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问:国家外汇管理局刚刚公布了最新外汇储备规模数据。请问造成2021年10月外汇储备规模变动的原因是什么?今后的外汇储备规模趋势是怎样的? 答:截至2021年10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176亿美元,较9月末上升170亿美元,升幅为0.53%。 2021年10月, 我国外汇市场供求保持稳定,跨境收支交易理性有序。国际金融市场上,受新冠肺炎疫情进展、主要国家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预期等因素影响,美元指数微跌,主要 国家金融资产价格涨跌互现。外汇储备以美元为计价货币,在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下,当月外汇储备规模上升。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反复,全球经济复苏面临较多不稳定因素,国际金融市场波动较大。但我国经济延续恢复态势,具有强劲韧性和巨大潜力,将为外汇储备规模保持总体稳定提供支撑。 2021-11-08/qingdao/2021/1108/2015.html
-
为更好的服务企业开展汇率风险管理,帮助企业正确认识汇率风险,树立风险中性意识,近期,国家外汇管理局陵水县支局深入辖区企业进行外汇业务情况调研,并开展企业汇率风险中性宣导。 此次宣导活动主要围绕企业汇率风险管理展开,内容涵盖汇率风险的概念、汇率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外汇衍生产品相关知识等,同时发放相关宣传折页,通过与企业“面对面”交流,深入了解企业汇率风险管理面临的迫切问题。 下阶段,陵水县支局将进一步做好企业汇率风险管理宣导工作,提升企业汇率风险管理意识,助力辖区企业稳健经营。 2021-11-24/hainan/2021/1124/1490.html
-
问:境内企业在境外债券市场购买境外企业两年期债券,购买资金汇出时如何申报?债券到期时,企业收到境外汇回的本金和利息应如何申报? 答:在境外市场购买境外企业两年期债券应申报在“723021证券投资及金融衍生工具—债券交易—买入境外中长期债券”项下。 债券还本付息,本金应申报在“723021证券投资及金融衍生工具—债券交易—卖出境外中长期债券”项下。收到利息应申报在“322034初次收入(收益)—投资收益—中长期债券利息”项下。 2021-11-26/tianjin/2021/1126/1800.html
-
问:境内企业向境外公司支付1笔1年期进口延期付款及利息,且两企业无关联关系,应如何进行申报? 答:延期付款本金应按报关时贸易方式申报在“121—纳入海关统计的货物贸易”项下。 因境内外企业无关联关系,支付利息应申报在“322041初次收入(收益)—投资收益—存贷款利息”项下。 2021-11-24/tianjin/2021/1124/1798.html
-
问:境内企业关闭其在境外子公司并将境外厂房卖给当地企业,境内企业收到境外汇入款项应如何申报? 答:境外子公司厂房出售款项性质为母公司境外直接投资的撤回,应申报在“621011直接投资—我国对境外直接投资—投资资本金—因境外子公司清算、终止等撤资”项下,交易附言可写为:境外子公司终止资本撤回。 2021-11-25/tianjin/2021/1125/1799.html
-
尊敬的古特雷斯秘书长, 各位驻华使节和国际组织驻华代表, 女士们,先生们, 朋友们,同志们: 50年前的今天,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性多数通过第2758号决议,决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权利,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代表是中国在联合国的唯一合法代表。这是中国人民的胜利,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的胜利! 今天,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汇聚一堂,回顾历史,展望未来,很有意义。 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是世界上的一个大事件,也是联合国的一个大事件。这是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和主持正义的国家共同努力的结果。这标志着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中国人民从此重新走上联合国舞台。这对中国、对世界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在这里,我谨代表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向联合国大会第2758号决议所有提案国和支持国,表示衷心的感谢!向一切主持正义的国家和人民,致以崇高的敬意!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同志们! 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以来的50年,是中国和平发展、造福人类的50年。 ——这50年,中国人民始终发扬自强不息精神,在风云变幻中把握中国前进方向,书写了中国以及人类发展的壮阔史诗。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建设和发展的基础上,中国人民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成功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生活水平,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经过艰苦奋斗,中国人民用自己的双手在中华大地上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迎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这50年,中国人民始终同世界各国人民团结合作,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人民热爱和平,深知和平安宁的珍贵,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主持公道,伸张正义,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中国人民坚定支持广大发展中国家维护自身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正义斗争。中国人民致力于推动共同发展,从“坦赞铁路”到“一带一路”,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不断以中国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在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的危难之际,中国积极同世界分享防控经验,向各国输送了大批抗疫物资、疫苗药品,深入开展病毒溯源科学合作,真诚为人类彻底战胜疫情而积极努力。 ——这50年,中国人民始终维护联合国权威和地位,践行多边主义,中国同联合国合作日益深化。中国忠实履行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职责和使命,维护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维护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核心作用。中国积极倡导以和平方式政治解决争端,派出5万多人次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已经成为第二大联合国会费国、第二大维和摊款国。中国率先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带头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对世界减贫贡献超过70%。中国始终遵循联合国宪章和《世界人权宣言》精神,坚持把人权普遍性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走出了一条符合时代潮流、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权发展道路,为中国人权进步和国际人权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同志们!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过去50年,尽管国际形势跌宕起伏,但在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努力下,世界总体保持稳定,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科技创新日新月异,一大批发展中国家成长壮大,十几亿人口摆脱贫困,几十亿人口不断走向现代化。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和平发展进步力量不断增长。我们应该顺应历史大势,坚持合作、不搞对抗,坚持开放、不搞封闭,坚持互利共赢、不搞零和博弈,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 ——我们应该大力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共同为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提供正确理念指引。和平与发展是我们的共同事业,公平正义是我们的共同理想,民主自由是我们的共同追求。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多样性是人类文明的魅力所在,更是世界发展的活力和动力之源。“非尽百家之美,不能成一人之奇。”文明没有高下、优劣之分,只有特色、地域之别,只有在交流中才能融合,在融合中才能进步。一个国家走的道路行不行,关键要看是否符合本国国情,是否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能否带来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生改善、社会稳定,能否得到人民支持和拥护,能否为人类进步事业作出贡献。 ——我们应该携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人类是一个整体,地球是一个家园。任何人、任何国家都无法独善其身。人类应该和衷共济、和合共生,朝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向不断迈进,共同创造更加美好未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是以一种制度代替另一种制度,不是以一种文明代替另一种文明,而是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不同历史文化、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在国际事务中利益共生、权利共享、责任共担,形成共建美好世界的最大公约数。 ——我们应该坚持互利共赢,共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更好造福人民。中国古人说:“为治之本,务在于安民;安民之本,在于足用。”推动发展、安居乐业是各国人民共同愿望。为了人民而发展,发展才有意义;依靠人民而发展,发展才有动力。世界各国应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要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提高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包容性。要增强人民发展能力,形成人人参与、人人享有的发展环境,创造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每一个国家每一个人的发展局面。不久前,我在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希望各国共同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发展的冲击,加快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构建全球发展共同体。 ——我们应该加强合作,共同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和全球性问题。地区争端和恐怖主义、气候变化、网络安全、生物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正摆在国际社会面前,只有形成更加包容的全球治理、更加有效的多边机制、更加积极的区域合作,才能有效加以应对。气候变化是大自然对人类敲响的警钟。世界各国应该采取实际行动为自然守住安全边界,鼓励绿色复苏、绿色生产、绿色消费,推动形成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格局,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不竭源头。 ——我们应该坚决维护联合国权威和地位,共同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一个强有力的联合国,需要改革和建设全球治理体系。世界各国应该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国际规则只能由联合国193个会员国共同制定,不能由个别国家和国家集团来决定。国际规则应该由联合国193个会员国共同遵守,没有也不应该有例外。对联合国,世界各国都应该秉持尊重的态度,爱护好、守护好这个大家庭,决不能合则利用、不合则弃之,让联合国在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中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中国愿同各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理念,探索合作思路,创新合作模式,不断丰富新形势下多边主义实践。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同志们! 追昔抚今,鉴往知来。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中国将坚持走和平发展之路,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坚持走改革开放之路,始终做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坚持走多边主义之路,始终做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让我们携起手来,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为实现世界永续和平发展,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不懈奋斗! 谢谢大家。 2021-11-26/shanghai/2021/1126/1667.html
-
2020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中华大地。这次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遭遇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也是百年来全球发生的最严重的传染病大流行。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党中央将疫情防控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习近平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坚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提出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从大年初一起,习近平先后主持召开14次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4次中央政治局会议以及多次党的重要会议,敏锐洞察、果敢决策,科学指引、沉着应对,周密部署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因时因势制定重大战略策略,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迅速打响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 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风雨同舟、众志成城,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精神,构筑起疫情防控的坚固防线。广大医务人员白衣为甲、逆行出征,54万名湖北省和武汉市医务人员同病毒短兵相接,346支国家医疗队、4万多名医务人员毅然奔赴前线;各行各业扛起责任,国有企业、公立医院勇挑重担,46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冲锋陷阵,400多万名社区工作者日夜值守,各类民营企业、民办医院、慈善机构、养老院、福利院等积极出力,广大党员、干部带头拼搏,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武警部队官兵、公安民警奋勇当先,广大科研人员奋力攻关,数百万快递员冒疫奔忙,180万名环卫工人起早贪黑,新闻工作者深入一线,千千万万志愿者和普通人默默奉献。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我国用1个多月的时间初步遏制疫情蔓延势头,用2个月左右的时间将本土每日新增病例控制在个位数以内,用3个月左右的时间取得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的决定性成果,进而又接连打了几场局部地区聚集性疫情歼灭战,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 党中央及时将全国总体防控策略调整为“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推动防控工作由应急性超常规防控向常态化防控转变。我国第一时间研发出核酸检测试剂盒,疫苗研发总体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分批为全民免费接种。在自身面临巨大抗疫压力情况下,我国始终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积极开展抗疫国际和地区合作,倡导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针对疫情带来的冲击,党中央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大宏观政策应对力度。2020年2月23日,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召开,习近平在会上指出,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看待我国发展,增强信心、坚定信心。要变压力为动力、善于化危为机,加大政策调节力度,把我国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强大动能充分释放出来。3月6日,习近平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强调,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推进脱贫攻坚,支持扶贫产业恢复生产,优先支持贫困劳动力务工就业,做好对因疫致贫返贫人口的帮扶。4月17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在加大“六稳”工作力度的同时,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稳住了经济基本盘,为渡过难关赢得了时间、创造了条件,为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提供了重要保证。党中央、国务院还制定一系列纾困惠企政策,出台多项强化就业优先、促进投资消费等措施,促进新业态发展,推动交通运输、餐饮商超、文化旅游等各行各业有序恢复。在一系列政策作用下,中国经济在全球率先复苏,成为2020年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世界主要经济体。 2020年9月8日,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隆重举行。习近平为“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钟南山,“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张伯礼、张定宇、陈薇,一一颁授勋章奖章。大会还表彰了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和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习近平在大会上深刻阐述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习近平指出:“伟大抗疫精神,同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特质禀赋和文化基因一脉相承,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的传承和发展,是中国精神的生动诠释,丰富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涵。” 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了世界格局演变,世界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面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带领全党全国人民,以“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的顽强意志,努力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继续前进。 2021-11-26/shanghai/2021/1126/1669.html
-
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并作出新的战略安排,强调确保到2020年基本实现机械化,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战略能力有大的提升,力争到2035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 2020年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实现富国和强军相统一。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贯彻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强军、人才强军、依法治军,加快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发展,全面加强练兵备战,提高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战略能力,确保2027年实现建军百年奋斗目标。 党的十九大把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上升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条基本方略,把“中央军事委员会实行主席负责制”写入党章,使这一领导体制在党的根本大法中确立下来;把习近平强军思想郑重写入党章,确立习近平强军思想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的指导地位。2018年8月,中央军委党的建设会议召开,会后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军队党的建设的决定》,就全面加强新时代军队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工作作出战略部署,进一步推进新时代政治建军。2019年1月,中央军委印发《关于全面从严加强部队管理的意见》。10月,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贯彻军委主席负责制作出新的部署,贯彻军委主席负责制法治化规范化程序化运行进一步得到加强。同时,全会提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军事政策制度体系,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确保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11月,中央军委召开基层建设会议并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军队基层建设的决定》,就全面锻造“三个过硬”基层立起基层建设新标准,有力确保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直达基层、直达官兵。2020年11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军队政治工作条例》,要求全面深入贯彻军委主席负责制,确保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 强军兴军,人才是关键。2020年10月,中央军委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三位一体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决定》。全军积极适应新的形势任务要求,建强联合作战指挥人才、新型作战力量人才、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高水平战略管理人才等各方面人才队伍,各类人才创造活力竞相迸发的局面初步形成。 强军兴军,归根到底要落实到提高军队战斗力这个根本上来,驰而不息推动全部心思向打仗聚焦,各项工作向打仗用劲,确保部队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作为加强练兵备战的重要举措,自2018年1月军委首次统一组织全军开训动员起,习近平连续四年在新年之际向全军发布开训动员令,树立起大抓军事训练的鲜明导向。2020年1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合作战纲要(试行)》施行,成为新时代作战条令体系的顶层法规。同月,中央军委军事训练会议提出,加快构建新型军事训练体系,加快实现军事训练转型升级,全面提高训练水平和打赢能力。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国家安全环境的深刻变化,面对强国强军的时代要求,新时代国防和军队建设着眼于实现中国梦强军梦,坚持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强军、人才强军、依法治军,强军兴军取得历史性成就,实现政治生态重塑、组织形态重塑、力量体系重塑、作风形象重塑。2020年11月,军队已基本实现机械化,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人民军队在中国特色强军之路上迈出坚定步伐。 2021-11-26/shanghai/2021/1126/1668.html
-
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了2021年10月份银行结售汇和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数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就2021年10月份外汇收支形势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2021年10月份我国外汇收支形势如何? 答:10月份我国外汇市场延续平稳运行态势。从主要指标表现看,一是银行结售汇顺差165亿美元,与三季度月均水平相当。二是非银行部门涉外收支顺差348亿美元,较9月份顺差规模提升,主要受国庆假期影响,部分企业贸易收汇集中在假期后进行。9月至10月非银行部门涉外收支月均顺差规模与二季度以来的月均水平相当,跨境资金流动总体保持基本稳定。三是截至10月末,外汇储备余额为32176亿美元,较9月末增长0.5%,主要受汇率折算和全球资产价格波动等因素影响。 外汇市场预期总体平稳。从外汇市场相关指标看,市场主体汇率预期总体平稳,并且保持“逢高结汇、逢低购汇”的理性交易模式。剔除国庆假期因素,9月至10月的月均结汇率(客户向银行卖出外汇与客户涉外外汇收入之比)为64%,较三季度月均水平下降3个百分点,说明市场主体结汇意愿稳中有降;9月至10月的月均售汇率(客户从银行买汇与客户涉外外汇支出之比)为62%,较三季度月均水平下降1个百分点,说明市场主体购汇意愿保持平稳。 主要渠道跨境资金流动合理有序。10月份,货物贸易和直接投资等实体经济相关的跨境资金保持一定规模净流入,体现了国内经济稳定恢复的支撑作用;非居民净增持境内债券和股票合计为115亿美元,与三季度月均水平相当。此外,跨境留学支出、直接投资利润汇出从季节性高峰回落并趋稳。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世界经济复苏存在不确定性,部分发达经济体逐步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但我国经济保持稳定恢复态势,发展韧性持续显现,国际收支延续基本平衡格局,将继续为外汇市场平稳运行提供支撑。 2021-11-26/shanghai/2021/1126/1666.html
-
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10月,银行结汇11951亿元人民币,售汇10889亿元人民币,结售汇顺差1062亿元人民币。2021年1-10月,银行累计结汇132327亿元人民币,累计售汇119629亿元人民币,累计结售汇顺差12699亿元人民币。 按美元计值,2021年10月,银行结汇1862亿美元,售汇1696亿美元,结售汇顺差165亿美元。2021年1-10月,银行累计结汇20460亿美元,累计售汇18495亿美元,累计结售汇顺差1965亿美元。 2021年10月,银行代客涉外收入29183亿元人民币,对外付款26949亿元人民币,涉外收付款顺差2234亿元人民币。2021年1-10月,银行代客累计涉外收入314088亿元人民币,累计对外付款296660亿元人民币,累计涉外收付款顺差17428亿元人民币。 按美元计值,2021年10月,银行代客涉外收入4546亿美元,对外付款4198亿美元,涉外收付款顺差348亿美元。2021年1-10月,银行代客累计涉外收入48580亿美元,累计对外付款45884亿美元,累计涉外收付款顺差2696亿美元。 附:名词解释和相关说明 国际收支是指我国居民与非居民间发生的一切经济交易。 银行结售汇是指银行为客户及其自身办理的结汇和售汇业务,包括远期结售汇履约和期权行权数据,不包括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数据。银行结售汇统计时点为人民币与外汇兑换行为发生时。其中,结汇是指外汇所有者将外汇卖给外汇指定银行,售汇是指外汇指定银行将外汇卖给外汇使用者。结售汇差额是结汇与售汇的轧差数。 远期结售汇签约是指银行与客户协商签订远期结汇(售汇)合同,约定将来办理结汇(售汇)的外汇币种、金额、汇率和期限;到期外汇收入(支出)发生时,即按照远期结汇(售汇)合同订明的币种、金额、汇率办理结汇(售汇)。 远期结售汇平仓是指客户因真实需求背景发生变更、无法履行资金交割义务,对原交易反向平盘,了结部分或全部远期头寸的行为。 远期结售汇展期是指客户因真实需求背景发生变更,调整原交易交割时间的行为。 本期末远期结售汇累计未到期额是指银行与客户签订的远期结汇和售汇合同在本期末仍未到期的余额;差额是指未到期远期结汇和售汇余额之差。 未到期期权Delta净敞口是指银行对客户办理的期权业务在本期末累计未到期合约所隐含的即期汇率风险敞口。 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是指境内非银行居民机构和个人(统称非银行部门)通过境内银行与非居民机构和个人之间发生的收付款,不包括现钞收付和银行自身涉外收付款。具体包括:非银行部门和非居民之间通过境内银行发生的跨境收付款(包括外汇和人民币),以及非银行部门和非居民之间通过境内银行发生的境内收付款(暂不包括境内居民个人与境内非居民个人之间发生的人民币收付款),统计时点为客户在境内银行办理涉外收付款时。其中,银行代客涉外收入是指非银行部门通过境内银行从非居民收入的款项,银行代客对外支出是指非银行部门通过境内银行向非居民支付的款项。 2021-11-26/shanghai/2021/1126/16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