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外匯管理局簡體中文繁體中文用戶登錄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 索  引  號:
    00248413-3-2015-00119
  • 分       類:
    外匯檢查與法律適用  管理資訊  各類社會公眾
  • 來       源:
    國家外匯管理局浙江省分局
  • 發布日期:
    2015-08-05
  • 名       稱:
    外匯檢查案例解讀——部門合作顯神威
  • 文       號:
外匯檢查案例解讀——部門合作顯神威

近年,外匯局在打擊虛假轉口貿易專項行動中,積極加強與海關部門的橫向聯繫,通過簽訂數據支援協議等多種形式,聯合辦案,有效提高了辦案精準率,部門合作已成為打擊外匯違規的利器。

案情:2014年初,外匯局在對轄內企業開展轉口貿易數據分析時發現,紅海公司在2011年至20133月期間,共發生轉口貿易收付匯80億美元,占其所在地轉口收支總額的60%以上,如此巨大的佔比立即引起了檢查人員的關注。通過進一步分析,檢查人員發現其轉口貿易存在以下可疑點:

一是該公司從2010年起轉口貿易業務發生異常增長。2009年以前,該公司未發生任何轉口交易,而2010年起以倫敦標準銅為標的的轉口貿易收付匯卻佔了該公司對外收支總額比重的70.1%,並逐年提升。

二是該公司交易對手集中且關聯性強。紅海公司與香港紅海公司、紅海金屬公司、ARALINF公司和ARAX公司等4家公司的轉口交易額占其轉口收付匯總額的97.5%。而這4家公司在2010年之前與該公司沒有開展過進出口業務,加上公司名稱相似,不排除紅海公司臨時設立離岸公司以便利轉口交易的可能。

為更深入地排查可疑,檢查人員將轉口與進出口提單資訊匹配作為重要突破口,對該公司開展了非現場監測分析。鑒於現行外匯局系統中的進出口報關資訊不包含提單資訊,外匯局專門與海關進行聯繫,就如何獲取海關數據進行了認真討論與研究,確定了兩部門數據支援合作意向,並簽署了數據支援協議。

為查清該公司一般貿易與轉口交易間的關聯,檢查人員將從海關部門獲取的該公司進口所使用的提單資訊與銀行提供的轉口提單相匹配,發現該公司存在部分進口與轉口提單共用的可疑情況。據此,外匯局於20144月對該企業開展了合規性現場檢查,最終查實,該公司辦理73076萬美元轉口貿易所提供的提單已經全部失效,轉口貿易業務無真實的交易背景。

定性:紅海公司在沒有真實交易基礎的情況下,使用失效的提單虛構交易背景對外付匯,其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匯管理條例》第十二條“經常項目外匯收支應當具有真實、合法的交易基礎……”的規定。外匯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匯管理條例》,以逃匯名義對該公司虛假轉口交易進行了嚴厲處罰。

點評:在大數據時代,部門間的資訊共用與數據支援已成為提升外匯檢查效率的重要法寶,跨部門合作也已成為外匯檢查的有力武器。在該起案件中,外匯局從實際情況出發,主動與海關部門簽署合作協議,並在第一時間將其運用於檢查並順利破獲大案,顯示了跨部門合作的極端重要性。目前,外匯管理部門也正在結合日常工作需要,完善數據質量,加強數據整合,提升對各類違規行為的精準打擊力度。

【列印】 【關閉】

法律聲明 | 聯繫我們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國家外匯管理局浙江省分局主辦 著作權所有 授權轉載 最佳解析度:1280*768

網站標識碼bm74170001 京ICP備06017241號 京公網安備1104010270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