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受美联储加息影响,近期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波动较大,北京地区外贸企业普遍存在汇率避险需求,需要加大银行端的外汇套保产品宣讲和服务供给。而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又需要尽量减少银企线下聚集。为有效落实疫情防控要求,及时向外贸企业宣讲汇率中性理念、介绍外汇套保产品和对接企业实际需求,人行营业管理部依托北京地区外汇衍生品银企对接公共服务平台,探索创建了“汇心为民”汇率风险中性线上宣讲新模式,做到助企汇率避险和抗击疫情“两不误”。 一、宣讲标准统一 语言通俗易懂 指导北京地区外汇市场自律机制组建了专业化的银行讲师队伍,宣讲内容规范,专业标准统一。每次宣讲,讲师们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鲜活的案例、简单明了的内容,对常见外汇衍生产品及应用场景进行宣讲,引导企业树立汇率风险中性意识,积极加强汇率风险管理。 二、主动邀请企业 靶向解决问题 “汇心为民”汇率风险中性线上宣讲参会企业更具针对性,宣讲效果较好。宣讲活动采取邀请制,银行结合企业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邀请企业参加,切实解决企业面临的风险中性意识不足、避险产品不了解等问题。2022年3月以来,“汇心为民”汇率风险中性线上宣讲活动已成功举办3次,每次宣讲时间在一个半小时,300余家企业财务总监及其工作人员报名参加,广受企业好评。 三、线上线下联动 精准对接需求 “汇心为民”汇率风险中性线上宣讲,依托北京地区外汇衍生品银企对接公共服务平台,指导参会企业线上填报,督导银行线下及时对接企业汇率避险需求。半个月内,近30家参会企业在银行办理了外汇衍生品业务,积极管理汇率风险。如福茂新广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营广电设备进口外贸企业,在参加宣讲后对远期结售汇业务产生了浓厚兴趣,其自身经营情况符合相关业务应用场景。经过和银行深度沟通,最终首次办理了23.7万美元的远期结售汇业务。该企业负责人表示,后续收汇业务也将通过远期结汇等外汇衍生产品,规避汇率波动风险,更好聚焦主业,稳健运营。 北京地区“汇心为民”汇率风险中性线上宣讲,实现了银企共赢。参加宣讲的银行和企业普遍表示,线上宣讲方便、高效、快捷,成本低,针对性强,不受空间限制。银行可以充分发挥线上优势,共享优质资源,降低宣讲成本。企业足不出户即可学习到专业的汇率避险知识,通过接受银行讲师的专业讲解和答疑解惑,进一步提升了汇率风险中性意识以及使用外汇衍生品管理汇率风险的积极性。 2022-06-16/beijing/2022/0616/1879.html
-
为提升北京地区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水平,服务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北京外汇管理部立足市场主体跨境融资中的痛点难点问题,进一步简化材料,优化流程,依托科技赋能,推出多项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政策,银行积极落地实施,取得明显成效。 减材料,增质效,资本项目收入支付便利化政策缩短业务办理时间至十余分钟 北京外汇管理部推出资本项目收入支付便利化政策,在确保资金使用真实合规并符合现行资本项目收入使用管理规定的前提下,允许符合条件的企业将资本金、外债和境外上市等资本项目收入用于境内支付时,无需事前向银行逐笔提供真实性证明材料,由经办银行在遵循审慎展业原则的前提下进行事后抽查。截至5月底,已办理16.7万笔收入支付便利化业务,涉及金额约221.16亿美元。 北京某集成电路板加工制造公司因日常经营需要,需向境外母公司不定期借入外债资金,用于支付境内外货款、工资等。该公司订单和发票金额小、笔数多,一笔结汇往往包含几百张订单、发票,企业准备资料需耗费大量人力及时间成本。提交至银行后,银行经办、复核人员需要花费至少一天时间审核资料、核验发票真伪,效率较低。 中国银行北京市分行针对该企业实际情况,按照便利化支付政策为其办理业务,该企业外债资金结汇对外支付时无需提供合同、发票等业务背景资料,资料准备时间由之前的1-3天减少到十几分钟,业务办理效率显著提升。2022年1月至2022年4月末,该企业已办理外债结汇4笔,结汇后境内支付600余笔,金额超过300万美元。企业表示,资本项目收入支付便利化政策的实施,有效减少了企业业务资料准备工作,提升了企业获得感。 中国银行北京分行工作人员为企业办理外债资金结汇业务 数字化,无接触,资本项目外汇收入支付线上办理解决企业资金难题 北京外汇管理部指导辖内银行以具有法律效力的线上方式为企业办理资本项目收入支付业务,以电子化材料替代纸质申请材料。截至5月底,共办理8.37万笔线上业务,金额合计96.46亿美元。 北京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为老年人提供社交休闲、运动辅助、闲置二手买卖等养老服务的线上平台。企业目前正处于占领细分领域的关键期,急需从境外借入外债,用于满足日常费用、人员工资、公司运营及业务拓展开支。出于经营模式的需要,该企业每月都需要支付工资、采购款、服务费等,每次需准备对应的业务背景资料,支付笔数多、工作量大。 宁波银行北京分行依托科技赋能,便利业务办理,采用资本项目收入支付便利化业务全线上办理模式,企业通过网银直接发起业务,无需事前提交任何资料,实现系统直通快速支付,不仅降低了企业的脚底成本与时间成本,也减少了银行的工作量和操作风险。2021年下半年,该企业利用线上化业务办理渠道,完成了235笔支付业务,累计支付6500万余元人民币。借助资本项目收入支付线上办理政策红利,大大提升了外债资金结汇支付使用效率。 宁波银行北京分行工作人员为企业线上办理资本项目收入支付业务 简账户,优流程,多笔外债共用一个外债账户有效提升企业跨境融资效率 2022年4月,北京外汇管理部落地实施北京地区非金融企业多笔外债共用一个外债账户,新登记外债可通过企业已有外债账户办理资金收付,可以多笔外债共用一个外债账户,无须对新登记外债开立对应外债账户,进一步简化外债账户管理,提升企业跨境融资效率。 北京某咨询有限公司是一家韩资背景的中小型外商投资企业。该企业出于补充运营流动资金的需求,需经常向境外母公司借入外债。每次借款,该企业都需到外汇局办理外债登记、再到银行开立外债账户、办理资金提款等。此外,该企业法定代表人居住在韩国,无法按照开户要求办理签字见证,在疫情影响下,通过国际快递寄送签署原件至少需要十几天时间。如遇紧急资金需求,企业需要提前一个多月安排外债登记、开户等手续,否则将可能影响资金使用。 多笔外债共用一个外债账户便利化政策出台后,招商银行北京分行积极落实多笔外债共用一个外债账户便利化新政策,大幅简化开户手续,企业仅需提供外债签约情况表、业务登记凭证及相关资料,银行短短几十分钟就完成了外债资金入账及结汇支付。企业表示,该项政策实施后,有效提高了融资效率。 招商银行北京分行工作人员为企业办理多笔外债共用一个外债账户业务 下一步,北京外汇管理部继续推动便利化政策的落实落细,进一步提升市场主体跨境投融资便利度,缓解疫情对实体经济产生的不利影响,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增长。 2022-06-16/beijing/2022/0616/1878.html
-
国家外汇管理局辽宁省分局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2022-06-16/liaoning/2018/0925/694.html
-
为推进便利化政策落地生效,近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巴南中心支局与工商银行巴南支行、辖区重点企业开展座谈,为企业送政策、解难题。 座谈会上,企业财务负责人介绍了公司经营情况、贸易方式、收汇流程等。巴南中心支局工作人员详细讲解了现有便利化政策,耐心解答企业提出的资料真实性审核问题。工商银行巴南支行根据企业特性,提出今后将以审核电子单证的方式为企业办理收汇业务,并将企业纳入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提升企业资金使用效率。 下一步,巴南中心支局将加强走访、调研,推动各类便利化试点扩容增效;联合辖区银行进行政策解读,动态跟踪便利化业务开展情况,做好业务指导,提升外汇服务质效。 2022-06-16/chongqing/2022/0616/2273.html
-
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5月,银行结汇13748亿元人民币,售汇13651亿元人民币,结售汇顺差97亿元人民币。2022年1-5月,银行累计结汇70450亿元人民币,累计售汇65393亿元人民币,累计结售汇顺差5057亿元人民币。 按美元计值,2022年5月,银行结汇2050亿美元,售汇2035亿美元,结售汇顺差15亿美元。2022年1-5月,银行累计结汇10950亿美元,累计售汇10157亿美元,累计结售汇顺差793亿美元。 2022年5月,银行代客涉外收入33482亿元人民币,对外付款32964亿元人民币,涉外收付款顺差518亿元人民币。2022年1-5月,银行代客累计涉外收入166109亿元人民币,累计对外付款160591亿元人民币,累计涉外收付款顺差5518亿元人民币。 按美元计值,2022年5月,银行代客涉外收入4992亿美元,对外付款4915亿美元,涉外收付款顺差77亿美元。2022年1-5月,银行代客累计涉外收入25814亿美元,累计对外付款24952亿美元,累计涉外收付款顺差862亿美元。 附:名词解释和相关说明 国际收支是指我国居民与非居民间发生的一切经济交易。 银行结售汇是指银行为客户及其自身办理的结汇和售汇业务,包括远期结售汇履约和期权行权数据,不包括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数据。银行结售汇统计时点为人民币与外汇兑换行为发生时。其中,结汇是指外汇所有者将外汇卖给银行,售汇是指银行将外汇卖给外汇使用者。结售汇差额是结汇与售汇的轧差数。 远期结售汇签约是指银行与客户协商签订远期结汇(售汇)合同,约定将来办理结汇(售汇)的外汇币种、金额、汇率和期限;到期外汇收入(支出)发生时,即按照远期结汇(售汇)合同订明的币种、金额、汇率办理结汇(售汇)。 远期结售汇平仓是指客户因真实需求背景发生变更、无法履行资金交割义务,对原交易反向平盘,了结部分或全部远期头寸的行为。 远期结售汇展期是指客户因真实需求背景发生变更,调整原交易交割时间的行为。 本期末远期结售汇累计未到期额是指银行与客户签订的远期结汇和售汇合同在本期末仍未到期的余额;差额是指未到期远期结汇和售汇余额之差。 未到期期权Delta净敞口是指银行对客户办理的期权业务在本期末累计未到期合约所隐含的即期汇率风险敞口。 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是指境内非银行居民机构和个人(统称非银行部门)通过境内银行与非居民机构和个人之间发生的收付款,不包括现钞收付和银行自身涉外收付款。具体包括:非银行部门和非居民之间通过境内银行发生的跨境收付款(包括外汇和人民币),以及非银行部门和非居民之间通过境内银行发生的境内收付款(暂不包括境内居民个人与境内非居民个人之间发生的人民币收付款),统计时点为客户在境内银行办理涉外收付款时。其中,银行代客涉外收入是指非银行部门通过境内银行从非居民收入的款项,银行代客对外支出是指非银行部门通过境内银行向非居民支付的款项。 2022-06-16/beijing/2022/0616/1881.html
-
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5月,银行结汇13748亿元人民币,售汇13651亿元人民币,结售汇顺差97亿元人民币。2022年1-5月,银行累计结汇70450亿元人民币,累计售汇65393亿元人民币,累计结售汇顺差5057亿元人民币。 按美元计值,2022年5月,银行结汇2050亿美元,售汇2035亿美元,结售汇顺差15亿美元。2022年1-5月,银行累计结汇10950亿美元,累计售汇10157亿美元,累计结售汇顺差793亿美元。 2022年5月,银行代客涉外收入33482亿元人民币,对外付款32964亿元人民币,涉外收付款顺差518亿元人民币。2022年1-5月,银行代客累计涉外收入166109亿元人民币,累计对外付款160591亿元人民币,累计涉外收付款顺差5518亿元人民币。 按美元计值,2022年5月,银行代客涉外收入4992亿美元,对外付款4915亿美元,涉外收付款顺差77亿美元。2022年1-5月,银行代客累计涉外收入25814亿美元,累计对外付款24952亿美元,累计涉外收付款顺差862亿美元。 附:名词解释和相关说明 国际收支是指我国居民与非居民间发生的一切经济交易。 银行结售汇是指银行为客户及其自身办理的结汇和售汇业务,包括远期结售汇履约和期权行权数据,不包括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数据。银行结售汇统计时点为人民币与外汇兑换行为发生时。其中,结汇是指外汇所有者将外汇卖给银行,售汇是指银行将外汇卖给外汇使用者。结售汇差额是结汇与售汇的轧差数。 远期结售汇签约是指银行与客户协商签订远期结汇(售汇)合同,约定将来办理结汇(售汇)的外汇币种、金额、汇率和期限;到期外汇收入(支出)发生时,即按照远期结汇(售汇)合同订明的币种、金额、汇率办理结汇(售汇)。 远期结售汇平仓是指客户因真实需求背景发生变更、无法履行资金交割义务,对原交易反向平盘,了结部分或全部远期头寸的行为。 远期结售汇展期是指客户因真实需求背景发生变更,调整原交易交割时间的行为。 本期末远期结售汇累计未到期额是指银行与客户签订的远期结汇和售汇合同在本期末仍未到期的余额;差额是指未到期远期结汇和售汇余额之差。 未到期期权Delta净敞口是指银行对客户办理的期权业务在本期末累计未到期合约所隐含的即期汇率风险敞口。 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是指境内非银行居民机构和个人(统称非银行部门)通过境内银行与非居民机构和个人之间发生的收付款,不包括现钞收付和银行自身涉外收付款。具体包括:非银行部门和非居民之间通过境内银行发生的跨境收付款(包括外汇和人民币),以及非银行部门和非居民之间通过境内银行发生的境内收付款(暂不包括境内居民个人与境内非居民个人之间发生的人民币收付款),统计时点为客户在境内银行办理涉外收付款时。其中,银行代客涉外收入是指非银行部门通过境内银行从非居民收入的款项,银行代客对外支出是指非银行部门通过境内银行向非居民支付的款项。 2022-06-15/xizang/2022/0615/983.html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五十六号)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32号),国家外汇管理局加强外汇市场监管,严厉打击通过地下钱庄非法买卖外汇行为,维护外汇市场健康良性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711号)等相关规定,现将部分违规典型案例通报如下: 案例1:中泰惠购电子商务(深圳)有限公司非法买卖外汇案 2019年11月至2020年1月,中泰惠购电子商务(深圳)有限公司通过地下钱庄非法买卖外汇14笔,金额合计130.1万美元。 该行为违反《结汇、售汇及付汇管理规定》第三十二条,构成非法买卖外汇行为。根据《外汇管理条例》第四十五条,处以罚款110.3万元人民币。处罚信息纳入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系统。 案例2:沈阳华锐世纪投资发展有限公司非法买卖外汇案 2019年6月至10月,沈阳华锐世纪投资发展有限公司通过地下钱庄非法买卖外汇7笔,金额合计83.4万美元。 该行为违反《结汇、售汇及付汇管理规定》第三十二条,构成非法买卖外汇行为。根据《外汇管理条例》第四十五条,处以罚款74.6万元人民币。处罚信息纳入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系统。 案例3:黑龙江籍车某非法买卖外汇案 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车某通过地下钱庄非法买卖外汇47笔,金额合计312.5万美元。 该行为违反《个人外汇管理办法》第三十条,构成非法买卖外汇行为。根据《外汇管理条例》第四十五条,处以罚款207.8万元人民币。处罚信息纳入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系统。 案例4:湖北籍谭某非法买卖外汇案 2018年3月至2019年4月,谭某通过地下钱庄非法买卖外汇146笔,金额合计400万美元。 该行为违反《个人外汇管理办法》第三十条,构成非法买卖外汇行为。根据《外汇管理条例》第四十五条,处以罚款259.6万元人民币。处罚信息纳入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系统。 案例5:云南籍黄某非法买卖外汇案 2018年6月至2020年3月,黄某通过地下钱庄非法买卖外汇20笔,金额合计350.9万美元。 该行为违反《个人外汇管理办法》第三十条,构成非法买卖外汇行为。根据《外汇管理条例》第四十五条,处以罚款295.3万元人民币。处罚信息纳入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系统。 案例6:天津籍郎某非法买卖外汇案 2018年10月,郎某通过地下钱庄非法买卖外汇43笔,金额合计774.3万美元。 该行为违反《个人外汇管理办法》第三十条,构成非法买卖外汇行为。根据《外汇管理条例》第四十五条,处以罚款648.9万元人民币。处罚信息纳入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系统。 案例7:山东籍曹某非法买卖外汇案 2018年10月至2019年2月,曹某通过地下钱庄非法买卖外汇12笔,金额合计84.3万美元。 该行为违反《个人外汇管理办法》第三十条,构成非法买卖外汇行为。根据《外汇管理条例》第四十五条,处以罚款65.5万元人民币。处罚信息纳入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系统。 案例8:天津籍王某非法买卖外汇案 2018年10月,王某通过地下钱庄非法买卖外汇10笔,金额合计270.7万美元。 该行为违反《个人外汇管理办法》第三十条,构成非法买卖外汇行为。根据《外汇管理条例》第四十五条,处以罚款227.5万元人民币。处罚信息纳入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系统。 案例9:福建籍薛某非法买卖外汇案 2019年2月,薛某通过地下钱庄非法买卖外汇2笔,金额合计92.9万美元。 该行为违反《个人外汇管理办法》第三十条,构成非法买卖外汇行为。根据《外汇管理条例》第四十五条,处以罚款78.8万元人民币。处罚信息纳入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系统。 案例10:山东籍徐某非法买卖外汇案 2019年9月,徐某通过地下钱庄非法买卖外汇35笔,金额合计170万美元。 该行为违反《个人外汇管理办法》第三十条,构成非法买卖外汇行为。根据《外汇管理条例》第四十五条,处以罚款143万元人民币。处罚信息纳入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系统。 2022-06-10/xizang/2022/0610/982.html
-
近日,国家外汇管理局樟木口岸中心支局在日喀则樟木新区农行樟木支行营业网点组织召开2022年上半年银企座谈会。本次会议邀请樟木口岸辖内4家外贸企业及两家金融机构人员参加。 此次座谈会通过开展面对面调研沟通和宣讲国家稳外贸政策、银行汇率避险产品和服务、贸易便利化政策等,了解中小微外贸企业在疫情影响下跨境贸易中的“堵点”“痛点”,结合实际提供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和建议,为银行展业、企业享惠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会上,西藏白云进出口有限公司、樟木诺诺进出口贸易有限任公司、西藏立新措千手工业发展有限公司、西藏其美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的企业代表先后发言,逐一介绍了对外贸易主营业务、进出口货物运输模式、货源地销售地、年均贸易营业额、进出口贸易资金结算方式、资金需求量及经营状况等,反映了因疫情导致外贸企业货物贸易量减少、资金需求量较小等情况。 座谈会期间,樟木口岸中心支局向银行和企业发放了《国家外汇管理局西藏分局企业汇率风险管理宣传手册》,详细讲解了外汇避险外汇远期、外汇掉期、货币掉期、外汇期权四类产品,着重讲解了产品中的案例,引导外贸企业视具体情况合理使用外汇产品规避汇率波动造成的损失,进一步提高了企业应对汇率避险能力。 2022-06-16/xizang/2022/0616/985.html
-
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了2022年5月份银行结售汇和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数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就2022年5月份外汇收支形势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2022年5月份我国外汇收支形势如何? 答:我国跨境资金流动总体稳定,银行结售汇和涉外收支均保持顺差格局。一是银行结售汇延续顺差态势,5月顺差规模为15亿美元,综合考虑远期结售汇、期权交易等其他供求因素,境内外汇市场供求基本平衡。二是涉外收支总体呈现净流入,5月企业、个人等非银行部门涉外收支顺差77亿美元。三是外汇储备规模保持基本稳定,截至5月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为31278亿美元,较4月末上升81亿美元。 货物贸易、直接投资等实体经济相关跨境资金净流入维持较高水平,继续发挥稳定跨境资金流动的基本盘作用。5月,货物贸易涉外收支顺差383亿美元,同比增长97%;直接投资涉外收支顺差55亿美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受全球疫情等综合因素影响,服务贸易涉外收支逆差28亿美元,仍处于较低水平。外商投资企业利润汇出季节性增加,规模与上年同期基本相当。 当前,外部环境中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但我国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随着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效,稳定经济增长政策措施持续显效,经济恢复的动能在加快,有助于我国外汇市场和国际收支继续平稳运行。 2022-06-16/beijing/2022/0616/1882.html
-
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了2022年5月份银行结售汇和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数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就2022年5月份外汇收支形势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2022年5月份我国外汇收支形势如何? 答:我国跨境资金流动总体稳定,银行结售汇和涉外收支均保持顺差格局。一是银行结售汇延续顺差态势,5月顺差规模为15亿美元,综合考虑远期结售汇、期权交易等其他供求因素,境内外汇市场供求基本平衡。二是涉外收支总体呈现净流入,5月企业、个人等非银行部门涉外收支顺差77亿美元。三是外汇储备规模保持基本稳定,截至5月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为31278亿美元,较4月末上升81亿美元。 货物贸易、直接投资等实体经济相关跨境资金净流入维持较高水平,继续发挥稳定跨境资金流动的基本盘作用。5月,货物贸易涉外收支顺差383亿美元,同比增长97%;直接投资涉外收支顺差55亿美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受全球疫情等综合因素影响,服务贸易涉外收支逆差28亿美元,仍处于较低水平。外商投资企业利润汇出季节性增加,规模与上年同期基本相当。 当前,外部环境中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但我国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随着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效,稳定经济增长政策措施持续显效,经济恢复的动能在加快,有助于我国外汇市场和国际收支继续平稳运行。 2022-06-15/xizang/2022/0615/9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