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08-01https://www.gov.cn/yaowen/liebiao/202407/content_6965496.htm
-
2024-08-01https://www.gov.cn/yaowen/liebiao/202407/content_6965504.htm
-
抓协同联动,促服务高效化。一是强化内部协同推动。会同支付结算科、货币金银科制定《自贡市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行动方案》。二是强化横向统筹推进。积极对接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市商务局等部门,共同谋划形成齐头并进工作合力。三是强化汇银联动施策。充分发挥“贡汇先锋”品牌引领示范作用,针对调研走访中发现的痛点、堵点问题组织银行开展会商研判和专题培训。 抓场景建设,促服务便利化。一是抓实文旅场所外汇服务场景建设。设立外币代兑点,规范个人本外币兑换业务标识,优化升级全市星级酒店以及重点旅游度假区外汇场景等,满足境外来川人员外币兑换需求。二是抓细银行用汇服务场景建设。充分发挥银行外汇服务主营地优势,以个人外汇业务示范网点为标杆,持续优化外汇服务体系建设。三是抓好重点场所外币支付场景建设。完成彩灯大世界、恐龙度假区等文旅景区、酒店等重点商户外卡收单改造及建设。 抓建章立制,促服务长效化。一是建立外币兑换沟通协调机制。建立《自贡市银行外币兑换沟通协调机制》,通过纵向信息反馈、横向信息沟通、最终业务兜底,提升个人跨行外汇服务便利化。二是升级外汇培训辅导机制。建立“贡汇先锋 共汇共享”大讲堂定期培训机制,丰富政策传导方式。三是优化外汇业务暗访机制。从不同维度、角度发现银行网点外汇服务短板,加强问题反馈,着力推进服务规范化、标准化、标杆化建设。 2024-08-01/sichuan/2024/0801/2639.html
-
官方储备资产 Official reserve assets xlsx pdf 2024-07-01/shaanxi/2024/0701/1898.html
-
2024-08-01https://www.gov.cn/yaowen/liebiao/202407/content_6965603.htm
-
2024-07-30https://www.gov.cn/yaowen/liebiao/202407/content_6965089.htm
-
2024年7月24日,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国家外汇管理局深圳市分局举行2024年第二季度新闻发布会。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统计研究处、货币信贷管理处、资本项目管理处、征信管理处出席并答记者问。本次新闻发布会还邀请了市前海管理局出席并答记者问。总台央视、中国日报、科技日报、央视网、金融时报、中国银行保险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新京报(贝壳财经)、21世纪经济报道、财联社、每日经济新闻、界面新闻、中国基金报、南方日报、深圳特区报、深圳商报、南都湾财社、北京商报、香港商报、深圳卫视深视新闻、深圳财经生活频道、第一现场、大湾区新闻等30家媒体参加。 金融总量合理增长,支持实体经济质效提升 一是金融总量合理增长。2024年上半年,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落实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精准有效的要求,引导辖内金融机构切实服务实体经济,为深圳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和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截至2024年6月末,深圳市各项存款余额13.40万亿元,各项贷款余额9.52万亿元。 二是支持实体经济质效提升。2024年上半年,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充分发挥货币信贷政策导向作用,引导金融机构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截至2024年6月末,深圳市制造业贷款余额约1.2万亿元,同比增长14.8%;绿色贷款余额1.06万亿元,同比增长28.4%;普惠小微贷款余额突破2万亿元。 三是社会融资成本继续下降。2024年上半年,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指导辖内金融机构释放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效能,发挥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作用,稳定金融机构负债成本,推动贷款利率稳中有降。2024年1-6月,深圳市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同比下降0.25个百分点。 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以高质量金融服务支持深圳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4年以来,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在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外汇管理局指导下,在深圳市委、市政府支持下,围绕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以金融高质量发展有力支持深圳经济高质量发展。 聚焦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融资需求,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决策部署,联动深圳市发改委、工信局、科创局、市地方金融管理局等部门建立协调机制,推动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落地见效。截至7月19日,深圳已落地4笔符合再贷款政策要求的贷款。持续完善适应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的“股贷债保汇”多元化接力式金融服务。对于初创期科技型企业,指导深圳地方征信平台推出“科技初创通”,识别“小巨人”、专精特新等名单外的初创小微企业科创潜力,打通融资“最初一公里”。截至6月末,“科技初创通”已服务10家初创科技型企业,授信放款2507万元。对于高成长期科技型企业,持续推动“腾飞贷”业务模式增量扩面。5月,联合深圳市科创局、市地方金融管理局等印发《进一步推广“腾飞贷”业务模式的工作方案》,协同开展配套专项贷款贴息、金融机构创新激励等。截至7月19日,辖内已有14家银行与33家企业签约“腾飞贷”,合同金额合计8.1亿元,累计发放贷款7.2亿元。截至2024年5月末,深圳市高新技术企业贷款余额1.01万亿元,同比增长17.4%。 积极发展绿色金融,支持深圳绿色低碳发展。联合深圳市生态环境局依托深圳金融科技优势和数据基础设施,首创全链条数字化、智能化的企业碳账户,依托碳账户推出与企业碳排放精准挂钩的新型信贷服务模式“降碳贷”,指导金融机构对于碳减排效果显著的企业在贷款利率、期限、额度等方面给予差异化优惠。辖内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华夏银行、兴业银行、江苏银行、广州银行、深圳农商行、微众银行等首批8家银行推出“降碳贷”产品,已为8家企业提供授信共计3.1亿元。用好碳减排支持工具,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支持绿色低碳发展,截至2024年6月末,辖内16家银行在碳减排工具支持下累计发放碳减排贷款159.43亿元,预计带动年度碳减排量355.55万吨。全市绿色贷款余额1.06万亿元,同比增长28.4%。 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在全国各城市率先突破2万亿,有效支持民营经济和中小微企业。持续开展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打造数字化普惠金融服务体系,运用“小微通”“个体通”等精准支持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重点群体,普惠金融量增面扩价降。截至2024年6月末,全市普惠小微贷款余额2.02万亿元。1-6月,全市新发放普惠小微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同比下降0.47个百分点。持续完善民营企业融资支持政策制度,推动金融支持民营经济25条举措落实落细,发挥“政银会企”四方联动机制作用,与深圳市工商联共同推动开展民营企业融资服务畅通、跨境金融服务提升和金融素养提升等三大工程,为民营企业成长的不同阶段布局更加充分的金融“加油站”和“服务区”,让民营企业家安心干事创业。截至2024年6月末,全市民营经济贷款余额4.23万亿元。 提升养老金融服务水平,促进银发经济发展。以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政策扩容为契机,提升养老金融供求适配性和支持养老产业发展的资金供给水平。联合市民政局、市工信局组织建立工作机制,将符合条件的养老机构名单和老年用品产品推广目录企业推送至有关银行进行对接。持续推动金融适老化服务提质升级。联合市民政局推动银行开展适老化工作,累计为老年人制发颐年卡121万张。 数字金融赋能深圳经济发展。持续完善征信服务体系,支持提升金融服务质效。截至2024年6月末,指导深圳地方征信平台等机构推出51款征信产品,服务企业50万余家,促成企业获得融资4858亿元。打造可持续发展的智能合约应用生态,进一步丰富预付式经营领域数字人民币试点应用模式,提高智能合约应用水平。截至2024年6月末,深圳市各运营机构累计签约机构2120家,接入机构1506家,服务客户数量21.6万人次,累计管理资金3.5亿元。稳妥开展数字人民币跨境应用,积极参与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项目试点,探索更加多样的跨境资金结算渠道。持续完善数字人民币硬钱包服务体系,实现手机App数字人民币硬钱包“碰一碰”受理功能在深圳出租车行业试点,并创新形成“智能解定+延迟扣费”双模式解决方案,在深圳地铁8号线部分站点落地数字人民币硬钱包支付试点应用,助力提升境外来深人士消费支付服务体验。 下一步,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策部署,在中国人民银行的指导下,立足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以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为重点,指导辖内金融机构分工协作、持续完善形式多样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促进金融资源优化配置,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以高质量的金融供给支持塑造深圳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 “金融支持前海30条”结硕果,高水平开放持续助力深港合作 为积极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战略部署,支持前海建设,去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牵头印发实施“金融支持前海30条”。为推动政策落地见效,政策发布后第一时间,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党委班子成员率队深入前海实地调研、现场办公。班子成员18个月带头赴前海调研共21次。围绕调研了解到的难点堵点,分行积极争取试点,横向联动地方政府共创共建,细化举措向金融机构传达部署抓好落实。目前“金融支持前海30条”涉及人民银行、外汇局职责的创新政策已全部落地,创新形成14项全国“首创”“首批”,为全国金融改革创新提供前海经验,其中11项已进行复制、推广。2024年上半年,前海货物贸易收支金额同比增长33.3%,高于深圳全市近20个百分点。“金融支持前海30条”政策切实助力前海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持续赋能深港合作新格局。 在民生金融服务方面。首批开展香港居民代理见证开户试点,目前港人“足不出港”在深开立账户达37.6万户,约占大湾区业务量九成。率先探索便利香港居民北上消费跨境支付新模式,首批落地香港电子钱包互联互通业务。目前,在内地使用微信香港钱包和港澳版“云闪付”的港澳用户超157万人,交易金额超76.7亿元。首批落地深港“跨境征信通”,持续发挥征信赋能作用,精准助力深圳小微港资企业获得融资7.53亿元。首创银行与非银支付机构合作,提供个人薪酬跨境收付便利化服务,深圳业务总额达187万美元,便利港人来深就业发展。 在跨境贸易投融资便利化方面。首批落地优质企业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前海企业办理笔数达10.8万笔,跨境收支金额约136.6亿美元。首批开展出口跨境电商直通车业务,营造有利于新业务新模式发展的制度环境。累计为深圳外贸新业态市场主体办理业务金额3771亿元,节省手续费约5.7亿元。首创境内进口商“境外不落地购汇”支付货款,为企业提供规避汇率风险新通道,前海企业累计办理金额30亿元。首批构建“本外币合一、高低版搭配”的跨国公司跨境资金池政策体系,便利深圳51家跨国公司全球化运营,惠及境内外成员企业近1600家,试点业务规模达1842亿美元。首创前海港企贷,有效拓宽前海港资小微企业跨境融资渠道,将香港金融机构对港企的授信服务延伸至前海。 在深港金融市场和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方面。首创QFLP总量管理试点,优化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一次性赋予管理企业总量额度,允许灵活自主配置和更换投资项目,提高外资在华开展股权投资、风险投资的便利度。前海3家港资QFLP机构开展试点,额度合计9亿美元。首批开展大宗商品跨境现货交易人民币计价结算业务,助力深圳建设全球大宗商品交易人民币定价中心,提升国际大宗商品市场定价影响力。累计交易结算金额达616亿元。优化升级“跨境理财通”试点,稳步扩大两地居民投资对方金融产品的渠道。目前深圳地区共有5.8万名个人投资者参与试点,跨境收付金额合计302亿元,分别占大湾区投资者总人数、跨境收付总额的45.9%、44.0%。 在特色金融产业方面。举办深圳企业碳账户上线、“降碳贷”首发暨“绿色金融应知应会”项目启动会,推出“降碳贷”创新信贷产品,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探索开展中小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精准支持中小企业绿色低碳转型。支持前海开展境内经营性租赁支付外币租金业务,办理金额合计1681.3万美元。解决融资租赁企业收支币种错配问题,助力前海飞机融资租赁业务的发展。推动招商局金融控股有限公司获批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首家、全国第三家持牌金融控股公司。 下一步,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国家外汇管理局深圳市分局将在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外汇管理局的指导下,进一步建立健全跨境金融服务体系,丰富金融产品和服务供给,持续发挥前海作为国家金融业对外开放试验窗口和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实验区的功能,助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更好发挥高质量发展动力源作用提供坚实的金融支持。 以征信助融资,“小微通”“个体通”“科技初创通”“绿金通”路路通 小微企业由于抵质押物不足,缺乏担保,有效信息获取难、成本高,银企对接匹配效率低,是限制银行为其提供融资服务的主要堵点。聚焦这一堵点,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党委班子成员多次带队赴银行、企业及相关部门调研,摸底商业银行在开展普惠小微信贷业务时的数据需求,找准问题症结,提出发挥多部门合力,征信赋能信贷政策精准落地,推动银行敢贷、愿贷,“征信+信贷”破解小微融资难问题的解决方案。 为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需求与银行信贷产品供给对接难、匹配难,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会同市市监局、市工信局,指导深圳地方征信平台与银行合作创新推出“小微通”。充分利用政务部门掌握的涉企数据,自动补全小微企业基本信息,结合事先嵌入的银行信贷产品规则,实现小微企业画像自动生成、信贷产品快速匹配,手续简单、效率高。小微企业通过“深i企”等政府平台完成身份认证和授权后,填写资金需求,系统即可自动为其优选信贷产品,全流程线上操作仅需3分钟。截至2024年6月末,“小微通”已服务800余家小微企业,促成授信额度1.17亿元。 为破解个体工商户因为没有抵押物而不能获取贷款,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会同市市监局,指导深圳地方征信平台与银行合作首创推出“个体通”。通过使用“公共信用评价体系”和多维度政务数据为个体工商户精准画像,助力银行有针对性地开发纯信用贷款产品,实现个体工商户无抵押、无担保也能贷到款。个体工商户通过“深i个”完成注册和身份绑定后,最快1分钟即可获得借款额度。截至2024年6月末,“个体通”服务7万个体工商户,促成授信额度超7亿元。 为打通科技初创小微企业融资“最初一公里”,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会同市市监局,指导深圳地方征信平台与银行合作首创推出“科技初创通”。融合应用公共数据和商业数据,充分挖掘社保、税务、知识产权等数据中隐藏的科创信息,利用机器学习技术构造潜力科创企业评估模型,从“看过去、看现在、看未来”角度动态化、实时性、全覆盖评估企业科创潜力。银行借助“科技初创通”,可以更好地识别“早期、小型”科创企业,为其投早、投小抢占先机。截至2024年6月末,“科技初创通”助力10家初创科技型企业获得融资2507万元。 为破解企业碳核算成本高、数据收集难,无法覆盖中小企业的问题,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会同市生态环境局,指导深圳地方征信平台与银行合作创新推出“绿金通(碳账户)”。通过企业税务发票及其他信息,识别和解析耗用煤电油气热等能源情况,评估企业能源消耗规模、碳排放量以及节能减排趋势,结合收入和销售信息评估企业能源消耗效率、单位碳排放产出规模。辖内银行基于企业碳账户首创降碳贷,为企业碳减排精细化定价,对绿色低碳、碳减排效果显著的企业,在贷款利率、期限、额度、抵质押方式等方面给予差异化优惠。截至目前,“绿金通(碳账户)”帮助8家绿色低碳转型企业获得授信3.1亿元。 “小微通”“个体通”“科技初创通”“绿金通(碳账户)”让更多有融资需求的普惠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科技初创小微企业、绿色环保型中小企业从无贷户变成有贷户,从零贷户变成首贷户;通过其贷款及之后的还款行为丰富其征信记录,用良好的征信记录进一步支持其获取更多、更便宜、更便捷的融资;让越来越多的中小微市场主体享受到金融服务的实惠,促进其融资发展进入良性循环。正是精准而多维的征信信息及产品,助力银行开发针对性的信贷产品,打破了以往银行不敢贷、不愿贷的局面。 下一步,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将深入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联合深圳市相关部门,持续推动征信赋能、征信增信作用,让各类小微实体融资更容易、更便捷、更实惠。 2024-07-31/shenzhen/2024/0731/1904.html
-
为提高银行对外汇政策整体把握和运用能力,切实提升银行合规办理外汇业务水平,7月3日,鹤岗市分局对中国工商银行鹤岗市分行开展“一对一”外汇政策精细化专题培训,重点讲解了相关外汇业务政策及具体操作流程,现场解答银行工作人员疑问。通过“面对面”精细化的培训和沟通,进一步提升了银行工作人员对外汇政策的理解和把握,为高效履职提供了坚强的保障。 2024-07-23/heilongjiang/2024/0723/2411.html
-
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6月,中国外汇市场(不含外币对市场,下同)总计成交22.33万亿元人民币(等值3.14万亿美元)。其中,银行对客户市场成交3.40万亿元人民币(等值0.48万亿美元),银行间市场成交18.93万亿元人民币(等值2.66万亿美元);即期市场累计成交7.16万亿元人民币(等值1.01万亿美元),衍生品市场累计成交15.17万亿元人民币(等值2.13万亿美元)。 2024年1-6月,中国外汇市场累计成交135.43万亿元人民币(等值19.06万亿美元)。 2024-07-31/hainan/2024/0731/2052.html
-
7月5日,牡丹江市分局组织召开便利跨境结算座谈会,外汇局、开发区政府、辖区主要银行金融机构负责人及企业代表参会。政汇银企四方就当前跨境结算形势、存在主要问题和下一步工作方向进行了交流,共同为牡丹江地区涉外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建言献策。 2024-07-30/heilongjiang/2024/0730/24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