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029正文(非密)汇发[2019]29号附件1、2(非密) 2019-10-28/chongqing/2019/1028/2185.html
-
国家外汇管理局重庆外汇管理部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疫情防控精神和要求,强化思想认识,提高政治站位,按照国家外汇管理局统一部署,启动疫情防控应急机制,将配合做好辖区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阶段外汇管理的重中之重,全力发挥外汇服务对疫情防控工作的支持作用。自应急机制启动10天来,通过构建疫情防控外汇政策绿色通道,实现疫情防控外汇服务需求第一时间获悉、第一时间对接、第一时间办结。截至2020年2月5日,辖区通过外汇政策绿色通道办理疫情防控物资进口购付汇等业务67笔、涉及金额合计1663万美元。 启动防疫物资全球采购结算快速处理机制。实施防疫物资进口结算业务“不打烊”,切实做到防疫物资进口购付汇当日办结、按需办结,促进防疫物资尽快抵渝。如1月29日,针对不在货物贸易外汇收支企业名录内的重庆市沙坪坝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重庆市沙坪坝区中医院境外紧急采购需求,立即指导中国银行重庆市分行简化手续,当日支付货款8.62万欧元,保证在德国采购到防护服。2月3日,重庆银行为重庆市疫情防控物资采购重点企业之一的重庆对外贸易进出口有限公司在英国采购防护服办理付汇,金额3万英镑,从收到汇款申请到完成汇款仅用30分钟。2月4日,针对企业境外抢购防疫物资的时限性要求,指导中国工商银行重庆市分行加班加点,于当前晚上10点办结3笔货款支付、金额合计401.85万美元,帮助企业成功购买口罩、防护服、防护镜、乙醇洗手液等防疫物资。 主动对接疫情防控需求。实施业务需求对接“不停歇”机制,通过建立政汇银直接对话平台,加强海关、相关企业主管部门、银行的信息互通,指导银行逐一摸排防疫物资生产、流通企业外汇服务需求,主动服务疫情防控。针对企业主管部门发布重庆上坤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医用防护服缺乏原料情况,发动广发银行重庆分行等利用客户资源,寻找到所需货源。实施部门负责人负责制度,及时对外公布各业务部门负责人手机号,接受各类应急业务咨询。如1月29日22:00,重庆外汇管理部部门负责人收到中国银行重庆市分行一客户从境外的电话咨询,及时组织银企对接,第一时间处置,支持疫情防控物资全球采购。每日开展疫情防控专项外汇服务监测,及时共享对接疫情防控的经验做法与进展情况,并推动银行利用其全球网络为防疫物资采购提供对接服务。如中国工商银行重庆市分行主动作为,积极联系境外20余家机构,帮助医院、企业寻找境外防疫物资货源。 引导银行为防疫物资采购业务减免费用。指导重庆市银行外汇与跨境人民币自律机制发出倡议书,引导银行为疫情防控相关业务提供最优惠的价格、最优质的服务,鼓励减免金融服务手续费。如1月29日,中国建设银行重庆市分行为企业从德国和意大利紧急采购医用防护服等物资对外支付22.1万欧元,当日办结,并以行内最优价格为企业办理购汇并全免手续费。 畅通捐款捐物的绿色通道。为重庆慈善总会等开辟捐款收汇“绿色通道”,收款机构无需开立专用外汇账户,可直接办理收结汇。如2月5日,重庆市慈善总会收到重庆首笔境外捐款。获悉一家企业从澳洲购买1万件防护服并捐赠至重庆的需求后,指导中国工商银行重庆市分行打通境外资金、支付、汇兑、物流等关键环节,以墨尔本分行先行垫付物资款项8.7万澳元的方式提供外汇结算支持,并协助联系航空公司进行物流安排,确保物资快速运至重庆。 切实便利线上办理外汇业务。主动公开疫情防控工作期间外汇行政服务线上办理指南,支持企业足不出户就可办理外汇行政许可业务。如2月5日,利用互联网渠道为企业借用外债办理登记,满足企业复工复产需要。支持银行提供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线上服务,免去客户往返成本,做到疫情防控和优质服务两不误。如2月5日,民生银行重庆分行利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为企业一站式办理医用口罩进口结算业务。 2020-02-10/chongqing/2020/0210/1395.html
-
4月18日,合川中心支局依托“重庆铜梁区外汇业务便利化服务点”- 中国银行铜梁支行,成功为1家铜梁区涉外企业远程办理进出口企业名录登记业务,切实为企业节约时间成本和脚力成本,标志着辖区非驻地“外汇服务便利化”试点工作在铜梁区顺利运行。 2018-04-18/chongqing/2018/0418/908.html
-
近年来,国家外汇管理局江津分局坚持以党建引领业务发展,持续深化外汇领域改革,通过拓展融资渠道、创新融资模式、提供配套服务,大力推行高新技术和“专精特新”企业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外汇改革红利直达企业,助推党建与业务双融双促。 企业搭上融资“直通车” 重庆腾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汽车配件、摩托车配件、机械配件以及三轮摩托车整车制造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于2023年获批重庆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产品畅销东南亚、非洲、南美等海外市场。随着该公司出口订单持续增加,应收账款付款周期有所延迟,企业流动资金周转困难。由于该公司净资产为负,融资较为困难,外汇局江津分局得知后立即行动,指导银行根据企业实际需求制定跨境融资方案,最终企业获得外债资金66万美元。企业负责人表示,外汇局的好政策打开了小微高新技术和“专精特新”企业境外融资的大门,大大提高了跨境融资额度,为满足订单需求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企业加强研发生产、拓展海外业务的信心更足了。 当前,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以企业净资产为基数进行,中小微企业特别是科技类企业大多净资产规模较小,跨境融资较为困难。随着高新技术和“专精特新”企业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政策的推出,重庆地区参与试点企业可突破原有外债宏观审慎额度约束,在等值1000万美元额度内借入外债。 上述政策发布后,外汇局江津分局迅速响应,联合辖区所在地商务部门、综保区管委会等对高新技术和“专精特新”企业开展政策宣传讲解6次,惠及企业280余家,先后现场走访企业20余家,实现“一对一”送外汇政策上门。 为精准摸排企业融资需求,江津分局向辖区银行发放辖区高新技术和“专精特新”企业名单,为缺少外债借款渠道的企业匹配商业银行,对接境外分行融资产品,联合银行对潜在参与试点企业提供“多对一”式服务,全程指导并协助企业申请试点。鼓励银行通过境外分行、境内银行离岸部、企业境外关联企业等拓展跨境融资渠道,推动7家高新技术和“专精特新”企业通过办理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业务获得借款9笔、3078.41万美元,笔数及金额均居重庆辖区地市级分行第一,先后落地政策扩容后全市首笔试点业务、首笔碳排放权配额质押项下试点业务、首笔通过境外关联公司渠道借款的试点业务。 绿色与科创双融双促 重庆三五三三印染服装总厂有限公司是一家“专精特新”企业,常年生产供应军队、武警用迷彩等面料,迷彩花型、迷彩产品远销多国。在得知该企业拥有碳排放权配额后,外汇局江津分局主动靠前服务,为其对接银行形成“指导-担保-放款”三方服务团队,在节假日坚持服务沟通“不打烊”,用实际行动践行“金融为民”初心。 在外汇局江津分局和银行的努力下,该企业将其3500吨碳排放权配额作为出质权利设定质押,银行出具融资性保函后借入外债100万美元。企业表示,“碳排放权质押+‘专精特新’跨境融资便利化”的方式,不仅有效盘活了其碳资产,促进节能减排、绿色转型发展,而且有效拓展了融资渠道,具有环境、经济双重效益,后续将继续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持续关注跨境资金和绿色资金的使用。 为促进高新技术及“专精特新”企业节能减排、绿色转型发展,外汇局江津分局抢抓重庆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机遇,一方面,积极推动银行办理跨境绿色金融业务,指导鼓励银行探索绿色金融发展新路径,创新“碳权贷+”“排污权+”等跨境绿色金融产品新模式;另一方面,主动靠前服务,为拥有碳排放权配额的企业出谋划策,帮助企业对接银行融资,争取政策及利率优惠,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助力辖区绿色低碳发展,推动“碳权贷+跨境融资”模式创新取得实效,实现了重庆首笔碳排放权配额质押项下高新技术和“专精特新”企业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业务落地。 跨境融资实现全流程便利化 重庆凯成科技有限公司是璧山区一家高新技术企业,通过参与高新技术和“专精特新”企业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获得低成本境外资金1500万元人民币,综合融资成本较境内融资低0.3%,由于企业距所属外汇局较远,企业通过国家外汇管理局“数字外管”平台网上办理了外债登记,实现了当日申请、当日办结,在降低融资成本的同时有效降低了企业脚底成本。 重庆万虎机电有限责任公司作为一家拥有50多项专利和商标等独立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及“专精特新”企业,通过参与试点获得了550万美元外债,经办银行为其办理了资本项目收入支付便利化,其外债资金的103笔结汇支付全部凭支付命令直接办理,企业资金使用效率大幅提升。 为便利企业跨境融资,外汇局江津分局以全流程便利化改革促进跨境融资。在外债登记环节,推动更多市场主体利用“外汇服务‘码’上通”“政务网+提交点”等方式增强外汇行政业务办理便捷性,持续推进外债登记网上办理、非资金划转类备案网上预审。在账户开立环节,简化外债账户管理,落地多笔外债共用一个账户政策,外债资金入账时间缩短5个工作日,政策出台以来4家企业使用“多笔外债共用账户”政策提款1200.95万美元。在资金使用环节,持续推进资本项目收入支付便利化,符合条件的企业在银行办理资本项目收入的结汇和支付使用时,无需事前逐笔提交真实性证明材料交易单证,可凭《支付命令函》直接办理,政策发布以来已累计便利5737.48万美元资本项目收入资金支付。 2024-03-07/chongqing/2024/0307/2801.html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32号),国家外汇管理局加强外汇市场监管,严厉打击虚假、欺骗性交易,维护外汇市场健康良性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711号)等相关规定,现将部分违规典型案例通报如下: 案例1:海安恒麟供应链有限公司逃汇案 2020年3月至8月,海安恒麟供应链有限公司虚构贸易背景对外付汇,金额合计685万美元。 该行为违反《外汇管理条例》第十二条,构成逃汇行为。根据《外汇管理条例》第三十九条,处以罚款241.7万元人民币。 案例2:邵阳市信成医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逃汇案 2020年2月至4月,邵阳市信成医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利用32人的便利化购付汇额度,以欺骗手段将境内外汇转移到境外,金额合计158.3万美元。 该行为违反《外汇管理条例》第二十二条,构成逃汇行为。根据《外汇管理条例》第三十九条,处以罚款53.6万元人民币。 案例3:镇江和正堂国际商贸有限公司逃汇案 2020年12月至2021年9月,镇江和正堂国际商贸有限公司虚构贸易背景对外付汇,金额合计36.3万美元。 该行为违反《外汇管理条例》第十二条,构成逃汇行为。根据《外汇管理条例》第三十九条,处以罚款11.8万元人民币。 案例4:扬州市腾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逃汇案 2020年8月至9月,扬州市腾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虚构贸易背景对外付汇,金额合计298.8万美元。 该行为违反《外汇管理条例》第十二条,构成逃汇行为。根据《外汇管理条例》第三十九条,处以罚款102.6万元人民币。 案例5:盐城妙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逃汇案 2021年1月,盐城妙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虚构贸易背景对外付汇,金额合计599.9万美元。 该行为违反《外汇管理条例》第十二条,构成逃汇行为。根据《外汇管理条例》第三十九条,处以罚款194.1万元人民币。 案例6:江西和梦投资有限公司逃汇案 2019年6月,江西和梦投资有限公司虚构贸易背景对外付汇,金额合计709.2万美元。 该行为违反《外汇管理条例》第十二条,构成逃汇行为。根据《外汇管理条例》第三十九条,处以罚款246万元人民币。 案例7:宁波利时进出口有限公司逃汇案 2017年3月,宁波利时进出口有限公司以虚假单证办理转口贸易付汇,金额合计711.6万美元。 该行为违反《外汇管理条例》第十二条,构成逃汇行为。根据《外汇管理条例》第三十九条,处以罚款283万元人民币。 案例8:陕西籍乌某逃汇案 2020年1月至8月,陕西籍乌某利用18名个人名义分拆购汇汇往境外账户,非法转移资金合计70万美元。 该行为违反《个人外汇管理办法》第七条,构成逃汇行为。根据《外汇管理条例》第三十九条,处以罚款24.6万元人民币。 案例9:河北籍刘某逃汇案 2020年1月至7月,河北籍刘某利用20名个人名义分拆购汇汇往境外账户,非法转移资金合计99.3万美元。 该行为违反《个人外汇管理办法》第七条,构成逃汇行为。根据《外汇管理条例》第三十九条,处以罚款34.9万元人民币。 案例10:河北籍潘某逃汇案 2017年3月至2019年5月,河北籍潘某利用15名个人名义分拆购汇汇往境外账户,非法转移资金合计101.4万美元。 该行为违反《个人外汇管理办法》第七条,构成逃汇行为。根据《外汇管理条例》第三十九条,处以罚款34.5万元人民币。 2023-06-29/chongqing/2023/0629/2607.html
-
为助力企业应对复杂国际贸易形势,提升企业运用外汇政策的能力和水平,近日,巴南分局赴辖区重点企业宏立摩托车制造有限公司、弘愿工具(集团)有限公司走访调研。 巴南分局一行实地调研企业展厅、生产车间,了解企业产品种类、经营状态、出口地区等情况,并组织召开汇银企座谈会。会上,企业相关负责人介绍了企业经营情况、外部贸易形势变化对企业的影响以及下一步发展规划。巴南分局针对企业发展规划,从基本信息登记、资本金汇出、资金使用、利润汇回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境内企业境外投资相关外汇政策,宣导“汇率风险中性”理念,助力企业稳健发展。 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调研为企业开拓海外市场送来了政策“及时雨”,宣讲内容通俗易懂且与企业需求紧密贴合,让企业“听得明白、用的恰当”。下一步,巴南分局将持续加强政策辅导,扎实做好对企业外汇服务,为支持区域开放发展贡献外汇力量。 2025-06-27/chongqing/2025/0627/3197.html
-
国家外汇管理局各中心支局、南川支局;国家开发银行重庆市分行,各政策性银行重庆(市)分行,各国有商业银行重庆市分行,各股份制商业银行重庆(市)分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重庆分行,重庆银行,重庆三峡银行,重庆农村商业银行,各城市商业银行重庆分行,各外资(外国)银行重庆分行: 为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促进投融资自由化、便利化,助推重庆内陆开放高地建设,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支持重庆开展资本项目外汇管理改革创新试点的批复》(汇复〔2020〕44号)同意重庆外汇管理部开展多项资本项目外汇管理改革创新试点,主要包括:允许重庆市辖内企业外债管理模式从“投注差”模式调整为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模式;取消非金融企业外债的逐笔登记,符合条件的企业可以在外汇局办理一次性外债登记,在登记金额内自行借入外债资金;允许符合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在不超过等值500万美元额度内自主借用外债;辖内银行可在风险可控、审慎管理的原则下开展信贷资产对外转让试点;支持资本项目收入支付便利化政策实施范围扩大至全辖。同时,国家外汇管理局原则同意重庆开展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QDLP)试点,探索开展重庆与新加坡基金互认外汇管理试点等。 为确保资本项目创新试点政策顺利实施,重庆外汇管理部按总局工作要求,制定了《非金融企业外债登记管理改革试点业务操作指引》《外债便利化额度试点操作指引》《境内信贷资产对外转让试点业务操作指引》等3项试点业务操作指引(见附件),现予印发。请各银行结合实际,认真做好相关改革创新试点政策的落实工作。试点过程中如遇问题,请及时向我外汇管理部反馈。 联 系 人: 刘晓星 刘 静 联系电话:67677917 67677984 附件1:国家外汇管理局重庆外汇管理部非金融企业外债登记管理改革试点业务操作指引 附件2:国家外汇管理局重庆外汇管理部外债便利化额度试点业务操作指引 附件3:国家外汇管理局重庆外汇管理部境内信贷资产对外转让试点业务操作指引 国家外汇管理局重庆外汇管理部 2020年9月21日 2020-09-23/chongqing/2020/0927/1615.html
-
8月4日,长寿中心支局召开专题会议,学习贯彻外汇管理部外汇形势分析暨外汇管理座谈会精神。会议由分管领导吕军工会主任主持,外汇管理科全体工作人员参加会议。会议组织学习了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和王江渝副主任在外汇管理部外汇形势分析暨外汇管理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与工作要求,并结合长寿辖区上半年外汇形势和中心支局工作开展情况展开讨论,分析了辖区2017年上半年外汇形势,总结了上半年工作特别是总局、外汇管理部工作要求在辖区的落地实施情况,研究部署下一步外汇管理重点工作。 2017-08-04/chongqing/2017/0804/583.html
-
8月8日,重庆外汇管理部召开2019年半年外汇形势分析暨外汇管理工作座谈会。重庆外汇管理部党委委员、副主任王江渝,辖内各中心支局、支局分管局长、外汇管理科科长,外汇管理部全体干部职工参加会议。会议传达了总局年中会议精神,通报了当前重庆市外汇收支形势,部署下半年外汇管理重点工作。王江渝副主任充分肯定了全辖外汇形势分析成果,分析了当前国际国内经济金融形势,并对下一阶段工作提出要求。 2019-08-09/chongqing/2019/0809/1249.html
-
国家外汇管理局重庆外汇管理部疫情防控工作期间外汇行政服务办理指南 2020-02-06/chongqing/2020/0206/13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