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署新设一批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 用新模式为外贸发展提供新支撑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月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根据督查情况完善激励和问责机制,以奖惩分明促勤政有为;部署新设一批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用新模式为外贸发展提供新支撑。 会议指出,去年年中以来,国务院持续通过督查推动重大决策部署和政策措施落实,既肯定各地、各部门主动积极开展工作取得的成效,也严令整改政策实施中的落地难、不作为等问题。会议决定,对去年推进棚改和重大项目建设、盘活存量资金和闲置土地等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做得较好的4个省(市),对落实重点政策成效较明显的20个地市、20个县区,对督查发现问题整改有力的6个省级政府部门予以通报表扬,在2016年对上述地区实行“免督查”,并采取以下激励措施:一是国家在资金上对这些地区重点项目建设给予额外支持。二是督查收回的中央预算内投资和专项转移支付沉淀资金,全部用于奖励这些地区发展。三是对这些地区的企业申请发行企业债减少审批环节。四是统筹实际需求,对这些地区相应给予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支持。要根据新情况形成新的调动地方积极性的激励机制,鼓励竞相推动科学发展。同时,在去年已分两批开展督查问责的基础上,近期聚焦公租房闲置、民生项目资金大量结存、安全生产隐患整改不力等方面的不落实、不作为问题,各地依法依纪对包括地厅级在内的900多名干部分别采取开除、撤职、降职、记过等方式予以问责。国务院相关部门也将对问题比较突出的部分省级政府职能部门和地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开展约谈。会议要求,要坚持改革创新,紧密结合政府职能转变,建立健全正向激励和整改问责的长效机制,为愿干事、能干事的干部提供更大舞台,督促形成竞相发力、主动破难前行的工作劲头和态势。 会议认为,积极稳妥扩大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点,是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等改革的重要举措,既可吸引大中小企业集聚,促进新业态成长,又能便利有效监管,对推动“双创”,增加就业,使外贸更好适应新形势、赢得新优势,具有重要意义。会议决定,将先行试点的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初步探索出的相关政策体系和管理制度,向更大范围推广。按照合理布局、注重特色和可操作性的原则,在东中西部选择一批基础条件较好、进出口和电子商务规模较大的城市,新设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复制推广以下经验做法:一是构建六大体系,包括企业、金融机构、监管部门等信息互联互通的信息共享体系,一站式的在线金融服务体系,全程可验可测可控的智能物流体系,分类监管、部门共享和有序公开的电子商务信用体系,以及为企业经营、政府监管提供服务保障的统计监测体系和风险防控体系。二是建设线上“单一窗口”和线下“综合园区”两个平台,实现政府部门间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汇聚物流、金融等配套设施和服务,为跨境电子商务打造完整产业链和生态圈。以更加便捷高效的新模式释放市场活力,促进企业降成本、增效益,支撑外贸优进优出、升级发展。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 2016-01-15/jiangxi/2016/0115/370.html
-
2015年三季度,我国经常账户顺差3773亿元人民币,资本和金融账户顺差715亿元人民币,其中,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逆差9330亿元人民币,储备资产减少10046亿元人民币。 2015年前三季度,我国经常账户顺差12881亿元人民币,资本和金融账户逆差2866亿元人民币,其中,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逆差17052亿元人民币,储备资产减少14169亿元人民币。 按美元计价,2015年三季度,我国经常账户顺差603亿美元,其中,货物贸易顺差1599亿美元,服务贸易逆差663亿美元,初次收入逆差275亿美元,二次收入逆差59亿美元。资本和金融账户顺差114亿美元,其中,资本账户逆差0.2亿美元,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逆差1491亿美元,储备资产减少1605亿美元。 按美元计价,2015年前三季度,我国经常账户顺差2089亿美元,其中,货物贸易顺差4165亿美元,服务贸易逆差1607亿美元,初次收入逆差379亿美元,二次收入逆差90亿美元。资本和金融账户逆差470亿美元,其中,资本账户顺差3亿美元,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逆差2750亿美元,储备资产减少2277亿美元。(完) 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概览表) 单位:亿元人民币 项 目 行次 2015年三季度 2015年前三季度 1. 经常账户 1 3,773 12,881 贷方 2 41,756 119,765 借方 3 -37,983 -106,884 1.A 货物和服务 4 5,859 15,795 贷方 5 38,533 107,385 借方 6 -32,674 -91,590 1.A.a 货物 7 10,005 25,731 贷方 8 35,028 97,005 借方 9 -25,024 -71,274 1.A.b 服务 10 -4,146 -9,936 贷方 11 3,504 10,380 借方 12 -7,650 -20,316 1.B 初次收入 13 -1,720 -2,354 贷方 14 2,639 10,669 借方 15 -4,358 -13,024 1.C 二次收入 16 -367 -560 贷方 17 585 1,711 借方 18 -951 -2,271 2. 资本和金融账户 19 715 -2,866 2.1 资本账户 20 -1 17 贷方 21 4 25 借方 22 -5 -9 2.2 金融账户 23 716 -2,883 资产 24 5,831 -804 负债 25 -5,115 -2,079 2.2.1 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 26 -9,330 -17,052 2.2.1 .1 直接投资 27 426 6,065 资产 28 -2,028 -5,268 负债 29 2,453 11,333 2.2.1 .2 证券投资 30 -1,077 -2,553 资产 31 -4 -3,511 负债 32 -1,073 959 2.2.1 .3 金融衍生工具 33 -89 -132 资产 34 -73 -212 负债 35 -16 80 2.2.1 .4 其他投资 36 -8,590 -20,433 资产 37 -2,110 -5,982 负债 38 -6,480 -14,450 2.2.2 储备资产 39 10,046 14,169 3.净误差与遗漏 40 -4,488 -10,014 注: 1.根据《国际收支和国际投资头寸手册》(第六版)编制。 2.“贷方”按正值列示,“借方”按负值列示,差额等于“贷方”加上“借方”。本表除标注“贷方”和“借方”的项目外,其他项目均指差额。 3.资本和金融账户中包含储备资产。 4.以人民币计值的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折算方法为,当季以美元为计价单位的国际收支平衡表,通过当季人民币对美元季平均汇率中间价折算。2015年前三季度人民币计值的国际收支平衡表为上半年人民币计值的正式数与三季度人民币计值的正式数累加得到。 5.本表计数采用四舍五入原则。 6.细项数据请参见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互联网站“统计数据”栏目。 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概览表) 位:亿美元 项 目 行次 2015年三季度 2015年前三季度 1. 经常账户 1 603 2,089 贷方 2 6,673 19,401 借方 3 -6,070 -17,312 1.A 货物和服务 4 936 2,558 贷方 5 6,158 17,392 借方 6 -5,221 -14,834 1.A.a 货物 7 1,599 4,165 贷方 8 5,598 15,710 借方 9 -3,999 -11,545 1.A.b 服务 10 -663 -1,607 贷方 11 560 1,682 借方 12 -1,223 -3,289 1.B 初次收入 13 -275 -379 贷方 14 422 1,732 借方 15 -696 -2,110 1.C 二次收入 16 -59 -90 贷方 17 93 277 借方 18 -152 -367 2. 资本和金融账户 19 114 -470 2.1 资本账户 20 0 3 贷方 21 1 4 借方 22 -1 -1 2.2 金融账户 23 114 -473 资产 24 932 -153 负债 25 -817 -321 2.2.1 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 26 -1,491 -2,750 2.2.1 .1 直接投资 27 68 988 资产 28 -324 -853 负债 29 392 1,841 2.2.1 .2 证券投资 30 -172 -413 资产 31 -1 -573 负债 32 -171 160 2.2.1 .3 金融衍生工具 33 -14 -21 资产 34 -12 -34 负债 35 -2 13 2.2.1 .4 其他投资 36 -1,373 -3,304 资产 37 -337 -969 负债 38 -1,036 -2,334 2.2.2 储备资产 39 1,605 2,277 3.净误差与遗漏 40 -717 -1,618 注: 1.根据《国际收支和国际投资头寸手册》(第六版)编制。 2.“贷方”按正值列示,“借方”按负值列示,差额等于“贷方”加上“借方”。本表除标注“贷方”和“借方”的项目外,其他项目均指差额。 3.资本和金融账户中包含储备资产。 4.本表计数采用四舍五入原则。 5.细项数据请参见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互联网站“统计数据”栏目。 2015-12-31/jiangxi/2015/1231/365.html
-
截至2015 年 9 月末,我国全口径外债余额为 97318 亿元人民币(等值 15298 亿美元,不包括香港特区、澳门特区和台湾地区对外负债,下同)。 从期限结构看,中长期外债余额为32207亿元人民币(等值5063亿美元),占33%;短期外债余额为65111亿元人民币(等值10235亿美元),占67%。短期外债余额中,与贸易有关的信贷占49 %。 从机构部门看,广义政府债务余额为6665亿元人民币(等值1048亿美元),占7%;中央银行债务余额为2599亿元人民币(等值409亿美元),占3%;银行债务余额为44758亿元人民币(等值7035亿美元),占46%;其他部门债务余额为30239亿元人民币(等值4754亿美元),占31%;直接投资:公司间贷款债务余额为13057亿元人民币(等值2052亿美元),占13%。 从债务工具看,贷款余额为24367亿元人民币(等值3830亿美元),占25%;贸易信贷与预付款余额为18111亿元人民币(等值2847亿美元),占19%;货币与存款余额为24687亿元人民币(等值3881亿美元),占25%;债务证券余额为15474亿元人民币(等值2432亿美元),占16%;特别提款权(SDR)分配为624亿元人民币(等值98亿美元),占1%;直接投资:公司间贷款余额为13057亿元人民币(等值2052亿美元),占13%;其他债务负债余额为998亿元人民币(等值158亿美元),占1% 。 从币种结构看,本币外债余额为46161亿元人民币(等值7256亿美元),占47%;外币外债余额(含SDR分配)为51157亿元人民币(等值8042亿美元),占53%。在外币登记外债余额中,美元债务占80%,日元债务占4%,欧元债务占7%。 附 名词解释及相关说明 关于外债期限结构分类。按照期限结构对外债进行分类,有两种分类方法。一是按照签约期限划分,即合同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外债为中长期外债,合同期限在一年或一年以下的外债为短期外债;二是按照剩余期限划分,即在签约期限划分的基础上,将未来一年内到期的中长期外债纳入到短期外债中。本新闻稿所述的中长期外债和短期外债是以签约期限进行分类。 与贸易有关的信贷是一个较广义的概念,除企业间贸易信贷外,它还包括了为贸易活动提供的其他信贷。从定义上看,与贸易有关的信贷包括企业间贸易信贷、银行贸易融资、与贸易有关的短期票据等。企业间贸易信贷是指发生在中国大陆居民与境外(含港、澳、台地区)非居民之间,由货物交易的卖方和买方之间直接提供信贷而产生对外负债,即由于商品的资金支付时间与货物所有权发生转移的时间不同而形成的债务。具体包括供应商(如境外出口商)为商品交易和服务直接提供信贷,以及购买者(如境外进口商)为商品和服务以及进行中(或准备承担)的工作预先付款。银行贸易融资是指第三方(如银行)向出口商或进口商提供的与贸易有关的贷款,如外国金融机构或出口信贷机构向买方提供的贷款。 附表 中国2015年9月末按部门划分的外债总额头寸 2015年9月末 2015年9月末 (亿元人民币) (亿美元) 广义政府 6665 1048 短期 0 0 货币与存款 0 0 债务证券 0 0 贷款 0 0 贸易信贷与预付款 0 0 其他债务负债 0 0 长期 6665 1048 SDR分配 0 0 货币与存款 0 0 债务证券 3665 576 贷款 3000 472 贸易信贷与预付款 0 0 其他债务负债 0 0 中央银行 2599 409 短期 737 116 货币与存款 737 116 债务证券 0 0 贷款 0 0 贸易信贷与预付款 0 0 其他债务负债 0 0 长期 1862 293 SDR分配 624 98 货币与存款 0 0 债务证券 325 51 贷款 0 0 贸易信贷与预付款 0 0 其他债务负债 913 144 其他接受存款公司 44758 7035 短期 37540 5901 货币与存款 23950 3765 债务证券 5690 894 贷款 7900 1242 贸易信贷与预付款 0 0 其他债务负债 0 0 长期 7218 1134 货币与存款 0 0 债务证券 4034 634 贷款 3178 499 贸易信贷与预付款 0 0 其他债务负债 6 1 其他部门 30239 4754 短期 22002 3459 货币与存款 0 0 债务证券 88 14 贷款 4097 644 贸易信贷与预付款 17794 2797 其他债务负债 23 4 长期 8237 1295 货币与存款 0 0 债务证券 1672 263 贷款 6192 973 贸易信贷与预付款 317 50 其他债务负债 56 9 直接投资:公司间贷款 13057 2052 直接投资企业对直接投资者的债务负债 10931 1718 直接投资者对直接投资企业的债务负债 18 3 对关联企业的债务负债 2108 331 外债总额头寸 97318 15298 注:1.本表按照签约期限划分长期、短期外债; 2.本表统计采用四舍五入法。 2015-12-31/jiangxi/2015/1231/367.html
-
2015年9月末,我国对外金融资产62810亿美元,对外负债47411亿美元,对外净资产15399亿美元。 在对外资产中,直接投资10383亿美元,证券投资2575亿美元,金融衍生工具56亿美元,其他投资13894亿美元,储备资产35903亿美元,分别占对外金融资产的17%、4%、0.1%、22%和57%;在对外负债中,直接投资28521亿美元,证券投资7875亿美元,金融衍生工具119亿美元,其他投资10896亿美元,分别占对外负债的60%、17%、0.3%和23%。 2015年9月末中国国际投资头寸表 单位:亿美元 项目 行次 期末头寸 净头寸 1 15,399 资产 2 62,810 1 直接投资 3 10,383 1.1 股权 4 8,492 1.2 关联企业债务 5 1,891 2 证券投资 6 2,575 2.1 股权 7 1,591 2.2 债券 8 984 3 金融衍生工具 9 56 4 其他投资 10 13,894 4.1 其他股权 11 1 4.2 货币和存款 12 3,575 4.3 贷款 13 4,945 4.4 保险和养老金 14 178 4.5 贸易信贷 15 4,947 4.6 其他 16 248 5 储备资产 17 35,903 5.1 货币黄金 18 612 5.2 特别提款权 19 105 5.3 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 20 47 5.4 外汇储备 21 35,141 5.5其他储备资产 22 -2 负债 23 47,411 1 直接投资 24 28,521 1.1 股权 25 26,335 1.2 关联企业债务 26 2,186 2 证券投资 27 7,875 2.1 股权 28 5,541 2.2 债券 29 2,334 3 金融衍生工具 30 119 4 其他投资 31 10,896 4.1 其他股权 32 0 4.2 货币和存款 33 3,831 4.3 贷款 34 3,867 4.4 保险和养老金 35 90 4.5 贸易信贷 36 2,847 4.6 其他 37 163 4.7 特别提款权 38 98 说明:1. 本表记数采用四舍五入原则。 2. 净头寸是指资产减负债,“+”表示净资产,“—”表示净负债。 2015-12-31/jiangxi/2015/1231/364.html
-
问:如何看待9月末我国全口径外债数据变化? 答:截至2015年9月末,我国全口径外债余额为等值15298亿美元,较6月末减少1503亿美元。分析显示,当前影响我国外债规模变动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境内市场主体积极偿还贸易融资项下债务款项,规避汇率风险。9月末,银行贸易融资余额(即海外代付、远期信用证)较6月末减少314亿美元。二是境内市场主体通过财务运作优化本外币资产负债结构。9月末,人民币外债余额较6月末下降981亿美元。三是因三季度美元加息预期升温,部分境外金融机构和非居民存款配置调整。9月末,我国金融机构被动吸收的境外同业存款和非居民存款较6月末减少703亿美元。 总体来看,外债规模的下降,说明我国对外偿付风险减小。未来,随着人民币汇率弹性的不断增强、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深入推进,以及国际市场利率汇率的变动,我国全口径外债规模的短期波动可能成为新常态。外汇局将继续加强事中事后监测分析,积极构建宏观审慎管理框架下的外债和资本流动管理体系,完善应对政策储备和应急预案,防范异常跨境资金流动风险。 2015-12-31/jiangxi/2015/1231/366.html
-
为规范和便利银行及个人外汇业务操作,近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进一步完善个人外汇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汇发[2015]49号,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主要内容包括:一是明确个人外汇业务监测系统自 2016年 1月 1日起 在全国正式上线运行,个人结售汇管理信息系统同时停止使用。二是完善个人外汇业务“关注名单”管理。将存在借用他人额度办理结售汇行为的个人,直接列入“关注名单”;对出借本人额度协助他人进行分拆结售汇的个人进行风险提示,若再次出现该类行为则将其列入“关注名单”。三是清理整合法规。废止涉及个人结售汇业务的5项外汇管理法规,便利市场主体理解和执行。 与《通知》配套上线的个人外汇业务监测系统,将在现有个人外汇管理框架下,进一步便利银行及个人办理外汇业务,提升个人外汇业务监管效率。该系统遵循全口径数据采集思路,支持柜台和非柜台渠道个人外汇业务办理,运行将更加稳定。同时系统与银行操作系统直接对接,可有效减少银行操作人员“二次录入”问题。外汇局将依托该系统强化“关注名单”管理和非现场监测,集中采集、集中分析、集中发布相关数据,实现“关注名单”全国共享。 《通知》自 2016年 1月 1日起 正式实施。(完) 2016-01-08/jiangxi/2016/0108/369.html
-
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11月,中国外汇市场(不含外币对市场,下同)总计成交10.75万亿元人民币(等值1.69万亿美元)。其中,银行对客户市场成交1.79万亿元人民币(等值2814亿美元),银行间市场成交8.96万亿元人民币(等值1.41万亿美元);即期市场累计成交3.86万亿元人民币(等值6061亿美元),衍生品市场累计成交6.89万亿元人民币(等值1.08万亿美元)。 2015年1-11月,中国外汇市场累计成交98.76万亿元人民币(等值15.88万亿美元)。(完) 2016-01-08/jiangxi/2016/0108/368.html
-
· [王允贵]:各位新闻媒体朋友们,下午好!欢迎大家参加国家外汇管理局2016年3月份政策新闻发布会。我是综合司司长王允贵,出席今天发布会的还有:国际收支司王春英副司长、经常项目管理司杜鹏司长、资本项目管理司郭松司长、管理检查司张生会司长。[15:18] · [王允贵]:我代表国家外汇管理局通报一下近期的外汇形势和外汇管理政策情况。[15:18] · [王允贵]:2016年以来,外汇局紧密围绕党中央、国务院的各项工作部署,继续把维护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作为外汇管理工作的主基调,稳步推进外汇管理各项改革工作,加强跨境资金流动监测分析和评估,突出外汇业务的真实性、合规性审核要求,依法打击地下钱庄等违法违规活动,努力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汇环境。[15:21] · [王允贵]:从外汇形势来看,近期跨境资金流出压力明显缓解。一是外汇储备降幅收窄。2015年12月、2016年1月和2月,外汇储备余额降幅分别为1079亿、995亿和286亿美元。其中,2月份储备降幅较1月份收敛了71%,月末外汇储备余额为32023亿美元。二是结售汇逆差下降。2015年12月、2016年1月和2月,企业、个人等非银行部门结售汇逆差分别为881亿、694亿和350亿美元。其中,2月份逆差较1月份下降50%,3月以来,结售汇日均逆差较2月份继续下降。三是跨境资金净流出减少。2015年12月、2016年1月和2月,非银行部门跨境资金净流出分别为725亿、558亿和305亿美元,外汇资金净流出分别为401亿、201亿和105亿美元。其中,2月份跨境资金净流出较1月份减少45%,外汇资金净流出减少48%。3月以来,跨境资金日均净流出较2月份进一步减少。四是人民币汇率逐步趋稳。2016年以来,境内外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先弱后强,1月份小幅下跌、2月以来趋于稳定,境内外价差也进一步收窄,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保持基本稳定。[15:30] · [王允贵]:在做好跨境资金流动监测分析评估的同时,外汇局稳步推进外汇管理改革,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改革措施:[15:32] · [王允贵]:一、改革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外汇管理制度[15:32] · [王允贵]:2016年2月,外汇局发布《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外汇管理规定》,对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外汇管理制度进行改革,进一步扩大境内资本市场开放。主要内容包括:一是放宽单家QFII机构投资额度上限。不再对单家机构设置统一的投资额度上限,而是根据机构资产规模或管理的资产规模的一定比例作为其获取投资额度(基础额度)的依据。二是简化审批管理。对QFII机构基础额度内的额度申请采取备案管理;超过基础额度的,才需外汇局审批。三是进一步便利资金汇出入。对QFII投资本金不再设置汇入期限要求,允许QFII开放式基金按日申购、赎回。四是将锁定期从一年缩短为三个月,保留资金分批、分期汇出要求,QFII每月汇出资金总规模不得超过境内资产的20%。总的来看,QFII外汇管理改革是以进一步简化额度管理、便利汇兑为核心内容的。[15:34] · [王允贵]:二、扩大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试点[15:34] · [王允贵]:2016年1月,为进一步推动全口径外债宏观审慎政策试点,实现本外币一体化管理,外汇局配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扩大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试点的通知》(银发〔2016〕18号)。此项政策的出台,建立了宏观审慎规则下基于微观主体资本或净资产的跨境融资约束机制,试点地区企业和27家试点银行均可按规定自主开展本外币跨境融资。外汇局在总结前期外债宏观审慎试点经验的基础上,依托现有资本项目信息系统和丰富管理经验,积极配合人民银行研究探索全口径外债宏观审慎管理框架,完善实施操作细节,认真做好外债宏观审慎政策的落地工作。[15:35] · [王允贵]:三、推动银行间债券市场对外开放[15:35] · [王允贵]:2016年2月,为进一步推动银行间债券市场对外开放,便利符合条件的境外机构投资者依法合规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人民银行发布了2016年3号公告,进一步放开境外投资者投资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鼓励境外机构投资者作为中长期投资者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并对境外机构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实施宏观审慎管理。下一步,外汇局将就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所涉外汇管理问题制定相应细则。[15:35] · [王允贵]:四、内地与香港两地基金互认工作有序推进[15:36] · [王允贵]:2015年11月,人民银行、外汇局发布《内地与香港证券投资基金跨境发行销售资金管理操作指引》,明确基金互认额度管理规则和相关操作,两地基金互认正式启动。基金互认开辟了两地投资者证券市场投资新通道,资本项目可兑换实现新突破。截至目前,政策实施平稳有序,两地申请互认的基金相继获得对方证监会的认可,开始在内地和香港发行和销售。截至2016年1月末,内地基金香港发行销售资金累计净汇入2154.33万元人民币,香港基金境内发行销售资金累计净汇出4017.67万元人民币。[15:49] · [王允贵]:五、严厉打击外汇违法违规活动[15:49] · [王允贵]:2015年,外汇局在优化外汇管理服务的同时,明确要求银行遵守现行规定,加强真实性审核,紧紧抓住异常跨境资金违规流动主渠道,针对银行、融资租赁类公司、橡胶企业等各类机构开展专项检查,加大对虚构交易和地下钱庄等外汇领域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2015年全年共查处外汇违规案件2000多起,处行政罚款4亿多元人民币。2016年以来,外汇局继续加大对资金违规流动渠道和异常线索的非现场检查分析和现场检查力度,开展了流出项下外汇业务专项核查,打击外汇违法违规行为,维护正常外汇市场秩序。[15:50] · [王允贵]:六、上线个人外汇业务监测系统[15:50] · [王允贵]:2016年1月1日,外汇局正式上线个人外汇业务监测系统。与原有系统相比,新系统不再需要银行手工录入,有效减少了银行信息“二次录入”工作,节约了银行和个人办理外汇业务的时间。新系统在原有个人结售汇数据统计的基础上,增加个人“外汇收支”、“现钞存取”两方面数据,实现了个人外汇数据全口径采集。同时,外汇局依托个人外汇业务监测系统,完善“关注名单”管理,实现了“关注名单”的全国共享。从试点两个多月情况看,新系统运行整体平稳,个人外汇业务办理顺畅有序。[15:50] · [王允贵]:七、完善境内机构外币现钞收付管理[15:51] · [王允贵]:为适应国内外币现钞业务发展的实际需要,2016年2月起,外汇局制定的《境内机构外币现钞收付管理办法》正式实施。《办法》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是调整外币现钞收付管理方式,侧重按风险大小和使用频率对交易项目进行管理。二是明确银行办理外币现钞收付业务的审核要求,要求银行按照“展业三原则”对外币现钞收付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必要性进行审核。三是完善相关外汇监管。外汇局加强数据采集和分析,强化事后监管与违规查处,进一步规范了境内机构外币现钞收付管理。[15:51] · [王允贵]:总体来看,目前各项外汇管理改革措施实施平稳,对于满足个人和企业正常合理用汇需求、便利市场主体跨境投融资活动、防范跨境资金异常流动风险,都发挥了重要作用。[15:51] · [王允贵]:下面,欢迎大家就刚才通报的外汇管理政策进行提问,由于时间有限,每位记者一个问题,提问前请报一下所在的新闻机构。现在欢迎大家提问。[15:52] ·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我想请教您的是,2014年之前,我们国家在外汇管理的政策方面大多是针对资金流入的,现在情况发生了反转,在我们的政策工具箱里是否够用。我们现在有的工具有哪些?正在研究的有哪些?比如说托宾税。经过去年的一些教训,我们现在在市场预期的管理方面有没有一些大的导向性的东西能够和大家分享?[16:04] · [王允贵]:我想简单回答一下你这个问题。2014年之前,我们确实是面临着十年左右的长期净流入的压力,我们的外汇储备也是过去很多年出现了年年增加的情况。我们在当时的场景和情况下研发了很多工具,可以说有效应对了跨境资金大量流入对外汇管理和宏观经济政策的压力。2014年之后,随着美国加息政策的实施,以及国际金融市场的风云变幻,大多数的新兴市场经济体都出现了资本流出压力,中国也不排除在外。面对资本流出压力,我们认为现行的外汇管理工具箱应该是足够的,从去年下半年以来到目前为止,我们发现我们这套工具是足以应对流出压力。这套工具箱里面包含着很多种工具类型,比如说对现行的已经开放的经常项目管理,我们依然是强调要有真实性、合规性。所以,我们在过去一段时间里,比如说要求银行加强对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等经常项下交易真实性、合规性审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一些通过构造交易或者是虚假交易来蒙混过关的境外资金,通过核查和检查,我们予以发现,并对一些案件予以了处理。应该是有效的。对于资本项下尚未开放的项目,我们或者是通过留痕管理,比如说对于已经是基本可兑换的直接投资,包括FDI和ODI,要求市场主体在银行办理业务的时候要进行登记,登记的要求就是说,你要留痕,事后我们通过大数据分析,对这些痕迹进行追踪,我们会对相关的机构进行评析、核查和调查,甚至进行检查予以处理。这项留痕工具也是很有效的。对于部分开放的QFII、QDII等业务,我们通过和相关部门联合审批、联合监管,也是取得了很好效果。目前通过合格机构投资者制度,资本市场的双向开放也是有利的。境外资金投资中国的股市、汇市、债市,中国的企业投资于境外的资本市场,通过QDII制度也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所以,总量风险可控,微观非常有活力,这套工具我们认为也是有效的。在下个阶段我们将继续研发相关的工具,包括刚才记者讲的会不会有托宾税的相关的考虑,应该说托宾税也是我们工具箱正在研发的工具之一。有关的国际经验是多种多样的,包括拉美的国家实行金融交易税,我们也都在研究。去年人民银行对于远期售汇征收的无息存款准备金等有关政策的制定,我们认为也是一个很好的工具。下一阶段我们会继续研究,包括外债宏观审慎在内的政策措施,都属于工具箱范围之内。所以,在当前情况下,我们认为我们的政策工具是有力的,相关的措施也能够比较有效地执行到位,银行配合也是非常积极。[16:11] · [金融时报记者]:我想问一下近期外汇局对跨境资金监测这一块有什么情况?谢谢。[16:47] · [王春英]:我们始终保持比较高频的监测,每日都会就方方面面的数据进行观察和分析。关于近期情况,刚才允贵司长已经给大家做了通报,从去年12月份、今年1月份和2月份,甚至3月份以来的情况看,外汇资金流出压力缓解还是比较明显的。比如,外汇储备的降幅收窄,结售汇和跨境收支逆差都在下降,而且通过工作日或交易日进行日均测算,剔除2月份春节假期因素看,1、2月份流出压力也是逐步趋缓的。3月份,截止到18日,日均结售汇逆差较2月份继续下降9%,跨境资金日均净流出比2月份下降30%,外汇资金日均净流出下降79%,甚至某些天的外汇资金还是净流入的。人民币汇率总体也比较稳定,昨天交易中心编制的CFETS、BIS、SDR货币篮子的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分别比2015年末下降2.8%、2.5%和1.5%,幅度并不大。从具体表现看,当前市场主体的本外币资产负债调整更加平稳,一方面,藏汇于民速度在减缓,2月份外汇存款余额增加83亿美元,比1月份少增了113亿美元。另一方面,企业偿债节奏也有所放缓。例如,从进口跨境融资的余额来看,2月份下降25亿美元,比1月份降幅收窄了72亿美元。[16:47] · [王春英]:形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与内外部环境变化有关。一是金融市场在波动以后逐渐趋向稳定。我们观察美元指数,从1月份下调之后保持窄幅波动;反映市场避险情况的波动率指数,即VIX指数,从2月份中旬的高位开始回落了,因此国际市场波动情况有所回稳。第二,人民币汇率保持比较稳定的水平。前几天还有比较大的升值,这几天,升和贬的幅度都比较稳定。第三,除了强调外汇交易的真实性、合规性要求以抑制投机的需求外,外汇管理政策没有作出补充调整,这一点也稳定了市场情绪。[16:47] · [王春英]:未来一段时期,跨境资金流动有望总体趋稳。3月16号,在外汇局的网站上发布了2月份的结售汇和跨境资金流动情况,还配发了答记者问,也给大家做了相关介绍。从主要项目来看,货物进出口顺差和实际利用外资还会保持较大规模。企业对外债务在经历了一年多的去杠杆化调整以后,将保持更加稳定的水平。从内外部环境来看,近期市场对于美联储加息的预期大大降低。如果美联储货币政策调整基本符合市场预期,将有利于国际金融市场和资本流动的稳定。从国内经济情况来看,今年我国经济增长目标是6.5%-7%,这在全球范围内也是较高水平,所以,吸引外资流入的基本面没有变化。我们也跟一些国内外的专家学者讨论过资金流出压力的问题,其中一位国外著名学者反问过我们一句话,你觉得到哪投资会获得7%这么高的稳定收益?[16:47] · [经济参考报记者]:刚才您在介绍中提到,包括我们之前3月份官方微博也发过一条信息,外汇局自2015年开始加强了对于银行真实性的审核要求,我想问一下,就这种加强真实性的审核,会不会对于企业的进出口造成一定影响?谢谢。[17:03] · [杜鹏]:促进贸易便利化,服务实体经济,始终是外汇管理局的重要的工作。我们从2012年实施了货物贸易外汇管理制度改革。通过改革,大力简政放权,取消了进出口逐笔核销的制度,按照“奖优限劣”的原则对企业实施分类管理。截止到2015年底,全国一共有“贸易外汇收支名录企业”65.5万家,其中,分类为B类和C类的企业约5216家,占所有名录企业不到1%。这从一个方面说明了绝大多数的企业是合规、守法的,它们均能够受到政策的便利。仅有少部分企业,也就是说不到1%的企业,业务会受到一些限制以及从严的管理。这种做法对正常的进出口不仅没有影响,反而会有一些促进的作用。我想强调的是,服务实体经济始终是外汇管理的重要任务,在当前的形势下,外汇管理改革的方向不会变,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的政策取向不会变。同时,我们也将进一步强化风险防控,突出对真实性、合规性的审核要求,加强对外汇违法违规行为的监测、预警、核查和打击力度。可以说,真实性审核管理,是保障贸易收支真实合法、维护正常外汇市场秩序的需要。2015年外汇局在不改变现有政策框架下,进一步明确和规范了货物贸易收支真实性审核要求,但是,并没有增加新的管理规定。明确和细化相关的审核要求,主要是针对当前形势下有少部分企业的异常违规行为,其目的主要是防范跨境收支风险。近年来,我们发现了一些不法企业利用货物贸易的渠道进行了套利或者违规调配跨境资金的异常违规行为,比如说没有贸易背景的收付汇,还有涉嫌利用贸易渠道向境外转移资金,还有一些,通过“离岸转手买卖”等渠道,构造虚假贸易、套取境内外的利差等等。所以,加强真实性审核和专项核查,是防范和打击企业违法违规行为的需要,也是为守法诚信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环境的需要,不会影响市场主体的合理、合规的用汇需求,更不会对企业正常的货物贸易业务产生影响。[17:03] · [ 美国市场新闻社记者]:我们想提问一下,华尔街日报报道说,最近中国的有关机构利用非公开衍生品交易支撑人民币。我不知道您对这个报道如何评价[17:19] · [王允贵]:我大体的理解是,由于现在境内的外汇市场和离岸的市场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金融产品,比如境内的外汇市场有远期产品、掉期产品。这类产品的开发,一是支持汇率的灵活浮动,二是支持企业和机构合理避险,这个过程是合理有效的。至于在离岸市场上做的一些相关交易,要按照离岸市场的金融监管部门的要求去做。所外溢出来的对汇率的影响,通过各种各样的产品可能有一些传导,但整个过程是可控的。我们不认为相关的衍生品的交易对我们的汇率产生重大的扰动。总体来说,我们这个汇率应该是符合我们目前的保持稳定的基本态势。[17:28] · [中央电视台记者]:我想提问一下,近期我们看到一些报道,关于境内居民到香港去买保险的情况。请您简单介绍一下关于这方面的政策是如何制定的?谢谢。[17:48] · [王允贵]:我们也注意到了相关的报道。对此,我们大体有以下几个判断想法。第一,中国的居民个人到境外去购买相关的保险,首先要符合中国保险监督管理部门的政策规定。第二,应该是符合外汇管理政策的有关规定。外汇管理对于境内居民个人到境外买保险是分两种情况的,一种情况,如果是中国的境内居民个人到境外旅行、商务活动,还有留学等,要购买个人的人身意外险、疾病保险,是属于服务贸易类的交易,在外汇管理的政策框架下是允许和支持的。我们出国的个人都知道,出国去买保险,没有任何的限制,比如说你去买旅游险,个人的意外险,疾病险,这些都是外汇管理予以支持的。第二种情况,就是大陆居民个人到境外去买人寿保险和投资返还分红类保险,这两类保险,按照我们的相关分类是属于金融和资本项下的交易,现行的外汇管理政策和法规,对这种保险类产品法规上未明确允许,或者说是现行的外汇管理政策尚未开放。我们认为,这样的交易是存在着风险的。2016年1月份,中国银联对境外的收单机构进行了调查,发现有些境外收单机构在规避外汇管理政策。外汇管理政策是什么呢?2004年和2010年,外汇局发了两个关于银行卡的有关政策规定,里面明确支持境内居民个人到境外买属于服务贸易项下的保险类产品,但有一个额度是等值是5000美元,即单笔交易金额不得超过5000美元。中国银联今年1月份在境外调查过程中发现,有些境外机构在规避外汇管理局的相关政策,因而,请相关收单机构调整,相关的收单机构也做了很好的配合。总体上我们认为,目前资本项目可兑换正在有序推进过程中,有关的机构和个人在操作这种属于未开放的境外保险类产品,我们认为是存在大量风险的。[17:49] · [经济日报记者]:刚才提到了美联储加息预期的问题,现在大家普遍预期是在6月份加息。但是,最近也有美联储官员提出,有可能美联储会在4月份加息。我的问题是,如果美联储加息的时点要比市场预期要早,是不是会对我们的资本流动和人民币汇率再次形成压力?[17:53] · [王允贵]:关于美联储加息的时间时点我们不去揣测,美联储有各种各样的指标考虑它加息的节奏。但是,从过去的一段时间看,美元加息对于全球的资本流动确实产生了很多影响。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和大多数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着美元回流美国压力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认为有些回流是对过去大量流入的一个纠正。比如说,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之后,相关国家实行了量化宽松政策,大量便宜的美元流向了新兴市场经济体,包括中国在内。2008年之后有一段时间中国的外汇流入压力是相当大的。现在美元实行加息政策,相关的资金回流,这也是一个正常的周期性反应。在美元加息的过程中产生的资本流出压力,从2014年下半年以来,我们观察总体是可以忍受和能够承受的。在这个过程中,有些机构通过提前还掉相关的美元外债,甚至把一些贸易融资产品提前做了一些结构性安排,这些操作都是有利于降低企业杠杆率,有利于防范风险。从2014年6月份起到目前为止,将近7900亿美元的储备下降,应该是可以承受的。目前我们有3.2万亿的外汇储备,从2015年12月份以来跨境资金流出连续三个月都在收敛,无论是储备余额的下降、跨境资本流出还是结售汇逆差的下降,三个数据都表明,美联储加息对这一轮跨境资金流动冲击正在得到逐步的消化和化解。[17:54] · [新华社记者]:我想接着刚才允贵司长境外购买保险问题,除了您说的有一定法律风险之外,是不是也和当前资本流出压力有一定关系,有没有有个别人以这种方式转移资金出境的情况存在?[17:55] · [王允贵]:刚才我讲到了,关于银行卡境外刷卡政策,是在2004年和2010年有两个文件,2010年的文件是覆盖了2004年的文件,但是这两个文件是一以贯之的,我们对于符合服务贸易类项下的个人在境外的意外险和疾病险,这些是敞开供应的,也没有任何限制。使用银行卡购买,每笔不超过五千美元都可以办理。这是没有问题的。也不是新政,是2004年外汇局就有这项政策。最近,在资本流出项下,个别的个人通过一些机构到境外去旅行的过程中买了一些属于人寿险或者是投资分红险,这些产品,我们认为有些是有跨境资产摆布的需要,但是我刚才讲到的,这样的交易,在外汇管理上是属于金融和资本项下交易,是尚未得到政策支持的。这样的交易,我们不认为它是和当前流出是有关的,也可能更多的是居民在资产多元化过程中,考虑的一个多元化配置。所以,我的观点就是,不完全和资本流出的压力相等同。[17:57] · [王春英]:刚刚允贵司长给大家介绍了我们有关保险的政策,实际上不是一项政策调整。允贵司长一开始就强调,2004年我们出台政策的时候就已经把这个规范得很清楚了,可能记者提出来,现在为什么做这个动作,这个动作和我们一直强调的加强真实性和合规性的审核,这个取向是一致的。只要真实、合规的经常项目下的交易我们是完全支持的,境外刷卡消费形成透支,境内购汇还款,这个政策是没有障碍的。大家可能拿着VISA或者其他国际组织的卡,对于这些卡怎么管,我们一样通过境内的刷卡行和境外的收单机构,做商户方面的筛查和甄别。大家的政策是一致的。不管是银联卡还是其他国际卡组织的外币卡,政策是一致的。我们需要特别强调的是,银行卡仅仅是众多支付工具之一,对于银行卡项下交易金额的管理,没有改变我们现在一直坚持的真实合规下经常项目可兑换的基本原则,这一点可以澄清。[17:59] · [王允贵]:外汇局会一直并将继续支持银行卡用于跨境正常合规的旅游消费支出,便利国际交往。对于境外消费、境内购汇还款等政策,外汇管理局不会改变。[18:00] · [证券时报记者]:我的问题是,对于美联储加息,现在大家普遍认为下一轮加息的时间可能会在6月-9月份。我想问一下,虽然刚才王司长说今年整体来说跨境资本流动趋稳,但会不会出现时点性的大的波动?还有,上周周小川行长也提到过,未来可能会加强关于超短期投机跨境的打击,我想问一下,关于托宾税的出台,你们觉得什么时点会比较合适一些?谢谢。[18:10] · [王允贵]:美元加息对于全球跨境资本流动的扰动,应该是长期存在的,这一点我们没有回避它。美元加息到底对中国的跨境资本流动会产生多大的影响,可以看过去几轮加息的情况。我们总体认为,美元加息对我国跨境资金流动确实会产生压力,因为在美元加息的过程中,过去便宜的美元已经不再。便宜美元不再的话,前期曾经借过外债的境内机构,以及国内的各类机构需要到境外投资、消费,可能都会因此发生一些财务性安排,我们认为都是正常的。美元加息对于外汇管理的压力确实有,但是我们应对的工具箱是丰富的,相关的资金流出规模也是在我们承受范围之内的。所以,对于美联储在什么时点加息,我们已经做了相关的政策安排。而且,市场主体已经开始提前消化相关的这项需要,包括有些市场主体开始提前购汇还掉前期做的贸易融资,这是我们支持的,总体上既有利于微观主体规避汇率风险,也有利于宏观上减轻我们对外债的依赖度。针对跨境资金流出的压力,外汇管理的工具箱是需要的,包括周行长讲到的相关的金融交易税,或者是托宾税。事实上,托宾税不是一个简单的税种,托宾税是美国经济学家托宾提出来的,就是在飞速转动的国际资金流动的链条上掺沙子,降低资本流动速度。只要能够降低跨境资金流动的速度,增加投机者的交易成本相关的价格手段都可以理解为是托宾税。过去人民银行、外汇局采取了一些政策,是有效的。未来是否针对短期跨境资本流动采取托宾税,我们认为还要研究。我们也看到,比如说巴西、阿根廷等国家对金融交易采取6%或者百分之几的金融交易税,效果也是短期的,有些东西可能还要进行评估。要学习和借鉴国内外的经验,特别是理论和实践中的经验,结合中国的实践,在不影响贸易投资便利化的情况下,对于短期的投机性资金采取一定的措施增加它的交易成本,相关的政策措施都应该是予以考量的。这项政策我们会进一步研究。外汇管理局会紧密配合人民银行,只要是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的,都是我们工具箱内的措施。[18:12] · [路透社记者]:我们都知道,最近监管层一直在强调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的稳定。但是,从上周的人民币汇率指数来看,人民币已经出现高估的情况,而且很多分析师认为人民币已经高估了10%,您觉得今年会选择一些合适的时点让人民币调整到其公允价值上吗?[18:22] · [王允贵]:人民银行和外汇管理局关于人民币汇率的政策安排,我认为是非常合理的。我们现在讲三句话,人民币汇率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参照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这三句话没有说汇率的公允价值在哪里,讲的是在机制上要反映国内市场供求。同时,要反映国际上的各种货币价值的变化。在这个过程中,不会是完全放任让市场自由地不动,是要有管理的浮动。只有保持稳定,才能够不断地探索出合理均衡的价值在哪里,或者市场公允价值在哪里。至于你说,现在汇率人民币存在一定的高估,你去调查企业和机构,还会有很多机构说人民币还存在一定的低估。关于人民币汇率高和低的问题,我觉得单纯从价格水平上讲是没有意义的,因为有些企业是用美元结算,有些企业是用欧元或者日元、韩元结算,我们强调的是对一篮子货币保持稳定。至于人民币对于美元的双边汇率,我们认为应该更多地反映国内供求。汇率有升有贬是常态,任何一个货币有升有贬是常态,对一篮子货币保持基本稳定也是一个常态。过去一段时间,人民币兑美元有一定的贬值,对其他的货币则有一些升值,综合对冲以后,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是稳定的。刚才春英司长讲到了,我们无论对于中国外汇交易中心CFETS的人民币汇率指数,还是参考SDR的汇率指数或者参考国际清算银行(BIS)的汇率指数,方向都是一致的,可能具体值略有不同,表明了人民币汇率是基本稳定的。市场上任何一个机构猜测人民币公允价值,赌公允价值都存在政策上的风险。[18:23] ·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可否讲讲在汇率预期管理方面有哪些政策思路?[18:32] · [王允贵]:预期管理是非常重要的,金融市场强调的是信心。和实体经济不一样,信心对金融市场非常重要。关于预期管理,我们认为,最重要的问题是要把事实告诉大家。金融市场经常会存在着羊群效应,很多老百姓并不知道市场到底怎么样,大的机构这么操作了,老百姓也跟着去做。我们过去一直和大家去讲,看人民币汇率更多要看基本面,比如说看中国的GDP,看中国的劳动生产率,看中国的CPI,看中国的贸易顺差,这些都反映了基本面。周行长、易行长和潘行长都讲了一句话,就是人民币不存在着长期贬值的基础,实际上告诉大家,短期的汇率有升有贬是常态,但是长期贬值是不存在市场基础的。我认为,预期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作为负责任的政府和负责任的管理机构,我们应该把事实告诉大家。比如说我们不断说,中国的贸易顺差有5900多亿美元,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持续在增加,中国的企业在还外债过程中,杠杆率在下降。这些都是好现象。总之,关于人民币汇率预期,还是那句话,人民币不存在着长期持续贬值的市场基础。这个道理非常复杂,但是我觉得老百姓应该更多地看清楚市场基本面。我们做各种数据实际上就是便利大家了解市场的基本面。[18:33] · [上海证券报记者]:总理在发布会上说了关于今年要推出深港通的问题,外汇局对于深港通的技术准备,在外汇管理方面技术准备的怎么样?[18:33] · [郭松]:深港通不是由外汇局来负责的。第一个是涉及到所有的资金进出都是人民币,而且是封闭循环的,所以,理论上不存在外汇管理的问题。包括我们现在每天都能看到沪港通的数据,也不需要外汇局来发布,有市场机构每天甚至实时在发布这个数据。所以,外汇局不需要做准备工作。[18:34] · [王允贵]:感谢大家参与今天的新闻发布会,我们在4月份还会有数据的发布会,初步定是4月中下旬,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欢迎大家参加,感谢大家的参与![18:34] 2016-03-24/jiangxi/2016/0324/398.html
-
2016年2月,我国国际收支口径的国际货物和服务贸易收入8770亿元,支出8123亿元,顺差646亿元。其中,货物贸易收入7497亿元,支出5805亿元,顺差1692亿元;服务贸易收入1273亿元,支出2318亿元,逆差1045亿元。 按美元计价,2016年2月,我国国际收支口径的国际货物和服务贸易收入1343亿美元,支出1244亿美元,顺差99亿美元。其中,货物贸易收入1148亿美元,支出889亿美元,顺差259亿美元;服务贸易收入195亿美元,支出355亿美元,逆差160亿美元。 中国国际货物和服务贸易(国际收支口径) 2016年2月 项目 按人民币计价 (亿元人民币) 按美元计价 (亿美元) 货物和服务贸易差额 贷方 借方 646 99 8,770 1,343 -8,123 -1,244 1.货物贸易差额 贷方 借方 1,692 259 7,497 1,148 -5,805 -889 2.服务贸易差额 -1,045 -160 贷方 1,273 195 借方 -2,318 -355 2.1加工服务差额 84 13 贷方 85 13 借方 -1 -0 2.2维护和维修服务差额 14 2 贷方 19 3 借方 -5 -1 2.3运输差额 -130 -20 贷方 164 25 借方 -295 -45 2.4旅行差额 -1,015 -155 贷方 517 79 借方 -1,533 -235 2.5建设差额 25 4 贷方 56 9 借方 -31 -5 2.6保险和养老金服务差额 -51 -8 贷方 14 2 借方 -65 -10 2.7金融服务差额 12 2 贷方 21 3 借方 -9 -1 2.8知识产权使用费差额 -91 -14 贷方 3 0 借方 -94 -14 2.9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差额 56 9 贷方 108 17 借方 -52 -8 2.10其他商业服务差额 72 11 贷方 276 42 借方 -204 -31 2.11个人、文化和娱乐服务差额 -8 -1 贷方 4 1 借方 -12 -2 2.12别处未提及的政府服务差额 -13 -2 贷方 5 1 借方 -18 -3 注: 1. 本表所称货物和服务贸易与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货物和服务口径一致,是指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发生的交易。月度数据为初步数据,可能与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季度数据不一致。 2. 国际货物和服务贸易数据按美元编制,当月人民币计价数据由美元数据按月均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折算得到。 3. 本表计数采用四舍五入原则。 指标解释: 货物和服务贸易:是指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发生的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交易,与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口径相同。 1.货物贸易: 指经济所有权在我国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发生转移的货物交易。贷方记录货物出口,借方记录货物进口。货物账户数据主要来源于海关进出口统计,但与海关统计存在以下主要区别:一是国际收支中的货物只记录所有权发生了转移的货物(如一般贸易、进料加工贸易等贸易方式的货物),所有权未发生转移的货物(如来料加工或出料加工贸易)不纳入货物统计,而纳入服务贸易统计;二是计价方面,国际收支统计要求进出口货值均按离岸价格记录,海关出口货值为离岸价格,但进口货值为到岸价格,因此国际收支统计从海关进口货值中调出国际运保费支出,并纳入服务贸易统计;三是补充部分进出口退运等数据;四是补充了海关未统计的转手买卖下的货物净出口数据。 2.服务贸易:包括加工服务,维护和维修服务,运输,旅行,建设,保险和养老金服务,金融服务,知识产权使用费,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其他商业服务,个人、文化和娱乐服务以及别处未提及的政府服务。贷方记录提供的服务,借方记录接受的服务。 2.1加工服务:又称“对他人拥有的实物投入的制造服务”,指货物的所有权没有在所有者和加工方之间发生转移,加工方仅提供加工、装配、包装等服务,并从货物所有者处收取加工服务费用。贷方记录我国居民为非居民拥有的实物提供的加工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接受非居民的加工服务。 2.2维护和维修服务:指居民或非居民向对方所拥有的货物和设备(如船舶、飞机及其他运输工具)提供的维修和保养工作。贷方记录我国居民向非居民提供的维护和维修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接受的非居民维护和维修服务。 2.3运输:指将人和物体从一地点运送至另一地点的过程以及相关辅助和附属服务,以及邮政和邮递服务。贷方记录居民向非居民提供的国际运输、邮政快递等服务。借方记录居民接受的非居民国际运输、邮政快递等服务。 2.4旅行:指旅行者在其作为非居民的经济体旅行期间消费的物品和购买的服务。贷方记录我国居民向在我国境内停留不足一年的非居民以及停留期限不限的非居民留学人员和就医人员提供的货物和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境外旅行、留学或就医期间购买的非居民货物和服务。 2.5建设服务:指建筑形式的固定资产的建立、翻修、维修或扩建,工程性质的土地改良、道路、桥梁和水坝等工程建筑,相关的安装、组装、油漆、管道施工、拆迁和工程管理等,以及场地准备、测量和爆破等专项服务。贷方记录我国居民在经济领土之外提供的建设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在我国经济领土内接受的非居民建设服务。 2.6保险和养老金服务:指各种保险服务,以及同保险交易有关的代理商的佣金。贷方记录我国居民向非居民提供的人寿保险和年金、非人寿保险、再保险、标准化担保服务以及相关辅助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接受非居民的人寿保险和年金、非人寿保险、再保险、标准化担保服务以及相关辅助服务。 2.7金融服务:指金融中介和辅助服务,但不包括保险和养老金服务项目所涉及的服务。贷方记录我国居民向非居民提供的金融中介和辅助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接受非居民的金融中介和辅助服务。 2.8知识产权使用费:指居民和非居民之间经许可使用无形的、非生产/非金融资产和专有权以及经特许安排使用已问世的原作或原型的行为。贷方记录我国居民向非居民提供的知识产权相关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使用的非居民知识产权服务。 2.9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指居民和非居民之间的通信服务以及与计算机数据和新闻有关的服务交易,但不包括以电话、计算机和互联网为媒介交付的商业服务。贷方记录本国居民向非居民提供的电信服务、计算机服务和信息服务。借方记录本国居民接受非居民提供的电信服务、计算机服务和信息服务。 2.10其他商业服务: 指居民和非居民之间其他类型的服务,包括研发服务,专业和管理咨询服务,技术、贸易相关等服务。贷方记录我国居民向非居民提供的其他商业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接受的非居民其他商业服务。 2.11个人、文化娱乐服务: 指居民和非居民之间与个人、文化和娱乐有关的服务交易,包括视听和相关服务(电影、收音机、电视节目和音乐录制品),其他个人、文化娱乐服务(健康、教育等)。贷方记录我国居民向非居民提供的相关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接受的非居民相关服务。 2.12别处未提及的政府服务:指在其他货物和服务类别中未包括的政府和国际组织提供和购买的各项货物和服务。贷方记录我国居民向非居民提供的别处未涵盖的货物和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向非居民购买的别处未涵盖的货物和服务。 2016-03-30/jiangxi/2016/0330/401.html
-
2015年四季度,我国经常账户顺差5873亿元人民币,资本和金融账户逆差3234亿元人民币,其中,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逆差10605亿元人民币,储备资产减少7368亿元人民币。 2015年,我国经常账户顺差20589亿元人民币,资本和金融账户逆差8859亿元人民币,其中,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逆差30415亿元人民币,储备资产减少21537亿元人民币。 按美元计价,2015年四季度,我国经常账户顺差919亿美元,其中,货物贸易顺差1579亿美元,服务贸易逆差399亿美元,初次收入逆差225亿美元,二次收入逆差36亿美元。资本和金融账户逆差506亿美元,其中,资本账户顺差0亿美元,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逆差1659亿美元,储备资产减少1153亿美元。 按美元计价,2015年,我国经常账户顺差3306亿美元,其中,货物贸易顺差5670亿美元,服务贸易逆差1824亿美元,初次收入逆差454亿美元,二次收入逆差87亿美元。资本和金融账户逆差1424亿美元,其中,资本账户顺差3亿美元,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逆差4856亿美元,储备资产减少3429亿美元。 此外,国家外汇管理局根据最新获取的数据,修订2014年各季度及2015年前三季度国际收支平衡表,并通过国家外汇管理局官方网站“统计数据”栏目公布。 为便于社会各界解读国际收支和国际投资头寸数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分析小组同时发布《2015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完) 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概览表,以人民币计价) 单位:亿元人民币 项 目 行次 2015年四季度 2015年 1. 经常账户 1 5,873 20,589 贷方 2 45,634 167,808 借方 3 -39,761 -147,219 1.A 货物和服务 4 7,544 24,007 贷方 5 41,499 151,407 借方 6 -33,956 -127,400 1.A.a 货物 7 10,093 35,368 贷方 8 36,546 133,551 借方 9 -26,453 -98,183 1.A.b 服务 10 -2,550 -11,361 贷方 11 4,954 17,856 借方 12 -7,503 -29,216 1.B 初次收入 13 -1,438 -2,871 贷方 14 3,609 14,165 借方 15 -5,047 -17,035 1.C 二次收入 16 -233 -548 贷方 17 526 2,236 借方 18 -758 -2,784 2. 资本和金融账户 19 -3,234 -8,859 2.1 资本账户 20 3 19 贷方 21 6 32 借方 22 -3 -12 2.2 金融账户 23 -3,237 -8,878 资产 24 166 -2,893 负债 25 -3,403 -5,985 2.2.1 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 26 -10,605 -30,415 2.2.1.1 直接投资 27 510 3,817 资产 28 -4,226 -11,749 负债 29 4,736 15,566 2.2.1.2 证券投资 30 -1,609 -4,162 资产 31 -1,017 -4,528 负债 32 -592 367 2.2.1.3 金融衍生工具 33 2 -130 资产 34 1 -211 负债 35 2 81 2.2.1.4 其他投资 36 -9,508 -29,941 资产 37 -1,959 -7,942 负债 38 -7,549 -21,999 2.2.2 储备资产 39 7,368 21,537 3.净误差与遗漏 40 -2,639 -11,730 注: 1.根据《国际收支和国际投资头寸手册》(第六版)编制,资本和金融账户中包含储备资产。 2.“贷方”按正值列示,“借方”按负值列示,差额等于“贷方”加上“借方”。本表除标注“贷方”和“借方”的项目外,其他项目均指差额。 3.旅行收入根据国家旅游局最新公布的国际旅行收入进行了调整,旅行支出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最新获得的数据进行了调整。2014年的旅行收入和支出数据也相应进行了追溯调整。 4.季度人民币计值的国际收支平衡表数据,由当季以美元为计价单位的国际收支平衡表,通过当季人民币对美元季平均汇率中间价折算得到,季度累计的人民币计值的国际收支平衡表由单季人民币计值数据累加得到。 5.本表计数采用四舍五入原则。 6.细项数据请参见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互联网站“统计数据”栏目。 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概览表,以美元计价) 单位:亿美元 项 目 行次 2015年四季度 2015年 1. 经常账户 1 919 3,306 贷方 2 7,139 26,930 借方 3 -6,220 -23,624 1.A 货物和服务 4 1,180 3,846 贷方 5 6,492 24,293 借方 6 -5,312 -20,447 1.A.a 货物 7 1,579 5,670 贷方 8 5,717 21,428 借方 9 -4,138 -15,758 1.A.b 服务 10 -399 -1,824 贷方 11 775 2,865 借方 12 -1,174 -4,689 1.B 初次收入 13 -225 -454 贷方 14 565 2,278 借方 15 -790 -2,732 1.C 二次收入 16 -36 -87 贷方 17 82 359 借方 18 -119 -446 2. 资本和金融账户 19 -506 -1,424 2.1 资本账户 20 0 3 贷方 21 1 5 借方 22 -1 -2 2.2 金融账户 23 -506 -1,427 资产 24 26 -491 负债 25 -532 -936 2.2.1 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 26 -1,659 -4,856 2.2.1.1 直接投资 27 80 621 资产 28 -661 -1,878 负债 29 741 2,499 2.2.1.2 证券投资 30 -252 -665 资产 31 -159 -732 负债 32 -93 67 2.2.1.3 金融衍生工具 33 0 -21 资产 34 0 -34 负债 35 0 13 2.2.1.4 其他投资 36 -1,487 -4,791 资产 37 -307 -1,276 负债 38 -1,181 -3,515 2.2.2 储备资产 39 1,153 3,429 3.净误差与遗漏 40 -413 -1,882 注: 1.根据《国际收支和国际投资头寸手册》(第六版)编制,资本和金融账户中包含储备资产。 2.“贷方”按正值列示,“借方”按负值列示,差额等于“贷方”加上“借方”。本表除标注“贷方”和“借方”的项目外,其他项目均指差额。 3.旅行收入根据国家旅游局最新公布的国际旅行收入进行了调整,旅行支出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最新获得的数据进行了调整。2014年的旅行收入和支出数据也相应进行了追溯调整。 4.本表计数采用四舍五入原则。 5.细项数据请参见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互联网站“统计数据”栏目。 2016-04-07/jiangxi/2016/0407/4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