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附件:加强抗疫显担当 汇智汇力扛使命 2022-09-28/neimenggu/2022/0928/1402.html
-
近期,长泰县支局借助长泰县第二届民营企业发展暨产业招商大会“现场巡展”环节,进行外汇政策宣传、提供服务咨询,为政银企合作赋能添力。“现场巡展”活动中,支局与参会企业“面对面”交流,了解企业在办理外汇业务中遇到的问题,倾听企业外汇政策诉求,为企业答疑解惑。同时,围绕诚信兴商、防范和识别“非法跨境赌博”及“网络炒汇”两个主题,采用现场解读、发放宣传折页、提供咨询服务等方式,向广大参会企业宣传外汇知识。 此次宣传活动,共分发宣传手册60余份,接受现场咨询十余次,有利于营造诚信兴商的良好社会氛围,引导社会公众依法合规用汇,增强外汇风险防范意识。下一步,长泰县支局将继续强化外汇政策宣传,把“优汇服务进万家”活动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工作,立足实需,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外汇管理便利化政策,助力实体经济的发展。 2022-09-21/fujian/2022/0921/1834.html
-
为进一步提升银行外汇服务能力及水平,南安市支局于9月15日举办2022年南安市银行外汇业务培训会。支局向参会银行重点讲解近年来外汇管理主要法规及要点,针对今年以来辖内外汇查访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进行通报。同时,针对《银行办理经常项目业务存在问题》进行风险提示,并在会后进行“随堂测试”,进一步巩固和强化培训效果。全辖银行机构共45人参会,取得较好的培训效果。 2022-09-19/fujian/2022/0919/1832.html
-
为进一步宣传普及外汇知识,提高大学生的合规用汇意识,9月13日,长乐支局联合长乐农商银行深入福州外语外贸学院开展外汇知识进校园宣传活动。在宣传现场,支局工作人员通过介绍网络炒汇、跨境赌博的主要表现形式和危害性来增强学生对违法违规行为的识别能力和防范意识。同时还在现场以案说法,向学生普及出国留学、旅游等个人用汇知识,引导学生树立合规用汇意识。此次活动通过让外汇知识走进课堂的方式,加深学生对外汇知识和资金安全的认识,并借助学生引导其身边亲友合法合规用汇,提升宣传成效。 2022-09-16/fujian/2022/0916/1831.html
-
问:境内银行办理购售人民币业务应如何统计? 答:境内银行办理跨境人民币购售业务,应视为对客户结售汇交易,纳入上述相关统计。其中,境内银行从境外客户买入人民币,应视为售汇交易;境内银行向境外客户卖出人民币,应视为结汇交易。 2022-09-30/tianjin/2022/0930/2014.html
-
2022-09-30http://www.gov.cn/xinwen/2022-09/29/content_5713598.htm
-
2022-09-30http://www.gov.cn/premier/2022-09/29/content_5713927.htm
-
2022-09-30http://www.gov.cn/xinwen/2022-09/29/content_5713738.htm
-
2022-09-30http://www.gov.cn/premier/2022-09/29/content_5713847.htm
-
党的十八大以来,外汇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探索利用区块链技术搭建跨境金融服务平台(以下简称跨境平台),助力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持续推出多种融资类和便利化应用场景,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截至2022年9月底,跨境平台已推出6个融资类应用场景和3个外汇业务便利化类应用场景,服务企业超过7万家,企业累计融资金额超过2000亿美元、付汇金额超过6700亿美元。 推出融资类应用场景便利企业跨境融资。自2017年开始,研究利用区块链技术搭建跨境平台,通过分布式账本的不可篡改、数字签名和多方共识等技术特点,实现政府部门、银行、保险公司、企业等多方信息共享,并以出口应收账款融资为切入点陆续推出6个融资类应用场景。2019年3月,首期推出“出口应收账款融资”“企业跨境信用信息授权查证”两个应用场景,目前已在全国推广。2020年10月,在重庆推出“西部陆海新通道物流融资结算”应用场景。2021年5月,在广东、江苏等12个地区推出“出口信保保单融资”应用场景。2021年6月,在陕西推出“中欧班列长安号融资”应用场景。2022年7月,在山东推出“中欧班列齐鲁号融资”应用场景。截至2022年9月底,融资类场景参与法人银行300多家,服务企业超过1.6万家,其中涉外收支年规模小于3000万美元的中小微企业占比约75%,融资金额超过2000亿美元。 推出便利化类应用场景提升外汇服务体验。2020年7月,在山东、广东等18个地区陆续开展“资本项目收入支付便利化真实性审核”应用场景试点。2020年11月,“服务贸易税务备案电子化银行核验”应用场景在全国上线,并于2021年7月再次升级。2022年3月,在山东青岛地区开展“海运费外汇支付便利化”应用场景试点。截至2022年9月底,“服务贸易税务备案电子化银行核验”应用场景参与法人银行500多家,服务企业超过5.4万家,核验电子税务备案表超过17万张,涉及付汇金额超过6700亿美元。 跨境平台助力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调研发现,中小微企业规模小、管理不够规范、信用信息匮乏,往往较难获得银行融资,而银行出于不掌握企业信用等顾虑,对中小微企业融资业务也格外谨慎。跨境平台助力提供便利的真实性核验手段,简化银行手工核对、现场核查等复杂流程,提高资金周转速度,同时提供丰富的跨境信用信息,为银行向企业授信提供了真实可信的数据参考,提升了中小微企业融资效率和成功率。如,福建晋江某进出口贸易公司订单金额小、交易频繁,融资需求较为迫切。银行通过跨境平台对该公司进行贸易背景真实性电子核验,减少重复递交、打印材料、手工核对等工作,大大节省尽调、申请、审批、放款等环节的时间,同时避免一笔交易在多家银行进行融资的情况,降低重复融资风险。目前银行累计为该公司办理216笔共计1.78亿元出口贸易融资业务。 跨境平台助力提升银行融资业务办理积极性。得益于融资风险和成本的降低,银行办理融资业务的积极性明显提升。如,某银行依托跨境平台为三明市某化工公司办理了325万元出口信保保单融资,融资期限3个月。据此,该企业向当地政府部门申请了年化3%的融资贴息和不超过40%的保费退还。再如,某银行利用跨境平台共核验单证11万余张,通过平台提供的银行间融资信息互动,发现其中1600余张、金额合计超1亿美元的单证已使用或超额融资,银行及时拒绝了异常业务,有效防止融资风险发生。 跨境平台助力银行创新融资产品更好服务企业。部分银行利用跨境平台数据资源,推出具有自身特色的融资产品,为企业增信提供支持,增加金融有效供给。如,多家银行依托跨境平台应用场景,先后推出“出口数据贷”“出口易贷”“出口微贷”“跨境E贷”等线上信用类授信产品,实现免抵押、全线上、自动审批功能,最快几分钟融资到账,有效拓宽中小微企业融资渠道,受到企业欢迎。 下一步,外汇局将继续以中小微企业为重点优化外汇服务,加大跨境平台建设和推广力度,丰富“出口信保保单融资”等应用场景,探索拓展服务共建“一带一路”相关应用场景,充分发挥跨境平台在缓解企业融资难方面的优势,助力涉外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2022-09-29/anhui/2022/0929/20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