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了解辖区涉外企业受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影响,3月8日,巴南中心支局赴辖内1家涉外企业开展汇率风险情况调研。 企业相关负责人介绍了公司生产经营、人民币汇率升值对企业的影响和主要的汇率避险方法,并就货物贸易结汇问题和境外投融资问题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彭州副局长表示,企业要高度重视汇率波动风险,综合运用汇率避险衍生品,跨境人民币结算等方式来规避汇率风险。中心支局将按照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工作理念,关注汇率升值给企业带来的影响,切实为辖区涉外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021-03-08/chongqing/2021/0310/1756.html
-
问: 什么是非贸易非经营性用汇? 答: 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印发<经常项目外汇业务指引(2020年版)>的通知》(汇发〔2020〕14号)附件1《经常项目外汇业务指引(2020年版)》第八十三条规定,非贸易非经营性用汇,是指驻外机构用汇、出国用汇、留学生用汇、外国专家用汇、国际组织会费用汇、救助与捐赠用汇、对外宣传用汇、股金与基金用汇、援外用汇、境外朝觐用汇及部门预算中确定的其他用汇项目。 2021-03-11/tianjin/2021/0311/1618.html
-
3月9日,合川中心支局主动赴合川区商务委开展座谈交流。双方一是就辖区涉外经济发展现状和特点进行交流,梳理双方数据统计口径差异和原因,确定了企业名单、进出口信息互通、政策支撑、联合培训涉外企业等相关工作事项。二是交流外汇局、商务委支持涉外经济发展政策,沟通走访调研了解企业现状及存在困难。三是分别介绍2021年助力涉外经济发展的重点工作和重要举措。四是就在商业领域推动供应链金融进行交流。此次座谈交流,进一步加强了部门间协作,强化了信息互通,确定了支持外贸企业发展的合作方向和具体抓手,有助于辖区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 2021-03-10/chongqing/2021/0310/1755.html
-
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了2021年1月份银行结售汇和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数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就2021年1月份外汇收支形势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2021年1月份我国外汇收支形势如何? 答:1月份我国外汇市场运行总体平稳。从主要指标表现看,银行结售汇顺差408亿美元,环比回落39%;非银行部门涉外收支顺差488亿美元,回落10%。上述指标呈现顺差主要受季节性因素影响,年底前我国货物出口和顺差规模通常较高,春节前企业资金需求增加,贸易项下收结汇也会比较集中。1月,货物贸易项下结售汇和涉外收支顺差均超过400亿美元,为主要顺差项目。 市场主体预期稳定,结售汇行为保持理性。1月,衡量企业结汇意愿的结汇率,也就是客户向银行卖出外汇与客户涉外外汇收入之比为65%,环比下降6个百分点;衡量购汇意愿的售汇率,也就是客户从银行买汇与客户涉外外汇支出之比为62%,上升2个百分点。 跨境双向投资活跃。资本项下涉外收支双向交易均保持较高规模,总体均衡。直接投资涉外收支延续净流入。证券投资总体呈现净流出,其中外资净增持境内债券和股票416亿美元,港股通项下境内主体净买入香港股票折合401亿美元。 总的来看,在国内经济持续稳定恢复、金融市场双向开放的基本面支撑下,当前我国跨境资金双向流动更趋活跃,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外汇市场的深度和广度。展望未来,外部环境依然错综复杂,世界经济复苏过程中的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依然较多,我国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基础没有改变,外汇市场有望保持平稳运行。 2021-03-15/shaanxi/2021/0315/785.html
-
为了解近期国际物流不畅、海运费高企的原因和影响,3月9日,南通市中心支局组织召开外贸企业专题座谈会。全市6家外贸企业部门负责人及1家货代公司的财商管理部门负责人参加了座谈,南通市商务局外贸处相关人员应邀参加座谈,中心支局副局长周杨强出席并主持会议。 会上,来自光伏、医药、纺织等行业的6家企业结合自身情况,分别就物流不畅、海运费高企以及对生产经营的具体影响、采取的应对措施等方面进行详细交流,并结合自身实际提出了相关政策诉求和融资需求。货代公司对近期海运费上涨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对海运物流未来趋势进行预测。 针对会议上提到的国际运输方面的突出问题,周杨强副局长表示,下一步将把企业反映的情况和诉求及时向上级管理部门反馈,协同相关职能部门共商解决之策,引导南通市金融机构从资金层面给予企业相应扶持。同时,周杨强副局长提示与会企业:一是要做好应急预案和风险预警,及时关注运价、汇率等价格变化,抓紧时间安排生产和装运;二是可以采用灵活的合同条款,化解一部分运费风险,提升议价能力,分摊运费成本;三是要树立正确的汇率风险意识和财务“中性”理念,做好财务筹划,规避汇率风险。 2021-03-15/jiangsu/2021/0315/687.html
-
2020年四季度,我国经常账户顺差8601亿元,其中,货物贸易顺差12788亿元,服务贸易逆差1878亿元,初次收入逆差2582亿元,二次收入顺差273亿元。资本和金融账户中,直接投资顺差3784亿元,储备资产增加1628亿元。 2020年,我国经常账户顺差20437亿元,其中,货物贸易顺差36611亿元,服务贸易逆差10040亿元,初次收入逆差6776亿元,二次收入顺差642亿元。资本和金融账户中,直接投资顺差6991亿元,储备资产增加1878亿元。 按美元计值,2020年四季度,我国经常账户顺差1302亿美元,其中,货物贸易顺差1936亿美元,服务贸易逆差284亿美元,初次收入逆差391亿美元,二次收入顺差41亿美元。资本和金融账户中,直接投资顺差573亿美元,储备资产增加246亿美元。 按美元计值,2020年,我国经常账户顺差2989亿美元,其中,货物贸易顺差5338亿美元,服务贸易逆差1453亿美元,初次收入逆差990亿美元,二次收入顺差94亿美元。资本和金融账户中,直接投资顺差1034亿美元,储备资产增加280亿美元。 按SDR计值,2020年四季度,我国经常账户顺差914亿SDR,其中,货物贸易顺差1359亿SDR,服务贸易逆差200亿SDR。资本和金融账户中,直接投资顺差402亿SDR,储备资产增加173亿SDR。 按SDR计值,2020年,我国经常账户顺差2125亿SDR,其中,货物贸易顺差3817亿SDR,服务贸易逆差1051亿SDR。资本和金融账户中,直接投资顺差736亿SDR,储备资产增加193亿SDR。(完) 2021-03-15/shaanxi/2021/0315/783.html
-
2021-03-12http://www.gov.cn/zhuanti/2021qglhzb/live/20210311bzljzh8672915.html
-
问:国家外汇管理局刚刚公布了最新外汇储备规模数据。请问造成2021年2月外汇储备规模变动的原因是什么?今后的外汇储备规模趋势是怎样的? 答:截至2021年2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050亿美元,较1月末下降57亿美元,降幅为0.18%。 2021年2月,我国外汇市场运行稳定,市场预期更趋理性。国际金融市场上,受新冠肺炎疫苗进展、主要国家财政政策及通胀预期等因素影响,美元指数上涨,主要国家债券资产价格下跌。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当月外汇储备规模小幅下降。 展望未来,全球疫情防控和经济复苏仍面临较多不确定性,国际金融市场波动性较大。但我国将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保持国际收支基本平衡,有利于外汇储备规模基本稳定。 2021-03-12/shanghai/2021/0312/1474.html
-
3月5日,七台河市中心支局召开专题研讨会,交流总局培训会议学习心得,结合七台河辖区实际情况,提出在今年的外汇管理和检查工作中避免“大而全”、追求“小而精”,努力处理好五个关系:一是推动贸易便利化与防风险的关系;二是提高检查力度与优化营商环境的关系;三是倡导非现场检查与精准服务的关系;四是业务检查与调查研究的关系;五是工作沟通联系与廉洁从政的关系。 2021-03-09/heilongjiang/2021/0309/1542.html
-
国家外汇管理局日前发布2020年《跨境调运外币现钞进出境机构名单》。 2019年6月,为进一步落实“放管服”精神,优化市场营商环境,外汇局、海关总署联合印发了《调运外币现钞进出境管理规定》(汇发〔2019〕16号)。截至2020年末,全国跨境调运外币现钞进出境机构共23家。 为方便查询,机构名单按注册地所属外汇局进行分类。(完) 2021-03-08/jiangxi/2021/0308/16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