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外汇管理局简体中文繁体中文用户登录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 索  引  号:
    K0807494-X-2022-0067
  • 分       类:
    报告  国际收支统计与结售汇管理  各类社会公众
  • 来       源:
    国家外汇管理局微信公众号
  • 发布日期:
    2022-03-30
  • 名       称:
    2021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 | ④融入全球价值链成为影响我国国际收支的重要因素
  • 文       号:
2021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 | ④融入全球价值链成为影响我国国际收支的重要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贸易逐步融入全球价值链并在其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已经从中低端产品出口为主的初级制造业阶段向以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为主的先进制造业发展,制造业服务化水平不断提高,不但促进了货物和服务贸易提质增量,而且推动外商直接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对促进我国国际收支平衡和优化国际收支结构起到重要作用。

通过融入全球价值链推动我国出口制造深化发展。我国制造业越来越广泛地融入全球贸易体系,后向参与度(本国出口对其他国家/地区中间品的依赖度)经历了先升后降的过程,体现了我国外贸发展的两阶段特征。上世纪90年代到本世纪初,我国初步融入全球制造业分工体系,“两头在外”的加工贸易加速发展,从1995年至2005年贸易规模增长了20多倍。这不仅带动了我国出口的增加,也带动了相关中间品进口的快速增长,出口中包含的其他国家/地区中间品含量持续提升。本世纪初至今,随着融入全球价值链的深入,我国自身技术水平持续提升,大规模生产能力逐步形成,商品出口从国内获得的增加值不断提高,使得后向参与度开始下降。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相关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制造业后向参与度为19.3%,较2005年下降了7.1个百分点。

4-1.jpg

我国制造业前后向参与度与贸易差额

注:前向参与度指本国出口中间品带来的国内增加值/本国出口,后向参与度指本国出口中国外获得的增加值/本国出口。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TIVA数据库

我国价值链地位提升对全球贸易发展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近二十年来,我国贸易前向参与度(一国向全球贸易提供中间品的能力)总体稳步提高,意味着我国对贸易伙伴加工产品再出口的贡献提升。例如,电子产品和交通运输工具在全球贸易中的占比较高,价值链条较长并且技术含量较高,随着深度融入全球化,我国在这些领域为全球贸易提供了更多较高质量的中间品,而不再仅仅是终端组装生产,体现了我国在全球价值链地位的提升。2018年,我国制造业前向参与度为14.8%,较2005年上升2.5个百分点。总体看,根据世界银行价值链阶段的分类,我国出口已经从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中低端产品逐步向技术密集型为主的中高端产品发展。

我国制造业融入全球价值链是提升跨境服务水平、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重要原因。当前我国出口商品中蕴含的销售、技术等服务价值越来越高,据OECD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制造业出口中拉动的国内批发零售、交通运输和金融保险服务业的增加值分别达到2041亿、1045亿和978亿美元,拉动的研发、专业咨询等其他商业服务业的增加值为960亿美元,均保持较快增长。国内服务业整体水平的提高,也推动了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提升,2021年跨境生产性服务贸易[1]规模较1995年增长17倍。另一方面,制造业融入全球价值链带动外资进入我国投资兴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链供应链逐步健全完备,经济保持稳步发展态势,国民财富较快积累提升了国内消费能力,吸引跨国公司在中国设厂办企。国际收支平衡表数据显示,外商来华直接投资资金净流入从1995年的358亿美元逐步上升到2021年的3340亿美元,年均增长32%

4-2.jpg

我国制造业出口中包含的国内服务业增加值

数据来源:TIVA数据库

展望未来,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不断推进,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作用继续提升,国际竞争力将进一步增强,对全球贸易的贡献更加突出。同时,我国贸易进出口提质增效,生产性服务贸易稳步发展,将为我国国际收支保持平衡和结构优化奠定坚实基础。

 [1]生产性服务贸易主要包括加工服务,运输服务,建设,保险服务,金融服务,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其他商业服务,维修服务,知识产权使用费等。





【打印】 【关闭】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国家外汇管理局大连市分局主办 版权所有 授权转载 最佳分辨率:1280*768

网站标识码bm74330001 京ICP备06017241号 京公网安备1104010270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