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按照总局关于外汇管理行政审批有关工作要求,北京外汇管理部修订完善《资本项目外汇管理重要空白凭证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资本项目外汇管理重要空白凭证的保管、领用、编号等事项。 2015-08-27/beijing/2015/0827/43.html
-
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2016年11月2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6.7562元,1欧元对人民币7.4713元,100日元对人民币6.4941元,1港元对人民币0.87113元,1英镑对人民币8.2703元,1澳大利亚元对人民币5.1679元,1新西兰元对人民币4.8697元,1新加坡元对人民币4.8668元,1瑞士法郎对人民币6.9304元,1加拿大元对人民币5.0455元,人民币1元对0.61818林吉特,人民币1元对9.3654俄罗斯卢布, 人民币1元对2.0137南非兰特,人民币1元对169.33韩元,人民币1元对0.54359阿联酋迪拉姆,人民币1元对0.55503沙特里亚尔。 (内容来源:中国人民银行网站) 2016-11-02/beijing/2016/1102/271.html
-
为通报北京地区8.11汇改以来跨境收支形势及辖内中资外汇指定银行执行相关规定情况,9月24日,北京外汇管理部组织召开了专题通报会,会上国际收支处首先通报了汇改对地区跨境收支的影响,经常项目处、资本项目处、跨境办分别通报了各机构违反法律法规及汇改以来各项规定执行情况,并对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内部管理,进一步规范和细化“展业三原则”提出相关要求。 2015-09-28/beijing/2015/0928/56.html
-
2015年9月21日,相关司局领导现场考察了对外服务大厅的运转情况和业务处理程序。北京外汇管理部积极做好准备工作,邀请海淀区综合行政服务中心介绍经验做法,汇报我管理部目前外汇管理行政审批项目范围和审批频率,并对外汇管理行政审批网上预受理预审查方案提出相关意见。 2015-09-28/beijing/2015/0928/55.html
-
为及时跟踪分析近期外汇收支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研判未来跨境资金流动趋势,北京外汇管理部于 9月 15日 召开2015年第三季度北京地区外汇形势分析例会。参会银行和企业主要就市场主体对“8.11汇改”的看法和应对措施、人民币汇率变化对外贸的影响以及跨境贸易融资的最新变动情况和未来趋势等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2015-09-28/beijing/2015/0928/51.html
-
9 月24日、25日,跨国公司监管科分别组织辖内70多家已开展业务或有意向开展业务的企业、 60多家外汇指定银行开展跨国公司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业务培训,对升级后的北京地区实施细则操作、数据报送进行了详细讲解,并对企业和银行关注的问题如借用外债比例自律管理等问题进行了答疑。 2015-09-28/beijing/2015/0928/53.html
-
为确保“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期间系统网络运行安全,北京外汇管理部认真贯彻落实总局工作要求,加大网络巡检和风险排查力度,切实做到心中有数、未雨绸缪,为首都外汇业务平稳运行提供了有力的系统支持和保障。 2015-09-10/beijing/2015/0910/50.html
-
近日,北京外汇管理部相关人员分别走访国家电网、索尼和三峡、国航等4家跨国企业,了解企业政策使用情况及汇率波动对业务发展的影响程度,并对其业务开展中存在问题进行沟通和政策指导。 2015-09-28/beijing/2015/0928/54.html
-
为进一步提高外汇政务信息工作水平,北京外汇管理部于9月17-18日组织召开信息调研培训,各部门信息员及信息骨干参加了此次培训。总局综合司新闻信息处负责人到会,就当前外汇管理热点、信息调研工作重点等问题进行详细讲解,并与参会人员进行了交流。 2015-09-28/beijing/2015/0928/52.html
-
近期,人民币汇率波动引发市场关注。27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易纲就人民币汇率、外汇储备等问题接受了新华社记者专访。易纲表示,人民币在全球货币体系中仍表现出稳定强势货币特征。 问:近期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有所贬值,人民币还是不是强势货币? 答:从数据看,人民币在全球货币体系中仍表现出稳定强势货币特征。近期美元上涨较快,反映的是美国经济增长加快、通胀预期上升、美联储加息步伐可能明显加快等美国国内因素。而人民币汇率对美元波动有所加大,主要是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美联储加息预期突然增强、英国“脱欧”、埃及镑自由浮动等外部因素驱动。这些因素对世界各国而言都有些意外,资金回流美国推动美元指数迅速上涨、美国三大股指再创新高,全球货币普遍对美元贬值,有的跌幅还比较大。下一步美元走势存在不确定性,不排除市场预期修正引发美元回调的可能。 近期人民币对美元有所贬值,但幅度相对大多数非美货币还是比较小的。10月份以来发达经济体货币中,日元、欧元、瑞郎对美元分别贬值10.5%、5.8%和4.2%;新兴市场货币中,马来西亚林吉特、韩元、墨西哥比索对美元分别贬值7.2%、6.5%和6.1%,而人民币对美元只贬值了3.5%,只有美元指数升幅的一半。由于人民币对美元贬值幅度较小,10月份以来人民币相对一些主要货币是显著升值的。例如,在SDR构成货币中,人民币对日元升值7.5%、对欧元升值2.5%、对英镑升值0.5%;在亚洲新兴市场货币中,人民币对马来西亚林吉特、韩元、新加坡元分别升值4.1%、3.3%和1.2%。 从长周期看,人民币也表现出稳中有升的态势,过去5年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参考BIS货币篮子和SDR货币篮子的人民币汇率指数以及对美元汇率分别升值10.9%、11%、4.4%和8.8%,过去10年分别升值28.3%、33.4%、28.4%和11.9%,人民币在全球货币体系中仍表现出稳定强势货币特征。 10月份以来主要货币汇率走势图 问:如何看待近期人民币对美元有所贬值,同时人民币对其他主要货币升值? 答:观察人民币汇率要采用一篮子货币视角。影响一国汇率水平的因素有很多,与政治形势、经济走势、股市债市波动和市场预期变化等都有关系。由于国与国之间经济结构迥异、经济周期和利率政策取向不同步,比如当前我国经济保持平稳增长,货币政策保持稳健,而美国经济正强劲复苏,货币政策已出现收紧趋势,相应的汇率走势也难以趋同,盯住单一货币会积累超调的风险,后续的修正可能引起比较大的震动。而且,在贸易全球化的背景下,参考一篮子货币与盯住单一货币相比,更能反映一国商品和服务的综合竞争力,也更能发挥汇率调节进出口、投资及国际收支的作用。 有鉴于此,2003年以来中国一直强调人民币汇率应该参考一篮子货币。2005年的汇改,2010年在国际金融危机缓和后继续推进汇改,2015年8月完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2015年11月推出三大人民币汇率指数,都是按照既定的思路步步推进,使参考一篮子货币更加透明、规则和可预期。今年年中在英国“脱欧”、全球主要货币大幅震荡的背景下,人民币汇率表现出平稳走势,正是“收盘汇率+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的汇率形成机制顺利运转、取得成效的体现,未来人民币汇率完全有条件继续保持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中国是全球第一大贸易国,全球200多个经济体都是中国直接或间接贸易伙伴,人民币参考一篮子货币能够全面反映贸易品的国际比价。而中美贸易规模只占中国外贸规模的14%,况且中美的经济周期也不一样,改回去单一盯住美元会使人民币汇率陷入僵化和超调的困境,并不可持续。 问:如何看待外汇储备的合理充裕? 答:尽管近期中国外汇储备有所下降,但仍高居全球首位,是十分充足的。中国外汇储备规模接近全球的30%,分别是排名第二位的日本和第三位的沙特阿拉伯的2.6倍和5.7倍。从全球来看,外汇储备的适度规模并没有明确统一的标准。过去的教科书认为外汇储备规模应至少满足三个月进口所需,国际金融危机后有些调整,有观点认为应该至少满足六个月进口所需,还要考虑外债、外商投资企业分红和企业、居民外币资产配置等需要,但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中国的外汇储备是非常充裕的,覆盖全部外债和六个月进口后还有充足的余量,况且近年来还有每年大约5000亿美元的贸易顺差和1200亿美元的外商直接投资通过金融媒介供应全社会的用汇需求。 中国早在1996年就实现经常项目可兑换,服务贸易、海外留学、出境旅游等用汇需求早已按需满足。中国是开放经济体,资本有进有出是正常的,尽管近期对外直接投资(ODI)比外商直接投资(FDI)要多一些,但观察ODI的结构看,大多数投向海外高新技术企业股权、用于打开拉美市场和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有利于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当然,也不排除一些经济主体出于经济下行、营商环境等因素的担忧,表现出较强的向外寻求安全资产的倾向。但谁也无法忽视中国13亿人口的庞大市场,随着中国经济回升、体制机制改革和营商环境的改善,出去的资本还是会回来的。从过去20多年经历的几个经济周期看,我对此有充分的信心。 2016-11-28/beijing/2016/1128/2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