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0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3433亿美元,较9月末上升47亿美元,升幅为0.14%。 2025年10月,受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及预期、宏观经济数据等因素影响,美元指数上涨,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总体上涨。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当月外汇储备规模上升。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有利于外汇储备规模保持基本稳定。 2025-11-21/zhejiang/2025/1121/2282.html
-
2025年三季度,我国经常账户顺差13948亿元,其中,货物贸易顺差19213亿元,服务贸易逆差3520亿元,初次收入逆差2324亿元,二次收入顺差579亿元。资本和金融账户(含当季净误差与遗漏)逆差13948亿元,其中来华直接投资保持净流入。 2025年前三季度,我国经常账户顺差35074亿元,其中,货物贸易顺差52015亿元,服务贸易逆差11166亿元,初次收入逆差6844亿元,二次收入顺差1069亿元。资本和金融账户中(含三季度净误差与遗漏)逆差33885亿元。 按美元计值,2025年三季度,我国经常账户顺差1956亿美元,其中,货物贸易顺差2695亿美元,服务贸易逆差494亿美元,初次收入逆差326亿美元,二次收入顺差81亿美元。资本和金融账户(含当季净误差与遗漏)逆差1956亿美元。 按美元计值,2025年前三季度,我国经常账户顺差4898亿美元,其中,货物贸易顺差7262亿美元,服务贸易逆差1558亿美元,初次收入逆差955亿美元,二次收入顺差149亿美元。资本和金融账户(含三季度净误差与遗漏)逆差4733亿美元。 按SDR计值,2025年三季度,我国经常账户顺差1429亿SDR,其中,货物贸易顺差1969亿SDR,服务贸易逆差361亿SDR,初次收入逆差238亿SDR,二次收入顺差59亿SDR。资本和金融账户(含当季净误差与遗漏)逆差1429亿SDR。 按SDR计值,2025年前三季度,我国经常账户顺差3639亿SDR,其中,货物贸易顺差5394亿SDR,服务贸易逆差1161亿SDR,初次收入逆差705亿SDR,二次收入顺差110亿SDR。资本和金融账户(含三季度净误差与遗漏)逆差3506亿SDR。(完) 2025-11-21/zhejiang/2025/1121/2283.html
-
国际收支统计间接申报实例分析(2025年版) 2025-11-21/zhejiang/2025/1121/2286.html
-
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了2025年10月银行结售汇和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数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李斌就2025年10月外汇市场形势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10月以来我国外汇市场运行状况如何?有什么特点和变化? 答:10月以来,国际金融市场波动性有所上升,美元指数总体上行。我国外汇市场继续保持稳健运行态势。一是外汇市场供求基本平衡。10月,银行结售汇顺差177亿美元,环比有所收窄,结售汇更加平衡。企业等主体根据实际需求有序开展结汇和购汇交易,结汇率和售汇率与前9个月月均水平基本相当。二是跨境资金流动保持稳定。受国庆中秋假期因素等影响,9月企业、个人等非银行部门跨境资金小幅净流出,10月跨境资金净流入增多,综合两个月情况看跨境收支月均顺差为240亿美元。其中,货物贸易资金净流入保持高位;居民出境旅行、外资企业分红派息等跨境支出季节性回落,服务贸易、投资收益资金净流出环比收窄。总的来看,我国外汇市场预期平稳,供求基本平衡,保持较强韧性和活力。 2025-11-21/zhejiang/2025/1121/2285.html
-
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了2025年9月银行结售汇和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数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李斌就2025年9月外汇市场形势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能否介绍一下9月我国外汇市场运行情况? 答:9月我国外汇市场平稳运行,主要呈现两个特点。 一是跨境资金流动保持活跃、均衡态势。9月企业、个人等非银行部门跨境收入和支出合计为1.37万亿美元,环比增长7%。经常项下和资本项下跨境收支均保持增长态势,显示我国涉外经济稳健发展。受十一假期对跨境收付的季节性影响,9月跨境资金小幅净流出31亿美元,10月以来已转为净流入。分项目看,我国外贸稳步增长,9月货物贸易项下资金净流入保持高位;服务贸易、投资收益等项下跨境资金流动较为平稳。 二是外汇市场供求较为平衡。9月银行代客结汇和售汇环比均明显增长,企业等主体根据自身需求灵活开展外汇买卖。9月结售汇顺差为510亿美元,其中上中旬净结汇较多,下旬结售汇差额趋向均衡。10月以来银行代客结汇和售汇大体相当,外汇市场供求基本平衡。 今年前三季度我国涉外收支总规模为11.6万亿美元,创历史同期新高。跨境资金净流入1197亿美元,银行结售汇顺差632亿美元,均高于上年同期水平。总的来看,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今年以来我国外汇市场稳健运行,市场预期平稳,供求基本平衡,外汇市场保持着较强的韧性和活力。 2025-11-21/zhejiang/2025/1121/2276.html
-
2025年9月,我国国际收支货物和服务贸易进出口规模47362亿元,同比增长6%。其中,货物贸易出口23744亿元,进口17062亿元,顺差6682亿元;服务贸易出口2680亿元,进口3876亿元,逆差1196亿元。服务贸易主要项目为:旅行服务进出口规模1891亿元,运输服务进出口规模1869亿元,其他商业服务进出口规模1078亿元,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进出口规模682亿元。 按美元计值,2025年9月,我国国际收支货物和服务贸易出口3718亿美元,进口2946亿美元,顺差772亿美元。(完) 2025-11-21/zhejiang/2025/1121/2281.html
-
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9月,中国外汇市场(不含外币对市场,下同)总计成交26.87万亿元人民币(等值3.78万亿美元)。其中,银行对客户市场成交4.43万亿元人民币(等值0.62万亿美元),银行间市场成交22.44万亿元人民币(等值3.16万亿美元);即期市场累计成交9.87万亿元人民币(等值1.39万亿美元),衍生品市场累计成交17.00万亿元人民币(等值2.39万亿美元)。 2025年1-9月,中国外汇市场累计成交230.10万亿元人民币(等值32.11万亿美元)。 2025-11-21/zhejiang/2025/1121/2280.html
-
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外汇管理局浙江省分局的指导下,省内各家银行推出多元化产品与服务场景,助力民营企业筑牢汇率风险 “防护网”。 线上签约,政策助力增授信 为支持我省外贸企业更好适应人民币汇率波动新常态,提升民营企业的汇率风险管理水平,浙江省创新推出政府性融资担保项下业务模式,通过政府牵头、担保介入、风险分担的协同机制,为民营企业提供汇率避险项下增信支持,并将政府性融资担保增信纳入跨境金融服务平台企业汇率风险管理服务应用场景模块,实现线上增信签约。 截至目前,省内多家企业已成功通过跨境金融服务平台办理线上担保增信签约,并成功叙做额度项下外汇衍生品交易,有效减少企业脚底板成本和人工操作成本,提升业务效率。 跨境融资,汇率避险降成本 浙江民营企业创新驱动意识强,在高速成长期普遍具有融资需求,但同时对融资成本及资金占用敏感度更高。为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同时规避汇率风险,浙商银行为浙江创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量身定制“美元外债+掉期锁汇”的综合融资方案。企业借助外汇局推出的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政策,既简化美元外债融资流程,又通过办理美元对人民币近结远购掉期交易,精准锁定汇率风险敞口,进一步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该方案不仅拓宽了企业融资渠道,而且锁定了汇率风险敞口,降低了企业融资成本,为民营企业注入成长动能。 非美避险,渠道优化提质效 近年来,在“走出去”浪潮下,企业对非美货币的套期保值需求明显增加。相较于美元,非美货币呈现波动大、夜间交易机会多等特点。 某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有持续的欧元、英镑等非美货币现金流收汇、结汇需求。中信银行向企业推荐线上化交易工具——交易通,实现企业外汇市场全时段自主交易。平台可进行即、远期的市价、挂单交易,帮助企业夜间自动捕捉即、远期结汇交易机会,免去专人长时间盯市的不便,获得企业高度认可。 当前,内外部形势复杂多变,做好汇率风险管理依旧是民营企业的重要课题。浙江省各银行机构将继续在外汇管理局指导下,积极宣导支持政策,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不断拓展线上线下渠道,帮助企业灵活运用各类汇率产品,逐步建立符合自身需求的避险机制。 2025-11-21/zhejiang/2025/1121/22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