代客涉外收入37963亿元人民币,对外付款38810亿元人民币。2022年1-9月,银行代客累计涉外收入315646亿元人民币,累计对外付款311145亿元人民币。 按美元计值,2022年9月,银行代客涉外收入5453亿美元,对外付款5574亿美元。2022年1-9月,银行代客累计涉外收入47815亿美元,累计对外付款47102亿美元。 2022年以来,我国涉外经济活动保持活跃,跨境资金流动总体平稳有序。前三季度,银行结售汇和涉外收支双双保持顺差格局,其中,银行结售汇顺差1185亿美元,银行代客涉外收支顺差714亿美元。当前我国经济运行恢复向好,国际收支结构更加稳健,外汇市场韧性明显增强,有助于跨境资金流动稳定。 附:名词解释和相关说明 国际收支是指我国居民与非居民间发生的一切经济交易。 银行结售汇是指银行为客户及其自身办理的结汇和售汇业务,包括远期结售汇履约和期权行权数据,不包括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数据。银行结售汇统计时点为人民币与外汇兑换行为发生时。其中,结汇是指外汇所有者将外汇卖给银行,售汇是指银行将外汇卖给外汇使用者。结售汇差额是结汇与售汇的轧差数。 远期结售汇签约是指银行与客户协商签订远期结汇(售汇)合同,约定将来办理结汇(售汇)的外汇币种、金额、汇率和期限;到期外汇收入(支出)发生时,即按照远期结汇(售汇)合同订明的币种、金额、汇率办理结汇(售汇)。 远期结售汇平仓是指客户因真实需求背景发生变更、无法履行资金交割义务,对原交易反向平盘,了结部分或全部远期头寸的行为。 远期结售汇展期是指客户因真实需求背景发生变更,调整原交易交割时间的行为。 本期末远期结售汇累计未到期额是指银行与客户签订的远期结汇和售汇合同在本期末仍未到期的余额;差额是指未到期远期结汇和售汇余额之差。 未到期期权Delta净敞口是指银行对客户办理的期权业务在本期末累计未到期合约所隐含的即期汇率风险敞口。 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是指境内非银行居民机构和个人(统称非银行部门)通过境内银行与非居民机构和个人之间发生的收付款,不包括现钞收付和银行自身涉外收付款。具体包括:非银行部门和非居民之间通过境内银行发生的跨境收付款(包括外汇和人民币),以及非银行部门和非居民之间通过境内银行发生的境内收付款(暂不包括境内居民个人与境内非居民个人之间发生的人民币收付款),统计时点为客户在境内银行办理涉外收付款时。其中,银行代客涉外收入是指非银行部门通过境内银行从非居民收入的款项,银行代客对外支出是指非银行部门通过境内银行向非居民支付的款项。 2022-10-28/liaoning/2022/1028/1848.html
-
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了2022年三季度及前三季度国际收支平衡表初步数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就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2022年前三季度我国国际收支状况有何特点? 答:国际收支平衡表初步数据显示,2022年前三季度,我国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其中,经常账户顺差3104亿美元,为历史同期最高值,同比增长56%,顺差规模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为2.4%,继续处于合理均衡区间;直接投资呈现净流入,跨境资金流动平稳有序。 一是货物贸易顺差创历史同期新高。2022年前三季度,国际收支口径的货物贸易顺差5216亿美元,同比增长37%。其中,货物贸易出口25306亿美元,同比增长10%;进口20090亿美元,同比增长5%。 二是服务贸易逆差同比收窄。2022年前三季度,服务贸易逆差656亿美元,同比下降23%。其中,旅行逆差797亿美元,同比增长18%,主要是跨境留学支出有所增加;知识产权使用费逆差238亿美元,同比下降8%,主要是收入增长21%,反映我国知识产权服务水平不断提升;运输逆差89亿美元,同比下降62%,主要是我国运输服务收入增速整体快于支出。 三是直接投资总体保持顺差。2022年前三季度,直接投资净流入469亿美元。其中,来华直接投资净流入1608亿美元,显示我国经济前景长期向好,持续吸引外资来华投资兴业;对外直接投资净流出1139亿美元,投资节奏平稳有序。 总体看,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足、回旋余地广,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经济回稳向好的态势将进一步巩固,为我国国际收支保持平衡提供根本支撑。 2022-11-04/liaoning/2022/1104/1844.html
-
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0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0524亿美元,较9月末上升235亿美元,升幅为0.77%。 2022年10月,受主要国家货币政策预期、宏观经济数据等因素影响,美元指数小幅下跌,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涨跌互现。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当月外汇储备规模上升。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足、回旋余地广、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将继续支持外汇储备规模保持总体稳定。 2022-11-07/liaoning/2022/1107/1843.html
-
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9月,中国外汇市场(不含外币对市场,下同)总计成交23.42万亿元人民币(等值3.36万亿美元)。其中,银行对客户市场成交3.67万亿元人民币(等值0.53万亿美元),银行间市场成交19.75万亿元人民币(等值2.84万亿美元);即期市场累计成交8.45万亿元人民币(等值1.21万亿美元),衍生品市场累计成交14.97万亿元人民币(等值2.15万亿美元)。 2022年1-9月,中国外汇市场累计成交180.27万亿元人民币(等值27.29万亿美元)。 2022-10-28/liaoning/2022/1028/1849.html
-
丹东市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召开对外贸易及外资企业助企纾困对接会,进一步帮助外资外贸企业复工达产,国家外汇管理局丹东市中心支局(以下简称“丹东市中心支局”)副局长郭凯及相关人员参加会议。 会上,郭凯副局长从推动贸易收支便利化扩容提质、便利企业开展跨境融资、提升资本项目收支便利化水平、外汇业务线上办理以及提升跨境人民币金融服务质效等方面向企业代表详细介绍和解读当前外汇管理助企纾困、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相关政策,切实帮助企业“弄懂政策、会用政策”,对于企业代表关心的问题进行了解答,同时向企业提供各业务岗位的联系人和联系方式,为企业提供“点对点”专项政策辅导,便利企业进行咨询和对接。 丹东市中心支局始终把稳外资、稳外贸作为一项重点工作,特别是丹东疫情爆发以来,丹东市中心支局立足本职、主动作为,强化担当,用好用足各项外汇管理政策,积极为企纾困、助企发展。一是制作《丹东市中心支局疫情防控期间外汇业务办理指南》,指导企业“足不出户”办理行政许可。二是提升业务电子化水平,便利企业结售汇,疫情期间,累计为企业结售汇2.3亿美元,保障外汇业务“不断档”。三是全力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疫情期间,指导辖内银行向企业投放跨境快贷等1800多万元,有力保障企业资金链稳定。 下阶段,丹东市中心支局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总省局工作部署,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工作,用好用足各项外汇管理政策,提升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优化涉外营商环境,帮助企业充分享受政策红利,助力企业复工达产,为丹东地区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2022-11-04/liaoning/2022/1104/1897.html
-
日前,中国银行阜新分行顺利为阜新某公司办理15万美元的跨境贸易收支便利化试点业务,这也标志着我市首笔优质企业贸易便利化试点业务正式落地。 为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进一步优化和完善辽宁地区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工作,国家外汇管理局辽宁省分局近期下发了《国家外汇管理局辽宁省分局关于开展优质企业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的指导意见(试行)(2022年版》,进一步扩大了贸易收支便利化业务范围,优化了银行的准入条件,并放宽了银企合作年限。阜新市中心支局通过深入调研、积极对接,成功指导中国银行阜新分行获批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业务资格,成为阜新地区首家获批的试点银行。 该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是辖内外贸出口的龙头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稳定、诚信良好,符合审慎经营、财务中性理念。阜新市中心支局积极响应助企纾困要求,指导其经办银行对其开展政策宣传,中国银行阜新分行主动上门走访对接,迅速落地试点业务。本次为企业办理的首笔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业务,充分考虑了企业日常业务办理情况、支付规律、支付金额等特点,对其实施优化单证审核,简化了业务办理需要提供合同或发票等要求,有效践行了“企业越诚信手续越便利、银行越合规审核越自主”的政策导向。同时,便利化措施缩短了企业资金入账的时间,优化了银行业务办理流程,切实减少了企业“脚底成本”,提高了资金结算使用效率,企业满意度得到提升。 下一步,阜新市中心支局将继续推动便利化政策扩面、提质、增效,持续强化优质企业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政策的正向激励和示范效应,让试点业务政策红利惠及更多市场主体,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2-10-28/liaoning/2022/1018/1816.html
-
10月26日,分局举办外汇业务学习机制2022年度第7期活动。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李云山出席活动,分局各处人员参加活动。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天津分公司业务部门负责人就《出口信用保险产品及相关案例》为题,对我们出口信用保险产品类别、出口信用保险支持企业出口和对外投资等方面的案例进行了生动翔实的讲解,并与参加学习的人员进行了讨论。 李云山副行长与大家交流学习体会时指出,出口信用保险在支持企业出口和对外投资,帮助企业防范收汇风险,促进外贸稳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分局的同志要加强与包括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在内的相关部门沟通联系,开展合作调研,共同服务外贸企业,支持我市对外经济健康稳健发展。 2022-10-28/tianjin/2022/1028/2033.html
-
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9月,中国外汇市场(不含外币对市场,下同)总计成交23.42万亿元人民币(等值3.36万亿美元)。其中,银行对客户市场成交3.67万亿元人民币(等值0.53万亿美元),银行间市场成交19.75万亿元人民币(等值2.84万亿美元);即期市场累计成交8.45万亿元人民币(等值1.21万亿美元),衍生品市场累计成交14.97万亿元人民币(等值2.15万亿美元)。 2022年1-9月,中国外汇市场累计成交180.27万亿元人民币(等值27.29万亿美元)。 2022-11-14/shaanxi/2022/1114/1406.html
-
《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境外贷款业务有关事宜的通知》(银发﹝2022﹞27号)政策发布以来,天津市分局加强政策宣传,及时建立业务指导协调机制,加强与有业务需求的银行的沟通与业务指导。近日,分局顺利完成天津首家法人银行境外贷款业务备案。下一步,分局将继续加强对银行的业务指导,推动其境外贷款业务平稳有序开展。 2022-11-14/tianjin/2022/1114/20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