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了2022年7月份银行结售汇和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数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就2022年7月份外汇收支形势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2022年7月份我国外汇收支形势如何? 答:我国外汇市场运行总体平稳,境内外汇供求延续基本平衡。7月份,受分红派息等季节性因素影响,企业、个人等非银行部门涉外收支呈现小幅逆差,属于在平衡区间内的正常波动,8月上旬为上百亿美元顺差。当前涉外收支状况并未改变境内外汇供求总体格局,7月银行结汇和售汇规模基本相当,综合考虑其他供求因素,境内外汇供求保持基本平衡。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保持稳定,截至7月末,外汇储备余额为31041亿美元,较6月末上升328亿美元,主要受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影响。 外汇市场交易理性有序,结售汇意愿保持稳定。7月份,衡量结汇意愿的结汇率(客户向银行卖出外汇与客户涉外外汇收入之比)为71%,处于近年来较高水平,较6月份提升6.1个百分点;衡量售汇意愿的售汇率(客户从银行买汇与客户涉外外汇支出之比)为67%,较6月份提升1.8个百分点,总体稳定。 经常账户延续顺差,在维护我国外汇供求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初步统计,上半年我国经常账户顺差1691亿美元,同比增长45%;与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为1.9%,继续处于合理均衡区间,7月份经常账户仍延续合理规模顺差。今年以来,经常账户相关涉外收支和结售汇顺差均处于近年来高位,是我国重要的外汇资金来源渠道。其中,货物贸易表现出较强韧性,7月货物贸易涉外收支顺差421亿美元,体现了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的相对优势以及近年来转型升级成效。 展望未来,外部环境中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但我国继续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国内经济持续恢复,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同时,我国外汇市场韧性增强,有基础有条件继续保持平稳运行。 2022-08-17/shenzhen/2022/0817/1267.html
-
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了2022年8月份银行结售汇和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数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就2022年8月份外汇收支形势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2022年8月份我国外汇收支形势有何特点和变化? 答:我国外汇市场表现出较强的韧性,银行结售汇和涉外收支均为顺差。8月份,银行结售汇顺差250亿美元,企业、个人等非银行部门涉外收支顺差113亿美元,均高于今年以来的月均水平。 市场预期保持平稳,外汇市场交易理性有序。近期,美元走强背景下非美货币普遍贬值,人民币汇率表现相对稳健,外汇市场反映汇率预期的相关指标运行平稳。8月份,衡量结汇意愿的结汇率(客户向银行卖出外汇与客户涉外外汇收入之比)为71%,较今年以来月均值提升3个百分点,显示市场主体保持“逢高结汇”的理性交易模式,结汇意愿有所增强;衡量售汇意愿的售汇率(客户从银行买汇与客户涉外外汇支出之比)为67%,与今年以来月均值基本持平,市场主体购汇意愿总体稳定。 货物贸易项下跨境资金净流入延续较高规模,直接投资等渠道外资流入稳中有增。8月份货物贸易跨境收支顺差552亿美元,较7月份增长31%。同时,来华直接投资项下净流入较7月份增加,境外投资者投资境内债券和股票市场情况持续改善,凸显了我国市场以及人民币资产的长期投资价值。 当前,国际形势复杂严峻,世界经济增长明显放缓。我国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落地见效,国民经济延续恢复态势,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同时,我国国际收支结构更加稳健,市场化调节机制日益成熟,外汇市场参与主体更趋理性,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综合能力进一步提升,为我国外汇市场平稳运行奠定坚实基础。 2022-09-16/shenzhen/2022/0916/1287.html
-
问:国家外汇管理局刚刚公布了最新外汇储备规模数据。请问造成2022年8月外汇储备规模变动的原因是什么?今后的外汇储备规模趋势是怎样的? 答:截至2022年8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0549亿美元,较7月末下降492亿美元,降幅为1.58%。 2022年8月,跨境资金流动理性有序,境内外汇供求保持基本平衡。国际金融市场上,受主要国家货币政策预期、宏观经济数据等因素影响,美元指数上涨,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总体下跌。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当月外汇储备规模下降。 当前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国际金融市场剧烈波动。但我国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入实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有利于外汇储备规模保持总体稳定。 2022-09-08/shenzhen/2022/0908/1283.html
-
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了2022年10月份银行结售汇和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数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就2022年10月份外汇收支形势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2022年10月份我国外汇收支形势如何? 答:10月我国跨境资金流动保持在合理区间,货物贸易、外商直接投资等项目继续发挥稳定资金流入的基础性作用。10月份,经常账户相关跨境资金呈现一定规模净流入,同比增长43%。其中货物贸易项下跨境资金净流入329亿美元,同比增长19%;外商直接投资资本金保持净流入,外资在境内债券市场的投资延续恢复态势,体现了我国涉外经济发展的韧性,显示境外投资者在我国长期投资兴业以及配置人民币资产的意愿总体稳定。年末一般为我国出口企业集中收款和外资企业投资布局密集期,相关跨境资金流入往往增多,对外汇市场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 未来,外部环境依然复杂多变,随着经济增长、通胀水平等发展演变,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及其对全球的外溢影响也会调整变化,近期美元汇率有所回落。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足、回旋余地大,进一步优化疫情防控措施,经济回稳向好的态势将继续巩固;同时,我国国际收支结构更加稳健,外汇市场韧性在改革开放中显著增强,宏观审慎调节工具不断完善,抵御外部冲击的基础和条件更加坚实,我国跨境资金流动和外汇市场有望延续平稳有序的发展格局。 2022-11-16/shenzhen/2022/1116/1332.html
-
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了2023年9月份银行结售汇和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数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就近期外汇收支形势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今年第三季度我国外汇市场运行情况如何? 答:今年第三季度,外部环境复杂多变,我国经济保持恢复向好态势,外汇市场表现出较强韧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人民币汇率在全球货币中表现稳健。三季度以来,美元利率持续上升,美元汇率再度走强,非美货币普遍贬值。我国稳经济政策持续发力并逐步显效,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略有贬值,对欧元、英镑、日元等主要货币有所升值。截至10月19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的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指数(CFETS)较二季度末上涨3.0%。 第二,市场预期总体平稳,外汇交易保持理性。外汇期权市场的风险逆转指标近期依然维持相对低位,说明人民币汇率预期基本稳定。从市场调研情况看,银行、企业等机构普遍认为人民币汇率没有长期贬值的基础。境内主体外汇交易总体理性,结售汇意愿较为平稳。第三季度,结汇率(客户向银行卖出外汇与客户涉外外汇收入之比)为66.4%,售汇率(客户从银行购买外汇与客户涉外外汇支出之比)为68.9%,与上半年相比变化不大。 第三,货物贸易继续发挥稳定跨境资金流动的主导作用。今年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平稳运行,近期出口企稳回升态势明显。按人民币计价,8、9月份出口环比连续两个月增长,消费电子等传统优势产品出口企稳向好,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电池等“新三样”出口保持两位数增长,我国对传统市场出口明显改善的同时对新兴市场出口增长提速。在此背景下,第三季度我国货物贸易项下跨境资金净流入规模保持稳定,与第二季度基本持平,总体延续近两年高位运行态势。 总的来看,当前我国外汇市场延续预期稳定、交易理性的基本格局。10月份以来,随着我国跨境资金流动中的季节性等短期影响因素减弱,跨境资金呈现净流入。我国外汇市场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性与可承受力明显增强,跨境资金流动短期调整未改变长期均衡的发展态势,这些都是市场成熟度提升和韧性增强的积极表现。 问:您如何看待未来我国外汇市场和跨境资金流动趋势? 答:当前,国内基本面的积极因素不断积累,各方面发展优势没有变而且在持续提升,随着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紧缩接近终点,未来我国外汇市场平稳运行、跨境资金均衡流动的基础更加稳固。 首先,我国经济保持回升向好的发展态势,内部基本面的支撑作用将进一步巩固。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5.2%,尤其是随着稳经济政策“组合拳”接续发力,三季度GDP两年平均增速比二季度加快1.1个百分点。消费、就业、物价、外贸、制造业景气度、高技术产业投资等多领域、多指标均出现积极变化,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更趋明显。未来,随着宏观调控政策效果不断显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利因素将持续积累,对我国外汇市场的支撑作用将进一步增强,也有利于吸引跨境资金流入。 其次,我国外汇市场交易主体行为更加成熟和理性,有助于跨境资金流动保持平稳。近年来,随着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不断完善,外汇市场深度和广度进一步拓展,人民币跨境使用明显增多;企业汇率风险管理意识和能力持续增强,境内企业等主体的汇率预期和交易行为保持总体理性。这都成为维护市场稳定的内在积极因素,未来也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第三,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紧缩接近终点,外部环境的有关影响将出现转变。2023年以来,美联储、欧央行等货币政策紧缩效果逐步显现,加息步伐放缓,市场普遍认为主要发达经济体央行本轮加息周期已接近尾声。未来,美欧通胀将继续缓慢降温,政策关注焦点可能从“加不加息”向“降不降息”过渡,对国际金融市场的外溢影响也将逐步发生转变。 下一步,国家外汇局将坚持统筹发展与安全,稳步推进外汇领域改革开放,保持外汇管理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持续提升跨境贸易和投融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同时,积极防范化解跨境资金流动风险,切实维护外汇市场平稳运行。 问:多年来,经常账户在稳定我国国际收支和外汇市场中一直发挥着积极作用,对于未来我国经常账户发展趋势,您有何判断? 答:预计今年我国经常账户仍将保持合理规模顺差,继续体现对外贸易发展韧性以及涉外经济稳健性。上半年,我国经常账户顺差1463亿美元,与同期GDP之比为1.7%,继续处于合理均衡区间。初步统计,7-8月我国经常账户顺差550亿美元左右,预计第三季度经常账户顺差仍将保持一定规模。其中,货物贸易顺差处于历史同期较高水平;服务贸易稳步恢复,跨境旅行以及相关支出有序增加,目前仍低于疫情前水平。展望第四季度,我国出口有望得到结构性因素和周期性因素的共同支撑,货物贸易以及经常账户将延续合理顺差格局。一方面,我国产业链供应链仍具相对优势,产业升级对出口产品竞争力的提升作用逐步显现,新的贸易增长点不断涌现,未来仍会发挥稳出口、优结构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在国际市场年底消费增多、补库存需求上升等因素推动下,第四季度出口趋稳向好势头将继续巩固。 从中长期看,我国经常账户有基础有条件保持基本平衡。决定经常账户中长期发展趋势的是一国经济结构和制造业水平。首先,经常账户反映了国内储蓄和投资的关系,储蓄率高于投资率则经常账户为顺差。当前我国储蓄率在全球处于较高水平,未来储蓄率和投资率有望继续保持合理规模的正向缺口,推动经常账户顺差维持均衡水平。其次,我国制造大国地位稳固,制造业规模持续位居全球首位,产业链条完备齐全、技术工人充足等相对优势明显,将继续对出口起到促进作用;同时,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稳步推进,技术密集型产品创新取得重大进展,前三季度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1.4%,高质量发展不仅有助于优化出口结构、培育新的贸易增长点,也有助于降低对国外产品依赖度,支撑货物贸易顺差格局。再次,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将增加服务贸易出口收入,促进服务贸易高质量均衡发展,进一步夯实我国经常账户在中长期保持合理均衡的基础。 2023-10-23/shenzhen/2023/1023/1625.html
-
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了2023年8月份银行结售汇和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数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就2023年8月份外汇收支形势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2023年8月份我国外汇收支形势如何? 答:8月份我国外汇市场预期保持总体稳定。8月份,银行结售汇逆差环比收窄30%,企业等主体结售汇交易保持理性。结汇率(客户向银行卖出外汇与客户涉外外汇收入之比)为72%,较1至7月的月均水平提升5个百分点,为2022年5月以来的最高值,企业等主体结汇意愿有所上升。售汇率(客户从银行买汇与客户涉外外汇支出之比)为71%,较1至7月的月均水平上升2个百分点,企业等主体购汇意愿相对稳定。从主要跨境资金流动渠道看,货物贸易项下资金净流入保持较高规模,体现了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韧性。 未来我国外汇市场有基础、有条件更趋平稳。一方面,内外部环境中的积极因素将进一步增多。随着宏观调控政策效果逐步显现,国内经济有望持续回升向好,对外汇市场的支撑作用将进一步巩固;主要发达经济体的紧缩货币政策接近尾声,有关外溢影响将总体弱化;近期我国跨境资金流动中的季节性因素等短期影响也会减弱。另一方面,当前我国外汇市场更趋理性和成熟,市场主体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进一步提升,外汇市场宏观审慎管理工具更加完善,均有助于市场稳定。 2023-09-18/shenzhen/2023/0918/1592.html
-
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了2024年1月份银行结售汇和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数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就2024年1月份外汇收支形势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2024年1月份我国外汇收支形势有何特点? 答:我国外汇市场开局平稳,跨境资金流动总体均衡。1月份,企业、个人等非银行部门跨境收支顺差55亿美元,市场预期基本平稳,外汇交易理性有序。其中,货物贸易项下跨境资金净流入规模环比和同比分别增长7%和10%,继续发挥稳定跨境资金流动的基本盘作用;外资净增持境内债券270亿美元,相关资金净流入规模保持在历史高位。 未来我国外汇市场有基础、有条件继续保持平稳运行。一是我国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将不断巩固和增强,基本面对外汇市场的支撑作用依然坚实。二是我国国际收支结构稳健,外汇市场内在韧性增强,有利于应对外部冲击。三是随着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逐步调整、国际金融市场条件边际好转,相关外溢影响将有所减轻。 2024-02-27/shenzhen/2024/0227/1737.html
-
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了2023年11月份银行结售汇和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数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就2023年11月份外汇收支形势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2023年11月份我国外汇收支形势有何变化? 答:11月份,我国外汇市场运行稳中向好,跨境资金流动基本平衡。企业、个人等非银行部门跨境收入和支出基本相当,跨境资金流动总体趋向均衡;人民币升值背景下部分企业“逢低购汇”增多,属于理性交易模式,外汇市场预期和交易保持平稳有序。 主要渠道跨境资金流动更加稳健,外资明显增配境内债券。经常项目方面,货物贸易项下跨境资金净流入规模保持基本稳定;跨境旅行等服务贸易支出、外商投资企业利润汇出由7、8月份季节性峰值逐步回落,更趋平稳。资本项目方面,证券投资项下外资总体恢复净流入,外资配置人民币债券意愿持续提升,近几个月连续净增持境内债券,11月外资净增持境内债券规模达330亿美元,为历史次高值。 随着内外部环境改善,未来我国外汇市场更有基础和条件保持平稳运行。从内部看,我国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经济基本面对稳定跨境资金流动的支撑作用将增强。从外部看,市场预计美联储加息进程渐近终点,未来可能逐步启动降息,美元利率、汇率有望总体回落。总的来看,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外汇市场平稳运行的基础更加坚实。 2023-12-18/shenzhen/2023/1218/1670.html
-
2022年4月15日,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国家外汇管理局深圳市分局召开2022年深圳市外汇管理暨跨境人民币业务工作会议。会议传达2022年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外汇管理局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21年全市外汇管理及跨境人民币业务工作,通报2021年深圳市银行外汇业务合规与审慎经营评估情况,分析当前外汇市场形势,部署2022年重点工作。会议以视频形式召开,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党委委员、副行长黄富在主会场主持会议并讲话,分局各处及跨境办负责人布置2022年重点工作,提出具体要求。深圳市外汇和跨境人民币业务展业自律机制、67家中外资商业银行及2家支付机构相关负责同志在视频分会场参加会议。 会议指出,2021年,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国家外汇管理局深圳市分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总行总局决策部署,把学习党史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为推动外汇领域改革开放纵深发展、确保贸易投融资便利化政策落地见效、统筹更高水平开放型体制机制安全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会议认为,当前全球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异常严峻复杂,有些突发因素超出预期,对经济平稳运行带来更大不确定性和挑战。2022年,深圳市外汇管理和跨境人民币业务工作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为深圳市外向型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优质的外汇金融支持和良好的外汇市场环境。 会议对2022年深圳市外汇管理和跨境人民币业务重点工作进行了部署。一是推动便利化政策扩面提质增效。扩大试点范围,丰富试点措施。推动科技赋能,进一步丰富跨境金融服务平台应用场景。二是提升个人外汇服务质量。持续推进个人用汇双向便利,增强人民群众外汇政策获得感。三是提高外汇管理及跨境人民币政策宣导精准性。坚持目标导向,加大与政府政务服务等现有智能平台的资源整合,实现政策的智能化精准投放。四是推动深化中小微企业汇率避险工作。以中小进出口企业为重点优化外汇服务,通过增加授信支持、专项担保等方式,宣传引导企业更好管理汇率风险。培育中小企业在跨境贸易中使用人民币结算的习惯。五是推动深化前海、河套区域外汇管理改革开放,提升前海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试验区功能。支持贸易新业态更多主体、更多模式创新发展,稳妥有序推进资本项目高水平开放,在与香港金融市场互联互通、人民币跨境使用等领域先行先试。六是完善外汇市场微观监管。聚焦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开展外汇检查。持续“零容忍”打击虚假欺骗性外汇交易、跨境赌博等外汇领域违法违规行为。七是加强跨境资金流动监测和风险防范。强化外汇重点领域风险防控,共同维护外汇市场稳定运行,为迎接党的二十大顺利召开营造良好氛围。八是强化内部管理。提升真实性审核能力,完善外汇领域反洗钱机制,逐步建立实质真实、方式多元、尽职免责、安全高效的管理机制。 2022-04-20/shenzhen/2022/0420/1140.html
-
2021年3月11日,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国家外汇管理局深圳市分局召开2021年深圳市外汇管理暨跨境人民币业务工作会议。会议传达2021年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外汇管理局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20年全市外汇管理及跨境人民币业务工作,通报2020年深圳市银行外汇业务合规与审慎经营评估情况,分析当前外汇市场形势,部署2021年重点工作。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党委委员、国家外汇管理局深圳市分局副局长李升高主持会议并讲话,分局各处及跨境办负责人布置2021年重点工作,提出具体要求。深圳市外汇和跨境人民币业务展业自律机制、68家中外资商业银行及2家支付机构相关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会议认为,2020年,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国家外汇管理局深圳市分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总行总局决策部署,紧紧围绕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聚焦双区建设深化外汇领域改革开放,提升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有效防控跨境资金流动风险,各项工作取得较好成效。 一是跨境收支便利化显著提升。稳步扩大贸易收支便利化试点,持续推进资本项目外汇收入支付便利化试点,扩大跨境人民币结算便利化试点范围,贸易新业态跨境结算渠道更丰富。为高端人才及中资企业海外员工提供一揽子汇兑便利,个人外汇业务更便利。二是跨境投融资改革不断深化。率先落地企业外债一次性登记改革试点,助力企业抢抓跨境融资窗口期。启动高新技术企业外债便利化额度试点,为中小微企业再开跨境融资新路径。有序推进QFLP试点和QDIE试点,指导证券公司开展结售汇业务试点。三是市场主体获得感不断增多。建立金融支持“稳外贸稳外资”专项工作机制,超四成有资金需求企业得到精准对接。开办“外汇政策云课堂”12期,汇编子网站“一站式”指引, 外汇管理政策传导效果明显提升。四是跨境资金流动风险防范能力不断增强,深入推进外汇微观监管三支柱建设,严厉打击虚假欺骗性外汇交易,推动对金融机构外汇违法行为“双罚”落地。五是稳慎推进人民币跨境使用、结算,积极探索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人民币成为深圳第一大跨境收支货币。 会议强调,2021年市各金融机构要加强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正确认识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推进改革、开放、防风险。跨境业务工作要始终围绕“十四五”规划开好局、起好步来展开,确保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和总行总局工作会议精神落地见效,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 一是以落地见效为目标,稳妥推进各项便利化改革政策。用足用好现有改革政策,合力探索增量政策试点,进一步提升个人便利化额度内个人用汇的便利性,支持规范贸易新业态创新业务发展。二是以优化服务为手段,大力营造健康有序的金融服务生态。发挥自律机制的桥梁纽带作用,积极投身于“我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实践活动,提升一线网点外汇金融服务水平。三是以风险管理为导向,着力提升对跨境资金流动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优化银行内部管理,提升尽职审查能力,完善外汇领域反洗钱机制。四是以改革创新为抓手,坚守服务实体经济的本分,推动重点领域重点企业人民币计价结算,落细落实各项跨境人民币结算便利化政策措施,为市场主体提供便捷高效的跨境人民币金融产品和服务。 2021-03-17/shenzhen/2021/0317/8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