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问:“交易电子信息”和“电子单证”有何不同?银行如何审核“交易电子信息”“电子单证”? 答:“交易电子信息”是指线上交易生成的实际成交订单、物流、支付等数据。 “电子单证”是指企业提供的符合现行法律法规规定,且被银行认可并可以留存的电子形式的合同、发票、报关单、运输单据等有效凭证和商业单据,其形式包括系统自动生成的电子单证、纸质单证电子扫描件等。银行办理货物贸易外汇收支审核电子单证,按照《货物贸易外汇收支电子单证审核指引》(汇发〔2016〕25号文印发)相关规定执行。 2023-07-06/tianjin/2023/0704/2212.html
-
银行可否为客户金融交易项下的汇率风险办理套期保值? 实需交易原则强调外汇衍生品交易背景的真实性和合规性,并不限制交易背景的经常项目或资本项目性质。对于客户真实、合规的金融交易产生的外汇风险敞口,银行可以办理人民币对外汇衍生品套期保值。例如,境内企业跨境融资、境外机构投资境内人民币债券等金融交易,可使用远期结售汇全额或差额对冲汇率风险。 2023-07-12/tianjin/2023/0706/2215.html
-
见附件。 附件: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投资额度审批情况表(截至2023年6月30日) 2023-07-12/guangdong/2023/0712/2587.html
-
截至2023年3月末,我国全口径(含本外币)外债余额为171169亿元人民币(等值24909亿美元,不包括中国香港特区、中国澳门特区和中国台湾地区对外负债,下同)。 从期限结构看,中长期外债余额为74985亿元人民币(等值10912亿美元),占44%;短期外债余额为96184亿元人民币(等值13997亿美元),占56%。短期外债余额中,与贸易有关的信贷占37%。 从机构部门看,广义政府外债余额为28553亿元人民币(等值4155亿美元),占17%;中央银行外债余额为5710亿元人民币(等值831亿美元),占3%;银行外债余额为73246亿元人民币(等值10659亿美元),占43%;其他部门(含关联公司间贷款)外债余额为63660亿元人民币(等值9264亿美元),占37%。 从债务工具看,贷款余额为28086亿元人民币(等值4087亿美元),占16%;贸易信贷与预付款余额为26504亿元人民币(等值3857亿美元),占15%;货币与存款余额为38694亿元人民币(等值5631亿美元),占23%;债务证券余额为47754亿元人民币(等值6949亿美元),占28%;特别提款权(SDR)分配为3347亿元人民币(等值487亿美元),占2%;关联公司间贷款债务余额为21254亿元人民币(等值3093亿美元),占12%;其他债务负债余额为5530亿元人民币(等值805亿美元),占3%。 从币种结构看,本币外债余额为76492亿元人民币(等值11131亿美元),占45%;外币外债余额(含SDR分配)为94677亿元人民币(等值13778亿美元),占55%。在外币登记外债余额中,美元债务占85%,欧元债务占7%,港币债务占4%,日元债务占2%,特别提款权和其他外币外债合计占比为2%。 我国外债主要指标均在国际公认的安全线以内,外债风险总体可控。 附 名词解释及相关说明 关于外债期限结构分类。按照期限结构对外债进行分类,有两种分类方法。一是按照签约期限划分,即合同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外债为中长期外债,合同期限在一年或一年以下的外债为短期外债;二是按照剩余期限划分,即在签约期限划分的基础上,将未来一年内到期的中长期外债纳入到短期外债中。本新闻稿按签约期限划分中长期外债和短期外债。 与贸易有关的信贷是一个较广义的概念,除贸易信贷与预付款外,它还包括为贸易活动提供的其他信贷。从定义上看,与贸易有关的信贷包括贸易信贷与预付款、银行贸易融资、与贸易有关的短期票据等。其中,贸易信贷与预付款是指发生在中国大陆居民与境外(含港、澳、台地区)非居民之间,由货物交易的卖方和买方之间直接提供信贷而产生对外负债,即由于商品的资金支付时间与货物所有权发生转移的时间不同而形成的债务。具体包括供应商(如境外出口商)为商品交易和服务直接提供信贷,以及购买者(如境外进口商)为商品和服务以及进行中(或准备承担)的工作预先付款;银行贸易融资是指第三方(如银行)向出口商或进口商提供的与贸易有关的贷款,如外国金融机构或出口信贷机构向买方提供的贷款。 附表:中国2023年3月末按部门划分的外债总额头寸 2023年3月末 2023年3月末 (亿元人民币) (亿美元) 广义政府 28553 4155 短期 1638 238 货币与存款 0 0 债务证券 1638 238 贷款 0 0 贸易信贷与预付款 0 0 其他债务负债 0 0 长期 26915 3917 SDR分配 0 0 货币与存款 0 0 债务证券 23155 3370 贷款 3760 547 贸易信贷与预付款 0 0 其他债务负债 0 0 中央银行 5710 831 短期 1936 282 货币与存款 1146 167 债务证券 791 115 贷款 0 0 贸易信贷与预付款 0 0 其他债务负债 0 0 长期 3774 549 SDR分配 3347 487 货币与存款 0 0 债务证券 0 0 贷款 0 0 贸易信贷与预付款 0 0 其他债务负债 427 62 其他接受存款公司 73246 10659 短期 57977 8437 货币与存款 37535 5462 债务证券 4616 672 贷款 15312 2228 贸易信贷与预付款 0 0 其他债务负债 515 75 长期 15269 2222 货币与存款 0 0 债务证券 11401 1659 贷款 3789 551 贸易信贷与预付款 0 0 其他债务负债 79 12 其他部门 42406 6171 短期 29619 4310 货币与存款 13 2 债务证券 107 16 贷款 1774 258 贸易信贷与预付款 26040 3790 其他债务负债 1685 245 长期 12787 1861 货币与存款 0 0 债务证券 6047 880 贷款 3452 502 贸易信贷与预付款 464 67 其他债务负债 2825 411 直接投资:公司间贷款 21254 3093 直接投资企业对直接投资者的债务负债 11709 1704 直接投资者对直接投资企业的债务负债 1218 177 对关联企业的债务负债 8327 1212 外债总额头寸 171169 24909 注:1. 本表按签约期限划分长期、短期外债。 2. 本表统计采用四舍五入法。 2023-07-12/liaoning/2023/0712/2056.html
-
2023年一季度,我国经常账户顺差5575亿元,资本和金融账户逆差5222亿元。 按SDR计值,2023年一季度,我国经常账户顺差608亿SDR,资本和金融账户逆差570亿SDR。 按美元计值,2023年一季度,我国经常账户顺差815亿美元,其中,货物贸易顺差1299亿美元,服务贸易逆差472亿美元,初次收入逆差66亿美元,二次收入顺差54亿美元。资本和金融账户逆差763亿美元,其中,资本账户顺差0.06亿美元,直接投资逆差294亿美元,证券投资逆差564亿美元,金融衍生工具顺差18亿美元,其他投资顺差331亿美元,储备资产增加255亿美元。(完) 2023年一季度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概览表) 项 目 行次 亿元 亿美元 亿SDR 1. 经常账户 1 5575 815 608 贷方 2 60996 8913 6653 借方 3 -55421 -8097 -6045 1.A 货物和服务 4 5663 828 618 贷方 5 56382 8239 6150 借方 6 -50720 -7411 -5532 1.A.a 货物 7 8890 1299 970 贷方 8 50582 7392 5517 借方 9 -41691 -6092 -4548 1.A.b 服务 10 -3228 -472 -352 贷方 11 5801 847 633 借方 12 -9028 -1319 -985 1.B 初次收入 13 -458 -66 -50 贷方 14 3829 559 418 借方 15 -4286 -626 -467 1.C 二次收入 16 370 54 40 贷方 17 785 114 85 借方 18 -415 -61 -45 2. 资本和金融账户 19 -5222 -763 -570 2.1 资本账户 20 0 0 0 贷方 21 6 1 1 借方 22 -6 -1 -1 2.2 金融账户 23 -5222 -763 -570 资产 24 -6828 -998 -745 负债 25 1606 235 175 2.2.1 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 26 -3482 -508 -380 2.2.1.1 直接投资 27 -2007 -294 -219 资产 28 -3415 -499 -372 负债 29 1409 205 153 2.2.1.2 证券投资 30 -3858 -564 -421 资产 31 -2606 -382 -285 负债 32 -1252 -182 -136 2.2.1.3 金融衍生工具 33 123 18 13 资产 34 55 8 6 负债 35 68 10 7 2.2.1.4 其他投资 36 2260 331 247 资产 37 878 129 97 负债 38 1382 203 151 2.2.2 储备资产 39 -1740 -255 -190 3.净误差与遗漏 40 -354 -52 -39 注: 1.根据《国际收支和国际投资头寸手册》(第六版)编制,资本和金融账户中包含储备资产。 2.“贷方”按正值列示,“借方”按负值列示,差额等于“贷方”加上“借方”。本表除标注“贷方”和“借方”的项目外,其他项目均指差额。 3.季度人民币计值的国际收支平衡表数据,由当季以美元计值的国际收支平衡表,通过当季人民币对美元平均汇率中间价折算得到,季度累计的人民币计值的国际收支平衡表由单季人民币计值数据累加得到。 4.季度SDR计值的国际收支平衡表数据,由当季以美元计值的国际收支平衡表,通过当季SDR对美元平均汇率折算得到,季度累计的SDR计值的国际收支平衡表由单季SDR计值数据累加得到。 5.本表计数采用四舍五入原则。 6.细项数据请参见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互联网站“统计数据”栏目。 7.《国际收支平衡表》采用修订机制,最新数据以“统计数据”栏目中的数据为准。 2023-07-12/liaoning/2023/0712/2053.html
-
2023年3月末,我国对外金融资产94457亿美元,对外负债68804亿美元,对外净资产25653亿美元。 在对外金融资产中,直接投资资产28348亿美元,证券投资资产11016亿美元,金融衍生工具资产160亿美元,其他投资资产21143亿美元,储备资产33790亿美元,分别占对外金融资产的30%、12%、0.2%、22%和36%;在对外负债中,直接投资负债35377亿美元,证券投资负债18377亿美元,金融衍生工具负债149亿美元,其他投资负债14901亿美元,分别占对外负债的51%、27%、0.2%和22%。 按SDR计值,2023年3月末,我国对外金融资产70216亿SDR,对外负债51146亿SDR,对外净资产19070亿SDR。(完) 2023年3月末中国国际投资头寸表 项目 行次 期末头寸 (亿美元) 期末头寸 (亿SDR) 净头寸 1 25653 19070 资产 2 94457 70216 1 直接投资 3 28348 21073 1.1 股权 4 24528 18234 1.2 关联企业债务 5 3820 2840 1.a 金融部门 6 3885 2888 1.1.a 股权 7 3661 2721 1.2.a 关联企业债务 8 224 167 1.b 非金融部门 9 24463 18185 1.1.b 股权 10 20867 15512 1.2.b 关联企业债务 11 3596 2673 2 证券投资 12 11016 8189 2.1 股权 13 6255 4650 2.2 债券 14 4761 3539 3 金融衍生工具 15 160 119 4 其他投资 16 21143 15717 4.1 其他股权 17 97 72 4.2 货币和存款 18 4918 3656 4.3 贷款 19 8824 6560 4.4 保险和养老金 20 270 201 4.5 贸易信贷 21 6098 4533 4.6 其他 22 935 695 5 储备资产 23 33790 25118 5.1 货币黄金 24 1317 979 5.2 特别提款权 25 525 390 5.3 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 26 109 81 5.4 外汇储备 27 31839 23668 5.5 其他储备资产 28 1 1 负债 29 68804 51146 1 直接投资 30 35377 26298 1.1 股权 31 32137 23890 1.2 关联企业债务 32 3240 2409 1.a 金融部门 33 1993 1482 1.1.a 股权 34 1782 1325 1.2.a 关联企业债务 35 211 157 1.b 非金融部门 36 33384 24816 1.1.b 股权 37 30355 22565 1.2.b 关联企业债务 38 3029 2252 2 证券投资 39 18377 13660 2.1 股权 40 12049 8957 2.2 债券 41 6328 4704 3 金融衍生工具 42 149 111 4 其他投资 43 14901 11077 4.1 其他股权 44 0 0 4.2 货币和存款 45 5740 4267 4.3 贷款 46 4047 3008 4.4 保险和养老金 47 273 203 4.5 贸易信贷 48 3857 2867 4.6 其他 49 497 369 4.7 特别提款权 50 487 362 说明:1.本表记数采用四舍五入原则。 2.净头寸是指资产减负债,“+”表示净资产,“−”表示净负债。 3.SDR计值的数据,是由当季以美元计值的数据通过SDR兑美元季末汇率折算得到。 4.《国际投资头寸表》采用修订机制,最新数据以“统计数据”栏目中的数据为准。 2023-07-12/liaoning/2023/0712/2054.html
-
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了2023年一季度国际收支平衡表和3月末国际投资头寸表。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就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2023年一季度我国国际收支状况如何? 答:2023年一季度,我国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其中,经常账户顺差815亿美元,为历史同期较高水平,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为2.0%,保持在合理均衡区间。 一是货物贸易顺差及进出口规模均处于历史同期次高值。一季度,我国国民经济持续恢复,经济运行实现良好开局,国际收支口径的货物贸易顺差1299亿美元,出口7392亿美元,进口6092亿美元,三项数据均为历史同期次高值。 二是旅行、运输等服务贸易逆差增加。一季度,服务贸易逆差472亿美元。其中,旅行逆差434亿美元,同比增长58%,主要是居民个人出境旅行逐步恢复,带动旅行支出增长;运输逆差191亿美元,上年同期为顺差33亿美元,主要是全球运力供给有序恢复,我国运输服务收支逐渐向疫情前水平回归。 三是跨境双向投融资活动保持稳定。一季度,我国对外投资平稳有序,金融账户资产净增加998亿美元,其中储备资产因交易净增加255亿美元,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资产净增加744亿美元;来华投资呈现净流入,金融账户负债净增加235亿美元。 总体看,我国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经济运行整体回升向好,有利于国际收支继续保持基本平衡。 问:2023年3月末我国国际投资头寸状况如何? 答:2023年3月末,我国国际投资头寸状况保持稳健,对外金融资产和负债规模均有所增加,储备资产规模继续位列全球第一。 一是我国对外净资产规模增长。2023年3月末,我国对外资产规模94457亿美元,较2022年末增长2.0%;对外负债规模68804亿美元,增长2.3%;对外净资产(资产减负债)规模25653亿美元,增长1.3%,自2022年3月末以来保持持续增长。 二是对外资产和负债结构保持稳定。对外资产中,储备资产3.4万亿美元,规模位列全球首位。对外负债中,超50%为来华直接投资,规模3.5万亿美元,较2022年末增长1.2%。 2023-07-12/liaoning/2023/0712/2055.html
-
为进一步提升铁岭地区外贸企业汇率风险管理能力,支持辖内企业稳健经营,国家外汇管理局铁岭市中心支局联合铁岭市商务局近日举办“汇率风险中性”宣讲会。辽宁省商务厅和辽宁省外汇局相关领导,铁岭市外汇局、商务局领导,各外汇指定银行的分管领导及公司业务部经理,各县区商务局领导出席会议,全辖40余家外贸企业代表参加会议,会议收到良好效果。 一、专家授课,打开视角 本次会议邀请辽宁省外汇局和辽宁省商务厅的业务专家讲解了国际贸易风险和需要注意的问题、汇率避险的概念和汇率避险在企业汇率管理中的应用,向企业宣导汇率避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二、丰富产品,银行领头 为促进银企对接,本次宣讲会邀请部分银行结合近期外汇市场变动情况,对套保工具的运用进行了详细解读,同时介绍了银行特色汇率避险产品,为企业开展汇率避险业务量身定制产品,并增加了线上供给产品,力求满足企业多样化需求。 三、以例促宣,示范带动 为了让参会企业代表对汇率避险有更加直观的认识,安排部分外贸企业介绍汇率避险成功经验。通过案例为大家讲述对汇率风险中性从认识到认知和认可的过程,使宣传更有针对性。通过“头雁”引领,带动雁阵齐飞。 在银企互动答问环节,外汇局和银行为外贸企业进行答疑解惑。会上多数企业对汇率避险产生兴趣,有10余家企业与银行建立了合作意向。下一步铁岭市外汇局将继续加强汇率风险中性宣传和服务,支持外贸企业行稳致远,实现高质量发展。 2023-07-04/liaoning/2023/0704/2049.html
-
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了2023年3月末中国外债数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就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请问2023年一季度我国外债情况如何? 答:2023年一季度,我国外债规模有所回升,结构保持基本稳定。截至2023年3月末,我国全口径(含本外币)外债余额为24909亿美元,较2022年末增加381亿美元,增幅2%。从币种结构看,本币外债占比45%,与2022年末持平;从期限结构看,中长期外债占比44%,较2022年末下降1个百分点。 问:如何看待当前我国外债形势? 答:我国经济运行开局良好,外债规模有所增长。2023年一季度,我国经济运行实现良好开局,社会生产及融资需求企稳回升。受银行货币与存款余额增长推动,我国外债规模有所增长。 预计未来我国外债规模将继续保持稳定。随着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紧缩节奏放缓,有关外溢影响将逐步减弱。同时,我国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经济运行整体回升向好,为我国外债规模稳定提供了根本支撑。下一步,国家外汇管理局将继续推进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3-07-12/liaoning/2023/0712/2057.html
-
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6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1930亿美元,较5月末上升165亿美元,升幅为0.52%。 2023年6月,受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及预期、全球宏观经济数据等因素影响,美元指数下跌,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涨跌互现。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当月外汇储备规模上升。我国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明显,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有利于外汇储备规模继续保持基本稳定。 2023-07-12/liaoning/2023/0712/20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