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易纲主持召开党组会议,传达学习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研究部署贯彻落实措施。 与会同志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和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与会同志一致认为,这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对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与会同志一致认为,“十二五”时期我国发展取得重大成就,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国际影响力又上了一个大台阶。尤为重要的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勇于实践、善于创新,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形成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与会同志一致认为,“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我们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阶段。全会审议通过的《建议》,从党和国家战略全局出发,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统一、立足国内和全球视野相统筹、全面规划和突出重点相协调、战略性和操作性相结合,明确提出“十三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要求、基本理念、重大举措,描绘了未来5年国家发展蓝图,体现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反映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决策部署,顺应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内在要求,有很强的思想性、战略性、前瞻性、指导性,是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胜利的纲领性文件。 与会同志围绕“十三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要求、基本理念、重大举措等,结合外汇管理本职工作开展了学习讨论,并一致认为:外汇局全体党员干部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深入贯彻落实全会精神,把《建议》确定的各项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落到实处,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要准确把握“十三五”这一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深刻变化,坚持开放发展,主动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加快外汇管理理念和方式转变,深化外汇管理重点领域改革,有效防范和应对跨境资金流动风险,维护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协同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积极服务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要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健全改进作风长效机制,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形成敢于担当、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转自国家外汇管理局) 2015-11-03/xinjiang/2015/1103/77.html
-
2015年10月29日上午,国家外汇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党建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易纲同志主持召开国家外汇管理局党建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会议组织学习了中共中央印发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系统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外汇管理局机关党建工作,深入分析了新形势下做好局机关党建工作面临的挑战,部署安排了下一阶段机关党建重点工作。国家外汇管理局机关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方上浦、杨国中及机关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会议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外汇管理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大力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为深化外汇管理重点领域改革、提升外汇管理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 会议指出,当前外汇管理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外汇管理工作任务繁重。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决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要求,认真履行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管理党员干部,加快外汇管理理念和方式的“五个转变”,用党建工作成效促进外汇管理工作改革发展。 会议要求,要按照中央统一部署,认真做好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学习贯彻工作,学习落实中央新近出台的规章制度;紧紧围绕外汇管理中心任务,认真落实“两个责任”,统筹兼顾开展机关党建工作,扎实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机关党委要发挥好牵头和协调作用,组织落实好中央和局党组关于党建工作的部署要求,相关部门要按照分工,认真负责、密切配合,抓好职责范围内党建工作的落实;广大党员干部要牢记职责使命,认真履行职责,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充分发挥表率作用,带头增强党章党规党纪意识,带头践行廉洁自律规范。(转自国家外汇管理局) 2015-11-05/xinjiang/2015/1105/79.html
-
一是优化外汇服务质量。贯彻落实简政放权,积极推行一站式办理、首问负责制等措施,同时利用直接投资改革机会,建立火洲外汇微信群,畅通沟通渠道,及时宣传和解答政策。加强与税务等涉外主管部门的沟通交流,建立合作备忘录,充分发挥政策协调机制作用。 二是支持葡萄产业发展。建立《国家外汇管理局吐鲁番地区中心支局葡萄干出口企业监测分析工作制度》,为及时掌握葡萄干出口企业状况,支持企业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三是拓展外汇衍生产品。针对涉外企业实际资金需求,积极将新的外汇衍生产品应用本地,帮助企业规避汇率风险。 2015-10-30/xinjiang/2015/1030/75.html
-
一是集中学习。积极学习《外汇管理行政审批管理规定》,吃透制度内容,明确办理要求,简化行政审批。 二是广泛宣传。办公场所张贴最新版《外汇管理行政审批服务指南》,并附办理所需资料。 三是接受监督。在办公场所设置公示栏明确承诺办结时间,落实“明确条件、明确程序、明确时限、一次讲明,两次办结,杜绝三次”的承诺,同时在各业务柜台设立意见簿,公布投诉电话,及时了解服务评价情况,不断改进服务举措,力争服务对象“零投诉”,提升群众满意度。此外,实行服务主体电话回访制度,进一步了解服务主体对行政审批办理时效、服务态度的真实评价。 2015-09-01/xinjiang/2015/0901/57.html
-
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综合司关于印发<国家外汇管理局信息安全管理办法>等七个制度的通知》、《国家外汇管理局科技司关于印发<国家外汇管理局信息系统建设安全管理规定>等七个制度的通知》以及《国家外汇管理局新疆分局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的要求,哈密中心支局在遵循全面性、有效性、可操作性的基础上,根据形势变化和业务发展需要,对原工作制度进行了梳理修订,进一步推动外汇科技工作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2015-11-02/xinjiang/2015/1102/76.html
-
2015年8月末,首届蒙古国戈壁阿尔泰省-中国哈密地区经贸展销会在蒙古国戈壁阿尔泰省成功举行。哈密地区经贸代表团携带蔬菜、大枣、干果等深受蒙古国旅客喜爱的哈密特色农副产品参加了此次展销会。此次参展企业约10家,展销商品100余件,约1.2吨,为促进地区外向型经济多元化发展进行了有益尝试。 2015-08-31/xinjiang/2015/0831/56.html
-
主持人 袭艳春: 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欢迎大家出席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7月份我们已经连续组织了好几场关于经济数据的发布,今天我们非常高兴地请到了国家外汇管理局新闻发言人、国际收支司司长王春英女士,请她向大家介绍2016年上半年外汇收支数据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提问。下面先请王女士作介绍。 王春英: 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先通报一下2016年外汇收支情况,然后再回答大家提出的问题。 2016年上半年,全球经济仍处于深度调整期,下行风险依然较大,国际金融市场形势更加复杂;我国经济运行基本符合预期,国内金融市场总体平稳,人民币汇率保持基本稳定。外汇局一方面继续推动外汇管理改革,便利市场主体贸易投资活动;另一方面加强跨境资金流动监测,积极防范相关风险。总体看,2016年上半年我国跨境资金流出压力逐步缓解。 从银行结售汇数据看,2016年上半年,银行累计结汇4.75万亿元人民币(折合7267亿美元),售汇5.88万亿元人民币(折合9005亿美元),结售汇逆差1.13万亿元人民币(折合1738亿美元)。从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数据看,2016年上半年,累计涉外收入8.85万亿元人民币(折合13545亿美元),对外付款9.95万亿元人民币(折合15233亿美元),涉外收付款逆差1.10万亿元人民币(折合1688亿美元)。 2016年上半年我国外汇收支状况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第一,银行结售汇和涉外收付款总体仍呈现逆差。2016年上半年,按美元计价,银行结汇同比下降16%,售汇下降7%,结售汇逆差1738亿美元;上半年,银行代客涉外收入同比下降18%,支出下降5%,涉外收付款逆差1688亿美元,其中,涉外外汇收付款逆差259亿美元。 第二,跨境资金流出压力逐步缓解。从银行结售汇数据看,2016年一季度逆差1248亿美元,二季度逆差大幅收窄至490亿美元,其中,月度结售汇逆差由1月份的544亿美元,逐步回落到5、6月份的125亿和128亿美元。从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数据看,一季度逆差1123亿美元,二季度逆差收窄至565亿美元,其中,1至4月份,银行代客涉外外汇收付款逆差逐月减少,分别为201亿、105亿、59亿和20亿美元;5、6月份转为顺差2亿和125亿美元。 第三,售汇率下降,部分渠道的外汇融资规模回升。2016年一季度,衡量企业购汇动机的售汇率,也就是客户从银行买汇与客户涉外外汇支出之比为80%,二季度售汇率为74%,较一季度下降6个百分点。2016年上半年,境内外汇贷款余额下降583亿美元,一季度和二季度分别下降350亿和234亿美元。同时,一季度,海外代付、远期信用证等进口跨境融资余额下降349亿美元,二季度降幅收窄至50亿美元。其中,进口跨境外汇融资余额自3月份起已连续4个月回升,显示企业对外债务去杠杆化步伐放缓。 第四,结汇率上升,市场主体持汇意愿有所减弱。2016年一季度,衡量结汇意愿的结汇率,也就是客户向银行卖出外汇与客户涉外外汇收入之比为59%,二季度结汇率为63%,较一季度上升4个百分点。上半年,银行的各项外汇存款余额增加288亿美元,其中,一季度增加386亿美元,二季度减少98亿美元,这些都显示企业和个人保留外汇的意愿减弱。 第五,银行远期结售汇逆差大幅收窄。2016年上半年,银行对客户远期结汇签约同比下降61%,远期售汇签约下降55%,远期结售汇签约逆差370亿美元,同比下降46%。其中,一季度逆差363亿美元,二季度逆差收窄至8亿美元,显示远期市场外汇供求逐渐趋向平衡,市场对人民币汇率的预期趋于稳定。 以上就是我要通报的2016年上半年外汇收支主要统计数据。下面,欢迎大家就我国外汇收支状况有关问题提问。 主持人 袭艳春: 下面进入提问环节,提问前请通报一下所在的新闻机构。请大家提问。 经济日报记者: 近一段时间以来,我国跨境资本流动出现了比较大的波动,在将来一段时间,这是否会成为常态? 王春英: 按照国际公认的方法,国际收支平衡表可以比较全面地反映一个国家的跨境资本流动状况。目前,我们已经公布了今年一季度国际收支平衡表数据,过一段时间我们还要发布上半年数据。 王春英: 从近年来的我国国际收支状况看,主要特点是经常账户顺差,非储备性质的资本和金融账户逆差。在分析问题时,我们一般会把储备从资本和金融账户中剔除,主要观察非储备性质的资本和金融账户情况。如果包含储备,在不考虑净误差与遗漏的情况下,经常账户顺差规模就会对应着资本和金融账户逆差规模。 首先,经常账户顺差是我国跨境资本流动的基础。根据国际收支统计原则,经常账户顺差实际上是我国持续跨境输出资本、不断累积对外债权的基础。比如,我国货物出口收到的外汇,或者对外提供服务收到的外汇,都要通过投资等方式运用到境外,这就会表现为资本和金融账户逆差。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经常账户持续顺差,今年一季度顺差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1.6%,历史最高曾达到10%左右,目前是处于国际公认的合理水平。 其次,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日益成为我国跨境资本流动的主力。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集中反映民间部门的跨境资本流动,2014年二季度前后,我国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出现较大变化。2014年以前,除个别季度外,我国非储备性质的资本和金融账户持续顺差,尤其是2003年到2013年这11年间,外来资本大量流入中国,外汇储备也较快增长。从2014年起,我国非储备性质的资本和金融账户开始出现逆差,但主导因素不是外来资本撤资,而是我国民间部门不断地扩大对外投资,布局海外。以2016年一季度为例,一方面,我国企业和个人对外金融资产增加了1098亿,其中超过50%是对外直接投资。另一方面,我国对外负债下降135亿美元,这有利于减少货币错配风险和降低整个社会的杠杆率。同时,我们仍吸收了411亿美元的外商直接投资净流入,说明境外长期资本继续看好中国。 从未来情况看,我国跨境资本流动总体仍会主要反映国内经济基本面。随着国内经济转型升级,我国经济仍将保持中高速增长,以货物贸易为主导的经常账户仍会保持顺差。同时,我国外汇储备依然充裕,防范跨境资本流动风险的能力较强。而且,我国对长期资本的吸引力依然较强。另外,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推进,国内企业和个人将更加理性、合理的调整资产负债结构,这将引导我国跨境资本流动向着一个更加平稳的方向发展,谢谢。 央视记者: 从刚才您发布的一些数据可以看出,上半年我国跨境资金流出压力有所减缓,请问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您如何看待未来我国跨境资金流动形势? 王春英: 谢谢你的问题。从刚刚发布的数据看,上半年跨境资金流出压力确实逐步缓解,这主要体现了国内外市场环境的变化。 一是宏观经济金融环境总体较为平稳。从外部看,除了年初以及6月底,其他大部分时间国际金融市场保持基本稳定,美联储加息进程放缓,上半年美元指数总体下降了2.6%。从国内看,经济运行仍保持在合理区间,二季度经济延续了一季度平稳增长的态势,国内需求的作用更加巩固,各项改革也取得了积极进展,部分经济指标表现良好。比如,就业和物价水平总体稳定,市场销售平稳增长,官方PMI指数在多数时间处于扩张区间等。 二是市场情绪趋向稳定和理性,人民币汇率贬值预期减弱。随着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市场主体逐步适应新机制,汇率预期总体趋稳。从境内外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价差来看,今年1至4月份日均价差逐渐收窄,分别为419个、111个、94个和80个基点;5月份虽然扩大至162个基点,但6月份又回落到97个基点。总之,市场情绪的稳定是个非常可喜的变化。 总体来看,未来我国跨境资金流动将保持基本稳定。一方面,国内外环境中的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确实会给我国跨境资金流动平稳运行带来一些挑战。但另一方面,支撑我国国际收支平稳运行的因素依然很多。第一,我国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经济结构持续优化,经济增速在世界范围内仍属于较高水平。另外,我国财政状况良好,金融体系稳健,而且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余地大的特征没有变。根据7月19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的最新预测,今年全球经济将增长3.1%,比4月份的预测下调了0.1个百分点,但将今年我国经济增长的预测上调了0.1个百分点至6.6%,这是基金组织今年以来第二次调高对我国经济的预测。第二,经常账户持续顺差,并且处于合理范围之内。第三,境内外资产收益仍维持一定差距。例如,今年6月末,我国1年期国债收益率高于美国1.8个百分点,10年期国债收益率高出1.2个百分点。第四,外汇储备余额仍然稳居世界第一位。此外,当前国际上关于防范风险的沟通协调不断加强,有利于维护市场稳定。 中国日报记者: 英国脱欧以来,全球金融市场波动加大,请问对我国跨境资金流动产生了什么影响,我国将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防范相关风险?谢谢。 王春英: 英国脱欧事件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在英国脱欧公投前后,我们均加强了高频的统计监测和预警。到目前为止,尚没有发现英国脱欧事件对我国跨境资金流动产生较大影响。 第一,短期看,影响主要来自国际市场波动,但压力得到有效释放,境内外汇供求受到的影响有限。英国脱欧公投结果公布以后,国际金融市场大幅震荡,美元指数较快攀升,市场避险情绪也明显加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有所贬值,但我国跨境资金流动和境内外汇供求状况保持基本稳定,这也说明汇率对市场供求的调节作用进一步增强。 第二,中长期看,影响将是一个复杂和逐步显现的过程,不会改变我国跨境资金流动保持基本稳定的大局。英国脱欧公投以后的市场演变与传导具有较大不确定性,而且可能会影响到美联储货币政策的调整节奏,共同影响我国跨境资金流动。比如说,如果英国脱欧事件对市场的冲击出现反复,那么可能继续通过市场震荡、避险情绪上升、美元走强的传导机理影响我国跨境资金流动,但美联储加息进程也可能因市场震荡而减缓。此外,英国脱欧对英国以及欧洲经济的影响,进而对我国和英国以及欧洲贸易、投资的影响,不会在短期内立刻显现和大幅调整,因此对我国跨境资金流动的影响也不会立刻显现。 第三,历史的看,近年来我国跨境资金流动多次经受住了外部冲击的考验,说明我们保持稳定的基础是牢固的。从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到2011年的欧债危机,再到2014年美联储结束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以及2015年首次加息,国际金融市场都发生了比较大的波动。我国跨境资金流动虽然受到一定影响,但都在短期波动后逐步回稳,相关风险也都在可控范围之内,这与我国经济基本面良好、外部账户稳健和外汇储备充裕等因素密切相关,这次英国脱欧的影响也不例外,只要我国内部基础稳固,跨境资金流动保持基本稳定的趋势不会改变。 当然,我们也会继续加强监测,实时评估影响,不断完善已有的政策预案,积极防范跨境资金流动风险。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 通过外汇储备和银行结售汇数据可以看出,我国跨境资本流出规模正在收窄,可是从人民币汇率的角度来看,特别是5月份和6月份,贬值压力实际上是加大的,也就是说汇率贬值和跨境资本流动出现了脱钩,人民币的量价是背离了,您能不能分析一下原因是什么,和我们的外汇管理的政策有没有关系? 王春英: 关于你提到的这个问题,我们也观察到了。结售汇逆差逐步收窄,跨境资金流出总体下降,但人民币汇率的变化也是正常现象。去年“8·11”汇改,人民银行完善了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机制,去年12月份又公布了人民币汇率指数,进一步完善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的形成机制,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近一段时期,受市场供求和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的双重影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有所贬值,但对一篮子货币汇率仍保持了基本稳定。 关于结售汇逆差的变化,其实还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前面提到的,近期出台了一些支持跨境投融资的新政策,很多企业也会考虑增加境外融资,减少购汇,所以在汇率贬值的情况下,结售汇逆差不一定会扩大。 北京电视台记者: 我们注意到,外储数据在3、4月连续两个月增加,5月有所回落,6月份再度增加。请问6月份外汇储备规模上升的原因是什么?您如何看待当前我国的外汇储备规模水平? 王春英: 影响外汇储备规模变动的因素主要有四类:一是国际收支交易导致的储备变化,这其中既包括央行为满足外汇供求而进行的调节,也包括储备经营收益;二是外汇储备投资资产的价格波动,也就是价值重估;三是汇率折算因素,由于我国外汇储备用美元作为计量货币,同时储备坚持多元化经营,其他各种货币相对美元的汇率变动可能导致外汇储备规模发生变化;四是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定义,外汇储备在支持“走出去”等方面的资金运用记账时会从外汇储备规模内调整至规模外。 2016-09-06/xinjiang/2016/0906/279.html
-
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了2016年一季度国际收支平衡表正式数据。国家外汇管理局新闻发言人就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最新数据,2016年一季度经常账户顺差同比降幅较大,请问主要原因是什么?对未来经常账户的展望如何? 答:2016年一季度经常账户顺差393亿美元,同比(下同)下降54%。主要原因包括: 一是货物贸易顺差下降。一季度,国际收支口径的货物贸易顺差1039亿美元,下降11%。由于国际市场需求不振,出口由2015年同期的增长0.3%转为下降12%,而进口则因国内经济企稳、大宗商品价格回升使得降幅由2015年同期的16%收窄至12%,加上出口基数高等因素影响,导致货物贸易顺差下降。 二是服务贸易逆差增长。一季度服务贸易逆差576亿美元,增长47%,主要来源是旅行项目。旅行项目逆差554亿美元,增长33%。旅行逆差的扩大,反映在我国经济实力逐渐增强、居民收入持续增长的带动下,居民境外实际购买力提高,境外旅游、留学和就医需求日益旺盛。 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内,经常账户将保持一定规模顺差,与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仍将处于国际公认的合理水平。首先,货物贸易将维持顺差。全球经济缓慢复苏有助于稳定外需,3-5月份我国出口已经出现回暖;而由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仍处低位,再加上我国内需保持相对稳定,进口规模仍会明显低于出口。其次,服务贸易等项目将继续呈现逆差。总的来看,经常账户将在货物贸易主导下持续顺差,与GDP之比有望与近几年的水平大体持平。 问: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最新数据,2016年一季度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继续呈现逆差。请问如何看待这种状况?对未来国际收支形势有何判断? 答: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不含储备资产,下同)逆差主要体现了境内主体对外投资的增加和对外负债的减少。2016年一季度,金融账户的逆差规模为1233亿美元,同比增长9%,环比下降26%。一方面,境内主体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的活跃度上升,但较2015年四季度更趋理性。一季度对外资产增加1098亿美元,同比多增35%,环比少增3%,其中的直接投资和其他投资的对外资产分别增加574亿美元和287亿美元,同比分别多增77%和26%,环比分别少增13%和6%。另一方面,我国企业对外债务继续下降,但去杠杆化进程趋缓。一季度对外负债下降135亿美元,同比和环比分别少降57%和75%,其中的其他投资负债项下净流出385亿美元,同比和环比均下降67%;直接投资项下境外资本仍保持较大规模的净流入,显示境外的长期资本仍看好中国。 此外,我国跨境资金流出压力近期已经逐步缓解。银行结售汇逆差4月和5月环比分别下降35%和47%;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逆差4月环比收窄66%,5月的外汇收付款由逆转顺;外汇储备余额4-5月月均下降104亿美元,与一季度月均下降393亿美元相比,已经明显好转。 2016年,我国国际收支将继续呈现经常账户顺差、资本和金融账户逆差的格局,国际收支总体有望基本平衡。一方面,在国家经济结构转型、产能调整、产业升级等政策措施推动下,我国经济仍会保持中高速增长,以货物贸易为主导的经常项目将继续保持顺差,我国外汇储备依然充裕,抵御跨境资本流动冲击的能力较强,这些因素都会继续吸引长期的外来投资。另一方面,我国经济将进入转型升级新常态,国内企业主动参与国际经济发展的意识增强,将促使企业根据国内外形势和自身发展需要合理安排跨境投融资。因此,我国跨境资金将会呈现有进有出、双向波动的格局,国际收支总体有望基本平衡。(转自国家外汇管理局) 2016-08-04/xinjiang/2016/0804/271.html
-
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6月,银行结汇8875亿元人民币(等值1347亿美元),售汇9721亿元人民币(等值1476亿美元),结售汇逆差846亿元人民币(等值128亿美元)。其中,银行代客结汇8028亿元人民币,售汇9189亿元人民币,结售汇逆差1161亿元人民币;银行自身结汇847亿元人民币,售汇532亿元人民币,结售汇顺差315亿元人民币。同期,银行代客远期结汇签约554亿元人民币,远期售汇签约609亿元人民币,远期净售汇55亿元人民币。截至本月末,远期累计未到期结汇2285亿元人民币,未到期售汇8353亿元人民币,未到期净售汇6068亿元人民币;未到期期权Delta净敞口-1234亿元人民币。 2016年1-6月,银行累计结汇47473亿元人民币(等值7267亿美元),累计售汇58822亿元人民币(等值9005亿美元),累计结售汇逆差11349亿元人民币(等值1738亿美元)。其中,银行代客累计结汇42673亿元人民币,累计售汇55031亿元人民币,累计结售汇逆差12358亿元人民币;银行自身累计结汇4799亿元人民币,累计售汇3790亿元人民币,累计结售汇顺差1009亿元人民币。同期,银行代客累计远期结汇签约2330亿元人民币,累计远期售汇签约4752亿元人民币,累计远期净售汇2423亿元人民币。 2016年6月,境内银行代客涉外收入16689亿元人民币(等值2533亿美元),对外付款18270亿元人民币(等值2773亿美元),涉外收付款逆差1581亿元人民币(等值240亿美元)。 2016年1-6月,境内银行代客累计涉外收入88484亿元人民币(等值13545亿美元),累计对外付款99524亿元人民币(等值15233亿美元),累计涉外收付款逆差11040亿元人民币(等值1688亿美元)。(转自国家外汇管理局) 附:名词解释和相关说明 国际收支是指我国居民与非居民间发生的一切经济交易,包括引起居民和非居民间资产和负债变化的所有金融交易和实物交易。 银行结售汇是指外汇指定银行为客户及其自身办理的结汇和售汇业务,包括远期结售汇履约和期权行权数据,不包括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数据。银行结售汇统计时点为人民币与外汇兑换行为发生时。其中,结汇是指外汇所有者将外汇卖给外汇指定银行,售汇是指外汇指定银行将外汇卖给外汇使用者。结售汇差额是结汇与售汇的轧差数。银行结售汇形成的差额将通过银行在银行间外汇市场买卖平盘,是引起我国外汇储备变化的主要来源之一,但其不等于同期外汇储备的增减额。 银行结售汇不按居民与非居民交易的原则进行统计,且其仅包括银行与客户及其自身之间发生的本外币买卖,即人民币和外汇的兑换交易,不同于国际收支交易的统计范围。 远期结售汇签约是指银行与客户协商签订远期结汇(售汇)合同,约定将来办理结汇(售汇)的外汇币种、金额、汇率和期限;到期外汇收入(支出)发生时,即按照远期结汇(售汇)合同订明的币种、金额、汇率办理结汇(售汇)。远期结售汇业务使得企业可提前锁定未来结汇或售汇的汇率,从而有效规避人民币汇率变动的风险。银行一般会通过银行间外汇市场来对冲远期结售汇业务形成的风险敞口。比如,当银行签订的远期结汇大于远期售汇时,银行一般会将同等金额的外汇提前在银行间外汇市场卖出,反之亦然。因而远期结售汇也是影响我国外汇储备变化的一个因素。 本期末远期结售汇累计未到期额是指银行与客户签订的远期结汇和售汇合同在本期末仍未到期的余额;差额是指未到期远期结汇和售汇余额之差。签约额与累计未到期额之间的关系为:本期末远期结售汇累计未到期额=上期末远期结售汇累计未到期额+本期远期结售汇签约额-本期远期结售汇履约额。 未到期期权Delta净敞口是指银行对客户办理的期权业务在本期末累计未到期合约所隐含的即期汇率风险敞口。银行为管理这部分风险敞口,在期权合约存续期间通常会在外汇市场进行对冲。 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是指境内非银行居民机构和个人(统称非银行部门)通过境内银行与非居民机构和个人之间发生的收付款,不包括现钞收付和银行自身涉外收付款。具体包括:非银行部门和非居民之间通过境内银行发生的跨境收付款(包括外汇和人民币),以及非银行部门和非居民之间通过境内银行发生的境内收付款(暂不包括境内居民个人与境内非居民个人之间发生的人民币收付款),统计时点为客户在境内银行办理涉外收付款时。其中,银行代客涉外收入是指非银行部门通过境内银行从非居民收入的款项,银行代客对外支出是指非银行部门通过境内银行向非居民支付的款项。 2016-08-31/xinjiang/2016/0831/278.html
-
截至2016年3月末,我国全口径外债余额为88165亿元人民币(等值13645亿美元,不包括香港特区、澳门特区和台湾地区对外负债,下同)。 从期限结构看,中长期外债余额为33301亿元人民币(等值5154亿美元),占38%;短期外债余额为54864亿元人民币(等值8491亿美元),占62%。短期外债余额中,与贸易有关的信贷占41%。 从机构部门看,广义政府债务余额为7385亿元人民币(等值1143亿美元),占8%;中央银行债务余额为4828亿元人民币(等值747亿美元),占6%;银行债务余额为36063亿元人民币(等值5581亿美元),占41%;其他部门债务余额为24543亿元人民币(等值3799亿美元),占28%;直接投资:公司间贷款债务余额为15346亿元人民币(等值2375亿美元),占17%。 从债务工具看,货币与存款余额为20858亿元人民币(等值3228亿美元),占24%;贷款余额为19406亿元人民币(等值3004亿美元),占22%;贸易信贷与预付款余额为15384亿人民币(等值2381亿美元),占17%;直接投资:公司间贷款余额为15346亿人民币(等值2375亿美元),占17%;债务证券余额为13284 亿元人民币(等值2056亿美元),占15%;特别提款权(SDR)分配为636亿元人民币(等值98亿美元),占1%;其他债务负债余额为3251亿元人民币(等值503亿美元),占4% 。 从币种结构看,本币外债余额为39109亿元人民币(等值6053亿美元),占44%;外币外债余额(含SDR分配)为49055亿元人民币(等值7592亿美元),占56%。在外币登记外债余额中,美元债务占79%,欧元债务占8%,港币债务占5%,日元债务占4%,特别提款权和其他外币债务合计占4%。 附:名词解释及相关说明 关于外债期限结构分类。按照期限结构对外债进行分类,有两种分类方法。一是按照签约期限划分,即合同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外债为中长期外债,合同期限在一年或一年以下的外债为短期外债;二是按照剩余期限划分,即在签约期限划分的基础上,将未来一年内到期的中长期外债纳入到短期外债中。本新闻稿所述的中长期外债和短期外债是以签约期限进行分类。 与贸易有关的信贷是一个较广义的概念,除贸易信贷与预付款外,它还包括为贸易活动提供的其他信贷。从定义上看,与贸易有关的信贷包括贸易信贷与预付款、银行贸易融资、与贸易有关的短期票据等。其中,贸易信贷与预付款是指发生在中国大陆居民与境外(含港、澳、台地区)非居民之间,由货物交易的卖方和买方之间直接提供信贷而产生对外负债,即由于商品的资金支付时间与货物所有权发生转移的时间不同而形成的债务。具体包括供应商(如境外出口商)为商品交易和服务直接提供信贷,以及购买者(如境外进口商)为商品和服务以及进行中(或准备承担)的工作预先付款;银行贸易融资是指第三方(如银行)向出口商或进口商提供的与贸易有关的贷款,如外国金融机构或出口信贷机构向买方提供的贷款。(转自国家外汇管理局) 附件:中国2016年3月末按部门划分的外债总额头寸 附件1: 中国2016年3月末按部门划分的外债总额头寸 2016-08-18/xinjiang/2016/0818/2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