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贸企业是否需要及如何办理贸易外汇收支企业名录登记呢?外贸企业什么情况下需要进行贸易信贷报告呢?本期宣传以问答情景视频帮助大家了解常见的货物贸易外汇政策知识,一起来看看吧。 . 指导:国家外汇管理局广西壮族自治区分局 制作:国家外汇管理局北海市中心支局 2022-12-23/guangxi/2022/1223/2367.html
-
1月6日上午,2023年人民银行长春中心支行工作会议暨全省外汇管理工作会议以视频形式召开。会议传达学习2023年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暨全国外汇管理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总结2022年吉林省人民银行系统主要工作,分析当前形势,安排部署2023年重点工作。人民银行长春中心支行党委书记、行长朱兆文做工作报告。 会议认为,2022年,在总行正确领导下,全省人民银行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和总行、吉林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着力加大稳健货币政策贯彻落实,有力支持地方经济止跌、回升,辖区金融体系总体平稳,金融改革取得新进展,金融管理服务质效持续提升,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有力落实,内部管理精细化水平不断提高,干部队伍建设加速优化,巡视整改任务全面完成,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会议强调,全省各级人民银行要深刻领悟中央对当前经济形势的科学判断和对2023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全面、深入落实落细总行工作部署,紧密结合辖区实际,坚定信念信心,提高斗争本领,把握工作重点,切实增强履职的主动性、针对性、有效性,为加快建设现代化新吉林提供更加坚实有力的金融支持。 会议要求,2023年全省人民银行系统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力推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人民银行工作会议和吉林省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落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金融工作,巩固拓展巡视整改工作成果,突出做好金融支持经济社会发展,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着力推进金融改革,持续优化金融管理与服务,切实提升系统管理和内部治理精细化水平,持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努力提高工作本领和履职水平,为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精准有力的金融保障。 一是金融支持精准发力,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发挥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作用,着力促进货币信贷总量平稳增长,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精准有效发挥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积极扩大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运用成效,加大重点领域信贷支持。全力做好金融助企纾困和稳增长,深化融资供需对接,强化金融纾困赋能小微企业。加大“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金融支持力度,紧紧围绕“六新产业”“四新设施”,着力增强金融支持高质量发展效能。 二是坚决有力防化风险,维护区域金融平稳健康运行。继续发挥好金融委办公室地方协调机制(吉林省)作用。规范早期纠正、风险警示,认真做好金融风险监测预警报告,扎实做好金融风险处置化解。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确保“金融16条”政策措施落地落实,全力做好金融支持“保交楼”各项工作。 三是持续优化政策环境,推进金融改革和涉外金融加快发展。力争金融改革取得新突破,全力支持金融改革试验区创建工作。持续提升涉外金融工作能力和水平,深入落实跨境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引导金融机构不断优化涉外金融服务,帮助企业提升汇率避险能力,推动跨境人民币业务增量扩面。 四是全面强化服务保障,更好满足人民群众金融服务需求。强化重要金融基础设施业务连续性保障,有序推进金融法治建设,扎实做好金融统计和调查分析工作,持续优化支付服务环境,着力推进金融科技赋能,提高现金管理服务水平,认真履行经理国库职责,提升征信管理服务效能,增强反洗钱工作能力,提高金融消费权益保护水平。 五是稳步深化精细管理,夯实系统管理规范化基础。持续健全制度体系,全面加强业务培训、业务指导和督查督办,带动全省工作能力和水平稳步提升。把过紧日子作为常态化纪律要求,促进资源配置、绩效管理与业务规划协同发展。加强理论研究和信息调研。常态化排查重点场所部位风险隐患,坚决守住安全生产底线。 六是坚持加强党的领导,严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始终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把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深刻领悟“两个确立”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折不扣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战略部署。着力提升党建引领效能,持续加强理论武装和党性锻炼,切实抓好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增强党风廉政建设,营造风清气正履职环境。 2023-01-06/jilin/2023/0109/1890.html
-
截至2022年9月末,我国全口径(含本外币)外债余额为176182亿元人民币(等值24815亿美元,不包括中国香港特区、中国澳门特区和中国台湾地区对外负债,下同)。 从期限结构看,中长期外债余额为79938亿元人民币(等值11259亿美元),占45%;短期外债余额为96244亿元人民币(等值13556亿美元),占55%。短期外债余额中,与贸易有关的信贷占38%。 从机构部门看,广义政府外债余额为30256亿元人民币(等值4261亿美元),占17%;中央银行外债余额为5551亿元人民币(等值782亿美元),占3%;银行外债余额为74436亿元人民币(等值10484亿美元),占42%;其他部门(含直接投资:公司间贷款)外债余额为65939亿元人民币(等值9288亿美元),占38%。 从债务工具看,贷款余额为27731亿元人民币(等值3906亿美元),占16%;贸易信贷与预付款余额为26773亿元人民币(等值3771亿美元),占15%;货币与存款余额为39658亿元人民币(等值5586亿美元),占23%;债务证券余额为51710亿元人民币(等值7283亿美元),占29%;特别提款权(SDR)分配为3290亿元人民币(等值463亿美元),占2%;直接投资:公司间贷款债务余额为21789亿元人民币(等值3069亿美元),占12%;其他债务负债余额为5230亿元人民币(等值737亿美元),占3%。 从币种结构看,本币外债余额为78043亿元人民币(等值10992亿美元),占44%;外币外债余额(含SDR分配)为98139亿元人民币(等值13823亿美元),占56%。在外币登记外债余额中,美元债务占86%,欧元债务占6%,港币债务占4%,日元债务占1%,特别提款权和其他外币外债合计占比为3%。 我国外债主要指标均在国际公认的安全线以内,外债风险总体可控。 附 名词解释及相关说明 关于外债期限结构分类。按照期限结构对外债进行分类,有两种分类方法。一是按照签约期限划分,即合同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外债为中长期外债,合同期限在一年或一年以下的外债为短期外债;二是按照剩余期限划分,即在签约期限划分的基础上,将未来一年内到期的中长期外债纳入到短期外债中。本新闻稿按签约期限划分中长期外债和短期外债。 与贸易有关的信贷是一个较广义的概念,除贸易信贷与预付款外,它还包括为贸易活动提供的其他信贷。从定义上看,与贸易有关的信贷包括贸易信贷与预付款、银行贸易融资、与贸易有关的短期票据等。其中,贸易信贷与预付款是指发生在中国大陆居民与境外(含港、澳、台地区)非居民之间,由货物交易的卖方和买方之间直接提供信贷而产生对外负债,即由于商品的资金支付时间与货物所有权发生转移的时间不同而形成的债务。具体包括供应商(如境外出口商)为商品交易和服务直接提供信贷,以及购买者(如境外进口商)为商品和服务以及进行中(或准备承担)的工作预先付款;银行贸易融资是指第三方(如银行)向出口商或进口商提供的与贸易有关的贷款,如外国金融机构或出口信贷机构向买方提供的贷款。 附表:中国2022年9月末按部门划分的外债总额头寸 2022年9月末 2022年9月末 (亿元人民币) (亿美元) 广义政府 30256 4261 短期 1388 196 货币与存款 0 0 债务证券 1388 196 贷款 0 0 贸易信贷与预付款 0 0 其他债务负债 0 0 长期 28867 4066 SDR分配 0 0 货币与存款 0 0 债务证券 25093 3534 贷款 3774 532 贸易信贷与预付款 0 0 其他债务负债 0 0 中央银行 5551 782 短期 2046 288 货币与存款 1248 176 债务证券 798 112 贷款 0 0 贸易信贷与预付款 0 0 其他债务负债 0 0 长期 3504 494 SDR分配 3290 463 货币与存款 0 0 债务证券 0 0 贷款 0 0 贸易信贷与预付款 0 0 其他债务负债 214 30 其他接受存款公司 74436 10484 短期 56890 8013 货币与存款 38397 5408 债务证券 3909 551 贷款 14074 1982 贸易信贷与预付款 0 0 其他债务负债 510 72 长期 17546 2471 货币与存款 0 0 债务证券 13655 1923 贷款 3811 537 贸易信贷与预付款 0 0 其他债务负债 80 11 其他部门 44150 6218 短期 30426 4285 货币与存款 13 2 债务证券 146 21 贷款 2226 313 贸易信贷与预付款 26305 3705 其他债务负债 1736 245 长期 13724 1933 货币与存款 0 0 债务证券 6721 947 贷款 3846 542 贸易信贷与预付款 469 66 其他债务负债 2688 379 直接投资:公司间贷款 21789 3069 直接投资企业对直接投资者的债务负债 12492 1759 直接投资者对直接投资企业的债务负债 1400 197 对关联企业的债务负债 7898 1112 外债总额头寸 176182 24815 注:1. 本表按签约期限划分长期、短期外债。 2. 本表统计采用四舍五入法。 2023-01-03/chongqing/2023/0103/2414.html
-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助企纾困、稳外贸稳外资的工作部署,注重强化科技赋能、释放政策红利,从贸易融资、跨境融资、结算便利化等方面倾力服务涉外实体企业的发展。 一、强化科技赋能,提升涉外服务效率 一方面,重庆农村商业银行与陆海新通道运营有限公司合作,探索创新“金融+物流”的业务模式,依托外贸企业通过陆海新通道出口的数据为企业增信,降低企业的融资授信门槛。同时,通过陆海链系统共享物流信息,实现客户贸易单据及物流状态的实时查验,在充分掌握某制造业外贸企业贸易背景后为其提供贸易融资54.6万美元,助力该企业通过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完成243辆全地形车的出口。该合作模式促进了企业贸易单据的电子化和融资的便利化,拓展了外贸企业融资的新通道,为重庆本土银企合作打造了新的场景。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九龙坡支行走访企业,洽谈“一单制”金融服务方案 另一方面,重庆农村商业银行积极推广跨境金融服务平台在融资、结算板块的广泛运用,通过对报关单、企业信息等的查验,快速审核企业贸易背景,提升企业融资发放和外汇收支效率,为企业运营提供更加快捷的金融服务。2022年1-8月,重庆农村商业银行为制造型、贸易型企业提供便利化贸易融资125笔、1.04亿美元;办理便利化境内外币运费支付365笔、3382万美元。 二、释放政策红利,支持涉外经济发展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积极宣传高新技术和“专精特新”企业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政策,深挖“专精特新”企业需求,大力推进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重庆某“专精特新”企业主要从事汽车零部件的研发、生产、销售,该企业因经营流动性不足向重庆农村商业银行提出增加融资需求。重庆农村商业银行在分析客户经营情况后,及时运用国家外汇管理局跨境融资便利化政策,为企业量身定制“远期结售汇+跨境融资”的服务方案,实现以保函增信的方式帮助客户获得126万美元境外贷款,为企业拓展了海外融资新渠道。截至目前,重庆农村商业银行已为“专精特新”企业办理便利化跨境融资582万美元。 重农商行沙坪坝支行走访企业,宣传跨境融资便利化政策 2022年5月,重庆农村商业银行成功获批货物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行资格。为促进货物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惠及更多企业,重庆农村商业银行通过制作H5、宣传折页等方式,持续向客户宣传货物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政策。截至8月31日,重庆农村商业银行已成功推动落地货物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业务472笔,合计金额1.07亿美元。 2022-10-17/chongqing/2023/0109/2413.html
-
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2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1277亿美元,较11月末上升102亿美元,升幅为0.33%。 2022年12月,受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及预期、全球宏观经济数据等因素影响,美元指数下跌,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总体下跌。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当月外汇储备规模上升。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有利于外汇储备规模保持总体稳定。 2023-01-09/chongqing/2023/0109/2415.html
-
根据外汇局及西藏分局外汇业务宣传要求,为打击非法网络炒汇、非法外汇买卖及地下钱庄,构建更加清明、健康、文明、安全的网络生态环境。2022年5月外汇局樟木支局、农行樟木支行联合开展“打击非法网络炒汇”宣传活动,利用“喜迎党的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樟木镇文艺汇演演讲比赛”现场,开展普及外汇网络安全知识和外汇政策法规宣传活动。 活动现场,通过设置外汇咨询点、发放外汇宣传资料和向群众赠送宣传品、解疑答惑等方式,结合实际案例、图文结合,深入浅出地向群众讲解外汇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引导群众提高外汇网络安全意识,远离网络安全犯罪,健康文明安全上网。 利用银企座谈会开展网络炒汇宣传。向辖内边贸企业普及合法用汇相关知识,提升企业防范非法网络炒汇意识,现场讲解网络炒汇不合法、资金安全无保障的外汇知识,深入企业、到企业身边,主题鲜明、重点突出,提高边贸企业外汇风险防范意识。 在樟木镇小学开展外汇业务知识进校园宣传活动。现场派发外汇知识宣传折页的宣传品,积极讲解个人合规用汇的知识,普及个人外汇业务知识,警示非法买卖外汇和非法网络炒汇行为的危害性,有效提生学生金融风险防范意识,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外汇管理局微信公众号,及时了解最新外汇政策及解读信息。 在金融机构营业网点开展网络炒汇不合法宣传。网点业务人员向办理业务的群众讲解外汇知识,发放宣传资料,醒目处摆放宣传折页、LED屏流动播放宣传标语等形式,进一步提升群众的外汇知识,警示群众远离非法网络炒汇,远离外汇诈骗。 此次宣传活动形式多样地,向群众深刻的揭露了常见的外汇网络交易陷进,引导群众自觉远离和抵制非法外汇活动,让网络安全走进基层、深入百姓,有效扩大了宣传活动的社会覆盖面、受众率和辐射力,对营造良好的外汇环境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2022-06-08/xizang/2023/0608/1029.html
-
在突如其来的疫情面前,西藏外汇管理系统工作人员在各自的岗位上当先锋、作表率,在艰难抗疫的同时,通过选派工作人员驻守办公室处理业务、在子网站及微信公众号发布《温馨提示》、电话指导银企线上办理外汇业务等方式,最大程度满足涉汇主体外汇服务需求。在面对人员确诊、密接员工被隔离,办公室无人值守等问题时,大家克服困难,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与总局各业务司积极沟通联系、以恢复正常运转的林芝中支作为 “中转站”收发与总局间的工作邮件,多措并举,力争工作不断档,确保西藏外汇管理服务“不静默”。 一、服务大局--切实维护我区外汇市场稳定 为全面落实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措施,在防控疫情的同时,尽最大努力做好外汇服务工作,西藏分局及 时对外发布《温馨提示》,引导企业通过国家外汇管理局数字外管平台、邮箱等“非接触式”途径,“不见面”办理外汇业务。全面摸排我区银行涉疫关停、线下服务中断等情况,指导辖内银行机构,积极引导市场主体通过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线上渠道办理外汇业务,及时满足市场主体外汇业务需求,维护我区外汇市场稳定,服务我区战“疫”大局。 二、 金融为民—快速响应市场主体服务需求 西藏某矿泉水企业急需资金支付材料款、工程款等,但因疫情影响无法现场办理外债登记,导致企业无法实现境外融资,资金链面临一定风险。在了解情况后,分局工作人员通过电话、微信等途径,“手把手”指导企业通过“政务服务网上系统”线上办理3500万港元外债登记业务,及时解决了企业的资金链危机。2辖内某部队因执行任务需提取外币现钞,我处工作人员克服困难、加班加点,及时为该部队进行特殊机构赋码,以确保其后续业务的顺利开展。赋码后,指导区农行及时完成该笔 40 万美元现钞的提取业务,实现了我区外汇服务不断档。 三、以家为岗--团结一心履行外汇管理职责 岗位就是战位,在无法继续驻守办公区后,分局全员居家办公,每位同志都切实担负起自己的工作职责,全天候线上待命,互相远程支持,在疫情期间完成了总局各业务条线布置的大量工作。截止目前,已向总局上报结售汇月报、对外金融资产负债及交易统计数据月报等各类报表20余件;非现场开展各类核查工作,并向总局各业务条线就核查情况反馈意见近20件;向总局上报各类临时性工作报告60余件;参加总局各类线上会议10余次;主动向总局综合司值班工作群、值班室邮箱报送西藏分局疫情情况报告50余期。大家坚决服从工作安排,始终保持高涨的工作热情,持续推进我区外汇管理相关工作。 四、寻求援助--缓解疫情防疫工作燃眉之急 面对抗疫过程中防疫物资短缺这一最大问题,外汇管理处积极向外汇局党组汇报实际困难,上报《国家外汇管理局西藏自治区分局关于恳请给予抗疫物资支援的请示》,请求总局为西藏分局及所辖5个地市(口岸)中心支局、5个强基惠民驻村点提供抗疫物资支援。经努力争取,总局向西藏辖区援助了100余箱, 共计价值近 18万的医用防护服、N95口罩等一批急需的防疫物资,大大缓解了当前疫情防疫工作中的燃眉之急。 五、党建支持--坚定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信心与决心 疫情期间,外汇管理处负责人及时组织全处同志通过线上方式,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并开展了以“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主题的党日活动,坚持理论学习“跟得上”、党组织活动“不断线”,为战“疫”胜利打下坚实的思想和理论基础。大家深受鼓舞,并一致认为疫情防控是当前最重要的政治任务、是践行初心使命的重要载体,大家要自觉遵守各项防疫规定,互相关爱、互相帮助,共克时艰、渡过难关,尽早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争取尽快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 2022-09-29/xizang/2022/0920/1071.html
-
根据西藏自治区分局要求,林芝市中心支局赴中行林芝分行、中行巴吉西路支行、中国农业银行林芝巴宜支行、中国农业银行林芝厦门广场支行进行经常项目外汇管理政策执行情况调查,调查结合暗访、客户回访、银行座谈三种方式开展。对辖内外汇指定银行业务人员是否熟练掌握并执行经常项目外汇管理政策进行全面起底。 调查中发现,辖内外汇指定银行存在五种问题:一是政策理解把握不熟,导致“自行加码”;二是业务掌握不熟,业务办理时间长;三是已开通银行结售汇权限的银行未正式开办业务;四是对小额现钞结汇业务加码,自称西藏外汇管理政策有别于内地;五是由于业务量较小,导致高层管理人员对外汇政策极度不熟练。 中心支局联合人行林芝中支货币信贷统计科开展林芝市金融运行分析会,在会议中对调查情况进行通报,并要求各外汇指定银行针对在此次调查中暴露出的问题进行全面整改,并报送整改报告。中心支局将在下半年择机再次开展政策执行情况暗访工作,如再次出现类似问题,将直接计入年度外汇管理考核评分。 2022-10-25/xizang/2022/1025/1075.html
-
俄PRIME新闻通讯社11月22日报道,俄原子能集团总裁利哈乔夫表示,得益于新型破冰船及运输船舶的使用,2022年北方海航道货运量预计达3400万吨,同比增加80万吨。为确保北方海航道运输稳定、满足出口和国内运输需求,俄计划建造70余艘破冰船,计划到2035年实现货运量2亿吨,宏观经济效益超33万亿卢布(约合5500亿美元),税收收入13万亿卢布(约合2150亿美元)。(文章来源:驻俄罗斯联邦大使馆经济商务处) 2022-12-06/heilongjiang/2022/1206/2030.html
-
俄《生意人报》10月31日报道,俄央行注册了新支付系统Astrasend,用于处理个人间及个人与法人实体间的跨境转账。单笔最高转账金额为5000 美元,每日转账金额也有上限,转账货币为卢布或美元。该系统运营商Inkahran(俄现金收款领域最大公司之一)已与部分邻国银行达成合作协议。(文章来源:驻俄罗斯联邦大使馆经济商务处) 2022-11-24/heilongjiang/2022/1124/2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