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外汇管理局简体中文繁体中文用户登录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 索  引  号:
    K0807494-X-2016-00111
  • 分       类:
    新闻报道  各类社会公众  资本项目管理
  • 来       源:
    国家外汇管理局网站
  • 发布日期:
    2016-09-26
  • 名       称:
    《2015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新闻发布会文字实录(二)
  • 文       号:
《2015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新闻发布会文字实录(二)

凤凰卫视记者:

请问张部长,我们看到不少的统计说中国的对外投资其实民营是占了比较大的份额,请您分析一下原因。我们也看到说比如为了对外投资的时候防止被审查,很多国有资本是以股权或者某种制度设计以民营资本的面目出去的,请您证实有没有这样的情况?第二个问题请问王司长,从去年开始,外管局就把控外流作为一项重点工作,请您介绍一下目前工作的效果怎么样?谢谢。

2016-09-22 10:35:10

·         张向晨:

第一个问题,关于民营企业对外投资的情况,从我们掌握的数据特别是大家手里的《2015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来看,2015年非公经济占我们对外投资的65.3%,年末的存量非公经济占到35.6%,具体分析民营企业对外投资有以下特点:一是投资的地区分布比较广泛,境外企业的数量占80%。二是投资的领域也比较广泛,投资的并购十分活跃。2015年非公企业境外并购金额占当年境外并购金额的75.6%,在数量和金额上均首次超过了公有经济的企业。三是投资的影响力不断加大。大家都知道,大连的万达、华为技术公司、海航集团、泛海控股、福耀玻璃、万向集团、三一重工、吉利控股这些都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前100的中国企业,我们认为非公经济类的企业已经成为中国对外投资的一支重要力量。至于您所说的是不是有的国有企业以民营企业的方式来进行对外投资,应该说从我们对外投资的统计当中,对于投资主体是可以做非常准确的区分的。我们商务部驻海外200多个驻外经商机构会对企业所申报的数据进行核查,这个核查有的是在国外进行,有的在国内进行,应当说我们现在公报的数据是准确的,如果发现有异动的情况,我们也会进行特别的调查。

2016-09-22 10:36:29

·         主持人 袭艳春:

第二个问题,我们知道外汇局每季度都有例行发布会,不知道王司长现在是不是已经有足够的数据进行说明。

2016-09-22 10:38:36

·         王春英:

我简单回应几句,感谢你的关心和提问。外汇局一直强调支持有能力和有条件的企业开展真实合规的对外投资业务。至于您提到的控制问题,我们都是从做好真实和合规性的角度开展工作,坚持对外直接投资购付汇的实需原则,同时不断加强事中和事后的监测和现场检查。刚才张向晨同志已经介绍,国家在对外投资政策方面不断简政放权,从较多的审批核准转向登记备案。从外汇管理的角度,主要是加强真实和合规性的要求,并通过银行把这些政策都传递出去。

当然我刚才讲到,我们会加强事中和事后以及现场的监督检查,对于虚假的对外投资行为保持打击力度。我们工作的目的是促进对外直接投资的健康有序发展。从数据来看,2016年上半年国际收支平衡表初步数据显示,对外直接投资增加1215亿美元,同比多增71%。来华直接投资增加744亿美元,同比少增44%,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势头还是非常快的。对你的问题做上述的答复。谢谢。

2016-09-22 10:52:04

·         日本经济新闻记者:

从今年开始中国民间投资的增势上涨得厉害,这和对外直接投资的增加有没有关系,你们怎么样认为呢?

2016-09-22 11:01:13

·         张向晨:

谢谢你的问题。我认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寻找国际市场和资源,是企业实现国际化经营采取的通行战略。究竟在哪儿投资,是由企业根据市场条件来决定的。现在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都有一定的吸引中国企业投资的有利条件。当然中国本身也希望扩大民间的投资,也继续欢迎外资企业到中国来投资兴业,我们始终认为中国是一片可以进行投资兴业的热土。至于在具体哪个国家和哪个领域投资,要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从中国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的对外投资情况来看,他们看国外投资的机会,有不同的战略需求,有的是为了获得技术,有的是为了获得网络,有的是为了获得资源。但是无论他们的目的是什么,都是为了企业转型升级和获得更好的发展。所以你说的这个问题,我更愿意从一种更全面的角度来看待,把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看成一个大的市场,在这个大市场上,无论是民营还是国有企业,无论是中国企业还是外国企业都能够找到最好的投资机会。谢谢。

2016-09-22 11:02:06

·         中国日报社记者:

我在2015年统计公报里发现两组数据,一方面截至去年年底3万家的境外企业分布在全球188个国家,另外一方面看到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仅在42个国家开设79家境外分行和57家的附属机构,请问一下在未来银行业如何去适应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快速发展,服务于中国企业。谢谢。

2016-09-22 11:12:19

·         王春英:

谢谢你的观察。比较两组数据,确实很容易得出这样的问题,就是银行业如何适应中国企业“走出去”发展的需要。但我们也可以换个角度看,首先,中国银行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还是很快的,一方面中国银行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机构数量增长较快,以工农中建交五家国有商业银行为例,2015年末,这五家国有商业银行设立境外分行和附属机构合计136家,较2007年底增长1.6倍。同期全部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数是3.08万家,较2007年增长接近两倍,银行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机构数量增长还是比较快的。存量上,银行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存量增长也比较快,统计显示2015年末,中国银行业对外直接投资存量是971亿美元,较2007年增长7.6倍。同期非金融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存量是9329亿美元,较2007年增长8.2倍。因此,中国银行业对外业务拓展在机构数量和资产存量增长方面,都与中国境外企业的总体发展基本一致。

2016-09-22 11:12:49

·         王春英:

从金融业对“走出去”企业的服务来看,银行业的金融属性和非金融企业存在较大差异。“走出去”步伐有自身特点。一方面,各国对金融机构尤其是银行业的管理比较严格,这跟金融属性有关,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银行业是一个国家金融体系运行中最重要的信用中介,银行业如果出现风险会有比较强的传染效应,而且传染的速度比较快,影响面比较广,对实体经济的冲击也比较大。各国在审批和管理方面都是比较严格的。因此从市场准入的角度来说,相对金融业会比一般企业严格。另一方面,金融业的主要功能之一,是为实体经济提供信贷等相关金融服务,实体企业“走出去”并发展壮大,为银行业跟进投资、提供进一步的便捷和多样化的服务创造了更大的需求,所以商业银行作为自负盈亏的企业,尤其当前的国有商业银行都是上市公司,它在境外是否开设分支机构,要根据市场需求、自身经营策略以及成本收益等原则来考虑。从全球范围看,除了极少数老牌国际知名大银行的分行和附属机构在全球的分布范围超过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外,绝大部分国际知名银行只在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开业。

2016-09-22 11:28:51

·         王春英:

为了更好为中国“走出去”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在监管许可情况下,一些商业银行海外分支行能够跨地区为企业提供服务。如果当地的金融监管不允许跨地区进行经营和服务,则通过和其他国外银行合作的方式,为设在没有分支机构的国家和地区的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所以从这个角度看,中国企业“走出去”得到的金融服务越来越好,未来“走出去”的步伐越来越快,银行业发展的空间比较大。我们乐见中国企业所到之处都有我们中国的银行提供金融服务。谢谢。

2016-09-22 11:36:55

·         张向晨:

首先王春英司长的观点我都赞成,我补充两点情况。中国企业“走出去”最早是从劳务输出到工程承包,发展到现在越来越多的对外投资,从工程承包商向投资商、运营商转变。从发展的过程可以看出,金融企业的跟进是有一个过程的,不可能完全同步。另外,中国的银行要在外国建分支机构是要经过审批的,审批过程各国都有自己的要求,我们当然应该尊重。有些对我们银行的审批时间过长,条件过于苛刻,这种情况是存在的。我们将通过双边的经贸联委会机制加强交涉的力度,督促有关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对中国的银行建立分支机构提供便利。谢谢。

2016-09-22 11:43:33

·         香港大公文汇集团记者:

想请问张代表,刚刚您在介绍中也提到,2015年中国对外投资并购非常活跃,今年的趋势可以用火爆来形容。想问一下您对这两年中国对外投资并购有哪些特点跟我们分享一下,您怎么看待中国企业非常踊跃地对外投资并购行为?谢谢。

2016-09-22 11:46:02

·         张向晨:

谢谢你的问题。确实2015年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并购增长速度很快,规模扩大得也很多。刚才提到的数字,2015年中国企业共实施海外并购项目579起,涉及实际交易金额544.4亿美元,今年前八个月,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延续了快速增长的势头,并购项目486个,涉及到67个国家和地区的16大行业,实际交易金额617亿美元,也就是说,已经超过2015年全年的并购金额。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特点,我们也做了分析,目的是看这种火爆的现象是不是正常。我们的结论是,这种情况基本正常。

第一,并购主体多是国内相关行业的主导企业。如果大型并购的实施企业名不见经传,可能属于异常现象,如果石油的并购是由石油行业领军的企业实施的,电力的也一样,IT的也一样,这些领军的企业在资金、技术开发、人才储备、跨国管理能力方面已具备开展跨国并购的实力和条件,就说明这大体是正常的。

第二,中国企业主动发起的大型并购项目增多。我们有一个统计,2013年到20155亿美元以上大型并购有81起,从数量和金额方面贡献的比较多。

第三,并购涉及的领域日益多元化。如果并购的领域非常单一,说明有不正常的现象,但我们了解的情况是,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涉及的领域中,信息技术、制造业这两个领域的并购实际上已经超过了资源和矿产类。当然也有一些新的增长点,像消费类和文化娱乐产业也是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中新的增长点。

2016-09-22 11:49:09

·         张向晨:

第四,非国有企业境外并购的步伐加快。过去五年,中国非国有企业在境外并购数量的比重已经过半,2015年非国有企业境外并购的金额占当年境外并购总额的75.6%,在数量上、金额上都超过了国有企业,为什么非公企业有这么强的并购意愿,刚才已经解释过。

第五,并购融资的模式也更多地向利用境外融资的方向发展。我们统计,近五年来境外融资额占境外并购交易额的比重平均达到了35%。我们认为中国企业在海外进行并购有助于获得设计、研发、营销、服务这些高端的生产要素,来提高中国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产业链、物流链中的地位。通过境外并购,可以帮助被并购企业摆脱困境,也为所在国或者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总的来说是正常的。

我也想说,在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数量规模迅速扩大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第一个问题是,部分企业开展境外并购存在盲目性。我们看到一些企业对于在境外并购的目的性和必要性等基础工作研判不足,有的对并购项目没有进行充分的论证,急于做大做强,还有一些跟风炫耀的非理性因素驱动。这种草率的境外并购是有问题的,会导致成功率比较低,并购后企业后续发展有一定的隐患。第二个问题是,少数企业境外并购面临着高债务的财务风险。有些企业在境外并购大量依靠银行贷款或者投资基金,一些企业的贷款投入比例过高,承担高杠杆风险。第三个问题不是我们企业的问题,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的时候遇到国外安全审查的干扰,屡屡被否决,想并购而不能并购的情况也存在,增加了企业海外并购的风险和不确定性。针对这些情况,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对企业的引导和境外并购的风险提示。谢谢。

2016-09-22 11:57:17

·         日本朝日新闻记者:

今年的对外直接投资流量超过同期的吸收外资规模,实现净输出,这是首次出现的情况吗?

2016-09-22 12:04:14

·         张向晨:

是的。刚才我们在发布的时候已经说了,中国2015年对外投资的金额是1456.7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金额是1356亿美元,这两个数字相差100多亿美元,从统计上来说,从2015年中国正式成为资本的对外输出国。谢谢。

2016-09-22 12:04:36

·         主持人 袭艳春:

时间关系,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感谢三位发布人,也谢谢大家。

2016-09-22 12:05:34

(原文载于中国网)

分享到:
【打印】 【关闭】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国家外汇管理局大连市分局主办 版权所有 授权转载 最佳分辨率:1280*768

网站标识码bm74330001 京ICP备06017241号 京公网安备1104010270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