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9-22/beijing/2022/0922/1960.html
-
2022-09-22/beijing/2022/0922/1959.html
-
本案例中的公司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探索国际化发展,迄今已积累30多年的国际化经营经验。2021年,公司海外营业收入超过1000亿元,涉及40多个币种,既有进出口贸易,也有跨境投融资。公司的汇率避险理念,可归纳为“一个原则、三个不做”。 “一个原则”指以自然对冲为主、衍生品交易为辅。自然对冲通过保持外汇收入和支出的币种一致,达到降低或消除外汇风险敞口的目的。但实施难度较高,需要与公司的战略目标和业务实际相匹配。管理方式包括调整结算币种、结算账期,加快运营周转,运用融资工具提前收汇,融资币种和收入币种相匹配等。作为一家大型集团公司,还能通过不同子公司之间敞口轧差来降低整体的敞口余额。衍生品交易目标在于锁定外汇敞口风险。 “三个不做”指:一是看不懂的不做,一般选择基础衍生品,如远期合约和简单期权,尽量避免复杂的衍生品组合。二是带观点的不做,即坚持汇率风险中性,不选择带有明显汇率预期的衍生品。三是多重目标不做,即汇率风险管理以锁定汇率波动风险为唯一目标,不以获取收益为目的。公司对此深有体会:在金融市场上,收益往往伴随着风险;有些机构设计的衍生品强调既“防风险”又“增收益”,往往是因为有意无意忽略了产品中某些风险事件;这些风险事件概率较小,但一旦出现就会引发较大的损失。 得益于成熟的外汇风险管理机制,企业在剧烈的金融市场波动中保持了稳健发展。比如,受全球疫情影响,2020年3-4月各种非美货币对美元出现大幅贬值,以巴西雷亚尔为例,期间最高贬值达到31%,正是因为公司提前对敞口进行了锁定,有效保障了在巴西销售的业务利润,避免了近1亿元的汇率损失。 延伸阅读:企业汇率风险管理策略有哪些? 企业汇率风险管理的主要策略包括风险对冲、使用人民币计价结算、价格转嫁等。 (一)风险对冲 风险对冲根据方式可分为金融对冲和经营对冲;根据是否运用外汇衍生品,可分为衍生品对冲和自然对冲。 金融对冲是指企业运用外汇衍生品及外债等工具开展套期保值。经营对冲是指企业通过经营活动、匹配自身收支币种和周期进行自然对冲。企业根据自身经营状况可采取不同方法。代表性的方法包括:将境内母公司与海外生产基地之间的交易敞口轧差;提前或推迟外币支付结算时间;将生产基地转移到海外,消除出口产生的汇率风险(海外需为独立法人,且计价货币和转移目的地货币需保持一致)。 衍生品对冲是指利用外汇市场衍生品对冲汇率风险,是金融对冲的主要手段,运用的衍生工具包括外汇远期、外汇期权及其他外汇衍生品。自然对冲是指通过持有相同币种的外币债务或债权、调整收支周期,将外币债权与债务相抵来降低企业外汇风险敞口。包括调整外债和经营对冲等方式。 (二)使用人民币计价结算和价格转嫁 若企业在进出口贸易中使用人民币计价结算,就不会产生汇率风险。 价格转嫁是指当汇率向不利方向变动时,企业可以将对应的成本通过报价转嫁给贸易对手。例如,出口企业在人民币升值时提高以外币计价的出口价格,将汇率风险转嫁给客户。 2022-09-22/beijing/2022/0922/1957.html
-
五年来,在直接投资项下基本实现可兑换的基础上,外汇局广东省分局优化完善跨境直接投资外汇管理,改善广东投资营商环境,拓宽广东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渠道,促进“引进来”和“走出去”高质量发展。 ——外汇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 近年来,外汇局广东省分局积极推动落实新修订的《外商投资法》,推动落实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优化外汇营商环境。2018年,取消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前期费用额度和账户有效期的要求等限制,提升外商来华直接投资的积极性。2018年,外商直接投资存量权益登记与商务部门联合年报合并,2020年,参与市场监管部门牵头的多部门年报统一报送,实现“多报合一”,进一步减轻了企业申报负担。2020年,允许粤港澳大湾区的外商投资企业可在辖内任一银行办理境内直接投资基本信息登记、变更与注销手续,外商直接投资外汇登记业务办理更加便捷。2020年,支持经认定取得我国永久居留权资格的国际人才,以其境内合法收入在粤港澳大湾区内设立科技型企业。2017年-2021年,全辖外商直接投资企业资本金流入规模年均增长率达17.6%。 ——资金汇兑和使用更加便利 2018年,外汇局广东省分局率先在广东自贸区南沙、横琴片区开展资本项目收入支付便利化改革试点。资本项目收入用于境内支付时,无需事前向银行逐笔提供真实性证明材料,大幅简化资本项目外汇收入支付手续。该试点政策在自贸区试点的基础上于2020年复制推广至全省,截至2022年6月末,全辖累计办理了3.9万笔便利化支付业务,金额约74.5亿美元,支付便利化业务笔数占比已超过50%。2019年,允许非投资性外商投资企业在满足负面清单管理,且境内所投项目真实、合规的前提下,可依法以资本金进行境内股权投资,进一步激发了非投资性外商投资企业境内再投资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截至2022年6月末,累计办理800余笔境内再投资业务,金额合计超110亿美元。2019年,外汇局广东省分局还取消了境内资产变现账户资金结汇使用限制,放宽了外国投资者保证金使用和结汇限制,相关资本项目账户内外汇资金使用更加便利。 ——跨境双向投资渠道有效拓宽 为适应跨境直接投资新形势,外汇局广东省分局积极支持股权基金开展跨境产业投资,拓宽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渠道。2018年,推动在珠海开展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试点,即以非公开方式募资的境外资金投向境内,吸引更多境外资金投资广东。2021年,推动在全省开展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QDLP)试点,即境内的私募基金向境外进行投资,投资方式和投资额度管理更加灵活,有利于拓宽境内投资者对外投资渠道,提升资产配置效率。2022年1月,高水平开放版本的QFLP试点在广东自贸区南沙片区试点实施,进一步放宽资金使用范围,便利资金跨境汇兑。截至2022年8月末,全辖已有3家基金管理企业取得QFLP试点资格,投资规模约38亿元人民币;3家基金管理企业取得QDLP试点资格,获批额度约2.6亿美元。 2022-09-22/guangdong/2022/0922/2381.html
-
中关村中心支局辖内企业名录(截至2022年8月) 备注:请附件名录内的企业,到中关村中心支局办理授权内业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丹棱街6号一层西门。 2022-09-22/beijing/2022/0922/1961.html
-
2022-09-22http://www.gov.cn/xinwen/2022-09/21/content_5710954.htm
-
2022-09-22http://www.gov.cn/xinwen/2022-09/21/content_5710959.htm
-
问:个人网络购物有无年度结售汇额度限制? 答:个人网络购物收支是否占用个人年度总额应区分具体情况,如通过支付机构跨境外汇支付业务试点或个人结算账户办理的结售汇,均不占用年度总额。若直接通过个人储蓄账户办理,受年度结售汇额度限制。 2022-09-23/henan/2022/0923/1296.html
-
问:个人购汇用途是付学费可以选择不占用额度吗? 答:业务类型选择占用额度还是不占用额度的依据不在于购汇项目,而在于是否提供真实性证明材料。因此,若提供学费相关证明材料应选择不占用额度,若仅提供身份证明应选择占用额度。 2022-09-14/henan/2022/0914/1291.html
-
问:境内个人为何一般不得以生活费救助为由汇款给境外朋友? 答:生活费救助一般指具有赡养关系的个人间发生的资金收付。 2022-09-16/henan/2022/0916/12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