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1月,银行结汇13040亿元人民币,售汇16288亿元人民币。按美元计值,2025年1月,银行结汇1815亿美元,售汇2268亿美元。 2025年1月,银行代客涉外收入43707亿元人民币,对外付款45613亿元人民币。按美元计值,2025年1月,银行代客涉外收入6084亿美元,对外付款6350亿美元。 今年以来我国外汇市场保持稳定有序,未来有基础、有条件继续平稳运行。一是我国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在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推动下,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将进一步巩固,对外汇市场形成有力支撑。二是我国涉外经济韧性强,1月份货物贸易项下跨境资金净流入700亿美元,创历史同期新高,外资稳步净买入境内债券,持有人民币资产意愿保持稳定。1月下旬涉外收支已转为顺差,2月以来继续保持顺差态势,银行结售汇基本平衡。三是近年来我国外汇市场深度不断拓展,企业汇率避险意识和能力提升,人民币跨境使用明显增多,可以更好缓释外部冲击,有助于市场交易更加理性有序。此外,我国外汇市场“宏观审慎+微观监管”两位一体管理框架不断完善,有丰富的逆周期调节工具,有能力维护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保持外汇市场平稳运行。 附:名词解释和相关说明 国际收支是指我国居民与非居民间发生的一切经济交易。 银行结售汇是指银行为客户及其自身办理的结汇和售汇业务,包括远期结售汇履约和期权行权数据,不包括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数据。银行结售汇统计时点为人民币与外汇兑换行为发生时。其中,结汇是指外汇所有者将外汇卖给银行,售汇是指银行将外汇卖给外汇使用者。结售汇差额是结汇与售汇的轧差数。 远期结售汇签约是指银行与客户协商签订远期结汇(售汇)合同,约定将来办理结汇(售汇)的外汇币种、金额、汇率和期限;到期外汇收入(支出)发生时,即按照远期结汇(售汇)合同订明的币种、金额、汇率办理结汇(售汇)。 远期结售汇平仓是指客户因真实需求背景发生变更、无法履行资金交割义务,对原交易反向平盘,了结部分或全部远期头寸的行为。 远期结售汇展期是指客户因真实需求背景发生变更,调整原交易交割时间的行为。 本期末远期结售汇累计未到期额是指银行与客户签订的远期结汇和售汇合同在本期末仍未到期的余额;差额是指未到期远期结汇和售汇余额之差。 未到期期权Delta净敞口是指银行对客户办理的期权业务在本期末累计未到期合约所隐含的即期汇率风险敞口。 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是指境内非银行居民机构和个人(统称非银行部门)通过境内银行与非居民机构和个人之间发生的收付款,不包括现钞收付和银行自身涉外收付款。具体包括:非银行部门和非居民之间通过境内银行发生的跨境收付款(包括外汇和人民币),以及非银行部门和非居民之间通过境内银行发生的境内收付款(暂不包括境内居民个人与境内非居民个人之间发生的人民币收付款),统计时点为客户在境内银行办理涉外收付款时。其中,银行代客涉外收入是指非银行部门通过境内银行从非居民收入的款项,银行代客对外支出是指非银行部门通过境内银行向非居民支付的款项。 2025-02-20/fujian/2025/0220/2392.html
-
三明市分局统筹协调县域派出机构及辖内银行,开展“金蛇献瑞 福汇万家”新春系列宣传活动。一是早启动,做好宣传活动部署。指导辖内银行结合地方“年味”特色确定宣传主题,利用基层网点形成“小网点,大宣传”模式,畅通县域外汇管理服务“最后一公里”。二是广覆盖,拓展宣传辐射范围。深入企业积极传导“越合规越便利”政策导向,指导银行做好新春节日期间个人用汇咨询服务,针对老年群体开展“助银龄,有温度”活动宣传用汇知识。三是多举措,创新宣传服务模式。通过推广“海丝智汇”微信小程序、搭建“宣传铺子”等方式,增强外汇政策宣传实效。 2025-03-19/fujian/2025/0319/2399.html
-
近期,泉州市银行外汇及跨境人民币业务展业自律机制召开银行外汇展业改革研讨会,泉州市分局以及33家自律机制成员行参会。会上,泉州市分局深入解读“1+6”银行外汇展业改革制度体系,即《银行外汇展业管理办法(试行)》、国家外汇管理局近期出台3项展业配套法规文件以及全国外汇市场自律机制发布3项行业指引规范,并以案例解析的形式逐一答复各成员行的疑惑和诉求,帮助银行更准确理解尽职内涵和展业边界,进一步提升外汇展业能力,为各项外汇便利化政策在泉州市扩面增量、提质增效保驾护航,更好支持和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5-04-07/fujian/2025/0407/2408.html
-
为助力经营主体充分了解外汇政策,龙岩市分局开展“金蛇献瑞 福汇万家”新春系列宣传活动。一是引导国有企业树立“汇率风险中性”理念。市分局协同市国资委、县财政局发放《国有企业汇率风险管理指引》手册,引导企业增强汇率风险管理意识,完善汇率风险管理制度。二是倾听经营主体诉求。走访企业宣传贸易投资外汇便利化政策,及时回复企业关于推进产业海外布局、外汇衍生品交易等业务问题。三是贴近群众普及个人外汇知识。组织辖内银行开展“非遗游园会”活动,现场解答个人外币兑换、外汇理财产品风险等方面的问题,向群众普及外汇知识,提高外汇风险防范意识。 2025-03-24/fujian/2025/0324/2400.html
-
漳州市分局以春节和元宵“双节”为契机,依托辖内各县域外汇政策宣传站(点)开展“金蛇献瑞 福汇万家”新春系列宣传活动。一是融合民俗文化。深入辖内社区为现场群众赠春联、剪窗花,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将个人用汇、汇率避险等知识融入互动体验。二是聚焦企业需求。联合市工信局召开石化产业对接会,深入漳浦、华安等县域企业开展外汇政策宣传,让外汇便利化政策惠及更多企业。三是线上线下联动。介绍推广“海丝智汇”小程序,详细指导操作流程,进一步延伸外汇知识普及边界,拓展外汇服务范围。 2025-03-31/fujian/2025/0331/2402.html
-
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1月,中国外汇市场(不含外币对市场,下同)总计成交22.34万亿元人民币(等值3.11万亿美元)。其中,银行对客户市场成交4.03万亿元人民币(等值0.56万亿美元),银行间市场成交18.31万亿元人民币(等值2.55万亿美元);即期市场累计成交7.94万亿元人民币(等值1.11万亿美元),衍生品市场累计成交14.40万亿元人民币(等值2.00万亿美元)。 2025-03-04/fujian/2025/0313/2393.html
-
4月1日,广东省委改革办发布全省65个基层改革创新典型案例,涵盖经济、科技创新、农业农村、文化、社会、民生、生态、党的建设等领域,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牵头的《深圳实施“一打通三便利”跨境金融服务改革促进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案例入选。 深圳市以制度型开放为牵引,统筹金融开放与安全,在跨境投资、融资、结算、支付等方面创新机制,加快打造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产业金融中心。2024年,深圳跨境收支规模位居全国第三,人民币连续4年成为深港间第一大跨境结算货币。2024年,境外人员在深非现金支付交易1.46亿笔、198.8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2%、78%。 一是打通境内外融资新渠道,更好支持资金跨境高效流动。聚焦跨国公司、在深港企、科研机构需求,着力打通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开拓境内外融资资源。率先构建“本外币合一、高低版搭配”跨境资金池政策体系。率先推出“前海港企贷”“跨境征信通”等融资机制。首创“前海港企贷”,允许符合条件的港资小微企业在限额内从境外银行获取人民币贷款。首创“跨境征信通”,率先探索破解跨境征信不互通难题,以深港征信机构市场化合作形式,获取并向深圳商业银行提供港企跨境征信报告。率先探索科技创新资金跨境流动新路径,“科汇通”允许境外科研开办资金直接汇入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内的外资非企业科研机构。 二是打造跨境投资便利化新模式,更好满足跨境投资需求。聚焦境内外投资者的资产配置、跨境投资需求,拓展投资渠道、完善制度安排,吸引更多境外机构和资金来深圳、投深圳。持续优化“跨境理财通”投资模式,2024年2月改革后业务总量达到改革前的6倍。持续深化QFLP、QDIE投资试点。持续便利外资企业使用资本金,首批开展资本项目数字化服务试点,大幅提升外汇资本金入账、使用效率,降低企业“脚底”成本和时间成本。落地外商投资企业境内再投资免予登记试点。 三是打造跨境结算便利化新机制,更好赋能外贸高质量发展。聚焦跨境电商规范创新发展、境内企业汇率风险管理、外贸营商环境优化,不断创新跨境结算模式,增加全球市场“含深度”。丰富跨境电商结算服务,首创外贸综合服务企业代办跨境电商收结汇业务模式,实现跨境电商足不出户结算、资金“T+0”到账、便捷退税。全国首批支持银行凭交易电子信息办理跨境电商外汇业务,业务量位居全国前列。大力推动外贸新业态跨境人民币结算。首创境内进口商“境外不落地购汇”,允许前海企业将进口支付的人民币在境外直接购汇后支付给境外出口商。鼓励银行与前海联合交易中心、电子元器件和集成电路国际交易中心等重大交易平台对接,为大宗商品、电子元器件进出口贸易提供便捷、高效的跨境结算服务。落地跨境贸易高水平开放试点。发布跨境贸易高水平开放实施细则,进一步便利经常项目外汇资金收付、支持银行优化新型国际贸易结算等。 四是打造“户、卡、码、币、包”支付便利化新体系,更好服务境外人员在深消费。聚焦境外人员短期来深旅游消费和长期在深工作生活场景,率先探索多门类、多品种的跨境支付体系,全力打造深圳全域支付示范区。首批开展港人代理见证开户业务,累计开户、交易金额占大湾区九成。创新商圈“应急兜底”支付机制,打造10个“便利支付商圈”。聚焦机场、口岸等交通枢纽,建设4个“境外来宾支付服务中心”。率先推动支付机构上线“外卡内绑”“外包内用”“来华零钱包”,构建便捷扫码支付体系,全面覆盖各类消费场景。打造多层次现钞服务网络,全市共35家兑换特许机构、近9成银行网点可受理外币兑换,四星级以上酒店基本实现500米内可兑换外币。构建“数币硬钱包”一卡通行模式,首发“可碰、可扫”的数币可视硬钱包,升级数币硬钱包自助发卡机功能,实现与主流外卡、香港“八达通”互联互通,并率先落地数字人民币APP“碰一碰”硬钱包收款功能。 2025-04-16/shenzhen/2025/0416/2115.html
-
近日,眉山市分局局领导带领市分局外管科与市交通银行,实地调研走访辖区“专精特新”企业,某新材料有限公司。 调研座谈会上,企业介绍了公司发展现状和出海规划,提出了在外汇方面的相关诉求和困难。外汇局和银行向企业宣传了汇率避险、跨境人民币结算、跨境金融服务平台应用等方面的支持政策和服务产品,并针对企业提出的境外投融资、汇率风险、产品外销成本高和收汇账期较长等问题,给出了境外放款、出口押汇、出口应收账款融资、外汇衍生品等一揽子方案。 市外汇局局长强调,外汇局和银行要不断加强与实体企业的沟通对接,消除双方在政策理解、企业经营等方面的信息不对称,在政策允许范围内,以支持企业持续发展为出发点,为企业提供优质外汇服务方案,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出海战略实施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下一步,外汇局眉山市分局将按照党建引领业务工作总要求,认真落实“外汇助企为民”理念,采取有力措施,为实体经济提供高效、便利、优质的外汇服务。 2025-04-16/sichuan/2025/0416/2923.html
-
执法证信息(202503) 2025-04-03/fujian/2025/0403/2414.html
-
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了2025年2月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和结售汇数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李斌就2025年2月外汇收支形势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2025年2月我国外汇收支形势有何变化? 答:2月外汇市场运行平稳,跨境资金呈现净流入。2月企业、个人等非银行部门跨境收支顺差290亿美元。从主要渠道看,一是我国外贸平稳发展,货物贸易项下跨境资金净流入648亿美元,继续处于历史同期较高水平。二是国内经济回升向好和科技发展提振市场信心,2月外资净增持境内债券和股票合计达127亿美元。三是服务贸易、投资收益资金流出处于季节性低位。2月银行结售汇差额趋向基本均衡,衡量企业、个人购汇意愿的购汇率明显回落,市场预期和交易保持理性有序,境内外汇供求总体平衡。 展望未来,我国外汇市场将继续保持平稳运行。一是我国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大力提振消费,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稳定预期、激发活力,将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二是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推进,稳定外贸发展,鼓励外商投资,有助于促进跨境资金均衡流动。三是我国外汇市场更加成熟、富有韧性,“宏观审慎+微观监管”两位一体管理框架不断完善,防范化解外部冲击的能力进一步提升。 2025-03-20/fujian/2025/0320/23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