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了2022年7月份银行结售汇和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数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就2022年7月份外汇收支形势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2022年7月份我国外汇收支形势如何? 答:我国外汇市场运行总体平稳,境内外汇供求延续基本平衡。7月份,受分红派息等季节性因素影响,企业、个人等非银行部门涉外收支呈现小幅逆差,属于在平衡区间内的正常波动,8月上旬为上百亿美元顺差。当前涉外收支状况并未改变境内外汇供求总体格局,7月银行结汇和售汇规模基本相当,综合考虑其他供求因素,境内外汇供求保持基本平衡。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保持稳定,截至7月末,外汇储备余额为31041亿美元,较6月末上升328亿美元,主要受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影响。 外汇市场交易理性有序,结售汇意愿保持稳定。7月份,衡量结汇意愿的结汇率(客户向银行卖出外汇与客户涉外外汇收入之比)为71%,处于近年来较高水平,较6月份提升6.1个百分点;衡量售汇意愿的售汇率(客户从银行买汇与客户涉外外汇支出之比)为67%,较6月份提升1.8个百分点,总体稳定。 经常账户延续顺差,在维护我国外汇供求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初步统计,上半年我国经常账户顺差1691亿美元,同比增长45%;与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为1.9%,继续处于合理均衡区间,7月份经常账户仍延续合理规模顺差。今年以来,经常账户相关涉外收支和结售汇顺差均处于近年来高位,是我国重要的外汇资金来源渠道。其中,货物贸易表现出较强韧性,7月货物贸易涉外收支顺差421亿美元,体现了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的相对优势以及近年来转型升级成效。 展望未来,外部环境中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但我国继续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国内经济持续恢复,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同时,我国外汇市场韧性增强,有基础有条件继续保持平稳运行。 2022-08-17/shenzhen/2022/0817/1267.html
-
2022-07-28http://www.gov.cn/xinwen/2022-07/27/content_5703131.htm
-
2022-08-16http://www.gov.cn/premier/2022-07/29/content_5703527.htm
-
2022-08-17http://www.gov.cn/xinwen/2022-08/16/content_5705565.htm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五十六号)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32号),国家外汇管理局加强外汇市场监管,严厉打击跨境赌博所涉资金非法买卖行为,维护外汇市场健康良性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711号)等相关规定,现将部分违规典型案例通报如下: 案例1:北京籍刘某非法买卖外汇案 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刘某通过非法移机境外的境内商户POS机刷卡,非法买卖外汇2笔折合9.5万美元,用于境外赌博活动。 该行为违反《个人外汇管理办法》第三十条,构成非法买卖外汇行为。根据《外汇管理条例》第四十五条,处以罚款8.6万元人民币。处罚信息纳入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系统。 案例2:湖北籍孙某非法买卖外汇案 2017年10月至2018年7月,孙某通过非法移机境外的境内商户POS机刷卡,非法买卖外汇18笔折合32.3万美元,用于境外赌博活动。 该行为违反《个人外汇管理办法》第三十条,构成非法买卖外汇行为。根据《外汇管理条例》第四十五条,处以罚款31.7万元人民币。处罚信息纳入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系统。 案例3:山东籍孙某非法买卖外汇案 2018年1月至9月,孙某通过非法移机境外的境内商户POS机刷卡,非法买卖外汇7笔折合21万美元,用于境外赌博活动。 该行为违反《个人外汇管理办法》第三十条,构成非法买卖外汇行为。根据《外汇管理条例》第四十五条,处以罚款20.7万元人民币。处罚信息纳入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系统。 案例4:浙江籍韩某非法买卖外汇案 2018年7月,韩某通过地下钱庄非法买卖外汇19笔折合110.8万美元,用于境外赌博活动。 该行为违反《个人外汇管理办法》第三十条,构成非法买卖外汇行为。根据《外汇管理条例》第四十五条,处以罚款73.3万元人民币。处罚信息纳入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系统。 案例5:河北籍段某非法买卖外汇案 2018年7月至2019年1月,段某通过地下钱庄非法买卖外汇13笔折合97.8万美元,用于境外赌博活动。 该行为违反《个人外汇管理办法》第三十条,构成非法买卖外汇行为。根据《外汇管理条例》第四十五条,处以罚款67.1万元人民币。处罚信息纳入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系统。 案例6:贵州籍甘某非法买卖外汇案 2018年8月至2019年6月,甘某通过地下钱庄非法买卖外汇12笔折合49.8万美元,用于境外赌博活动。 该行为违反《个人外汇管理办法》第三十条,构成非法买卖外汇行为。根据《外汇管理条例》第四十五条,处以罚款34.2万元人民币。处罚信息纳入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系统。 案例7:上海籍张某非法买卖外汇案 2018年9月,张某通过非法移机境外的境内商户POS机刷卡,非法买卖外汇3笔折合18.9万美元,用于境外赌博活动。 该行为违反《个人外汇管理办法》第三十条,构成非法买卖外汇行为。根据《外汇管理条例》第四十五条,处以罚款19.4万元人民币。处罚信息纳入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系统。 案例8:山西籍赵某非法买卖外汇案 2018年9月至11月,赵某通过地下钱庄非法买卖外汇4笔折合598.9万美元,用于境外赌博活动。 该行为违反《个人外汇管理办法》第三十条,构成非法买卖外汇行为。根据《外汇管理条例》第四十五条,处以罚款410万元人民币。处罚信息纳入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系统。 案例9:广西籍江某非法买卖外汇案 2019年1月至7月,江某通过地下钱庄非法买卖外汇11笔折合50.6万美元,用于境外赌博活动。 该行为违反《个人外汇管理办法》第三十条,构成非法买卖外汇行为。根据《外汇管理条例》第四十五条,处以罚款51.3万元人民币。处罚信息纳入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系统。 案例10:广东籍李某非法买卖外汇案 2019年5月至10月,李某通过地下钱庄非法买卖外汇6笔折合62.9万美元,用于境外赌博活动。 该行为违反《个人外汇管理办法》第三十条,构成非法买卖外汇行为。根据《外汇管理条例》第四十五条,处以罚款44.5万元人民币。处罚信息纳入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系统。 2022-08-17/neimenggu/2022/0815/1388.html
-
8月11日,人民银行呼和浩特中心支行、外汇局内蒙古分局“内蒙古今年上半年跨境收支情况及外汇改革和便利化政策措施落实效果”新闻发布会在自治区政府新闻办举行。发布会由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新闻发布与传播处杭玮副处长主持,外汇局内蒙古分局张永春副局长、国际收支处高晓芬调研员、经常项目管理处林燕副处长、资本项目管理处胥晓武处长出席发布会。 会上,张永春副局长介绍了上半年跨境收支情况及外汇改革和便利化政策措施落实效果。今年以来,人民银行呼和浩特中心支行、外汇局内蒙古分局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工作要求,聚焦“稳外贸、稳外资”和“助企纾困”等重点任务,持续推进外汇重点领域改革措施和便利化政策措施落地见效,不断优化政策和服务供给。内蒙古今年上半年跨境收支规模保持较快增长,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企业跨境投融资效能、市场主体汇率避险意识、跨境金融服务平台场景应用及外汇政务服务质量不断提升,为自治区涉外经济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外汇市场环境。 出席发布会的人员就新闻媒体关注的落实“金融23条”涉及外汇相关政策情况、跨境金融服务平台推进情况、优质企业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政策、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政策等问题现场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人民网、网易新闻、内蒙古广播电视台、内蒙古日报社等21家中央驻区媒体和地方媒体参加了新闻发布会。 2022-08-17/neimenggu/2022/0817/1389.html
-
国家外汇管理局锦州市中心支局持续推动锦州地区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业务工作,2022年8月4日,协同中国银行锦州分行实现锦州地区某公司服务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首笔业务成功落地。 国家外汇管理局锦州市中心支局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稳住经济大盘的决策部署,扎实落实《国家外汇管理局辽宁省分局关于开展优质企业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的指导意见(试行)(2022年版)》文件精神,全力助企纾困,加大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力度,以高质量的便利化政策举措推动锦州地区外贸经济发展。继优选锦州地区2家以货物贸易为主的重点优质企业成为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企业后,国家外汇管理局锦州市中心支局又成功推动某服务贸易企业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业务在中国银行锦州分行成功落地。该项业务有效减少了企业的人力和时间成本,降低了企业经营成本,提升了企业资金使用效率,让企业充分享受到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政策带来的红利,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下一步,国家外汇管理局锦州市中心支局将持续推进外汇便利化政策试点工作,推动锦州地区便利化政策扩面、提质、增效,全力服务实体经济,提升外汇市场服务质量,助推助企纾困政策落地见效,为锦州地区稳定外贸外资基本盘和助力涉外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撑。 2022-08-15/liaoning/2022/0815/1787.html
-
8月12日下午,国际收支处会同省商务厅、省担保集团、杭州市融资担保公司、杭州市高科技融资担保有限公司以及部分外汇指定银行,就推动政府性融资担保支持汇率避险政策增量扩面进行座谈。会议由李巧琴处长主持。 会上,担保公司及银行交流了汇率避险开展情况、遇到的困难和政策诉求。国际收支处与省商务厅、省担保集团就部分问题予以解答,并就下一步推动政策走深走实进行了探讨。 2022-08-17/zhejiang/2022/0817/1699.html
-
见附件。 附件:2022年7月广东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主要项目表 2022-08-17/guangdong/2022/0817/2364.html
-
The State Administration of Foreign Exchange (SAFE) recently released the preliminary data of the balance of payments (BOP) for the second quarter and the first half of 2022. Wang Chunying, SAFE Deputy Administrator and Press Spokesperson, answered media questions on relevant issues. Q: What a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a’s BOP in the first half of 2022? A: The preliminary data shows that, in the first half of 2022, China maintained a basic equilibrium in its BOP. Specifically, the current account reached surplus of USD 169.1 billion, accounting for 1.9% of GDP during the period and remaining within a reasonable range. Direct investment witnessed a net inflow of USD 74.9 billion, which remained at a relatively high level. First, the trade surplus in goods increased year on year. In the first half of 2022, China’s import and export of goods trade showed strong resilience. Trade in goods on BOP basis posted a surplus of USD 320.7 billion, an increase of 36%, the highest value for the same period over the years. Specifically, the export of goods reached USD 1.6437 trillion, a year-on-year increase of 13%; the import of goods registered USD 1.3230 trillion, a year-on-year increase of 8%. Second, the trade deficit in services narrowed year on year. In the first half of 2022, the trade deficit in services recorded USD 37.8 billion, a year-on-year decrease of 30%. To be specific, the travel deficit was USD 51.9 billion, up by 31% year on year, mainly due to the rebound in expenditures such as overseas study. The deficit in intellectual property royalties was USD 15.9 billion, basically unchanged from the same period of 2021. Both revenue and expenditure on intellectual property royalties increased, reflecting the mutual benefit from China’s efforts to expand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in the field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The deficit in transportation registered USD 2.2 billion, a year-on-year decrease of 89%, as revenue from transportation services grew faster than expenditure. The surplus in telecommunications, 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services was USD 9.1 billion, up by 1.2 times year on year, reflecting that th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service sector has injected new momentum into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service trade. Third, China saw a relatively high level of net inflow in the direct investment. In the first half of 2022, the net inflow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s was USD 74.9 billion. The net inflow of direct investment to China reached USD 149.6 billion, showing that the Chinese market remained attractive to foreign capital. China’s outward direct investment (ODI) saw a net outflow of USD 74.7 billion, which was generally in a stable and orderly manner. In general, China responded to efficiently coordinate epidemic prevention and control as well as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nd sustained its strong resilience, great potential and full of vitality in economy with its fundamentals of sound long-term growth unchanged, which will be helpful for China to remain an equilibrium in its BOP. 2022-08-05/en/2022/0817/19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