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n July 13, 2023, Mr. Pan Gongsheng, Secretary of CPC PBOC Committee and SAFE Administrator, met with Paul Chan Mo-po, Financial Secretary of the HKSAR. They exchanged views on economic and financial issues of common concern. Xuan Changneng, Deputy Governor of the PBOC, was also present at the meeting. 2023-07-13/en/2023/0713/2100.html
-
为进一步统筹推进跨境资金流动监测,提升监测工作实效,外汇局厦门市分局于近日组织召开跨境资金流动监测预警工作部署会。我分局李宜聪副局长出席会议并讲话,国际收支处、经常项目管理处、资本项目管理处、货币信贷管理处跨境业务相关负责人和青年骨干参加会议。 会议深入学习总局跨境资金流动监测预警工作制度,安排部署建立辖区跨境资金流动风险评估会商机制,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分工。各部门对辖区跨境资金流动监测预警工作开展深入讨论。 李宜聪副局长对组织落实好跨境资金流动监测预警工作提出六点要求:(一)提高思想认识,强化责任担当。辖区涉外收支、结售汇规模在全国排名靠前,占全省半壁江山,做好跨境资金流动监测预警分析,责任重大、意义重大。(二)强化本外币协同,提升监测分析质效。要牢固树立本外币一体监管的意识,加强部门间联动,通过共享监测信息、开展联合调研等方式,共同研判形势变化,提高监测分析的全面性。(三)加强分析研究方法技能学习,提升监测分析的精准性和有效性。要积极发挥各青年骨干的业务专长,坚持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以丰富的统计数据资源为基础,充分发挥监测分析人员各自专长,取长补短,不断提高监测分析的科学性、前瞻性。(四)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成果转化运用。要加强对会商形成的重要观点判断的提炼总结,形成有价值的分析成果,用于指导工作开展,并及时上报总行总局和中支党委,为上级科学决策提供高质量参考。(五)秉持钻研精神,深入调查研究。要大力提升对跨境资金流动的敏锐性,坚持打破砂锅问到底,不拘泥于自身业务领域,贴近市场一线,认真钻研,把问题搞清楚、弄明白。(六)严守保密纪律,合规使用数据。做到内外有别,不得随意对外提供内部数据和分析观点。要严格执行总行总局业务数据相关管理规定,保证数据的合规安全使用。 2023-07-19/xiamen/2023/0719/2094.html
-
一是精心组织强部署。配合市金融工作领导小组印发《2023年6.15防范非法集资集中宣传日活动方案》(达金领办函〔2023〕11号),组织银行开展了“守住钱袋子·护好幸福家”集中宣传活动。配合人行达州中支印发《关于开展2023年“普及金融知识 守住‘钱袋子’”活动的通知》(达银办便函〔2023〕12号),组织各县支局(支行)开展“普及金融知识·守住‘钱袋子’”系列活动。 二是上下联动提意识。市县两级集中行动,指导各县支局(支行)组织干部职工等开展打击非法集资、地下钱庄,拒绝民间高息借贷等学习宣传活动,引导社会公众增强防骗反骗意识,自觉远离跨境赌博等非法金融活动,自觉抵制非法集资和民间非法高利借贷行为,拒绝高利诱惑。 三是内外联合造声势。组织各外汇银行,利用网点优势,挂标语、拉横幅,在全市开展打击非法集资、地下钱庄和非法网络炒汇等非法跨境金融活动风险警示性公益宣传,有效防范非法跨境金融活动风险,维护经济金融秩序,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四是多措并举出实效。将广场集中宣传、社区面对面、有奖知识竞答、发放宣传资料、现场宣讲等方式结合起来,宣传讲解政策知识,介绍正规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有效提高公众对非法集资、地下钱庄、跨境赌博等危害性的认识,增强了防范非法跨境金融活动风险的法律意识,进一步引导公众树立正确的投融资理念和遵纪守法意识。 2023-07-19/sichuan/2023/0719/2267.html
-
国家外汇管理局重庆外汇管理部现行有效执法证人员信息表(更新至2023年7月) 2023-07-11/chongqing/2021/0425/1853.html
-
间接申报中交易所收到非居民交易商支付的佣金费用等非清算资金的申报。 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印发〈通过银行进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业务指引(2023年版)〉的通知》(汇发〔2023〕10号),交易所收到非居民交易商支付的佣金费用等非清算资金时,交易所应作为申报主体,按照实际交易性质选择相应交易编码申报,如现货交易佣金申报在“228050-货物或服务交易佣金及相关服务”项下,期货合约交易佣金申报在“226000-金融服务”项下。 2023-07-19/tianjin/2023/0719/2227.html
-
近日,永川中心支局参加由人民银行永川中心支行、人民银行资阳市中心支行、大足区金融发展事务中心、大足区反诈办在重庆电信职业学院联合开展的成渝毗邻地区“普及金融知识守住‘钱袋子’”联合宣传活动。 活动现场,永川中心支局工作人员通过案例分析、现场互动、智能AI机器人“人机互动”、外汇知识答题闯关、“一对一”解答外汇政策等活动,帮助师生们了解网络炒汇、跨境赌博危害,了解个人外汇业务知识。中心支局工作人员同时邀请同学们当好家庭宣讲员,将学习的外汇金融知识向家人宣讲,让更多人了解金融外汇知识。 2023-07-10/chongqing/2023/0710/2618.html
-
2023-07-19https://www.gov.cn/yaowen/liebiao/202307/content_6892765.htm
-
2023-07-18https://www.gov.cn/yaowen/liebiao/202307/content_6892543.htm
-
初步核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593034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5%——7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数据。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在当日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上半年在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下,中国经济增速明显快于世界主要发达经济体。随着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宏观政策显效发力,中国国民经济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 经济回升态势明显 今年以来,中国经济运行逐步向常态化运行轨道回归,一季度经济开局良好,二季度延续恢复态势。分季度看,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5%,二季度增长6.3%,上半年同比增长5.5%。 怎么看待这个增速?“上半年5.5%的经济增速是含金量比较高的速度。”付凌晖说。 纵向看,5.5%的增速明显快于上年全年3%的经济增速,也快于疫情3年年均4.5%的增速,经济增长回升态势比较明显。 横向看,5.5%的经济增长在全球范围内是较快的增速。今年以来,全球经济增长低迷,主要经济体增长乏力,中国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对全球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近期,主要国际组织上调了全球经济增长预期,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中国经济恢复向好。 从主要经济体已经发布的数据来看,今年一季度,美国、欧元区、日本、巴西GDP同比分别增长1.8%、1%、1.9%、4%,考虑到二季度的情况,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速在主要经济体当中仍然是最快的。 5.5%的经济增长也是结构改善、动能优化的增长。从需求看,经济增长由去年的以投资和出口拉动为主,转为今年的以消费和投资拉动为主。上半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77.2%。从生产来看,经济增长由去年以工业推动为主,转为服务业和工业共同推动,服务业的贡献大幅增加。上半年,服务业增长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60%。 “总的来看,上半年,中国经济整体上呈现回升向好态势。”付凌晖说。 民生保障有力有效 经济增长整体回升之外,上半年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政策效应逐步显现,市场需求逐步恢复,民生保障有力有效。 ——国内需求持续扩大。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8.2%,保持较快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8%,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7.2%和6%。随着扩大内需各项政策措施落地生效,内需潜力持续释放。 ——产业发展继续夯实。农业生产保持稳定。夏粮生产实现丰收,蔬菜、水果、肉禽蛋奶等市场供应总体充足。工业生产延续恢复态势。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8%,快于一季度0.8个百分点。服务业较快增长。上半年,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快于经济增速,其中批发零售、住宿和餐饮业、交通运输等接触型、聚集型服务业增速回升明显。 ——就业民生得到保障。上半年,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3%,比一季度下降0.2个百分点,其中6月份为5.2%,今年以来整体呈回落态势,就业形势逐步改善。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5.8%,明显快于去年全年增速。 “随着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主要指标总体改善,为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付凌晖说,下阶段随着促进发展的积极因素累积增多,经济有望继续恢复向好。 没有出现通缩现象 统计数据显示,6月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持平、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同比下降5.4%,社会对价格问题依然讨论较多。 “总的来看,中国经济目前不存在通货紧缩的现象,下阶段也不会出现通货紧缩。”付凌晖说,尽管价格目前阶段性处于低位,但从经济增长、货币供应这些相关指标看,中国经济都不符合通货紧缩的条件。 从价格本身来看,今年上半年由于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国际能源价格回落,带动国内能源价格走低。同时,国内车企降价促销、猪肉价格转降,加上上年同期基数较高,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涨幅上半年总体回落。 “随着我国经济恢复向好、市场需求逐步扩大、经济循环畅通,供求关系将逐步改善。”付凌晖说。 从食品价格看,粮食生产总体稳定,后期猪肉消费需求季节性增加会带动价格回升;从工业消费品价格来看,国际能源价格低位运行的输入性影响可能会持续,但车企的短期降价促销影响有望逐步消除;从服务价格来看,服务需求稳步扩大,服务价格将稳中有升。综合上述因素,加上去年同期高基数因素逐步消除,价格涨幅会逐步回归合理水平。 付凌晖表示,从全年看,尽管面临压力和挑战,但随着就业改善、居民收入增加、内需拉动逐步增强、供给结构优化调整、新动能成长壮大,经济将稳步恢复,发展质量将继续提升。“因此,我们完全有信心、有条件也有能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任务。” 2023-07-19/dalian/2023/0719/1913.html
-
7月1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23年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数据显示,上半年,市场需求逐步恢复,生产供给持续增加,就业物价总体稳定,居民收入平稳增长,经济运行整体回升向好。 “总的来看,上半年,随着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宏观政策显效发力,国民经济恢复向好,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在17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经济发展韧性强、活力足 数据显示,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5%,比一季度加快1.0个百分点,明显快于去年全年3%的经济增速,经济增长整体回升。付凌晖表示,在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下,我国经济增速明显快于世界主要发达经济体,彰显出我国经济发展的强大韧性。 随着扩大内需各项政策措施落地生效,内需潜力持续释放,尤其是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明显增强。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20万亿元,达到22.8万亿元,同比增长8.2%,明显快于去年全年。 上半年,夏粮生产实现丰收,猪牛羊禽肉产量同比增长3.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8%,快于一季度0.8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快于经济增速……在一系列确保农业稳产增产、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政策措施的作用下,三次产业持续恢复,发展基础得到巩固,产业发展继续夯实。 “创新动能持续增强。”付凌晖表示,新产业成长壮大,上半年,规模以上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锂离子电池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22.9%、29.7%;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2.9%。新业态持续活跃,上半年,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0.8%,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6.6%。 付凌晖指出,尽管面临外需收缩的风险,但我国外贸运行强、活力足的特点明显。上半年,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0.1万亿元,同比增长2.1%,规模在历史同期首次突破20万亿元。 接触型、聚集型服务业明显改善 服务业在今年上半年经济增长中是一个突出亮点。付凌晖表示,今年以来,随着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的政策显效,服务业恢复明显加快。上半年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明显快于上年同期和上年全年。 “人流物流等经济活动趋于活跃,对相关服务业的带动增强。今年以来居民旅游出行明显增加,文化演出、电影票房增长都比较快。”付凌晖表示,接触型、聚集型服务业实现较快增长。上半年住宿和餐饮业,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5.5%、6.6%和6.9%,回升速度明显加快。 科技创新对研发等高技术服务业带动增强。数据显示,1至5月份规模以上科技服务业、高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2.4%、11.9%。线上线下融合加快,网上零售、直播带货等新服务模式较快增长,为服务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付凌晖指出,上半年服务业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60%。服务业恢复向好,有利于促进生产、改善人民生活,也有利于扩大就业推动经济稳定增长。下阶段居民文化旅游、健身体育等服务性消费需求加快释放,研发设计、商务会展等生产性需求增多,将带动服务业保持较快增长,助力经济稳定运行。 经济继续恢复向好有基础有条件 今年上半年,经济运行整体呈现回升向好态势。主要指标总体改善,新动能成长壮大、发展质量稳步提升,人民生活继续改善,为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付凌晖认为,今年以来,各方面积极恢复和扩大消费,消费潜力逐步释放,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明显增强。数据显示,上半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77.2%,比去年全年贡献率明显提升。下阶段就业形势继续改善,居民收入持续增加,有利于带动居民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提升,同时推动新能源汽车销售、绿色智能家电等促消费政策显效,将有利于扩大消费,促进经济恢复向好。 创新动能持续增强,将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现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广泛应用,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新产业新产品增势良好。今年以来,国产大飞机C919完成了商业首飞,全球首台1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完成吊装,科技创新持续赋能高质量发展。智能产品的消费增长也在持续增加,带动了相关制造业的增长,上半年智能消费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同时,围绕克服“卡脖子”工程,上半年半导体相关行业制造业增长较快,半导体器件专用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30.9%。 付凌晖强调,尽管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国内经济发展也面临压力,但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的特点没有改变,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条件也没有改变。随着促进发展的积极因素累积增多,经济有望继续恢复向好。 2023-07-19/dalian/2023/0719/19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