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2017年7月21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6.7415元,1欧元对人民币7.8399元,100日元对人民币6.0252元,1港元对人民币0.86317元,1英镑对人民币8.7386元,人民币1元对6.3574林吉特,人民币1元对8.7313俄罗斯卢布, 人民币1元对1.9336南非兰特,人民币1元对166.44韩元,人民币1元对0.54489阿联酋迪拉姆,人民币1元对0.55631沙特里亚尔,1人民币对38.9325匈牙利福林,1人民币对0.53766波兰兹罗提,1人民币对0.9487丹麦克朗,1人民币对1.2197瑞典克朗,1人民币对1.1935挪威克朗,1人民币对0.52327意大利里拉,1人民币对2.5938阿根廷比索,1澳大利亚元对人民币5.357元,1加拿大元对人民币5.352元,1新西兰元对人民币4.9881元,1新加坡元对人民币4.934元,1瑞士法郎对人民币7.0851元。 2017-07-24/xiamen/2017/0724/478.html
-
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2017年7月10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6.7964元,1欧元对人民币7.7499元,100日元对人民币5.963元,1港元对人民币0.87007元,1英镑对人民币8.7624元,人民币1元对6.3213林吉特,人民币1元对8.8678俄罗斯卢布, 人民币1元对1.9692南非兰特,人民币1元对169.42韩元,人民币1元对0.54035阿联酋迪拉姆,人民币1元对0.55166沙特里亚尔,1人民币对39.7323匈牙利福林,1人民币对0.5469波兰兹罗提,1人民币对0.9596丹麦克朗,1人民币对1.2395瑞典克朗,1人民币对1.2293挪威克朗,1人民币对0.53266意大利里拉,1人民币对2.6607阿根廷比索,1澳大利亚元对人民币5.1666元,1加拿大元对人民币5.2775元,1新西兰元对人民币4.9421元,1新加坡元对人民币4.919元,1瑞士法郎对人民币7.0519元。 2017-07-11/xiamen/2017/0711/469.html
-
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2017年7月17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6.7562元,1欧元对人民币7.7514元,100日元对人民币6.0071元,1港元对人民币0.86557元,1英镑对人民币8.8557元,人民币1元对6.3461林吉特,人民币1元对8.7343俄罗斯卢布, 人民币1元对1.9293南非兰特,人民币1元对167.09韩元,人民币1元对0.54366阿联酋迪拉姆,人民币1元对0.55508沙特里亚尔,1人民币对39.487匈牙利福林,1人民币对0.54269波兰兹罗提,1人民币对0.9598丹麦克朗,1人民币对1.2301瑞典克朗,1人民币对1.2113挪威克朗,1人民币对0.52315意大利里拉,1人民币对2.6025阿根廷比索,1澳大利亚元对人民币5.2855元,1加拿大元对人民币5.3439元,1新西兰元对人民币4.968元,1新加坡元对人民币4.9307元,1瑞士法郎对人民币7.0129元。 2017-07-18/xiamen/2017/0718/474.html
-
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2017年7月20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6.7464元,1欧元对人民币7.777元,100日元对人民币6.033元,1港元对人民币0.86406元,1英镑对人民币8.7896元,人民币1元对6.3534林吉特,人民币1元对8.7334俄罗斯卢布, 人民币1元对1.9165南非兰特,人民币1元对166.34韩元,人民币1元对0.54444阿联酋迪拉姆,人民币1元对0.55588沙特里亚尔,1人民币对39.3574匈牙利福林,1人民币对0.54104波兰兹罗提,1人民币对0.9562丹麦克朗,1人民币对1.2309瑞典克朗,1人民币对1.1932挪威克朗,1人民币对0.52186意大利里拉,1人民币对2.6048阿根廷比索,1澳大利亚元对人民币5.370元,1加拿大元对人民币5.3544元,1新西兰元对人民币4.9673元,1新加坡元对人民币4.9305元,1瑞士法郎对人民币7.0657元。 2017-07-21/xiamen/2017/0721/477.html
-
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2017年7月18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6.7611元,1欧元对人民币7.7598元,100日元对人民币6.0052元,1港元对人民币0.86643元,1英镑对人民币8.8276元,人民币1元对6.3428林吉特,人民币1元对8.7602俄罗斯卢布, 人民币1元对1.9161南非兰特,人民币1元对166.88韩元,人民币1元对0.54332阿联酋迪拉姆,人民币1元对0.55472沙特里亚尔,1人民币对39.5242匈牙利福林,1人民币对0.54153波兰兹罗提,1人民币对0.9583丹麦克朗,1人民币对1.2268瑞典克朗,1人民币对1.207挪威克朗,1人民币对0.52206意大利里拉,1人民币对2.6005阿根廷比索,1澳大利亚元对人民币5.269元,1加拿大元对人民币5.3279元,1新西兰元对人民币4.919元,1新加坡元对人民币4.9349元,1瑞士法郎对人民币7.0227元。 2017-07-19/xiamen/2017/0719/475.html
-
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2017年7月14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6.7774元,1欧元对人民币7.7276元,100日元对人民币5.977元,1港元对人民币0.86787元,1英镑对人民币8.7736元,人民币1元对6.3303林吉特,人民币1元对8.8202俄罗斯卢布, 人民币1元对1.9502南非兰特,人民币1元对167.67韩元,人民币1元对0.54196阿联酋迪拉姆,人民币1元对0.55336沙特里亚尔,1人民币对39.6787匈牙利福林,1人民币对0.5468波兰兹罗提,1人民币对0.9626丹麦克朗,1人民币对1.233瑞典克朗,1人民币对1.2182挪威克朗,1人民币对0.52631意大利里拉,1人民币对2.6122阿根廷比索,1澳大利亚元对人民币5.2442元,1加拿大元对人民币5.3234元,1新西兰元对人民币4.964元,1新加坡元对人民币4.9318元,1瑞士法郎对人民币7.0079元。 2017-07-17/xiamen/2017/0717/473.html
-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公平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是市场机制高效运行的重要基础。随着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全国统一市场基本形成,公平竞争环境逐步建立。但同时也要看到,地方保护、区域封锁,行业壁垒、企业垄断,违法给予优惠政策或减损市场主体利益等不符合建设全国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现象仍然存在。为规范政府有关行为,防止出台排除、限制竞争的政策措施,逐步清理废除妨碍全国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规定和做法,现就市场体系建设中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是深入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客观需要。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防止政府过度和不当干预市场,有利于保障资源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 二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有力保障。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求政府依法全面正确履行职能。《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明确禁止行政机关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市场竞争。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健全行政机关内部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有利于保证政府行为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确保政府依法行政。 三是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必然选择。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必须靠创新驱动来推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公平竞争是创新的重要动力。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大力消除影响公平竞争、妨碍创新的各种制度束缚,有利于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四是释放市场主体活力的有效举措。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动力转换的关键时期,大力培育新动能,改造提升传统动能,都需要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克服市场价格和行为扭曲,有利于调动各类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育和催生经济发展新动能。 二、明确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 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要按照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市场体系的要求,确保政府相关行为符合公平竞争要求和相关法律法规,维护公平竞争秩序,保障各类市场主体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激发市场活力,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促进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尊重市场,竞争优先。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着力转变政府职能,最大限度减少对微观经济的干预,促进和保护市场主体公平竞争,保障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立足全局,统筹兼顾。着力打破地区封锁和行业垄断,清除市场壁垒,促进商品和要素在全国范围内自由流动。统筹考虑维护国家利益和经济安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保持经济平稳健康运行等多重目标需要,稳妥推进制度实施。 科学谋划,分步实施。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复杂性工程。要尊重国情,坚持从实际出发,研究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案;破立结合,在规范增量政策的同时,坚持分类处理、不溯及既往,逐步清理废除妨碍全国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存量政策;着眼长远,做好整体规划,在实践中分阶段、分步骤地推进和完善。 依法审查,强化监督。加强与现行法律体系和行政管理体制的衔接,提高公平竞争审查的权威和效能。建立健全公平竞争审查保障机制,把自我审查和外部监督结合起来,加强社会监督和执法监督,及时纠正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 三、科学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 (一)审查对象。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以下统称政策制定机关)制定市场准入、产业发展、招商引资、招标投标、政府采购、经营行为规范、资质标准等涉及市场主体经济活动的规章、规范性文件和其他政策措施,应当进行公平竞争审查。 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制定的其他政策措施、地方性法规,起草部门应当在起草过程中进行公平竞争审查。未进行自我审查的,不得提交审议。 (二)审查方式。政策制定机关在政策制定过程中,要严格对照审查标准进行自我审查。经审查认为不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可以实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应当不予出台,或调整至符合相关要求后出台。没有进行公平竞争审查的,不得出台。制定政策措施及开展公平竞争审查应当听取利害关系人的意见,或者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有关政策措施出台后,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要求向社会公开。 (三)审查标准。要从维护全国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角度,按照以下标准进行审查: 1.市场准入和退出标准。 (1)不得设置不合理和歧视性的准入和退出条件; (2)公布特许经营权目录清单,且未经公平竞争,不得授予经营者特许经营权; (3)不得限定经营、购买、使用特定经营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务; (4)不得设置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审批或者事前备案程序; (5)不得对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以外的行业、领域、业务等设置审批程序。 2.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标准。 (1)不得对外地和进口商品、服务实行歧视性价格和歧视性补贴政策; (2)不得限制外地和进口商品、服务进入本地市场或者阻碍本地商品运出、服务输出; (3)不得排斥或者限制外地经营者参加本地招标投标活动; (4)不得排斥、限制或者强制外地经营者在本地投资或者设立分支机构; (5)不得对外地经营者在本地的投资或者设立的分支机构实行歧视性待遇,侵害其合法权益。 3.影响生产经营成本标准。 (1)不得违法给予特定经营者优惠政策; (2)安排财政支出一般不得与企业缴纳的税收或非税收入挂钩; (3)不得违法免除特定经营者需要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用; (4)不得在法律规定之外要求经营者提供或者扣留经营者各类保证金。 4.影响生产经营行为标准。 (1)不得强制经营者从事《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规定的垄断行为; (2)不得违法披露或者要求经营者披露生产经营敏感信息,为经营者从事垄断行为提供便利条件; (3)不得超越定价权限进行政府定价; (4)不得违法干预实行市场调节价的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水平。 没有法律、法规依据,各地区、各部门不得制定减损市场主体合法权益或者增加其义务的政策措施;不得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制定含有排除、限制竞争内容的政策措施。 (四)例外规定。属于下列情形的政策措施,如果具有排除和限制竞争的效果,在符合规定的情况下可以实施: 1.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文化安全或者涉及国防建设的; 2.为实现扶贫开发、救灾救助等社会保障目的的; 3.为实现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等社会公共利益的; 4.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政策制定机关应当说明相关政策措施对实现政策目的不可或缺,且不会严重排除和限制市场竞争,并明确实施期限。 政策制定机关要逐年评估相关政策措施的实施效果。实施期限到期或未达到预期效果的政策措施,应当及时停止执行或者进行调整。 四、推动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有序实施 (一)明确工作机制。从2016年7月起,国务院各部门、各省级人民政府及所属部门均应在有关政策措施制定过程中进行公平竞争审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法制办、商务部、工商总局要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指导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实施工作,并及时总结成效和经验,推动制度不断完善,在条件成熟时组织开展第三方评估。各省级人民政府要抓紧研究制定具体工作措施和办法,落实制度要求,并从2017年起在本行政区域内逐步推开,指导市县级人民政府及所属部门开展公平竞争审查。 (二)有序清理存量。按照“谁制定、谁清理”的原则,各级人民政府及所属部门要对照公平竞争审查标准,对现行政策措施区分不同情况,稳妥把握节奏,有序清理和废除妨碍全国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对市场主体反映比较强烈、问题暴露比较集中、影响比较突出的规定和做法,要尽快废止;对以合同协议等形式给予企业的优惠政策,以及部分立即终止会带来重大影响的政策措施,要设置过渡期,留出必要的缓冲空间;对已兑现的优惠政策,不溯及既往。 (三)定期评估完善。对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后出台的政策措施,各级人民政府及所属部门要在定期清理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时,一并对政策措施影响全国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情况进行评估。鼓励委托第三方开展评估。评估报告应当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评估结果应当向社会公开。经评估认为妨碍全国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要及时废止或者修改完善。 (四)制定实施细则。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法制办、商务部、工商总局要会同有关部门,抓紧研究起草公平竞争审查实施细则,进一步细化公平竞争审查的内容、程序、方法,指导政策制定机关开展公平竞争审查和相关政策措施清理废除工作,保障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有序实施。各地区、各部门要紧密结合实际,制定相关政策措施清理废除工作方案,明确工作方式、工作步骤和时间节点,加强分类指导,确保本地区、本部门相关政策措施清理废除工作稳妥推进。 (五)加强宣传培训。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大宣传培训力度,加强政策解读和舆论引导,增进全社会对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认识和理解,为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实施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工作环境。 五、健全公平竞争审查保障措施 (一)健全竞争政策。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要发挥职能作用,组织、协调、指导反垄断工作,研究拟订有关竞争政策,组织调查、评估市场总体竞争状况,为推进和逐步完善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奠定坚实基础。各地区、各部门要按照确立竞争政策基础性地位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制定政策措施,及时研究新经济领域市场监管问题,不断完善市场竞争规则,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二)完善政府守信机制。严格履行政府向社会作出的承诺,把政务履约和守诺服务纳入政府绩效评价体系,建立健全政务和行政承诺考核制度。各级人民政府对依法作出的政策承诺和签订的各类合同要认真履约和兑现。完善政务诚信约束和问责机制。进一步推广重大决策事项公示和听证制度,拓宽公众参与政府决策的渠道,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社会监督和约束。 (三)加强执法监督。对涉嫌违反公平竞争审查标准的政策措施,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举报,有关部门要及时予以处理;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的,反垄断执法机构要依法调查核实,并向有关上级机关提出处理建议。案件情况和处理建议要向社会公开。政策制定机关要及时纠正排除和限制竞争的政策措施,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四)强化责任追究。对未进行公平竞争审查或者违反公平竞争审查标准出台政策措施,以及不及时纠正相关政策措施的地方政府和部门,有关部门依法查实后要作出严肃处理。对失职渎职等需要追究有关人员党纪政纪责任的,要及时将有关情况移送纪检监察机关。 国务院 2016年6月1日 (此件公开发布) 2016-06-16/xiamen/2016/0616/567.html
-
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部署实施健康扶贫工程 提升农村贫困人口医疗保障和健康水平 确定发展和规范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的措施 通过互联网+医疗更好满足群众需求 决定建设福厦泉与合芜蚌两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引领带动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6月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实施健康扶贫工程,提升农村贫困人口医疗保障和健康水平;确定发展和规范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的措施,通过互联网+医疗更好满足群众需求;决定建设福厦泉与合芜蚌两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引领带动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 会议指出,实施健康扶贫工程,补上贫困地区医疗服务“短板”,解决农村贫困人口因病致贫和返贫问题,对打赢脱贫攻坚战,意义重大。为此,一要减轻农村贫困人口医疗负担,对参加新农合的个人缴费部分给予财政补贴,提高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加大对大病保险的支持力度。将农村贫困人口全部纳入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范围。将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医疗康复项目纳入基本医保支付范围。二要对患大病和慢性病的农村贫困人口进行分类救治。今年起选择负担较重、能一次性治愈的大病开展集中救治。三要实行农村贫困人口在县域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先诊疗后付费,实现各类医保、救助“一站式”即时结算。四要确保每个连片特困地区县和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至少有1所县级公立医院、每个乡镇有1所标准化乡镇卫生院、每个行政村有1个卫生室。从全国遴选三级医院对这些地区的县级医院开展一对一帮扶。五要深化贫困地区公立医院改革,先行探索制定绩效工资总量核定办法,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2017年底前完成对贫困地区乡村医生的轮训,提高乡村医生养老待遇。鼓励和支持企业、慈善机构等社会力量参与健康扶贫。 会议认为,发展和应用好健康医疗大数据,是以创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民生工程,有利于提高健康医疗服务效率和质量,增加有效供给、满足群众需求,促进培育新业态、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会议确定,一是按照安全为先、保护隐私的原则,优先整合利用现有资源,建设互联互通的国家、省、市、县四级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实现部门、区域、行业间数据开放融合、共建共享。二是集成医学大数据资源,构建临床决策、疾病诊断、药物研发等支持系统,拓展公共卫生监测评估、传染病疫情预警等应用。重点推进网上预约分诊、检查检验结果共享互认、医保联网异地结算等便民惠民应用,发展远程医疗和智能化健康医疗设备。三是制定完善法律法规和标准,建立健康档案等基础数据库,规范居民健康信息服务管理,严格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准入,建设实名认证等控制系统,保护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 会议指出,加快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对深入贯彻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具有重要意义。中关村、武汉东湖、上海张江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设立以来,有效发挥了改革创新“试验田”作用,对区域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引领示范和辐射带动效应。按照“成熟一个批准一个”的原则,会议决定,在福厦泉和合芜蚌国家高新区分别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结合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区域布局,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打造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政策先行区、高端人才与“双创”结合的重要平台、新产业新业态集聚带,在升级发展上探索更多鲜活经验。 2016-06-14/xiamen/2016/0614/564.html
-
为进一步满足跨境交往中个人货币兑换的正常需要,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印发<外币代兑机构和自助兑换机业务管理规定>的通知》(汇发〔2016〕11号,以下简称《规定》),完善外币代兑机构和自助兑换机管理。 《规定》体现了进一步简政放权、优化外币兑换服务的改革思路,主要内容包括:一是简政放权,取消事前市场准入管理,外汇局不再对外币代兑机构和自助兑换机的外币兑换业务实施事前准入许可。二是转变监管方式,要求银行将外币代兑机构、自助兑换机管理前移和内化至内控管理中,合规、审慎开展外币兑换业务,外汇局重点加强对银行的事后和内控检查。三是明确业务范围,外币代兑机构和自助兑换机主要定位于银行柜台业务的延伸,增强市场服务能力,丰富个人货币兑换的便利渠道。四是完善业务管理,防范洗钱风险,强调个人持外币现钞在外币代兑机构和自助兑换机兑换人民币现钞时应遵守限额要求,不影响目前个人年度等值5万美元限额以内的正常结汇。五是推进法规整合,整合并废止了外币兑换业务的3部外汇管理法规,便利市场主体更好地理解和执行外汇管理政策。 《规定》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完) 2016-05-30/xiamen/2016/0530/559.html
-
为贯彻落实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改革精神,进一步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助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政策措施,国家外汇管理局坚持依法行政,持续开展法规清理,对不适应业务发展和改革要求的部分外汇管理法规及时予以废止、宣布失效或修改。2009年以来已废止和失效700余件外汇管理文件。 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宣布废止失效14件和修改1件外汇管理规范性文件的通知》(汇发〔2016〕13号),进一步清理现行有效外汇管理法规文件。其中1件修改条款,3件予以废止(包括1件与财政部联合发文,经商财政部同意,予以废止),11件宣布失效。主要涉及个人贸易结汇管理、资本项目外汇管理、国际收支与外汇统计、金融机构外汇管理、外汇系统建设等方面。 国家外汇管理局将继续紧扣改革发展大局,落实法规清理长效机制,做到立改废释并举,提高政策透明度,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完) 2016-06-01/xiamen/2016/0601/5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