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4月,银行结汇14764亿元人民币,售汇13540亿元人民币,结售汇顺差1224亿元人民币。2022年1-4月,银行累计结汇56697亿元人民币,累计售汇51742亿元人民币,累计结售汇顺差4955亿元人民币。 按美元计值,2022年4月,银行结汇2297亿美元,售汇2106亿美元,结售汇顺差190亿美元。2022年1-4月,银行累计结汇8900亿美元,累计售汇8122亿美元,累计结售汇顺差778亿美元。 2022年4月,银行代客涉外收入32489亿元人民币,对外付款31446亿元人民币,涉外收付款顺差1043亿元人民币。2022年1-4月,银行代客累计涉外收入132627亿元人民币,累计对外付款127627亿元人民币,累计涉外收付款顺差5000亿元人民币。 按美元计值,2022年4月,银行代客涉外收入5054亿美元,对外付款4892亿美元,涉外收付款顺差162亿美元。2022年1-4月,银行代客累计涉外收入20822亿美元,累计对外付款20037亿美元,累计涉外收付款顺差785亿美元。 附:名词解释和相关说明 国际收支是指我国居民与非居民间发生的一切经济交易。 银行结售汇是指银行为客户及其自身办理的结汇和售汇业务,包括远期结售汇履约和期权行权数据,不包括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数据。银行结售汇统计时点为人民币与外汇兑换行为发生时。其中,结汇是指外汇所有者将外汇卖给银行,售汇是指银行将外汇卖给外汇使用者。结售汇差额是结汇与售汇的轧差数。 远期结售汇签约是指银行与客户协商签订远期结汇(售汇)合同,约定将来办理结汇(售汇)的外汇币种、金额、汇率和期限;到期外汇收入(支出)发生时,即按照远期结汇(售汇)合同订明的币种、金额、汇率办理结汇(售汇)。 远期结售汇平仓是指客户因真实需求背景发生变更、无法履行资金交割义务,对原交易反向平盘,了结部分或全部远期头寸的行为。 远期结售汇展期是指客户因真实需求背景发生变更,调整原交易交割时间的行为。 本期末远期结售汇累计未到期额是指银行与客户签订的远期结汇和售汇合同在本期末仍未到期的余额;差额是指未到期远期结汇和售汇余额之差。 未到期期权Delta净敞口是指银行对客户办理的期权业务在本期末累计未到期合约所隐含的即期汇率风险敞口。 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是指境内非银行居民机构和个人(统称非银行部门)通过境内银行与非居民机构和个人之间发生的收付款,不包括现钞收付和银行自身涉外收付款。具体包括:非银行部门和非居民之间通过境内银行发生的跨境收付款(包括外汇和人民币),以及非银行部门和非居民之间通过境内银行发生的境内收付款(暂不包括境内居民个人与境内非居民个人之间发生的人民币收付款),统计时点为客户在境内银行办理涉外收付款时。其中,银行代客涉外收入是指非银行部门通过境内银行从非居民收入的款项,银行代客对外支出是指非银行部门通过境内银行向非居民支付的款项。 2022-06-13/shaanxi/2022/0613/1266.html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五十六号)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32号),国家外汇管理局加强外汇市场监管,严厉打击通过地下钱庄非法买卖外汇行为,维护外汇市场健康良性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711号)等相关规定,现将部分违规典型案例通报如下: 案例1:中泰惠购电子商务(深圳)有限公司非法买卖外汇案 2019年11月至2020年1月,中泰惠购电子商务(深圳)有限公司通过地下钱庄非法买卖外汇14笔,金额合计130.1万美元。 该行为违反《结汇、售汇及付汇管理规定》第三十二条,构成非法买卖外汇行为。根据《外汇管理条例》第四十五条,处以罚款110.3万元人民币。处罚信息纳入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系统。 案例2:沈阳华锐世纪投资发展有限公司非法买卖外汇案 2019年6月至10月,沈阳华锐世纪投资发展有限公司通过地下钱庄非法买卖外汇7笔,金额合计83.4万美元。 该行为违反《结汇、售汇及付汇管理规定》第三十二条,构成非法买卖外汇行为。根据《外汇管理条例》第四十五条,处以罚款74.6万元人民币。处罚信息纳入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系统。 案例3:黑龙江籍车某非法买卖外汇案 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车某通过地下钱庄非法买卖外汇47笔,金额合计312.5万美元。 该行为违反《个人外汇管理办法》第三十条,构成非法买卖外汇行为。根据《外汇管理条例》第四十五条,处以罚款207.8万元人民币。处罚信息纳入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系统。 案例4:湖北籍谭某非法买卖外汇案 2018年3月至2019年4月,谭某通过地下钱庄非法买卖外汇146笔,金额合计400万美元。 该行为违反《个人外汇管理办法》第三十条,构成非法买卖外汇行为。根据《外汇管理条例》第四十五条,处以罚款259.6万元人民币。处罚信息纳入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系统。 案例5:云南籍黄某非法买卖外汇案 2018年6月至2020年3月,黄某通过地下钱庄非法买卖外汇20笔,金额合计350.9万美元。 该行为违反《个人外汇管理办法》第三十条,构成非法买卖外汇行为。根据《外汇管理条例》第四十五条,处以罚款295.3万元人民币。处罚信息纳入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系统。 案例6:天津籍郎某非法买卖外汇案 2018年10月,郎某通过地下钱庄非法买卖外汇43笔,金额合计774.3万美元。 该行为违反《个人外汇管理办法》第三十条,构成非法买卖外汇行为。根据《外汇管理条例》第四十五条,处以罚款648.9万元人民币。处罚信息纳入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系统。 案例7:山东籍曹某非法买卖外汇案 2018年10月至2019年2月,曹某通过地下钱庄非法买卖外汇12笔,金额合计84.3万美元。 该行为违反《个人外汇管理办法》第三十条,构成非法买卖外汇行为。根据《外汇管理条例》第四十五条,处以罚款65.5万元人民币。处罚信息纳入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系统。 案例8:天津籍王某非法买卖外汇案 2018年10月,王某通过地下钱庄非法买卖外汇10笔,金额合计270.7万美元。 该行为违反《个人外汇管理办法》第三十条,构成非法买卖外汇行为。根据《外汇管理条例》第四十五条,处以罚款227.5万元人民币。处罚信息纳入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系统。 案例9:福建籍薛某非法买卖外汇案 2019年2月,薛某通过地下钱庄非法买卖外汇2笔,金额合计92.9万美元。 该行为违反《个人外汇管理办法》第三十条,构成非法买卖外汇行为。根据《外汇管理条例》第四十五条,处以罚款78.8万元人民币。处罚信息纳入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系统。 案例10:山东籍徐某非法买卖外汇案 2019年9月,徐某通过地下钱庄非法买卖外汇35笔,金额合计170万美元。 该行为违反《个人外汇管理办法》第三十条,构成非法买卖外汇行为。根据《外汇管理条例》第四十五条,处以罚款143万元人民币。处罚信息纳入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系统。 2022-06-13/shenzhen/2022/0613/1204.html
-
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了2022年4月份银行结售汇和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数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就2022年4月份外汇收支形势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2022年4月份我国外汇收支形势如何? 答:当前我国跨境资金流动总体形势保持稳定。一是银行结售汇延续顺差态势,4月顺差规模为190亿美元,与一季度月均顺差基本相当,远高于2021年同期水平;二是跨境资金净流入环比增长,4月企业、个人等非银行部门涉外收支顺差162亿美元,较3月增长57%。 贸易、投资等实体经济相关跨境资金净流入维持较高水平。4月,货物贸易跨境收支顺差443亿美元,来华直接投资项下资金净流入184亿美元,较一季度月均水平分别增长2%和6%,同比分别增长2.8倍和1.2倍。今年以来,货物贸易、直接投资等实体经济相关资金稳步流入,继续发挥稳定跨境资金流动的基本盘作用。此外,4月服务贸易涉外收支逆差进一步收窄,对外直接投资延续平稳有序的发展态势。 当前,外部环境依然复杂多变,但我国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经济韧性强、潜力足、回旋余地广、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同时近年来我国外汇市场日臻成熟、韧性增强,更有基础也更有条件适应外部环境的调整变化,保持跨境资金流动总体稳定的格局。 2022-06-13/shaanxi/2022/0613/1265.html
-
近日,外汇局汉中市中心支局组织召开2022年第二次局务会。外汇局汉中市中心支局安喜锋局长主持会议,杨青坪副局长、外汇管理科全体人员参加会议。 会议传达学习了人民银行、外汇局关于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金融服务二十三条措施,分析了汉中市2022年1-4月外汇收支形势,并结合辖区实际,从“以学习促服务能力提升、抓重点企业服务、推进贸易便利化、助企纾困”四个方面,对外汇局汉中市中心支局贯彻落实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金融服务二十三条措施、持续深入开展党员干部联系服务涉外重点企业大走访、积极争取全省贸易便利化试点政策落地汉中、帮助外贸企业规避汇率风险等重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安喜锋局长强调,做好汉中市外汇管理工作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要从强化外贸企业外汇收支监测分析出发,以外贸企业遇到的问题为导向,积极开展助企纾困和外汇政策宣传;二是要加强银行协调和业务监督,积极为全市外贸企业提供高效、快捷、优质的外汇金融服务;三是要积极作为,主动加强跨部门合作,力所能及地解决外贸企业的实际困难,助推全市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 2022-06-13/shaanxi/2022/0613/1267.html
-
今年4月下旬以来,外汇局汉中市中心支局积极贯彻落实人民银行、外汇局《关于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金融服务的通知》(银发〔2022〕92号,以下简称“23条”)要求,大力推进提升企业汇率风险管理水平工作,帮助全市外贸企业规避汇率风险。 及时出台《国家外汇管理局汉中市中心支局关于推进2022年汉中市企业汇率风险管理工作的通知》(汉汇管〔2022〕4号),以“首办户”制度推动全市8家银行“一对一”对接全市相关外贸企业,深入开展提升企业汇率风险管理水平工作;及时召开外汇业务座谈会,组织解读“23条”具体要求,运用银行衍生品签约企业家数、衍生品履约金额、外贸企业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等指标强化对银行的监督管理,推进全市银行深入开展提升企业汇率风险管理水平工作;以重点外贸企业名单推送方式,推进全市银行外汇衍生品服务良性竞争,鼓励银行对外汇衍生品服务减费让利;积极组织银行对接有外汇衍生品需求的外贸企业,以现场宣传、现场签约推动外汇衍生品服务应用。截至2022年4月底,全市新增外汇衍生品签约外贸企业5家,履约企业3家,累计衍生品金额400万美元;新增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企业6家,人民币结算金额1038.83万元,同比增长4.3%,有效帮助全市重点外贸企业规避汇率风险,高质量发展对外贸易。 2022-06-13/shaanxi/2022/0613/1268.html
-
为进一步提升辖内个人外汇业务服务质量,提升群众用汇满意度,近期,外汇局渭南市中心支局通过知识竞赛、暗访等形式对辖内9家银行的91个网点个人外汇业务办理情况进行了全面摸底排查,针对排查出的高频易错问题,督促辖内银行通过内部业务培训的形式查漏补缺。 在外汇局渭南市中心支局的协助下,中国银行渭南分行第一期培训如期举办。培训以城区网点全体员工及公司部、个金部、内控部和财管部相关员工现场面授、五县行视频参会的方式举行。内容包括个人外汇业务政策解读,个人外汇业务易错问题普及,以及就日常办理业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现场讨论,并在会后向学员分发了《个人外汇业务实用手册》。学员普遍反映本次培训生动活泼,内容详实,对个人外汇业务政策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下一步,外汇局渭南市中心支局将持续跟踪辖内银行个人外汇业务培训落实情况,给予全力支持,努力打造一支专业高效的外汇服务队伍,营造良好的个人外汇市场氛围。 2022-06-13/shaanxi/2022/0613/1269.html
-
为进一步规范辖内银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业务,提升国际收支申报数据质量,近日,外汇局延安市中心支局分别对辖内两家银行国际收支统计间接申报业务及银行结售汇统计业务进行了现场核查。 现场核查过程中,外汇局延安市中心支局严格遵循现场核查工作流程,通过现场调阅原始业务凭证、电子数据信息、内控制度及其他相关资料,对银行国际收支统计各类业务和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进行了核查。核查结束后,与被核查机构就现场核查结果情况进行座谈交流,提出明确整改要求,要求银行定期举办培训,认真组织学习相关业务最新制度规定和业务操作规程,进一步规范国际收支间接申报业务及结售汇业务统计工作,切实提高国际收支统计数据的准确性与及时性。针对银行在执行政策中存在的疑惑,外汇局延安市中心支局核查人员进行了逐一解答,进一步帮助银行业务人员理解掌握外汇管理相关制度要求。 此次现场核查有助于辖内银行进一步规范国际收支统计数据报送工作,提升国际收支申报数据质量,促进辖内国际收支业务健康发展。 2022-06-13/shaanxi/2022/0613/1264.html
-
中国国际投资头寸表 2022-03-28/henan/2022/0328/1147.html
-
自2021年10月国家税务总局、公安部、最高人民检察院、海关总署、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召开常态化打击虚开骗税违法犯罪工作部署会以来,各地相关部门重点聚焦“假企业”“假出口”“假申报”涉税违法犯罪行为,充分发挥协作优势,依托大数据共享应用,密切配合、持续发力,精准锁定涉嫌虚开骗税高风险案源,以“零容忍”态度开展常态化联合打击,成功破获了一批虚开骗税案件,严肃惩治了一批违法犯罪分子。截至目前,已累计查处涉嫌虚开骗税企业4万余户。现将部分案件公布如下: 一、四川破获“7·15”虚开骗税洗钱案 2021年底,在四川省六部门打击虚开骗税领导小组统筹指挥下,四川成功破获泸州“7·15”案,打掉虚开骗税犯罪团伙2个,地下钱庄犯罪团伙1个,捣毁窝点25个,抓获犯罪嫌疑人134名,实现了对虚开、骗税、洗钱的全链条打击。该案涉嫌虚开发票8284份,价税合计金额12.07亿元,骗取出口退税1.61亿元。经查,以林某某为首的出口骗税团伙,以广东深圳为总部,在重庆、江西、四川等地设立生产型出口企业,采取“票货分离”的手段非法取得进项发票,并进行虚假生产和出口,进而骗取出口退税。目前,相关涉案人员已依法移交检察机关提起公诉。 二、福建破获团伙虚开骗税案 2021年10月底,福建公安、税务部门根据当地人民银行、外汇管理分局移送线索,统一开展收网行动,成功查处一起涉嫌虚开、骗汇、洗钱、非法买卖国家机关证件的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36名。经查,犯罪团伙通过控制多家外贸公司购买虚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向货代公司非法购买出口报关单,以“买单配票”的方式骗取出口退税。据统计,该案涉及上游空壳企业28户,不法货代公司6户,涉嫌虚开发票6800余份,价税合计金额7.24亿元,骗取出口退税8300余万元。 三、河南、湖南破获皮革和香菇行业出口骗税案 2021年11月,税务总局驻广州特派办会同河南、湖南两地公安、税务部门和海关缉私部门侦破皮革和香菇行业出口骗税案。经查,河南、湖南34户企业通过虚假购进皮革、香菇等农产品,虚构生产和货物流,虚假外汇结算,短时间内“出口”金额达18.74亿元,骗取出口退税1.86亿元。此外,税务部门还开展了皮革行业专项整治,配合湖南公安部门立案侦查117户企业,抓获犯罪嫌疑人27名,进一步规范了皮革行业税收秩序。 四、重庆破获“8·01”虚开发票案 2022年1月,重庆公安、税务部门联合侦破“8·01”虚开发票案,抓获犯罪嫌疑人8名,一举打掉了盘踞在重庆、广东两地的开票团伙。经查,犯罪团伙通过随机利诱代账会计等方式安插领票人员在不同区域领取发票后跨地区虚开。据统计,该案涉嫌虚开增值税发票1.32万份,价税合计金额5.6亿元。 五、广东深圳破获利用电子专票骗取出口退税案 2021年10月,深圳公安、税务部门联合在深圳、河南两地开展“踏浪4号”专案收网行动,破获“9·27”利用增值税电子专用发票骗取出口退税案,共抓获犯罪嫌疑人27名。经查,以河南王某为首的虚开团伙勾结下游深圳詹某为首的骗税团伙,利用深圳成某操纵的不法报关行,共同实施“配单”“配票”骗取出口退税。该案涉嫌虚开发票271份,价税合计金额2392万元(其中电子专用发票98份,价税合计金额1040万元),骗取出口退税274万元。 下一步,六部门将深入贯彻落实常态化打击虚开骗税违法犯罪的工作部署,坚持精诚共治、精准打击,常打长打、长治长效,进一步加大打击力度,持续保持对虚开骗税等涉税违法犯罪行为重拳出击的高压态势。同时,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特别是大规模留抵退税的部署,将防范和打击骗取留抵退税违法犯罪行为作为六部门常态化打击的重点,对骗取留抵退税等涉税违法犯罪行为露头就打、严惩不贷,为国家重大税费支持政策落实落地保驾护航。 2022-04-06/henan/2022/0406/1148.html
-
截至2021年末,我国全口径(含本外币)外债余额为175112亿元人民币(等值27466亿美元,不包括中国香港特区、中国澳门特区和中国台湾地区对外负债,下同)。 从期限结构看,中长期外债余额为82905亿元人民币(等值13004亿美元),占47%;短期外债余额为92207亿元人民币(等值14462亿美元),占53%。短期外债余额中,与贸易有关的信贷占39%。 从机构部门看,广义政府外债余额为31686亿元人民币(等值4970亿美元),占18%;中央银行外债余额为5029亿元人民币(等值789亿美元),占3%;银行外债余额为75869亿元人民币(等值11900亿美元),占43%;其他部门(含直接投资:公司间贷款)外债余额为62528亿元人民币(等值9807亿美元),占36%。 从债务工具看,贷款余额为28076亿元人民币(等值4404亿美元),占16%;贸易信贷与预付款余额为25841亿元人民币(等值4053亿美元),占15%;货币与存款余额为37653亿元人民币(等值5906亿美元),占22%;债务证券余额为56453亿元人民币(等值8854亿美元),占32%;特别提款权(SDR)分配为3231亿元人民币(等值507亿美元),占2%;直接投资:公司间贷款债务余额为19601亿元人民币(等值3074亿美元),占11%;其他债务负债余额为4257亿元人民币(等值668亿美元),占2%。 从币种结构看,本币外债余额为78850亿元人民币(等值12367亿美元),占45%;外币外债余额(含SDR分配)为96262亿元人民币(等值15099亿美元),占55%。在外币登记外债余额中,美元债务占84%,欧元债务占7%,港币债务占3%,日元债务占1%,特别提款权和其他外币外债合计占比为5%。 2021年末,我国外债负债率为15.5%,债务率为77.3%,偿债率为5.9%,短期外债与外汇储备的比例为44.5%,上述指标均在国际公认的安全线以内,我国外债风险总体可控。 附 名词解释及相关说明 关于外债期限结构分类。按照期限结构对外债进行分类,有两种分类方法。一是按照签约期限划分,即合同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外债为中长期外债,合同期限在一年或一年以下的外债为短期外债;二是按照剩余期限划分,即在签约期限划分的基础上,将未来一年内到期的中长期外债纳入到短期外债中。本新闻稿按签约期限划分中长期外债和短期外债。 与贸易有关的信贷是一个较广义的概念,除贸易信贷与预付款外,它还包括为贸易活动提供的其他信贷。从定义上看,与贸易有关的信贷包括贸易信贷与预付款、银行贸易融资、与贸易有关的短期票据等。其中,贸易信贷与预付款是指发生在中国大陆居民与境外(含港、澳、台地区)非居民之间,由货物交易的卖方和买方之间直接提供信贷而产生对外负债,即由于商品的资金支付时间与货物所有权发生转移的时间不同而形成的债务。具体包括供应商(如境外出口商)为商品交易和服务直接提供信贷,以及购买者(如境外进口商)为商品和服务以及进行中(或准备承担)的工作预先付款;银行贸易融资是指第三方(如银行)向出口商或进口商提供的与贸易有关的贷款,如外国金融机构或出口信贷机构向买方提供的贷款。 负债率即外债余额与当年国内生产总值之比。债务率即外债余额与当年国际收支统计口径的货物与服务贸易出口收入之比。偿债率即中长期外债还本付息与短期外债付息额之和与当年国际收支统计口径的货物与服务贸易出口收入之比。负债率、债务率、偿债率、短期外债与外汇储备的比例等外债风险指标的国际公认安全线分别为20%、100%、20%和100%。 附表:中国2021年末按部门划分的外债总额头寸 2021年末 2021年末 (亿元人民币) (亿美元) 广义政府 31686 4970 短期 1256 197 货币与存款 0 0 债务证券 1256 197 贷款 0 0 贸易信贷与预付款 0 0 其他债务负债 0 0 长期 30430 4773 SDR分配 0 0 货币与存款 0 0 债务证券 26851 4212 贷款 3579 561 贸易信贷与预付款 0 0 其他债务负债 0 0 中央银行 5029 789 短期 1645 258 货币与存款 845 133 债务证券 800 125 贷款 0 0 贸易信贷与预付款 0 0 其他债务负债 0 0 长期 3384 531 SDR分配 3231 507 货币与存款 0 0 债务证券 0 0 贷款 0 0 贸易信贷与预付款 0 0 其他债务负债 153 24 其他接受存款公司 75869 11900 短期 54566 8559 货币与存款 36800 5772 债务证券 3575 561 贷款 13765 2159 贸易信贷与预付款 0 0 其他债务负债 426 67 长期 21303 3341 货币与存款 0 0 债务证券 17456 2738 贷款 3740 586 贸易信贷与预付款 0 0 其他债务负债 107 17 其他部门 42927 6733 短期 29694 4657 货币与存款 7 1 债务证券 107 17 贷款 2983 468 贸易信贷与预付款 25389 3982 其他债务负债 1208 189 长期 13233 2076 货币与存款 0 0 债务证券 6409 1005 贷款 4008 629 贸易信贷与预付款 452 71 其他债务负债 2364 371 直接投资:公司间贷款 19601 3074 直接投资企业对直接投资者的债务负债 11369 1783 直接投资者对直接投资企业的债务负债 1153 181 对关联企业的债务负债 7079 1110 外债总额头寸 175112 27466 注:1. 本表按签约期限划分长期、短期外债。 2. 本表统计采用四舍五入法。 2022-03-28/henan/2022/0328/11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