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附件:1.2022年中国外汇市场交易概况-以美元计价 2.2022年中国外汇市场交易概况-以人民币计价 2022-10-31/shenzhen/2022/1031/1315.html
-
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了2022年6月末外债数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就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请问2022年二季度我国外债情况如何? 答:2022年二季度我国外债规模总体有所下降。截至2022年6月末,我国全口径(含本外币)外债余额为26360亿美元,较2022年3月末下降742亿美元,降幅3%,其中汇率折算因素对外债余额下降的贡献度约为90%。 外债结构保持基本稳定。从外债币种结构看,截至2022年6月末,本币外债占比44%;从外债期限结构看,中长期外债占比46%。本币和中长期外债占比较2022年3月末均下降1个百分点。 问:如何看待当前我国外债形势? 答:我国外债长期稳定的基础依然牢固。如前所述,二季度外债规模下降主要来自汇率折算因素。总体看,我国有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经济韧性强、潜力足、回旋余地广、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包括人民币债券在内的中国资产对外资仍有较大吸引力,外债规模保持总体稳定的基础依然牢固。 预计短期内外债仍将窄幅波动,外债风险总体可控。当前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预计短期内我国外债规模将维持窄幅波动的态势。目前我国外债主要指标均继续处于国际公认的安全线以内,外债风险总体可控。 2022-10-31/shaanxi/2022/1031/1393.html
-
2022-10-31http://www.gov.cn/xinwen/2022-10/31/content_5722641.htm
-
2022-10-31http://www.gov.cn/xinwen/2022-10/31/content_5722640.htm
-
2022-10-31http://www.gov.cn/xinwen/2022-10/28/content_5722265.htm
-
2022-10-31http://www.gov.cn/zhengce/2022-10/30/content_5722612.htm
-
2022-10-31http://www.gov.cn/xinwen/2022-10/30/content_5722580.htm
-
2022-10-31http://www.gov.cn/premier/2022-10/28/content_5722388.htm
-
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9月,银行结汇15416亿元人民币,售汇14840亿元人民币。2022年1-9月,银行累计结汇132347亿元人民币,累计售汇124619亿元人民币。 按美元计值,2022年9月,银行结汇2214亿美元,售汇2132亿美元。2022年1-9月,银行累计结汇20058亿美元,累计售汇18873亿美元。 2022年9月,银行代客涉外收入37963亿元人民币,对外付款38810亿元人民币。2022年1-9月,银行代客累计涉外收入315646亿元人民币,累计对外付款311145亿元人民币。 按美元计值,2022年9月,银行代客涉外收入5453亿美元,对外付款5574亿美元。2022年1-9月,银行代客累计涉外收入47815亿美元,累计对外付款47102亿美元。 2022年以来,我国涉外经济活动保持活跃,跨境资金流动总体平稳有序。前三季度,银行结售汇和涉外收支双双保持顺差格局,其中,银行结售汇顺差1185亿美元,银行代客涉外收支顺差714亿美元。当前我国经济运行恢复向好,国际收支结构更加稳健,外汇市场韧性明显增强,有助于跨境资金流动稳定。 附:名词解释和相关说明 国际收支是指我国居民与非居民间发生的一切经济交易。 银行结售汇是指银行为客户及其自身办理的结汇和售汇业务,包括远期结售汇履约和期权行权数据,不包括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数据。银行结售汇统计时点为人民币与外汇兑换行为发生时。其中,结汇是指外汇所有者将外汇卖给银行,售汇是指银行将外汇卖给外汇使用者。结售汇差额是结汇与售汇的轧差数。 远期结售汇签约是指银行与客户协商签订远期结汇(售汇)合同,约定将来办理结汇(售汇)的外汇币种、金额、汇率和期限;到期外汇收入(支出)发生时,即按照远期结汇(售汇)合同订明的币种、金额、汇率办理结汇(售汇)。 远期结售汇平仓是指客户因真实需求背景发生变更、无法履行资金交割义务,对原交易反向平盘,了结部分或全部远期头寸的行为。 远期结售汇展期是指客户因真实需求背景发生变更,调整原交易交割时间的行为。 本期末远期结售汇累计未到期额是指银行与客户签订的远期结汇和售汇合同在本期末仍未到期的余额;差额是指未到期远期结汇和售汇余额之差。 未到期期权Delta净敞口是指银行对客户办理的期权业务在本期末累计未到期合约所隐含的即期汇率风险敞口。 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是指境内非银行居民机构和个人(统称非银行部门)通过境内银行与非居民机构和个人之间发生的收付款,不包括现钞收付和银行自身涉外收付款。具体包括:非银行部门和非居民之间通过境内银行发生的跨境收付款(包括外汇和人民币),以及非银行部门和非居民之间通过境内银行发生的境内收付款(暂不包括境内居民个人与境内非居民个人之间发生的人民币收付款),统计时点为客户在境内银行办理涉外收付款时。其中,银行代客涉外收入是指非银行部门通过境内银行从非居民收入的款项,银行代客对外支出是指非银行部门通过境内银行向非居民支付的款项。 2022-10-31/shenzhen/2022/1031/1321.html
-
近年来,为应对新冠疫情冲击,促进地方经济健康发展,国家外汇管理局四川省分局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号召,紧紧围绕总局工作部署,结合地方实际,积极推进各项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改革,推动银行创新产品服务,纾解企业跨境投融资堵点难点,全省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依托政策,内外畅通主体投融资渠道。助力跨境投资便利政策改革优化,结合地方实际制定总局政策落实措施,大力拓展资本项目收入支付便利化改革范围。深入推动跨境融资政策转型升级,制定《支持高新技术和“专精特新”企业开展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并印发全辖,获得总局一次性外债登记试点批复,跨国公司跨境资金集中运营管理领跑中西部。 成渝联动,双圈共享一揽子便利化服务。签订《成渝自律机制建设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完成资本项目外汇收入支付便利化“白名单”交换共享和跨区互认。联合重庆外汇管理部共同推进成渝外债便利化试点事宜,深入研究制定实施方案,联合印发试点业务操作细则,保障成渝地区便利化试点政策顺利实施。 聚焦基础,多形式确保便利化政策红利落地。引导银行积极探索落地数字化服务试点业务,疫情静态管理期间特事特办,力争兼顾“促便利”和“防风险”。深入落实事中事后监管工作机制,对辖内便利化成效数据实施“月度小通报,季度大通报,年度全覆盖” 靶向宣导,紧贴市场着力提升便利化政策成效。全面掌握、积极回应市场主体诉求,精心组织大型、综合宣传服务活动。建立机制,积极推动跨部门、跨地区政策联合宣导。 2022-10-31/sichuan/2022/1031/20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