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谱写外汇管理改革开放事业新篇章”专题报道之五 记者 周琰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和资本市场稳定发展,国家外汇局先后推出了多项创新性的制度安排,加快推进资本市场双向开放,逐渐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资本项目开放之路。 支持企业境外上市 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支持境内企业境外上市,利用境外资本市场融资发展,是资本市场开放的重要出发点和立足点。1992年,中央成立中国企业海外上市指导小组,挑选9家不同行业类型的境内企业作为第一批上市试点企业,中国企业开始逐步进入国际投资者视野。此后,越来越多境内企业开展境外上市业务,特别是到香港市场融资,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跨越式发展。截至2018年10月末,共有1120家内地企业在港上市(含H股和大、小红筹),其总市值占香港市场的67.3%。 改革开放以来,外汇局推进多轮境外上市外汇管理改革,便利和支持境内企业境外上市融资。2016年,为落实中央关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部署,降低企业杠杆水平,增加外汇有效供给,外汇局在现有政策框架内创新,推出基石投资绿色通道的创新制度安排,便利境内机构以基石投资者身份参与境内企业境外IPO,不仅有利于境内公司顺利完成境外上市,也方便了境内机构参与境外证券投资。截至2018年10月底,已有15家企业借助基石投资者制度顺利在香港联交所完成上市发行。 引入合格机构投资者制度 资本市场迎来双向开放 在推进资本市场开放方面,外汇局充分借鉴国际经验,遵循积极、稳妥、有序开放原则,实施过渡性的制度安排,在市场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上同步推进。2002年,外汇局会同证监会等部门推出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制度,允许符合条件的境外机构投资者在核定投资额度内,进入我国资本市场进行证券投资。2006年实施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制度,允许符合条件的境内机构投资者在一定额度内投资境外证券市场,实现了资本市场“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新局面。2011年,为配合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推出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制度,允许符合条件的境外机构投资者使用跨境人民币在境内证券市场投资。RQFII在投资总额和试点地区双向扩容,为境外投资者提供了多元化选择。 2013年8月,外汇局对QDII外汇管理进行改革,淡化资格管理要求,同时取消除投资额度外所有审批手续,大幅简化资金汇出入流程。2018年4月,外汇局围绕投资额度进行新一轮改革,QDII额度发放更加公开透明、公平合理。目前,QDII总额度为1800亿美元;截至2018年10月末,共有152家机构获批额度,累计批准额度1032.33亿美元。 2018年6月,外汇局对QFII和RQFII外汇管理制度进行新一轮改革,取消QFII资金汇出比例限制和QFII、RQFII有关锁定期要求,允许QFII、RQFII开展外汇套期保值。QFII和RQFII管理原则逐渐趋于统一,为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中国境内资本市场提供了更多便利,有助于吸引长期资本进入中国境内资本市场。目前,QFII总额度已提高至1500亿美元,RQFII总额度已提高至19400亿元人民币。截至2018年10月末,共有286家QFII机构获批1002.56亿美元额度,共有203家RQFII机构获批6401.72亿元人民币额度。发展至今,合格机构投资者制度已成为我国证券投资开放最重要、也是最成熟的渠道。 促进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融合 为促进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共同发展,便利境内外资金跨境投资A股和港股,2014年11月17日,内地与香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沪港通”)正式启动,实现了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2016年12月5日,进一步开通“深港通”,同时取消了双向总额度限制,扩大每日交易限额。“沪港通”和“深港通”均采用人民币交收和结算,对单家机构没有额度限制。通过特定的技术和跨境结算安排,内地投资者、香港投资者可以直接买卖对方交易所上市的股票。香港联合交易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0月末,“沪港通”项下“沪股通”累计净买入3306.35亿元人民币,“港股通”累计净买入6232.26亿港币;“深港通”项下“深股通”累计净买入2480.57亿元人民币,“港股通”累计净买入1878.40亿港币。 2015年7月1日正式推出的基金互认机制,是“沪港通”之后促进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融合的另一制度创新,标志着集体投资类证券项下“居民在境外发行”以及“非居民在境内发行”两个子项实现了由“不可兑换”到“部分可兑换”的新突破。在外汇管理方面,不设单家机构、单只产品额度,相关登记及资金汇兑等可直接在银行办理。通过两地基金互认,两地居民可参与跨境证券投资,为两地居民进行跨境资产配置提供合理渠道。截至2018年10月末,香港基金内地发行销售资金累计净汇出93.11亿元人民币,内地基金香港发行销售资金净汇入5.10亿元人民币。 加快银行间债券市场开放 银行间债券市场开放始于2010年允许境外央行、境外清算行、跨境贸易人民币业务参加行三类机构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2016年,人民银行发布公告,进一步扩大银行间债券市场对外开放范围。外汇局积极支持银行间债券市场开放,对境外投资者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采取便利化的管理方式,不设行政许可和单家机构限额或总限额。境外机构投资者资金汇出入无需核准,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不设锁定期、汇出比例和额度限制,充分便利境外机构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据债券通有限公司统计,截至2018年10月末,境外机构投资境内银行间市场债券托管余额16890亿元人民币。 2017年7月,在香港回归20周年之际,内地与香港在“沪(深)港通”的基础上增加债市互联互通,即“债券通”。境外投资者可通过两地债券市场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投资于境内银行间债券市场。外汇局对“债券通”未设行政许可,也不要求办理外汇登记,投资没有额度限制,“债券通”相关投资资金可以自由汇出入。截至2018年10月末,“债券通”累计净买入成交近3183.02亿元人民币。 拓宽境外投资范围 自2013年起,外汇局分别在上海和深圳推出QDLP/QDIE试点,允许符合条件的投资管理机构,经批准后面向境内投资者募集资金并投资境外投资标的,支持有能力的境内机构开展多种类型的对外投资。境内投资者可通过QDLP/QDIE渠道,配置境外证券类及股权类资产。2018年4月,上海、深圳两地试点额度分别增加至50亿美元,更好地服务国家全面开放新格局。 此外,2015年,配合国家原油等特定品种期货对外开放战略,外汇局制定便利化配套政策,对境外投资者投资境内特定品种期货不设投资额度限制,资金汇出入自由便利,境外投资者可以汇入人民币或外币资金作为保证金进行投资。2018年原油及铁矿石期货引入境外投资者以来,我国商品期货市场的国际化程度显著提升,期货价格的国际影响力也不断增强,相关产业受益明显。境外投资者积极参与我国原油和铁矿石期货市场,累计净汇入资金超过两亿美元。 展望未来,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之路仍然任重而道远。外汇局表示,将继续坚持改革开放,把国际经验和中国特色有机结合,推动形成全方位、高水平的开放格局,构建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新局面。 (来源:金融时报) 2019-02-01/hebei/2019/0201/1261.html
-
近期,外汇局慈溪市支局联合宁波银行慈溪中心区支行开展了外汇金融普惠系列宣讲会,为文化商务区重点外贸企业讲解外汇管理政策法规,以及货物贸易外汇登记操作流程。 2019-02-11/ningbo/2019/0211/931.html
-
近期,绵阳市中心支局参加了全市外贸与跨境电商企业座谈会,听取了参会企业的政策需求和建议,并就企业关心的汇率避险、新业态下跨境电商收付汇等相关问题给予了政策解答和业务辅导。 2019-02-11/sichuan/2019/0211/821.html
-
附件:2月11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及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变动表 2019-02-11/ningbo/2019/0211/932.html
-
2019-02-03http://www.gov.cn/xinwen/2019-02/02/content_5363212.htm#1
-
2019-02-03http://www.gov.cn/premier/2019-02/02/content_5363502.htm
-
按照国家外汇管理局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有关安排,近日,外汇局副局长李东荣,带领外汇局各党支部共28名党员职工代表,赴河北省巨鹿县开展“了解国情民情,增强宗旨观念”的主题实践活动,深入贫困农村了解国情民情,进一步增强共产党员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 河北省巨鹿县是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基础差、底子薄,经济总量偏小,农业标准化水平低。全县35.8万人口中,有近12万为贫困人口。国家外汇管理局自1995年对巨鹿县定点扶贫以来,局党组高度重视对巨鹿县的扶贫工作,多次深入实地调研,选派10名扶贫工作队员驻巨鹿开展对口帮扶工作。10年来,不断加大教育扶贫和信息扶贫的力度,建起两所希望学校,救助了近百名失学儿童;投资建成“巨鹿县扶贫信息网”和20个乡村网络终端,并增订800份农村版《经济日报》,明显加强了巨鹿县与国内、国际市场的信息沟通,大大缓解了贫困乡村信息闭塞和农副产品销路难等问题。 李东荣同志一行一到巨鹿县,就与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进行座谈,了解情况。随后李东荣带领大家走访了外汇局投资兴建的巨鹿县扶贫信息中心网站机房和两所希望小学,为两所小学送去房屋维修款和科普知识书本,并勉励同学们好好学习;与贫困村东下疃村干部一起座谈,深入了解村里的情况,走访两家特困户,给他们送上了慰问金。 参加主题实践活动的同志分成七个小组,分别就巨鹿县的教育、乡镇企业、农业、基层民主政治、金融、计划生育和外汇局扶贫济困的效果等情况与对口部门进行座谈并实地调研。通过实地接触,大家感受到了几年来巨鹿县在党的政策支持下取得的发展,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92年的353元增加到2004年的2601元,逐步培养起了一些具有一定盈利规模的企业。但在教育水平、思想观念以及具体发展条件方面仍存在很多不足,民营企业的发展需要支持,老百姓的生活条件需要改善。在调研该县民营出口企业时,外汇局就如何进一步方便企业出口收汇核销进行了现场办公,使企业在县城就可通过上网办理核销业务,降低经营成本。 胡锦涛同志在贵州考察工作时指出:“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关键是要取得实效。全党同志和广大人民群众对我们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寄予愿望,殷切希望我们能够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外汇局组织这次主题实践活动,取得了两方面的成效:一方面,洪水口希望小学和小留庄慧民希望小学得到了外汇局捐赠的校舍修缮款和少儿读物,对解决东下疃农民饮水难问题,外汇局提出了扶贫帮困的方案;另一方面,外汇局的党员同志对国情民情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使他们在从事外汇管理工作中进一步增强了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了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和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信心。(完) 2005-03-08/safe/2005/0308/4165.html
-
2005年3月15日,国家外汇管理局根据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实施方案安排,召开学习动员阶段总结暨分析评议阶段动员大会。局党组书记、局长郭树清总结了外汇局机关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学习动员阶段的工作,并对开展分析评议阶段工作进行动员部署。中央第43督导组组长赵光华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马德伦主持,局党组成员及中央督导组有关同志出席了会议。 郭树清指出,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以来,全局14个党支部和292名党员(含18名离退休党员),按照中央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的要求和部署,在中央第43督导组指导下,较为圆满地完成了教育学习阶段的各项任务,全体党员参学覆盖率达到100%。教育活动中,各级领导、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同志,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饱满的精神,积极投入到学习动员阶段的思想发动、学习培训、明确新时期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具体要求等工作之中,较好地解决了工作与学习的矛盾,保证了学习效果,充分体现了“两不误、两促进”,为教育活动顺利转入分析评议阶段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郭树清强调,转入先进性教育活动分析评议阶段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要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在视察贵州时的重要讲话,牢牢把握“关键是要取得实效”的要求,抓住七个关键环节,把握好“要找准并抓住存在的突出问题”这个重点,确保取得实效。要充分认识分析评议阶段工作的重要性,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以确保分析评议阶段的工作质量,要做到组织领导、宣传发动、指导检查、群众参与和鉴定评价等“五个到位”,扎扎实实做好分析评议阶段各项工作。 赵光华组长在讲话中指出,国家外汇管理局的先进性教育活动按中央部署和要求,在局党组得力领导和广大党员积极参与下,结合外汇局特点,认真组织、扎实推进,学习动员阶段工作达到了预期目标,取得了比较好的阶段性成效。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领导高度重视,积极带头讲课,当好学习表率;二是思想动员深入,广大党员参加先进性教育活动积极性和自觉性比较高,通过学习增强了党员意识和党性观念;三是精心组织,既严格要求又生动活泼,保证了学习教育的效果;四是坚持边学边改与推进各项工作相结合,在见成效上下功夫。 赵光华强调,对先进性教育分析评议阶段各项工作,要高标准、严要求,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要充分认识分析评议阶段工作的重要性。要不折不扣地抓好各个环节工作的落实,把握好重点问题,继续发挥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 国家外汇管理局机关及挂靠单位和离退休全体党员共300余人参加了会议。(完) 2005-03-16/safe/2005/0316/4168.html
-
国家外汇管理局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以来,离退休人员党支部除一名重病卧床以外,18名党员在原副局长、党组成员,现离退休党支部书记凌则提的带领下,克服居住分散、行动不便等困难,认真参加教育活动、积极献计献策,充分体现了老共产党员的精神风范。 支部书记凌则提带头积极参加外汇局开展的先进性教育活动动员大会、党课报告、形势分析报告和辅导报告等会议,按照先进性教育活动安排,多次召集离退休党员集中学习中央文件和胡锦涛同志重要讲话精神,组织大家进行热烈讨论。他组织召集了征求离退休党员意见专题会议。会上,离退休党员同志针对外汇局干部队伍结构加快年青化的现状,结合自身过去的工作经历和经验,着重就如何加强对青年党员、青年干部职工进行思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教育等,畅谈自己的看法,对局党组和党组成员提出了很多好的意见与建议。 年逾85岁高龄的共产党员陈全庚同志坚持参加局里组织的集中学习和报告会,而且听后主动与局领导交换学习体会与收获。他向外汇局历任领导对他的尊重与关心表示感谢。他讲道,自己干了一辈子外汇业务,退休后,局领导还经常就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人民币汇率等问题与其进行探讨,内心很受感动。他就新时期构建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稳步开放资本项目和保证国家外汇储备的安全、流动、增值等向局党组提出了建议。 离退休党员同志以实际行动认真参加外汇局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不但为全体在职党员干部作出了表率,而且也充分体现出他们对进一步加快我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外汇管理干部队伍的殷切希望,充分体现了离退休党员同志对现任局党组和局党组成员的信任、支持与爱护。(完) 2005-04-13/safe/2005/0413/4175.html
-
截止2004年底,中国外债余额折合美元2285.96亿(不包括香港特区、澳门特区和台湾地区对外负债,下同),比上年末增加349.62亿美元,上升18.06%。其中:中长期外债余额为1242.87亿美元,占外债余额的54.37%,比上年末增加76.97亿美元;短期外债余额为1043.09亿美元,占外债余额的45.63%,比上年末增加272.65亿美元。 在2285.96亿美元外债余额中,登记外债余额为1820.92亿美元,贸易信贷余额为465.04亿美元。在登记的1820.92亿美元外债余额中,国务院部委借入的主权债务余额为335.91亿美元,占18.45%;中资金融机构债务余额为659.69亿美元,占36.23%;外商投资企业债务余额为446.46亿美元,占24.52%;中资企业债务余额为59.93亿美元,占3.29%;境内外资金融机构债务余额为316.34亿美元,占17.37%;其他机构债务余额为2.59亿美元,占0.14%。 2004年1-12月,我国新借入外债2059.73亿美元,比上年增加1044.29亿美元,增长102.84%;偿还外债本金1850.23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加921.17亿美元,增长99.15%;付息52.17亿美元,与上年基本持平。外债净流入(新借款额减去还本付息额)157.33亿美元,净流入量为上年的4.6倍。 2004年度我国外债的突出特点是:外债流量成倍增加,外债总规模增长迅速,短期外债占比继续攀升。尤其是上半年,受经济快速增长和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影响,外债总规模和短期外债比例都迅速上升。针对这一形势,外汇局和相关外债管理部门出台了《境内外资银行外债管理办法》等相关政策,控制了外债增长。据初步测算,2004年末,我国债务率(外债余额与货物和服务贸易外汇收入之比)为34.9%,负债率(外债余额与GDP之比)为13.86%,短期外债与外汇储备的比约为17.1%,各项指标均处于国际标准安全线之内。(完) 2005-03-16/safe/2005/0316/41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