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推进重庆江津综合保税区高水平开放和高质量发展,加强部门协调与配合,7月30日,江津中心支局与江津综合保税区管理委员会召开联席会议。会上,双方通报了江津综保区内企业经营情况、进出口及收付汇情况,交流了稳外贸稳外资工作进展及外汇便利化政策落地情况,讨论需关注的风险。最后,双方就为区内企业提供政策指导及服务,对重点企业加强监管合作、深化信息共享,推动综保区高质量发展等方面达成共识。 2020-08-03/chongqing/2020/0803/1551.html
-
7月27日,永川中心支局开展“诚信兴商暨防范非法集资”宣传进商圈活动。活动现场,通过发放宣传折页、展示宣传视频、接受现场咨询等形式,向群众普及诚信兴商和防范非法集资等外汇知识,提醒社会公众投资理财应通过正规渠道,选择合法金融机构提供的合规理财产品,认清非法集资的本质,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通过本次宣传,进一步提升外汇宣传覆盖面和影响力,提高社会公众风险防范意识。 2020-07-27/chongqing/2020/0727/1547.html
-
近日,涪陵中心支局与辖区某制造企业就境外直接投资事宜开展现场座谈会,涪陵中心支局熊毅副局长、外汇管理科负责人、企业负责人一行参会。 会上,企业负责人详细介绍了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及境外直接投资面临的困难。外汇管理科负责人详细介绍境外直接投资外汇管理政策,逐一解答企业疑问,指导企业合规开展外汇业务。熊毅副局长提出,企业应及时完善内部管理与控制制度,强化外汇政策学习培训,加强与外汇管理部门的沟通交流。 下一步,涪陵中心支局将持续加大对“走出去”重点企业的“一对一”指导,支持辖区开放型经济发展。 2020-07-27/chongqing/2020/0727/1545.html
-
为进一步提高我省银行外汇和跨境人民币业务合规经营意识,切实助力稳企业保就业,促进外汇管理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发展,7月28日下午,浙江省银行外汇和跨境人民币展业自律机制在杭州召开了“合规经营”主题座谈会,浙江省分局徐子福副局长和相关业务处室主要负责人出席,自律机制16家核心成员分管副行长和国际业务部负责人参会。 会上,工商银行浙江省分行、建设银行浙江省分行、中信银行杭州分行和三井住友银行杭州分行4家银行围绕“合规经营”,介绍了各自在业务真实性审核、内控制度建设和人才队伍培养等方面的有效做法。之后,各位参会代表围绕“合规经营、优质服务”开展了讨论,就更好推进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等试点、创新区块链在资本项目便利化等领域的运用、更好满足当前贸易新业态发展需求和建立外汇领域专题研讨小组等提出了意见建议。针对各家行提出的业务问题,浙江省分局相关处室进行了现场回应。自律机制牵头行表示,会后将及时汇总各家行反映的问题,做好行业规范和牵头作用,加大成员行间的交流,做到共同发展、共同提高。 徐子福副局长对本次座谈会给予了充分肯定。他指出,本次会议主题明确、安排合理、讨论充分,对于提升合规经营理念和水平有积极意义。随后,徐子福副局长分析了当前外汇市场形势,介绍了现阶段我省外汇管理重点工作,通报了2019年我省银行外汇业务微观合规与宏观审慎评估情况。他指出,2020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对外汇市场带来了一定影响,但受益于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有序推进,我省跨境资金流动保持了基本平衡。下阶段,各家行要高度关注新冠肺炎疫情和中美冲突带来的不确定性,做好监测、做好跟踪、做好应对,以开放的思维、创新的理念、服务的温度和合规的底线,营造浙江外汇市场良好营商环境。各家行要围绕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项任务,重点打好外汇助力稳企业保就业“攻坚战”,不折不扣把好真实合规性“审核关”,当好政策传导和舆论引导“排头兵”,高质量把好各类数据“报送关”,不断提高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切实防范跨境资本流动风险,为浙江经济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外汇市场环境。 2020-08-03/zhejiang/2020/0803/1229.html
-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决策部署,经国务院同意,人民银行会同发展改革委、财政部、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等部门,充分考虑今年以来疫情影响的实际情况,在坚持资管新规政策框架和监管要求的前提下,审慎研究决定,延长《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银发〔2018〕106号,以下简称资管新规)过渡期至2021年底,同时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完善配套政策安排,平稳有序推进资管行业规范发展。对此,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就各方关注的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一、为什么延长资管新规过渡期? 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造成严重冲击,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增多,适当延长资管新规过渡期,是从疫情常态化防控出发,做好“六稳”和“六保”工作的具体举措。一是推动资管存量业务整改平稳进行。新冠肺炎疫情从资金端和资产端,对资管业务产生了双向冲击,尤其是在资产端,部分行业、企业经营困难加大,一些投资项目原有还款安排面临调整。适当延长过渡期,能够缓解疫情对资管业务的冲击,有利于缓解金融机构整改压力。二是为金融机构培育规范的资管产品提供宽松环境。过渡期适当延长,能够为资管机构进一步提升新产品投研和创新能力,加强投资者教育和长期资金培育,提供更好的环境和条件,有利于支持资管产品加大对各类合规资产的配置力度。 二、过渡期延长1年的主要考虑是什么? 一是统筹稳增长与防风险的平衡。延长过渡期1年,更多期限较长的存量资产可自然到期,有助于避免存量资产集中处置对金融机构带来的压力。二是过渡期也不宜延长过多。过渡期安排的初衷是确保资管业务顺利转型,实现老产品向新产品的平稳过渡。将过渡期延长1年,可以鼓励金融机构“跳起来摘桃子”,在对冲疫情影响的同时,推动金融机构早整改、早转型。三是最大化政策效用。过渡期延长1年,能够较好统筹存量业务整改和创新业务发展的关系,通过资管业务的转型升级,带动存量资产的规范整改。 三、过渡期延长1年,有哪些主要政策安排? 为稳妥推进资管业务整改规范工作,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等会同相关部门,研究提出了“过渡期适当延长+个案处理”的政策安排。主要包括:一是延长资管新规过渡期至2021年底,在锁定2019年底存量资产的基础上,由金融机构自主调整整改计划。二是对于2021年底前仍难以完全整改到位的个别金融机构,金融机构说明原因并经金融管理部门同意后,进行个案处理,列明处置明细方案,逐月监测实施,并实施差异化监管措施。三是健全存量资产处置的配套支持措施。鼓励采取新产品承接、市场化转让、合同变更、回表等多种方式有序处置存量资产。允许类信贷资产在符合信贷条件的情况下回表,并适当提高监管容忍度。已违约的类信贷资产回表后,可通过核销、批量转让等方式进行处置。鼓励通过市场化转让等多种方式处置股权类资产。稳妥处置银行理财投资的存量股票资产,避免以单纯卖出的方式进行整改。优化银行资本补充工具发行环境,进一步增强金融机构资本实力。推进金融市场发展,提升新产品接续能力,引导资管行业为资本市场提供长期稳定资金支持。 四、如何确保整改工作在过渡期内平稳有序推进实施? 一是压实金融机构主体责任。金融机构锁定待整改存量资产,自主调整整改计划,编制整改资产台账,实行清单制管理,过渡期内按季监测实施。二是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对于2020年底前完成整改任务,或整改虽延至2021年底,但进度快于计划,能提前完成整改任务的金融机构,在监管评级、宏观审慎评估、资本补充工具发行和开展创新业务等方面给予适当激励。对于未按计划如期在2021年底前完成整改任务的金融机构,除在监管评级、宏观审慎评估、开展创新业务等方面采取惩罚措施外,视情采取监管谈话、监管通报、下发监管函、暂停开展业务、提高存款保险费率等措施。对于个别机构弄虚作假或选择性落实相关要求等行为,监管部门将采取监管处罚措施。三是强化监管协调,推动政策实施。人民银行将会同相关部门建立资管业务整改工作联络协调机制,加强政策统筹协调,为整改工作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五、延长过渡期是否意味着资管业务改革方向出现变化? 此次过渡期延长的政策安排,综合考虑了疫情冲击、宏观环境、市场影响、实体经济融资等因素,是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作出的决定,坚持了资管新规治理金融乱象、规范健康发展的初心和底线,不涉及资管业务监管标准的变动和调整,并不意味着资管业务改革方向出现变化。这种安排,一方面,有利于巩固前期化解风险的成果,推进资管业务持续转型升级。另一方面,有助于缓解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稳定对实体经济的融资供给,提高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下一步,金融管理部门将认真督促金融机构做好过渡期规范整改工作,推动资管业务持续健康发展。 2020-08-04/guangdong/2020/0803/1802.html
-
2018年4月《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银发〔2018〕106号,以下简称资管新规)发布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人民银行会同有关部门不断完善资管行业监管制度体系,持续推动资管业务平稳转型、规范整改。在各方共同努力下,资管乱象得到有效遏制,影子银行风险显著收敛,资管业务逐步回归本源,呈现稳健发展的态势。 按照既有工作安排,资管新规过渡期将于2020年底结束。考虑到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金融带来的冲击,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规范转型面临较大压力。为平稳推动资管新规实施和资管业务规范转型,经国务院同意,人民银行会同发展改革委、财政部、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等部门审慎研究决定,资管新规过渡期延长至2021年底。 过渡期延长不涉及资管新规相关监管标准的变动和调整。为做好过渡期存量资管业务整改工作,金融管理部门将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夯实金融机构主体责任,在锁定存量资产的基础上,继续由金融机构自主调整整改计划,按季监测实施,切实防范道德风险。同时,完善配套政策安排,加大创新支持力度,为存量资产处置提供更多的方式和渠道。 下一步,金融管理部门将认真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加强监管协调、监测分析和督促落实,统筹把握政策实施节奏和力度,确保各项工作平稳有序进行。 2020-08-03/guangdong/2020/0803/1806.html
-
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做好2020年高校应届毕业生公开招聘工作,现对国家外汇管理局机关服务中心公开招聘2020年高校应届毕业生有关事项补充公告如下: 根据笔试成绩(合格分数线60分)从高到低的顺序,按照拟聘用岗位人数1:5比例确定面试人选,不足1:5按实际进入人数计算。考生面试成绩达到优秀(85分及以上),方能列入体检及考察人选范围。 考虑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笔试、面试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特此公告。 国家外汇管理局机关服务中心 2020年8月3日 2020-08-03/safe/2020/0803/16840.html
-
近日,外汇局揭阳市中心支局深入企业开展“情系企业 暖心服务”走访活动,主动送外汇政策上门,助力加快复工复产。外汇局揭阳市中心支局通过现场走访,详细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疫情防控、复工复产情况及外汇业务诉求,宣讲外汇业务绿色通道及跨境贸易投融资便利化政策,鼓励企业在恢复生产、转型升级过程中用好用足各项外汇政策。在了解到多家企业有迫切的融资需求时,外汇局揭阳市中心支局指导企业利用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政策开展跨境融资,并根据部分企业实际情况指导银行做好对接工作。 2020-08-03/guangdong/2020/0804/1804.html
-
见附件。 附件: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投资额度审批情况表(截至2020年7月31日) 2020-08-03/guangdong/2020/0803/1805.html
-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河南省分局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六稳”“六保”决策部署,围绕“金融支持稳企业保就业”工作主线,通过开展“外汇普惠供给和精准特色服务”活动(以下简称“活动”)解决政策宣传盲区、部门合力不充分、个别银行传导主动性不强等问题,打通外汇政策传导“最后一公里”。 截至2020年6月底,全省外汇局线上线下走访企业1510家,多部门联合现场对接企业96次,线上对接482次;银行及分支机构线上线下走访企业4043家;共为990家涉外企业“量体定制”解决了实际问题,为企业融资82亿元人民币。 全面推动落实,“一对一”重点帮扶 河南省分局制定活动实施方案,明确总体要求、主要内容和具体时间安排;梳理汇总绿色通道、外贸新业态、促进贸易便利化、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和外汇衍生产品等政策,指导辖区下级局和银行统一外汇政策宣传口径;筛选7246家涉外企业(外汇局联系企业1791家),约占全省名录登记企业的40%,涉外收支规模占全省收支规模的80%以上。其中,开封、焦作、三门峡、信阳、驻马店等11个市中心支局建立的重点企业库,实现了企业经常项目外汇业务全覆盖。明确“一对一”企业联系人,加强日常联系,宣讲外汇最新政策,提供重点帮扶精准服务。如南阳市中心支局筛选建立12家拟上市企业“孵化库”,成立“企业上市专项帮扶小组”,主动服务拟上市涉外企业,打通企业上市前的“最后一公里”。 多部门联合开展,形成政策传导合力 河南省分局与商务、海关、金融工作局、跨境电商协会、银行等部门联动宣传,召开汇政银企对接会、印发支持外贸企业稳定发展政策措施,加强汇政银企信息互换、共享,增强政策传导的针对性、时效性,形成政策合力。如在河南自贸区(郑州片区)组织开展座谈时,郑州安图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反映公司因备料生产需要购汇,如何应对汇率波动风险和财务损失等问题,河南省分局与中国银行、中信银行等银行共同对现行远期、期权和掉期外汇衍生产品等汇率避险工具及功能进行了现场解读,实现了宣传政策与开展业务的无缝对接。 跟踪活动开展情况,紧贴企业实际需求精准传导 河南省分局注重活动开展的连续性,要求外汇局、银行联系企业的责任人提高日常联络企业频率,及时梳理掌握企业对外汇政策的最新诉求和面临的困难,协调相关部门“一对一”解决企业难题,提升了精准服务实效。如外汇局濮阳市中心支局针对上半年人民币汇率波动问题,了解到濮阳惠成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濮阳耐高温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出口收汇避险需求后,宣讲了当前的外汇衍生产品避险工具,并协调当地工商银行、建行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企业办理了外汇衍生产品业务。其中,6家企业办理期权业务64笔,金额2077万美元;3家企业办理远期结售汇业务69笔,金额1031万美元;2家企业办理掉期业务3笔,金额120万美元。又如洛阳市中心支局帮助1家外综服企业通过开立虚拟子账户的方式,解决了小微企业收汇难的问题。 据外汇局河南省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河南省分局将从实现走访企业外汇政策全覆盖、构建多部门联合对接机制和压实银行传导外汇政策责任等方面推进活动纵深开展,全面实现重点企业“场景化”宣传,“一对一”精准传导,紧贴企业难题帮扶,做好辖区“稳企业”“保就业”工作。 2020-08-04/henan/2020/0804/9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