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15-17日,为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把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与外汇管理履职紧密结合起来,外汇局甘肃省分局调研组一行七人,先后赴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甘肃省分行、兰州银行等7家商业银行,对银行端外汇局系统的应用开展现场调研,并与各行一线工作人员进行了深入交流。 调研期间,各行详细介绍了应用银行端外汇局系统的基本情况,反映了实际业务办理和统计数据报送中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并向外汇局就系统改进和完善提出了几点意见和建议。 最后,我局对各行近年来对外汇管理工作的大力配合给予了充分肯定,并表示将认真研究解决银行反映的困难和问题。 2014-05-13/gansu/2014/0513/5.html
-
为及时传导外汇管理新政策,实时提供业务咨询服务,张掖市中心支局创新外汇管理政策宣传和服务渠道,于 4月 14日 正式开通“张掖外汇宣传”微信服务平台,开启了辖内外汇管理政策宣传的新媒体时代。 该平台主要立足于辖区涉外企业、外汇指定银行和社会公众,通过搭建信息发布、工作服务和互动交流三大平台,综合运用图片、文字、声音、视频等形式,向社会公众发布当前外汇管理前沿工作资讯。及时向辖区涉外企业、外汇指定银行和社会公众传递外汇业务知识,让涉外主体及时了解国家各项外汇管理法律法规,增强对政策的理性认知与执行力。开通当天,本公众平台已经有113人进行了关注。下阶段,张掖市中心支局将不断完善信息发布机制,丰富信息发布内容,增强信息发布时效,提升信息发布质量,使其成为社会公众了解外汇管理知识的窗口、联系辖区各涉外主体的纽带。 2015-04-24/gansu/2015/0424/195.html
-
4 月8日 下午,国家外汇管理局甘肃省分局和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筹委会(以下简称"筹委会")就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以下简称"保税区")申报相关工作进行了座谈。 座谈会上,我分局着重介绍了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外汇管理制度改革情况。筹委会介绍了保税区申报工作的进展和下一步工作重点,并希望我分局能从积极向国家外汇管理局申请相关政策、制定贴近甘肃实际的指导意见、在新区设立分支机构、加强对新区涉外经济管理部门和企业人员业务培训四个方面给予支持。我分局表示,将及时对筹委会所提建议进行研究讨论,全力以赴配合筹委会做好保税区申报相关工作。 2014-05-13/gansu/2014/0513/4.html
-
平凉市中心支局在积极履行依法行政、简政放权的同时,注意到部分银行重市场开拓、轻服务管理,如存在为完成上级行的业务考核指标或营销新客户急于申请外汇业务资格,业务资格开通后,轻服务、轻管理,外汇业务服务管理就变成“半拉子工程”的现象。这种利益驱动下的开通外汇业务资格行为对外汇市场的日常管理十分不利。对此,平凉市中心支局坚持实质重于形式的监管理念,把服务予以监管之内,贯彻“成熟一家准入一家”的业务准入原则,近期先后对辖内建设银行平凉分行,工商银行庄浪、灵台县支行,中国银行仪洲大道支行等四家银行分支机构进行了“四位一体”的即期结售汇业务市场准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是对市场准入备案的各个要素进行现场核实和验收。外汇管理局在收到银行机构申请办理即期结售汇业务备案表后,首先核实资料是否完备,是否符合行政审批的要求;其次向该行负责部门问询其开办业务是否确有必要,是否有清晰的发展计划,软硬件环境是否满足开办业务的需要;再次派工作人员抵达机构网点查看个人本外币兑换标识和外币验钞机具是否配备到位,业务系统是否与外汇局业务系统的网络实现了对接,现场查验管理人员及经办人员进行业务培训的有关资料,通过和工作人员交谈了解其是否具备办理外汇业务的基本工作技能。 二是开展即期结售汇业务准入前的岗位再培训。现场验收通过后,中心支局工作人员以小型讲座形式向申办银行的高管人员、业务主管和经办人员宣讲当前外汇监管重点、典型案例和外汇管理局对外汇指定银行的考核内容,并发放《外汇业务应知应会知识问卷》,进一步促使银行从业人员加深培训印象,弥补本行业务操作培训的空白点。 三是现场约谈综合评估其开办能力。通过和申办银行的负责人进行约谈,了解其业务发展愿景及客户状况,考察经办银行对 “展业三原则”的掌握程度,现场反馈《外汇业务应知应会知识问卷》的结果,向负责人提出验收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通过和负责人的谈话反馈以及现场验收的实际情况,对申办银行从事即期结售汇的业务能力进行综合评估。 四是依法对准入申请进行分类处理。对条件成熟的,立即开通业务,保障业务顺利开展。对从业人员素质达标,但相关硬件设施有缺位的,进行后续跟踪管理,督促银行限期纠正。对人员评估不达标,业务陌生或未来无清晰业务发展目标的机构,建议其暂停申报。 采取“四位一体”的准入备案管理方法,确保了人员、设施、从业能力同时到位和匹配,使银行申请准入的外汇业务不再是生疏,为准确进行国际收支申报,规范开展结售汇业务打下了基础。 2016-07-11/gansu/2016/0711/45.html
-
“走出去”战略是国家重大经济发展战略,对于企业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增强经济发展动力和空间,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具有重要义。今年以来,白银中心支局采取多种措施,鼎力助推企业加快“走出去”进程,促进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 一是提升服务水平。通过拓展建立的重点企业联系人制度,加强与企业的沟通联系,积极开展对重点企业“点对点”、“一对一”的外汇服务,及时了解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下滑、人民币汇率贬值、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跌等宏观经济因素对企业的影响,掌握企业生产经营状况、进出口状况及企业存在的困难和需求,为支持企业“走出去”发展争取提供更多的外汇服务。 二是拓宽融资渠道。为了有效推动企业“走出去”发展,在支持企业做好境内融资、充分利用好现有的短期外债余额指标的基础上,积极向省分局申请更多的短期外债余额指标,进一步为企业“走出去”发展拓宽融资渠道,节约融资成本。同时,积极帮助企业通过境外放款、跨境担保等,为企业“走出去”发展提供更多的资金融通渠道,促进企业投资便利化。 三是推行简政放权。严格执行简政放权政策,全面下放“走出去”企业直接投资外汇审批到银行,坚持放管结合,以管促放,积极引导涉外企业直接到银行办理相关审批登记手续,大大减少企业在银行与外汇局之间的“脚力成本”,缩短业务办理时限,以往需要4-5天办理完成的外汇业务,现在1-2天的时间内办理完毕,为促进和便利企业“走出去”发展简化程序,提供方便。 四是加大政策宣传。重视加强国家一系列支持涉外企业“走出去”发展外汇管理政策的宣传普及,通过深入企业宣讲、发放宣传资料、外汇指定银行宣传等方式,加大宣传力度,拓宽宣传渠道,扩大宣传效果,增强企业对国家实施“走出去”政策的领会、理解和执行。尤其在当前人民币处于贬值通道、企业面临汇率风险加大的情况下,给予企业汇率风险预警和防范的宣传指导,便于企业适时调整融资结构和方式,避免和降低企业“走出去”境外投资的汇率风险。 五是加强窗口指导。加强对外汇指定银行的窗口指导,引导其灵活运用票据贴现、押汇贷款、对外担保等方式,为涉外企业办理进出口贸易融资,加大资金支持力度。鼓励其加强外汇产品和业务创新,通过开办信用证、托收、银行保函、国际保理、内保外贷、海外代付、黄金租赁等业务,解决企业融资困难。同时,鼓励外汇指定银行适时举办外汇产品推介会,为企业提供更为优惠、有效的外汇衍生产品等避险工具,帮助企业防范汇率风险,增强企业的避险意识,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 2016-03-18/gansu/2016/0318/39.html
-
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1月,银行结汇9080亿元人民币(等值1386亿美元),售汇12648亿元人民币(等值1930亿美元),结售汇逆差3568亿元人民币(等值544亿美元)。其中,银行代客结汇7367亿元人民币,售汇11915亿元人民币,结售汇逆差4548亿元人民币;银行自身结汇1713亿元人民币,售汇733亿元人民币,结售汇顺差980亿元人民币。同期,银行代客远期结汇签约239亿元人民币,远期售汇签约1861亿元人民币,远期净售汇1622亿元人民币。截至本月末,远期累计未到期结汇3311亿元人民币,未到期售汇10629亿元人民币,未到期净售汇7318亿元人民币;未到期期权Delta净敞口-700亿元人民币。 2016年1月,境内银行代客涉外收入16021亿元人民币(等值2445亿美元),对外付款19675亿元人民币(等值3003亿美元),涉外收付款逆差3654亿元人民币(等值558亿美元)。(完) 附:名词解释和相关说明 国际收支是指我国居民与非居民间发生的一切经济交易,包括引起居民和非居民间资产和负债变化的所有金融交易和实物交易。 银行结售汇是指外汇指定银行为客户及其自身办理的结汇和售汇业务,包括远期结售汇履约和期权行权数据,不包括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数据。银行结售汇统计时点为人民币与外汇兑换行为发生时。其中,结汇是指外汇所有者将外汇卖给外汇指定银行,售汇是指外汇指定银行将外汇卖给外汇使用者。结售汇差额是结汇与售汇的轧差数。银行结售汇形成的差额将通过银行在银行间外汇市场买卖平盘,是引起我国外汇储备变化的主要来源之一,但其不等于同期外汇储备的增减额。 银行结售汇不按居民与非居民交易的原则进行统计,且其仅包括银行与客户及其自身之间发生的本外币买卖,即人民币和外汇的兑换交易,不同于国际收支交易的统计范围。 远期结售汇签约是指银行与客户协商签订远期结汇(售汇)合同,约定将来办理结汇(售汇)的外汇币种、金额、汇率和期限;到期外汇收入(支出)发生时,即按照远期结汇(售汇)合同订明的币种、金额、汇率办理结汇(售汇)。远期结售汇业务使得企业可提前锁定未来结汇或售汇的汇率,从而有效规避人民币汇率变动的风险。银行一般会通过银行间外汇市场来对冲远期结售汇业务形成的风险敞口。比如,当银行签订的远期结汇大于远期售汇时,银行一般会将同等金额的外汇提前在银行间外汇市场卖出,反之亦然。因而远期结售汇也是影响我国外汇储备变化的一个因素。 本期末远期结售汇累计未到期额是指银行与客户签订的远期结汇和售汇合同在本期末仍未到期的余额;差额是指未到期远期结汇和售汇余额之差。签约额与累计未到期额之间的关系为:本期末远期结售汇累计未到期额=上期末远期结售汇累计未到期额+本期远期结售汇签约额-本期远期结售汇履约额。 未到期期权Delta净敞口是指银行对客户办理的期权业务在本期末累计未到期合约所隐含的即期汇率风险敞口。银行为管理这部分风险敞口,在期权合约存续期间通常会在外汇市场进行对冲。 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是指境内非银行居民机构和个人(统称非银行部门)通过境内银行与非居民机构和个人之间发生的收付款,不包括现钞收付和银行自身涉外收付款。具体包括:非银行部门和非居民之间通过境内银行发生的跨境收付款(包括外汇和人民币),以及非银行部门和非居民之间通过境内银行发生的境内收付款(暂不包括境内居民个人与境内非居民个人之间发生的人民币收付款),统计时点为客户在境内银行办理涉外收付款时。其中,银行代客涉外收入是指非银行部门通过境内银行从非居民收入的款项,银行代客对外支出是指非银行部门通过境内银行向非居民支付的款项。 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是国际收支统计的组成部分,但其统计原则与国际收支采用的权责发生制原则不同,采用资金收付制原则,且其仅反映境内非银行部门与非居民之间的资金流动状况,不能反映实物交易和银行自身的涉外交易,统计范围小于国际收支统计。 2016-03-15/gansu/2016/0315/37.html
-
外汇指定银行辐射面扩大。2015年,建行庆阳分行开办了对公即期结售汇业务,工行庆阳分行庆城县支行、正宁支行、中街支行开办了对私即期结售汇业务。截至2015年底,辖内工行、农行、中行、建行、农发行、交行、邮储银行庆阳分行开办了对公、对私即期结售汇业务,营业网点达19个,服务网点开始向县级区域延伸。 涉外企业数量增长较快。2015年底,全市进入货物贸易外汇监测系统档案管理企业51家,同比增长15.91%;签署确认书名录管理的企业43家,同比增长22.86%;有出口业绩的企业22家,同比增长4.55%。 进出口总量稳中有增。2015年庆阳市农产品经历了劳动力价格和原材料成本上涨,国际市场萧条订单减少,融资难、融资贵等不利因素的困扰,在逆境中求生存,涉及的石油、天然气、服装、刺绣、香包等新型涉外企业发展强劲,拉动了全市对外贸易平稳增长,全年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33%,其中进口同比增长近17倍,出口仅下降0.2%。 外汇帐户存款增幅较大。截止2015年底,全市7家外汇指定银行开立各类外汇账户1348户,其中外汇储蓄账户1059户,余额同比增长21.09%,对公存款账户289户,余额同比增长25.07%。受美联储加息预期持续增强和我国经济下行压力等因素影响,企业和居民购汇持汇意愿增强。 银行结售汇顺差较为明显。2015年,全市银行结售汇总额同比增长1.56%,其中:银行结汇同比增长2.64%;银行售汇同比下降1.3%;结售汇顺差同比增长5.01%。受涉外经济规模的限制,庆阳市银行结售汇面窄量小,主要集中在货物贸易、职工报酬、出国留学、资本金结汇,占全年结售汇总额的95.46%。影响银行结售汇量变化的主要原因:一是企业流动性不足,结汇补充资金缺口;二是货物贸易和旅游项下售汇虽然分别增长了13.51%和10.21%,但其他服务项下售汇下降95.34%,导致售汇加权同比下降1.3%。 外资利用能力得到逐步显现。2015年4月,香港某公司在庆阳市环县投资3亿多元跨境人民币,设立新能源公司,进行风电场开发建设运营管理及电力销售,该项目将极大缓解庆阳老区用电难用电贵问题。截止12月底,直接投资项下资本金入账同比增长9.23%。 企业“走出去”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2014年以来,受“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影响,庆阳市香包、刺绣等传统民俗文化企业“走出去”步伐不断加快,截止2015年底,境内企业境外投资达到4家,当年新增2家,境外投资总额达15462.4万美元, 2015年境外直接投资项下跨境流出954.64万美元,同比增长近26倍。 2016-03-18/gansu/2016/0318/38.html
-
临夏州是中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在全球经济持续低迷的情况下,临夏州中心支局通过五举措减少瓶颈制约、全球经济衰退对涉外企业影响,助推涉外企业快速发展,确保临夏涉外经济健康平稳发展。 一是指导涉外企业经营管理。临夏涉外企业立足地区实际,及时把握市场机遇,勤练内功,挖潜改造,积极推进产品创新和结构升级换代,不断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质量,扩大市场需求。加强内部管理和生产成本管理,按照订单计划的采购原材料进行生产,减少库存,提高流动资金占比,提高自身经营效益。 二是引导涉外企业抓住机遇。临夏涉外企业密切关注国家外贸政策的调整和变化,抓住“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时机,研究制定一系列扩大对外开放、扶持外贸发展、促进农畜产品出口的政策,努力做大做强临夏干酪素系列、蚕豆制品、肠衣加工、清真食品及民族用品五个特色产业。 三是帮助涉外企业拓展新的市场领域。涉外企业积极推进市场多元化战略,在巩固和开发传统市场的同时,开拓经济发展较快、贸易环境相对稳定、市场潜力巨大、具有战略前景的发展中国家市场和中东、拉美、东盟和非洲等新兴国家市场,努力在尚不成熟的市场寻找贸易机会,通过新兴市场的增长来弥补发达市场的下降,借助市场多元化减小全球经济金融形势的影响。 四是督导银行外汇业务服务水平。临夏金融机构严格贯彻落实“展业三原则”,做好对涉外企业的政策及业务宣传,提高服务质量,满足企业政策需求。同时,涉外企业也积极主动了解更多的特色金融产品,满足银企双方信息需求,适当增加外汇业务,不断推出适合涉外企业需求的金融服务新产品,指导企业办理外汇业务。 五是协助涉外企业充分使用担保资金。鼓励担保机构加大业务创新,积极探索多元化的业务发展模式。针对临夏地区涉外企业资产规模小、抵押少的特点,在开展融资担保业务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担保品种,认真分析不同层次的担保需求,充分发挥担保资金的服务功能,为临夏州涉外企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2016-03-18/gansu/2016/0318/40.html
-
近年来,临夏州根据促进展览业改革发展的意见,充分利用“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区位优势,着力打造国际知名品牌—临夏国际清真食品和民族用品展览会。 临夏州以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上盛世伊园为目标,积极与马来西亚吉兰丹州、伊朗库姆市联合,迄今已连续成功举办了两届临夏清真食品和民族用品展会,逐渐形成了“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决定、社会协同”的多元化投融资格局,开拓了临夏州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及中西亚、中东欧国际市场。 目前,临夏州通过举办清真食品和民族用品博览会、花儿会、农产品交易会、中国-和政古动物化石保护与利用学术研讨会、广河县齐家文化与华夏文明国际研讨会等展会,有效促进文化商贸旅游发展,大大加快内引外联进程,培育临夏州展览业与生产服务业的融合发展。同时,临夏州通过积极引导企业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服务、管理、市场和商业模式的创新,发展新兴展览业。临夏州电子商务在展览业的应用日益显示出广阔的市场前景,线上线下有机融合的电商新模式,使临夏州民营经济快速实现了物联网、移动互联等技术与展览业逐渐相融合,在推介临夏特色产品展示展销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促进了全州重点建设项目、招商引资项目的落地实施。 临夏州争取到2020年,全州建成专业展馆面积达到5万平方米,年举办各类展会8个左右,规模达100个标准展位,展览业直接收入1亿元,带动相关产业收入8亿元的目标,届时将推动临夏州经济跨越发展。 2016-07-11/gansu/2016/0711/44.html
-
受国家多项外贸稳增长政策及陇南市同期进出口基数小等因素影响,2016年前两个月,全市对外贸易大幅增长,外贸出口总额487万美元,同比增幅达144.9%。 近年来陇南市以特色农产品出口为主,涉外经济增长快速,浓缩苹果汁、新鲜苹果出口额增长明显。2014年以来,为加快陇南苹果产业开发步伐,做大做强苹果产业,进一步扩大陇南礼县苹果和先秦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陇南市委、市政府举办“中国甘肃陇南(礼县)苹果产销对接会暨甘肃省秦文化研究会学术研讨会”,大力宣传、推广辖内礼县苹果。同时,苹果出口企业不断发展壮大,逐渐走向成熟,企业连续几年携带产品参加香港、德国等地举办的国际果蔬博览会,达到了良好效果,进一步拓宽了产品销售渠道。受东南亚及阿拉伯国家和地区,特别是马来西亚、印度、卡塔尔等国青睐,陇南市新鲜苹果有效需求不断增长,出口量增长迅猛,呈大幅增长态势。2015年,辖内果汁企业加大新产品研发力度,企业上半年为腾库存出口额有大幅增长,下半年生产的新产品,受国际市场客户青睐销量较好,企业出口量同时大幅提升。 2016-03-18/gansu/2016/0318/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