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01-08http://www.gov.cn/xinwen/2020-01/08/content_5467376.htm
-
国家外汇管理局于2019年4月18日(星期四)上午10时,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就2019年一季度外汇收支数据有关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并答记者问。 主持人 寿小丽: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媒体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今天我们很高兴邀请到了国家外汇管理局新闻发言人、总经济师、国际收支司司长王春英同志,请她向大家介绍2019年外汇收支情况并回答大家的提问。下面先请王春英总经济师介绍情况。 2019-04-18 10:03:40 王春英: 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下面,我首先通报2019年一季度我国外汇收支情况,然后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2019年一季度,全球经济和国际贸易增长有所放缓。我国经济继续运行在合理区间,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人民币汇率总体稳定,我国跨境资金流动保持平稳,外汇市场供求基本平衡。 从银行结售汇数据看,2019年一季度,银行结汇2.94万亿元人民币(等值4362亿美元),售汇3.01万亿元人民币(等值4454亿美元),结售汇逆差607亿元人民币(等值91亿美元)。从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数据看,银行代客涉外收入5.94万亿元人民币(等值8800亿美元),对外付款5.57万亿元人民币(等值8258亿美元),涉外收付款顺差3676亿元人民币(等值542亿美元)。 2019-04-18 10:04:41 王春英: 2019年一季度,我国外汇收支状况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第一,银行结售汇逆差明显收窄,代客涉外收付款呈现顺差。一季度,按美元计价,银行结汇同比增长0.5%,售汇下降2%,结售汇逆差91亿美元,同比收窄50%,月均值较2018年下半年收窄74%;银行代客涉外收入同比增长4%,支出下降1%,涉外收付款顺差542亿美元,上年同期为顺差107亿美元,2018年下半年总体为逆差。其中,一季度涉外外汇收付款顺差334亿美元,同比增长1.1倍。 第二,外汇供求保持了基本平衡。受春节假期等因素影响,月度外汇收支有所波动,但总体保持平衡。从银行代客涉外外汇收付款数据看,1月顺差257亿美元,2月顺差44亿美元,3月顺差33亿美元。从银行结售汇数据看,1月顺差121亿美元,2月逆差150亿美元,3月逆差61亿美元。如果综合考虑远期结售汇和期权交易等其他供求因素,2019年以来我国外汇市场供求延续自主平衡格局。 2019-04-18 10:07:01 王春英: 第三,售汇率稳中略降,企业境内外汇贷款小幅增加。一季度,衡量购汇意愿的售汇率,也就是客户从银行买汇与客户涉外外汇支出之比为65%,较上一季度下降2个百分点。同时,企业外汇融资意愿有所上升。截至2019年3月末,我国银行的境内外汇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小幅增加24亿美元。 第四,结汇率保持稳定,当前市场主体持汇意愿总体平稳。一季度,衡量结汇意愿的结汇率,也就是客户向银行卖出外汇与客户涉外外汇收入之比为61%,与上季度基本持平。企业、个人等主体外汇存款小幅上升。截至2019年3月末,银行境内各项外汇存款余额较上年末增加50亿美元,同比少增141亿美元。 第五,银行远期结售汇持续顺差,市场预期更加稳定。一季度,银行对客户远期结售汇签约顺差345亿美元,上季度为顺差170亿美元,上年同期为逆差178亿美元,说明当前人民币汇率预期更趋稳定。分月来看,1至3月份远期结售汇签约顺差分别为66亿、96亿和183亿美元。 第六,外汇储备余额稳中有升。截至2019年3月末,外汇储备余额30988亿美元,较2018年末上升260亿美元。 以上就是2019年一季度外汇收支主要统计数据。下面,欢迎大家就我国外汇收支状况有关问题提问。 2019-04-18 10:08:08 主持人 寿小丽: 下面进入答问环节,提问前请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现在开始提问。 2019-04-18 10:09:45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央电视台记者: 今年以来,美联储加息放缓,我国金融业持续对外开放,这样的背景下对我们的外汇市场运行带来什么新特点?展望一下未来一段时间市场运行会是怎样的? 2019-04-18 10:11:12 王春英: 谢谢你的提问。从今年总的情况来看,开年以来的外汇市场运行呈现了更加平稳的状态,主要渠道跨境资金流动都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从几个数据来看,第一,人民币汇率在全球主要货币中表现相对突出,一季度美元指数上升1.2%,新兴市场货币指数上升0.7%,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升值1.9%。人民币对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一揽子货币上涨1.9%。 第二个数据,跨境资金流动形势总体稳定,外汇市场供求呈现基本平衡。从刚才通报的结售汇、涉外收付款、外汇储备数据来看,都有比较明显的表现。第三,人民 币汇率预期平稳,市场情绪稳定,主要渠道的跨境资金流动状况也有进一步改善,一季度货物贸易跨境资金净流入明显增加。直接投资、证券投资项下跨境资金流入 和结汇都有所上升。另外,个人结售汇保持稳定,个人净购汇同比下降22%。从这些主要数据来看,今年以来中国的外汇市场运行更加平稳。 2019-04-18 10:11:53 王春英: 关 于怎么看下一步外汇收支形势的发展变化,主要有几个分析和判断:当前内外部环境总体有利于外汇供求保持基本平衡。我们看几个主要影响因素:第一,国内经济 基本面总体良好。从这一段时间集中发布的数据来看,宏观政策强化逆周期调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这些都有助于国民经济持续运行在合 理区间。今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长6.4%,3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回升到50.5%,超出了市场预期,说明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作用已经发挥了比较大的积极作用,这些有利于提振市场信心。总的来看,中国正处在也会长期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所以我们的经济有足够的韧性和巨大潜力,经济增长长期向好态势不会改变。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6%到6.5%的经济增长目标还是有信心实现的,这些都是保持外汇市场平稳运行的内部基础。 2019-04-18 10:16:58 王春英: 第 二,全方位对外开放为跨境资金流动或者跨境投资均衡发展提供了非常好的政策基础。前一段时间出台的《外商投资法》,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保护外商投 资合法权益,营造稳定、公开、透明、可预期和公平竞争的环境,有利于促进外商投资。同时,金融市场开放稳步推进,二季度以后国内债市和股市纳入国际主流指 数的实际力度会进一步加大。此外,随着我们自身实力的提高和国际化发展的需要,我国市场主体境外投资的合理需求持续存在,也会得到有效满足。所以,无论资 金流入角度还是流出角度,全方位对外开放是为跨境投资均衡发展提供一个很好的政策基础,我们的开放是双向的。 第三,中美经贸磋商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在稳定市场情绪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保持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有利于降低全球经济和国际贸易的不确定性,有利于稳定市场预期。 2019-04-18 10:21:53 王春英: 此外,3月份美联储议息会议释放出2019年不加息的信号,并计划在9月末停止缩表,这将对美元汇率和利率走势产生一定影响,这些影响会对我国外汇市场平稳运行提供更多有利条件。 当 然,外部影响因素中还是有一些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我们会持续关注。比如说,全球经济增长放缓,贸易保护主义影响国际贸易发展和市场信心,国际政治方面也 存在不稳定因素,部分新兴经济体波动风险仍然存在,等等。所以,积极因素我们会看到,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我们也会高度关注。但我们看问题是看主流,综合来 看,在国内经济和政策等稳定因素主导下,预期未来中国跨境资金流动会保持平稳运行、基本平衡的发展格局。谢谢。 2019-04-18 10:28:55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广记者: 请问2019年外汇局在进一步推动改革开放方面有哪些政策取向和具体措施? 2019-04-18 10:34:47 王春英: 谢 谢你的提问,你的问题实际上也是我们跟市场和媒体交流中多次被问到的问题。大家都很关心,今年这样的开局之下,外汇局会有什么样的改革动作或者政策取向。 从总的原则上讲,我们坚持两点基本考虑:首先我们将深化外汇管理改革,推动金融市场双向开放,服务国家全面开放新格局,这是第一个原则。第二是维护外汇市 场稳定,防范跨境资金流动风险,保障外汇储备安全、流动以及保值增值,维护国家经济金融安全。具体来看,我梳理一下我们准备要做的事情: 2019-04-18 10:36:35 王春英: 第 一,继续促进跨境贸易和投资便利化。首先,进一步支持贸易方式创新,优化外汇管理政策。提升外商投资企业资金汇兑的便利性,支持有条件、有能力的中国企业 开展真实合规的对外投资。其次,在稳妥有序推进资本项目开放中,改革合格机构投资者制度,简化准入管理,扩大投资范围,也就是改革QFII和RQFII制度。推进银行间债券市场开放渠道整合。同时,规范境外机构境内发行人民币债券管理,有序推进“熊猫债”市场发展。另外,全面落实跨国公司跨境资金集中运营管理改革内容,大幅简化手续。积极支持自贸试验区、粤港澳大湾区、雄安新区在外汇管理改革方面先行先试,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2019-04-18 10:37:43 王春英: 第 二,不断发展开放的、有竞争力的外汇市场。我们会支持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等参与外汇市场,丰富外汇市场主体类型,只有更多的主体类型参与进来,外汇市场供 求才会表现出多样化。我们支持外汇衍生产品创新,推出更多类型的期权产品,支持有创新能力的银行创新,通过这些创新的推出会给市场主体保值增值提供更好、 更便利的方法和手段。我们会优化境外机构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汇率风险管理。在开放过程中,通过和境外投资者的交流,获取他们在汇率保值方面的需求。 2019-04-18 10:42:40 王春英: 第三,健全跨境资本流动“宏观审慎+微观监管”两 位一体的管理框架。完善跨境资本流动宏观审慎管理的监测、预警和响应机制,丰富跨境资本流动宏观审慎管理的政策工具箱,以公开、透明和市场化的方式逆周期 调节跨境资金流动。微观监管方面,继续保持微观监管政策跨周期的稳定性、一致性、可预期性,严厉打击外汇违法违规活动,保障实体经济真实、合法、合规的需 求。 总结一下,外汇管理会继续平衡好推改革与防风险的关系,服务国家全面开放新格局,维护国家经济金融安全。谢谢。 2019-04-18 10:43:59 第一财经记者: 近期关注到外资通过债券市场、股票市场流入中国的现象比较明显,请您介绍外汇局统计到的相关资金规模情况。大家很关心这些资金是否有一个时点退出,如何防范这样的资金进出对于外汇管理的风险? 2019-04-18 10:45:43 王春英: 非常感谢你的问题。在当前证券市场逐步开放的过程中,我国国际收支和外汇市场运行总体保持稳定。从外汇局的统计来看,2018年境外机构净买入境内债券966亿美元,比2017年增长68%;净买入境内上市股票425亿美元,增长85%。今年一季度,境外机构净买入债券和上市股票的金额分别是95亿美元和194亿美元。数据表明,随着证券市场对外开放逐步深化,国内市场对外资保持了比较强的吸引力,我国证券投资项下资金流入比较稳定。在这期间,国际收支保持了基本平衡,外汇市场运行比较平稳。 未来一段时间,境内证券市场对外开放仍会主要表现为境外资本有序净流入。目前,在中国的债券和股票市场中,外资持有比重仍然比较低,在两个市场的占比都只有2%到3%左右,这个水平不仅明显低于发达国家,也低于一些主要的新兴市场国家。所以,未来从这个角度来看,我国还会有比较大的提升空间。而且,从国内市场纳入国际主流指数的安排看,这个过程是一个渐进、稳定的过程,它的相关影响也是平稳的。比如说,股票纳入MSCI指数,纳入因子从2.5%、5%、10%、15%到20%,是一个有序的过程。当然,金融市场双向开放稳步推进,也会使得整体的跨境资本流动保持均衡发展。 2019-04-18 10:47:23 王春英: 大家也关心在相关资金流入或流出的情况下,我国外汇市场运行稳定性会如何?我们认为,从中国外汇市场的深度和广度来看,还是有能力吸纳证券市场开放带来的影响。第一,从1994年 建立全国统一的银行间外汇市场以来,我国外汇市场的发展和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目前,国内外汇市场已具备基本完备的产品体系和国际市场主流的交易清算机 制,外汇市场的广度、深度不断增强。第二,近些年,为了配合金融市场对外开放,我们积极推进了适应实体经济和市场需求的交易机制,便利境外机构投资者外汇 兑换和外汇风险对冲。整体来讲,我们的外汇市场平稳运行有坚实的基础,外汇市场不断创新发展,市场主体更加多元化,交易产品不断丰富,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汇率弹性进一步增强,外汇市场资源配置效率进一步提高,有更好的能力吸纳金融市场开放的影响。第三,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和互联互通,有助于增强人民币汇率弹 性,丰富多元化的交易主体和交易渠道,将进一步拓展外汇市场的广度和深度,可以更加有效地吸纳证券市场开放所带来的影响。 2019-04-18 10:56:15 王春英: 关 于你提到的证券市场开放中的稳定性问题,需要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首先,经济基本面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也是我们吸引境外投资的一个根本支撑。我国经济基 本面持续良好,经济结构继续优化,有助于金融市场持续稳健运行。第二,通过继续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会更好地发挥汇率调节宏观经 济以及国际收支的“自动稳定器”作用。第三,继续深化外汇市场改革,完善境外投资者外汇兑换和外汇风险对冲配套机制,提前释放汇率避险需求,这些都有助于稳定市场供求。第四,我们还会在这个过程中密切监测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积极防范跨境资本流动风险。谢谢。 2019-04-18 11:06:33 中国日报记者: 近期外汇局发布了《跨国公司跨境资金集中运营管理规定》,请您介绍一下有关情况。 2019-04-18 11:13:14 王春英: 谢谢你的问题。外汇局近期发布了《跨国公司跨境资金集中运营管理规定》。《规定》是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放管服”改革要求,继续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和投融资自由化便利化,进一步深化了跨国公司跨境资金集中运营管理改革,主要内容有六大方面: 第一,进一步简政放权。简化外债和境外放款登记管理,对跨境资金集中运营项下的外债和境外放款实行一次性登记,这会大大减少交易主体办理业务的成本,给市场主体带来更大便利性。 第二,扩充新的政策红利。允许跨国公司备案后直接开展资本项目收入结汇支付便利化改革试点,在相关资金结汇和支付使用时,无需事前逐笔提供真实性证明材料。 2019-04-18 11:14:41 王春英: 第三,调整优化账户功能。跨国公司主办企业以国内资金主账户为主办理跨境资金集中运营各项业务,国内资金主账户为多币种账户,账户币种和数量均没有限制。 第四,取消合作银行不超过3家的限制,同时取消企业在备案前“应明确外债、境外放款集中额度在各家开户银行的具体分配”限制。所以在这方面也是大大的简化。 第五,取消手工报表。相关信息使用电子化手段,通过银行端直接采集,很大程度上便利了跨国公司运营。 2019-04-18 11:16:41 王春英: 第六,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对跨国公司跨境资金集中运营业务实施宏观审慎管理,加强统计监测,通过风险评估、非现场监测与现场核查检查等方式防范跨境资金流动风险。 总的来看,《跨国公司跨境资金集中运营管理规定》体现了服务实体经济、统筹资金使用、有效防范风险的原则,有利于跨国公司在中国更快捷更便利地开展业务。谢谢。 2019-04-18 11:18:58 经济日报记者: 刚才提到国际收支的情况,去年我国国际收支中经常账户顺差收窄,你对今年的趋势是如何判断的?刚才也讲到金融市场的对外开放,你觉得随着金融市场开放的进一步推进,我国资本项下的顺差会不会大幅度增加? 2019-04-18 11:20:19 王春英: 感谢你的提问。2018年我国曾经在一季度出现了经常账户逆差,但二、三、四季度均恢复为顺差,而且全年整体呈现顺差。这个情况引起大家广泛关注,我们也进行了持续的跟踪监测和分析。 当 前,我国经常账户处于基本平衡的合理区间。这是一个基本判断,不会轻易发生较大改变。经常账户收支状况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状况、经济结构的外在表现,不是 短期内形成的,也不是短期内就会发生变化的,总体是一个比较缓和的演变过程。目前,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国内经济结构更趋合理,经常账户也会在 中长期保持均衡的发展格局。 2019年 一季度初步估计,经常账户将呈现一定规模顺差。其中,货物贸易顺差同比扩大,服务贸易逆差同比收窄。未来,从货物贸易看,在成熟、完备的制造业基础支持 下,在持续推动的转型升级中,我国相关产品将维持比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从服务贸易看,随着国内服务质量不断提高,生态环境不断改进、教育水平不断提升,上 述“软实力”的提升会使国内居民的跨境消费更加理性和平稳,有利于经常账户平衡发展。 2019-04-18 11:21:37 王春英: 在经常账户更趋平衡的情形下,我国资本项下也会呈现相对均衡的发展态势,国际收支将总体保持基本平衡。首先,境外资本流入规模将继续提升。从2018年国际收支情况看,境外各类资本净流入4838亿美元,较2017年增长9%。其中,来自于直接投资性质的资本净流入增长23%,占比为42%;来自证券投资的资本净流入增长29%,占比33%。未来,直接投资方面,随着开放领域的逐步拓展,国内市场重要性的不断提升,相关法律的不断完善,仍有比较大的潜力吸引外国来华直接投资。证券投资方面,目前国内资本市场中境外投资者比较偏低,债市、股市市场中外资占比只有2%-3%的水平。在进一步扩大开放和便利化政策下,未来我国将成为全球投资者多元化配置资产的重要目的地。另外,我们观察到,我国债券市场吸收的来华投资主要是境外央行等机构以中长期资产配置为目的的资金流入。因此,未来境外资本流入仍具有较大提升空间。 2019-04-18 11:27:16 王春英: 其次,我国对外投资也会稳步增长。2018年,我国各类对外投资净增加3532亿美元,比2017年多增6%。其中,直接投资、对外贷款等性质的对外投资增加比较多。未来,境内主体对外直接投资、证券投资以及贷款等项下的投资需求依然存在,总体仍会保持平稳增长,有利于资本项下的跨境资本流动均衡发展。 总的来看,预计2019年,我国国际收支将延续经常账户基本平衡、跨境资本流动总体稳定的发展格局。谢谢。 2019-04-18 11:29:13 主持人 寿小丽: 今天的发布会就到这里,谢谢王司长,谢谢各位记者朋友,大家再见! 2019-04-18 11:30:19 (原文载于中国网) 2019-04-19/qingdao/2019/0419/1585.html
-
2018年四季度,我国经常账户顺差3776亿元,资本和金融账户(含当季净误差与遗漏,下同)逆差3776亿元,其中,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含当季净误差与遗漏,下同)逆差5714亿元,储备资产减少1953亿元。 2018年,我国经常账户顺差3527亿元,资本和金融账户顺差2365亿元,其中,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顺差3440亿元,储备资产增加1037亿元。 按美元计值,2018年四季度,我国经常账户顺差546亿美元,其中,货物贸易顺差1391亿美元,服务贸易逆差641亿美元,初次收入逆差228亿美元,二次收入顺差25亿美元。资本和金融账户逆差546亿美元,其中,资本账户逆差2亿美元,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逆差826亿美元,储备资产减少282亿美元。 按美元计值,2018年,我国经常账户顺差491亿美元,其中,货物贸易顺差3952亿美元,服务贸易逆差2922亿美元,初次收入逆差514亿美元,二次收入逆差24亿美元。资本和金融账户顺差408亿美元,其中,资本账户逆差6亿美元,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顺差602亿美元,储备资产增加189亿美元。 按SDR计值,2018年四季度,我国经常账户顺差394亿SDR,资本和金融账户逆差394亿SDR,其中,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逆差596亿SDR,储备资产减少204亿SDR。 按SDR计值,2018年,我国经常账户顺差362亿SDR,资本和金融账户顺差269亿SDR,其中,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顺差397亿SDR,储备资产增加123亿SDR。(完) 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初步数) 单位:亿元 项 目 行次 2018年四季度 2018年 1. 经常账户 1 3,776 3,527 贷方 2 52,617 193,053 借方 3 -48,841 -189,526 1.A 货物和服务 4 5,182 7,054 贷方 5 48,939 175,694 借方 6 -43,757 -168,640 1.A.a 货物 7 9,617 26,366 贷方 8 44,644 160,237 借方 9 -35,027 -133,871 1.A.b 服务 10 -4,435 -19,312 贷方 11 4,296 15,457 借方 12 -8,730 -34,769 1.A.b.1 加工服务 13 318 1,137 贷方 14 323 1,155 借方 15 -5 -18 1.A.b.2 维护和维修服务 16 90 307 贷方 17 141 475 借方 18 -50 -168 1.A.b.3 运输 19 -1,063 -4,429 贷方 20 823 2,805 借方 21 -1,887 -7,234 1.A.b.4 旅行 22 -3,747 -15,657 贷方 23 673 2,668 借方 24 -4,420 -18,325 1.A.b.5 建设 25 126 327 贷方 26 267 896 借方 27 -141 -569 1.A.b.6 保险和养老金服务 28 -125 -441 贷方 29 88 325 借方 30 -213 -766 1.A.b.7 金融服务 31 25 82 贷方 32 67 221 借方 33 -42 -139 1.A.b.8 知识产权使用费 34 -460 -1,992 贷方 35 99 368 借方 36 -559 -2,360 1.A.b.9 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 37 123 428 贷方 38 561 1,988 借方 39 -438 -1,559 1.A.b.10 其他商业服务 40 356 1,266 贷方 41 1,204 4,377 借方 42 -848 -3,111 1.A.b.11 个人、文化和娱乐服务 43 -54 -161 贷方 44 20 63 借方 45 -74 -225 1.A.b.12 别处未提及的政府服务 46 -24 -180 贷方 47 30 116 借方 48 -54 -295 1.B 初次收入 49 -1,577 -3,394 贷方 50 3,234 15,526 借方 51 -4,811 -18,920 1.C 二次收入 52 171 -133 贷方 53 444 1,833 借方 54 -273 -1,966 2. 资本和金融账户 55 -3,776 2,365 2.1 资本账户 56 -15 -38 贷方 57 13 20 借方 58 -27 -58 2.2 金融账户 59 -3,761 2,403 2.2.1 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 60 -5,714 3,440 其中:2.2.1.1 直接投资 61 1,900 6,987 2.2.1.1.1 直接投资资产 62 -1,742 -6,370 2.2.1.1.2直接投资负债 63 3,642 13,357 2.2.2 储备资产 64 1,953 -1,037 2.2.2.1 货币黄金 65 0 0 2.2.2.2 特别提款权 66 6 2 2.2.2.3 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 67 0 -47 2.2.2.4 外汇储备 68 1,947 -992 2.2.2.5 其他储备 69 0 0 3. 净误差与遗漏 70 0 -5,892 注:1.根据《国际收支和国际投资头寸手册》(第六版)编制。 2.“贷方”按正值列示,“借方”按负值列示,差额等于“贷方”加上“借方”。本表除标注“贷方”和“借方”的项目外,其他项目均指差额。 3.以人民币计值的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折算方法为,当季以美元计值的国际收支平衡表,通过当季人民币对美元季平均汇率中间价折算。 4. 2018年初步数为一、二、三季度平衡表正式数与四季度平衡表初步数累加得到。其中,2018年四季度初步数的资本和金融账户因含净误差与遗漏,与经常账户差额金额相等,符号相反。四季度初步数的金融账户、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同样含净误差与遗漏。2018年一、二、三季度正式数的资本和金融账户、金融账户和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均不含净误差与遗漏,净误差与遗漏项目单独列示。 5.本表计数采用四舍五入原则。 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初步数) 单位:亿美元 项 目 行次 2018年四季度 2018年 1. 经常账户 1 546 491 贷方 2 7,608 29,136 借方 3 -7,062 -28,645 1.A 货物和服务 4 749 1,029 贷方 5 7,076 26,510 借方 6 -6,327 -25,481 1.A.a 货物 7 1,391 3,952 贷方 8 6,455 24,174 借方 9 -5,065 -20,223 1.A.b 服务 10 -641 -2,922 贷方 11 621 2,336 借方 12 -1,262 -5,258 1.A.b.1 加工服务 13 46 172 贷方 14 47 174 借方 15 -1 -3 1.A.b.2 维护和维修服务 16 13 46 贷方 17 20 72 借方 18 -7 -25 1.A.b.3 运输 19 -154 -669 贷方 20 119 423 借方 21 -273 -1,092 1.A.b.4 旅行 22 -542 -2,370 贷方 23 97 404 借方 24 -639 -2,773 1.A.b.5 建设 25 18 49 贷方 26 39 136 借方 27 -20 -86 1.A.b.6 保险和养老金服务 28 -18 -66 贷方 29 13 49 借方 30 -31 -116 1.A.b.7 金融服务 31 4 12 贷方 32 10 33 借方 33 -6 -21 1.A.b.8 知识产权使用费 34 -67 -302 贷方 35 14 56 借方 36 -81 -358 1.A.b.9 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 37 18 65 贷方 38 81 300 借方 39 -63 -235 1.A.b.10 其他商业服务 40 51 191 贷方 41 174 662 借方 42 -123 -470 1.A.b.11 个人、文化和娱乐服务 43 -8 -24 贷方 44 3 10 借方 45 -11 -34 1.A.b.12 别处未提及的政府服务 46 -3 -27 贷方 47 4 18 借方 48 -8 -45 1.B 初次收入 49 -228 -514 贷方 50 468 2,348 借方 51 -696 -2,862 1.C 二次收入 52 25 -24 贷方 53 64 278 借方 54 -40 -302 2. 资本和金融账户 55 -546 408 2.1 资本账户 56 -2 -6 贷方 57 2 3 借方 58 -4 -9 2.2 金融账户 59 -544 413 2.2.1 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 60 -826 602 其中:2.2.1.1 直接投资 61 275 1,074 2.2.1.1.1 直接投资资产 62 -252 -961 2.2.1.1.2直接投资负债 63 527 2,035 2.2.2 储备资产 64 282 -189 2.2.2.1 货币黄金 65 0 0 2.2.2.2 特别提款权 66 1 0 2.2.2.3 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 67 0 -7 2.2.2.4 外汇储备 68 281 -182 2.2.2.5 其他储备 69 0 0 3. 净误差与遗漏 70 0 -898 注:1.根据《国际收支和国际投资头寸手册》(第六版)编制。 2.“贷方”按正值列示,“借方”按负值列示,差额等于“贷方”加上“借方”。本表除标注“贷方”和“借方”的项目外,其他项目均指差额。 3. 2018年初步数为一、二、三季度平衡表正式数与四季度平衡表初步数累加得到。其中,2018年四季度初步数的资本和金融账户因含净误差与遗漏,与经常账户差额金额相等,符号相反。四季度初步数的金融账户、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同样含净误差与遗漏。2018年一、二、三季度正式数的资本和金融账户、金融账户和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均不含净误差与遗漏,净误差与遗漏项目单独列示。 4.本表计数采用四舍五入原则。 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初步数) 单位:亿SDR 项 目 行次 2018年四季度 2018年 1. 经常账户 1 394 362 贷方 2 5,486 20,601 借方 3 -5,092 -20,239 1.A 货物和服务 4 540 741 贷方 5 5,102 18,747 借方 6 -4,562 -18,006 1.A.a 货物 7 1,003 2,804 贷方 8 4,654 17,096 借方 9 -3,652 -14,292 1.A.b 服务 10 -462 -2,064 贷方 11 448 1,650 借方 12 -910 -3,714 1.A.b.1 加工服务 13 33 121 贷方 14 34 123 借方 15 -1 -2 1.A.b.2 维护和维修服务 16 9 33 贷方 17 15 51 借方 18 -5 -18 1.A.b.3 运输 19 -111 -473 贷方 20 86 299 借方 21 -197 -772 1.A.b.4 旅行 22 -391 -1,673 贷方 23 70 285 借方 24 -461 -1,958 1.A.b.5 建设 25 13 35 贷方 26 28 96 借方 27 -15 -61 1.A.b.6 保险和养老金服务 28 -13 -47 贷方 29 9 35 借方 30 -22 -82 1.A.b.7 金融服务 31 3 9 贷方 32 7 24 借方 33 -4 -15 1.A.b.8 知识产权使用费 34 -48 -213 贷方 35 10 39 借方 36 -58 -252 1.A.b.9 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 37 13 46 贷方 38 59 212 借方 39 -46 -166 1.A.b.10 其他商业服务 40 37 135 贷方 41 126 467 借方 42 -88 -332 1.A.b.11 个人、文化和娱乐服务 43 -6 -17 贷方 44 2 7 借方 45 -8 -24 1.A.b.12 别处未提及的政府服务 46 -2 -19 贷方 47 3 12 借方 48 -6 -32 1.B 初次收入 49 -164 -364 贷方 50 337 1,659 借方 51 -502 -2,022 1.C 二次收入 52 18 -16 贷方 53 46 196 借方 54 -28 -212 2. 资本和金融账户 55 -394 269 2.1 资本账户 56 -2 -4 贷方 57 1 2 借方 58 -3 -6 2.2 金融账户 59 -392 274 2.2.1 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 60 -596 397 其中:2.2.1.1 直接投资 61 198 752 2.2.1.1.1 直接投资资产 62 -182 -680 2.2.1.1.2直接投资负债 63 380 1,432 2.2.2 储备资产 64 204 -123 2.2.2.1 货币黄金 65 0 0 2.2.2.2 特别提款权 66 1 0 2.2.2.3 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 67 0 -5 2.2.2.4 外汇储备 68 203 -118 2.2.2.5 其他储备 69 0 0 3. 净误差与遗漏 70 0 -631 注:1.根据《国际收支和国际投资头寸手册》(第六版)编制。 2.“贷方”按正值列示,“借方”按负值列示,差额等于“贷方”加上“借方”。本表除标注“贷方”和“借方”的项目外,其他项目均指差额。 3.季度SDR计值的国际收支平衡表数据,由当季以美元计值的国际收支平衡表,通过当季SDR对美元季平均汇率折算得到。 4.2018年初步数为一、二、三季度平衡表正式数与四季度平衡表初步数累加得到。其中,2018年四季度初步数的资本和金融账户因含净误差与遗漏,与经常账户差额金额相等,符号相反。四季度初步数的金融账户、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同样含净误差与遗漏。2018年一、二、三季度正式数的资本和金融账户、金融账户和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均不含净误差与遗漏,净误差与遗漏项目单独列示。 5.本表计数采用四舍五入原则。 2019-02-15/qingdao/2019/0215/1602.html
-
2018年12月,我国国际收支口径的国际货物和服务贸易收入16074亿元,支出13794亿元,顺差2280亿元。其中,货物贸易收入14484亿元,支出10650亿元,顺差3835亿元;服务贸易收入1589亿元,支出3144亿元,逆差1554亿元。 按美元计值,2018年12月,我国国际收支口径的国际货物和服务贸易收入2335亿美元,支出2003亿美元,顺差331亿美元。其中,货物贸易收入2104亿美元,支出1547亿美元,顺差557亿美元;服务贸易收入231亿美元,支出457亿美元,逆差226亿美元。(完) 中国国际货物和服务贸易(国际收支口径) 2018年12月 项目 按人民币计值 (亿元) 按美元计值 (亿美元) 货物和服务贸易差额 贷方 借方 2,280 331 16,074 2,335 -13,794 -2003 1.货物贸易差额 贷方 借方 3,835 557 14,484 2,104 -10,650 -1,547 2.服务贸易差额 -1,554 -226 贷方 1,589 231 借方 -3,144 -457 2.1加工服务差额 110 16 贷方 111 16 借方 -2 0 2.2维护和维修服务差额 22 3 贷方 42 6 借方 -21 -3 2.3运输差额 -278 -40 贷方 297 43 借方 -575 -84 2.4旅行差额 -1,404 -204 贷方 198 29 借方 -1,602 -233 2.5建设差额 66 10 贷方 120 17 借方 -54 -8 2.6保险和养老金服务差额 -29 -4 贷方 45 7 借方 -75 -11 2.7金融服务差额 4 1 贷方 25 4 借方 -21 -3 2.8知识产权使用费差额 -189 -27 贷方 36 5 借方 -224 -33 2.9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差额 64 9 贷方 229 33 借方 -164 -24 2.10其他商业服务差额 121 18 贷方 467 68 借方 -347 -50 2.11个人、文化和娱乐服务差额 -21 -3 贷方 9 1 借方 -30 -4 2.12别处未提及的政府服务差额 -21 -3 贷方 9 1 借方 -30 -4 注: 1. 本表所称货物和服务贸易与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货物和服务口径一致,是指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发生的交易。月度数据为初步数据,可能与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季度数据不一致。 2. 国际货物和服务贸易数据按美元编制,当月人民币计值数据由美元数据按月均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折算得到。 3. 本表计数采用四舍五入原则。 指标解释: 货物和服务贸易:是指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发生的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交易,与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口径相同。 1.货物贸易: 指经济所有权在我国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发生转移的货物交易。贷方记录货物出口,借方记录货物进口。货物账户数据主要来源于海关进出口统计,但与海关统计存在以下主要区别:一是国际收支中的货物只记录所有权发生了转移的货物(如一般贸易、进料加工贸易等贸易方式的货物),所有权未发生转移的货物(如来料加工或出料加工贸易)不纳入货物统计,而纳入服务贸易统计;二是计价方面,国际收支统计要求进出口货值均按离岸价格记录,海关出口货值为离岸价格,但进口货值为到岸价格,因此国际收支统计从海关进口货值中调出国际运保费支出,并纳入服务贸易统计;三是补充了海关未统计的转手买卖下的货物净出口数据。 2.服务贸易:包括加工服务,维护和维修服务,运输,旅行,建设,保险和养老金服务,金融服务,知识产权使用费,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其他商业服务,个人、文化和娱乐服务以及别处未提及的政府服务。贷方记录提供的服务,借方记录接受的服务。 2.1加工服务:又称“对他人拥有的实物投入的制造服务”,指货物的所有权没有在所有者和加工方之间发生转移,加工方仅提供加工、装配、包装等服务,并从货物所有者处收取加工服务费用。贷方记录我国居民为非居民拥有的实物提供的加工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接受非居民的加工服务。 2.2维护和维修服务:指居民或非居民向对方所拥有的货物和设备(如船舶、飞机及其他运输工具)提供的维修和保养工作。贷方记录我国居民向非居民提供的维护和维修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接受的非居民维护和维修服务。 2.3运输:指将人和物体从一地点运送至另一地点的过程以及相关辅助和附属服务,以及邮政和邮递服务。贷方记录居民向非居民提供的国际运输、邮政快递等服务。借方记录居民接受的非居民国际运输、邮政快递等服务。 2.4旅行:指旅行者在其作为非居民的经济体旅行期间消费的物品和购买的服务。贷方记录我国居民向在我国境内停留不足一年的非居民以及停留期限不限的非居民留学人员和就医人员提供的货物和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境外旅行、留学或就医期间购买的非居民货物和服务。 2.5建设服务:指建筑形式的固定资产的建立、翻修、维修或扩建,工程性质的土地改良、道路、桥梁和水坝等工程建筑,相关的安装、组装、油漆、管道施工、拆迁和工程管理等,以及场地准备、测量和爆破等专项服务。贷方记录我国居民在经济领土之外提供的建设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在我国经济领土内接受的非居民建设服务。 2.6保险和养老金服务:指各种保险服务,以及同保险交易有关的代理商的佣金。贷方记录我国居民向非居民提供的人寿保险和年金、非人寿保险、再保险、标准化担保服务以及相关辅助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接受非居民的人寿保险和年金、非人寿保险、再保险、标准化担保服务以及相关辅助服务。 2.7金融服务:指金融中介和辅助服务,但不包括保险和养老金服务项目所涉及的服务。贷方记录我国居民向非居民提供的金融中介和辅助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接受非居民的金融中介和辅助服务。 2.8知识产权使用费:指居民和非居民之间经许可使用无形的、非生产/非金融资产和专有权以及经特许安排使用已问世的原作或原型的行为。贷方记录我国居民向非居民提供的知识产权相关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使用的非居民知识产权服务。 2.9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指居民和非居民之间的通信服务以及与计算机数据和新闻有关的服务交易,但不包括以电话、计算机和互联网为媒介交付的商业服务。贷方记录本国居民向非居民提供的电信服务、计算机服务和信息服务。借方记录本国居民接受非居民提供的电信服务、计算机服务和信息服务。 2.10其他商业服务: 指居民和非居民之间其他类型的服务,包括研发服务,专业和管理咨询服务,技术、贸易相关等服务。贷方记录我国居民向非居民提供的其他商业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接受的非居民其他商业服务。 2.11个人、文化娱乐服务: 指居民和非居民之间与个人、文化和娱乐有关的服务交易,包括视听和相关服务(电影、收音机、电视节目和音乐录制品),其他个人、文化娱乐服务(健康、教育等)。贷方记录我国居民向非居民提供的相关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接受的非居民相关服务。 2.12别处未提及的政府服务:指在其他货物和服务类别中未包括的政府和国际组织提供和购买的各项货物和服务。贷方记录我国居民向非居民提供的别处未涵盖的货物和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向非居民购买的别处未涵盖的货物和服务。 2019-01-31/qingdao/2019/0131/1605.html
-
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1月,银行结汇12292亿元人民币(等值1810亿美元),售汇11474亿元人民币(等值1690亿美元),结售汇顺差818亿元人民币(等值121亿美元)。其中,银行代客结汇11555亿元人民币,售汇10524亿元人民币,结售汇顺差1031亿元人民币;银行自身结汇737亿元人民币,售汇950亿元人民币,结售汇逆差213亿元人民币。同期,银行代客远期结汇签约1073亿元人民币,远期售汇签约622亿元人民币,远期净结汇451亿元人民币。截至本月末,远期累计未到期结汇3211亿元人民币,未到期售汇7947亿元人民币,未到期净售汇4735亿元人民币;未到期期权Delta净敞口-2178亿元人民币。 2019年1月,银行代客涉外收入23596亿元人民币(等值3475亿美元),对外付款20789亿元人民币(等值3062亿美元),涉外收付款顺差2807亿元人民币(等值413亿美元)。 为进一步扩大数据透明度,国家外汇管理局于2019年起公布各地区结售汇业务规模。 附:名词解释和相关说明 国际收支是指我国居民与 非居民间发生的一切经济交易,包括引起居民和非居民间资产和负债变化的所有金融交易和实物交易。 银行结售汇是 指银行为客户及其自身办理的结汇和售汇业务,包括远期结售汇履约和期权行权数据,不包括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数据。银行结售汇统计时点为人民币与外汇兑换行 为发生时。其中,结汇是指外汇所有者将外汇卖给外汇指定银行,售汇是指外汇指定银行将外汇卖给外汇使用者。结售汇差额是结汇与售汇的轧差数。银行结售汇形 成的差额将通过银行在银行间外汇市场买卖平盘,是引起我国外汇储备变化的主要来源之一,但其不等于同期外汇储备的增减额。 银行结售汇不按居民与非居民交易的原则进行统计,且其仅包括银行与客户及其自身之间发生的本外币买卖,即人民币和外汇的兑换交易,不同于国际收支交易的统计范围。 远期结售汇签约是 指银行与客户协商签订远期结汇(售汇)合同,约定将来办理结汇(售汇)的外汇币种、金额、汇率和期限;到期外汇收入(支出)发生时,即按照远期结汇(售 汇)合同订明的币种、金额、汇率办理结汇(售汇)。远期结售汇业务使得企业可提前锁定未来结汇或售汇的汇率,从而有效规避人民币汇率变动的风险。银行一般 会通过银行间外汇市场来对冲远期结售汇业务形成的风险敞口。比如,当银行签订的远期结汇大于远期售汇时,银行一般会将同等金额的外汇提前在银行间外汇市场 卖出,反之亦然。因而远期结售汇也是影响我国外汇储备变化的一个因素。 远期结售汇平仓是指客户因真实需求背景发生变更、无法履行资金交割义务,对原交易反向平盘,了结部分或全部远期头寸的行为。 远期结售汇展期是指客户因真实需求背景发生变更,调整原交易交割时间的行为。 本期末远期结售汇累计未到期额是指银行与客户签订的远期结汇和售汇合同在本期末仍未到期的余额;差额是指未到期远期结汇和售汇余额之差。签约额与累计未到期额之间的关系为:本期末远期结售汇累计未到期额=上期末远期结售汇累计未到期额+本期远期结售汇签约额-本期远期结售汇履约额-本期远期结售汇平仓额。 未到期期权Delta净敞口是指银行对客户办理的期权业务在本期末累计未到期合约所隐含的即期汇率风险敞口。银行为管理这部分风险敞口,在期权合约存续期间通常会在外汇市场进行对冲。 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是 指境内非银行居民机构和个人(统称非银行部门)通过境内银行与非居民机构和个人之间发生的收付款,不包括现钞收付和银行自身涉外收付款。具体包括:非银行 部门和非居民之间通过境内银行发生的跨境收付款(包括外汇和人民币),以及非银行部门和非居民之间通过境内银行发生的境内收付款(暂不包括境内居民个人与 境内非居民个人之间发生的人民币收付款),统计时点为客户在境内银行办理涉外收付款时。其中,银行代客涉外收入是指非银行部门通过境内银行从非居民收入的 款项,银行代客对外支出是指非银行部门通过境内银行向非居民支付的款项。 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是国际收支统计的组成部分,但其统计原则与国际收支采用的权责发生制原则不同,采用资金收付制原则,且其仅反映境内非银行部门与非居民之间的资金流动状况,不能反映实物交易和银行自身的涉外交易,统计范围小于国际收支统计。 2019-02-22/qingdao/2019/0222/1599.html
-
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了2019年1月份银行结售汇和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数据。国家外汇管理局新闻发言人、总经济师王春英就1月份外汇收支形势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请问1月份我国外汇收支形势有何变化? 答:2019年以来我国外汇市场运行更趋平稳,1月份银行结售汇和涉外收付款均呈现顺差。从相关统计数据看:一是银行结售汇差额由逆转顺。1月份,银行结汇环比增长9%,售汇下降2%,结售汇顺差121亿美元。二是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顺差进一步扩大。1月份,企业、个人等非银行部门涉外收入环比增长6%,涉外支出下降6%,涉外收付款顺差413亿美元,较2018年12月顺差3亿美元明显增加。三是外汇储备余额继续回升。总的来看,1月份境内外汇市场供求保持基本平衡,非美元货币相对美元汇率上升,主要金融资产价格有所上涨,共同推动当月外汇储备余额上升152亿美元。 外汇市场预期继续改善,主要渠道跨境资金流动呈现积极变化。2019年以来,市场主体结汇意愿上升、购汇意愿继续下降。1月份,衡量结汇意愿的结汇率,也就是客户向银行卖出外汇与客户涉外外汇收入之比为63%,环比上升3个百分点;衡量购汇意愿的售汇率,也就是客户从银行买汇与客户涉外外汇支出之比为64%,环比下降1个百分点。在此情况下,1月份主要渠道的外汇收支状况均呈现积极变化。一是银行代客货物贸易结售汇顺差和涉外收付款顺差环比分别增长96%和2.9倍。二是直接投资项下结售汇和涉外收付款均延续较大顺差。三是证券投资项下结售汇由逆转顺,涉外收付款顺差环比增长70%。四是个人购汇继续稳中有降,同比减少11%。五是远期结售汇签约连续5个月保持顺差格局。 今年以来,我国宏观政策强化逆周期调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进一步增强了市场信心,起到了稳定外汇市场的作用。下一步,我国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推动全方位对外开放,将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有助于夯实我国外汇市场平稳运行的基础。 2019-02-22/qingdao/2019/0222/1598.html
-
2018年四季度,境外投资者对我国境内金融机构直接投资流入379.06亿元,流出231.36亿元,净流入147.69亿元;我国境内金融机构对境外直接投资流出237.40亿元,流入136.26亿元,净流出101.14亿元。2018年全年,境外投资者对我国境内金融机构直接投资流入1020.75亿元,流出748.48亿元,净流入272.26亿元;我国境内金融机构对境外直接投资流出909.77亿元,流入426.10亿元,净流出483.67亿元(见表1)。 2018年末,境外投资者对我国境内金融机构直接投资存量9822.78亿元,我国境内金融机构对境外直接投资存量17279.51亿元(见表2)。 按美元计值,2018年四季度,境外投资者对我国境内金融机构直接投资流入54.81亿美元,流出33.45亿美元,净流入21.36亿美元;我国境内金融机构对境外直接投资流出34.33亿美元,流入19.70亿美元,净流出14.62亿美元。2018年全年,境外投资者对我国境内金融机构直接投资流入153.60亿美元,流出112.87亿美元,净流入40.73亿美元;我国境内金融机构对境外直接投资流出137.82亿美元,流入64.32亿美元,净流出73.50亿美元(见表3)。 按美元计值,2018年末,境外投资者对我国境内金融机构直接投资存量1431.22亿美元,我国境内金融机构对境外直接投资存量2517.71亿美元(见表4)。 表1:金融机构直接投资流量表 单位:亿元 项目 2018年四季度 2018年 来华直接投资净流动 147.69 272.26 流入 379.06 1020.75 流出 231.36 748.48 对外直接投资净流动 -101.14 -483.67 流入 136.26 426.10 流出 237.40 909.77 注:1.本表计数采用四舍五入原则。 2. 季度流量人民币值通过当季流量美元值折算而成,折算率采用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季度平均值。 3.净流动为流入减流出差额,正值代表净流入,负值代表净流出。 表2:金融机构直接投资存量表(年度) 单位:亿元 项目 2018年末 来华直接投资 9822.78 对外直接投资 17279.51 注:1.本表计数采用四舍五入原则。 2.年末存量人民币值通过年末存量美元值折算而成,折算率采用年末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 表3:金融机构直接投资流量表 单位:亿美元 项目 2018年四季度 2018年 来华直接投资净流动 21.36 40.73 流入 54.81 153.60 流出 33.45 112.87 对外直接投资净流动 -14.62 -73.50 流入 19.70 64.32 流出 34.33 137.82 注:1.本表计数采用四舍五入原则。 2.净流动为流入减流出差额,正值代表净流入,负值代表净流出。 表4:金融机构直接投资存量表(年度) 单位:亿美元 项目 2018年末 来华直接投资 1431.22 对外直接投资 2517.71 注:本表计数采用四舍五入原则。 附:名词解释 金融机构包括在我国境内依法成立的从事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及其他金融业务的机构总部及分支机构。 金融机构直接投资是指境外投资者对我国境内金融机构或我国境内金融机构对境外企业进行股权或债权投资,且相关股权投资使直接投资者在直接投资企业中拥有10%或以上的表决权。 金融机构直接投资流量表统计境内金融机构对外直接投资和来华直接投资的股权或债权投资流量数据情况(不含收益再投资)。其中:来华直接投资流入是指境外投资者对我国境内金融机构投入或新增的股权或债权投资,流出是指境外投资者从我国境内金融机构减少或撤出的股权或债权投资;对外直接投资资金流出是指我国境内金融机构对境外企业投入或新增的股权或债权投资,流入是指我国境内金融机构从境外企业减少或撤出的股权或债权投资。 2019-02-15/qingdao/2019/0215/1603.html
-
问: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最新外汇储备规模数据显示,2019年1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较2018年12月末上升152亿美元。请问造成外汇储备规模变动的原因是什么?今后的外汇储备规模趋势是怎样的? 答:截至2019年1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0879亿美元,较2018年12月末上升152亿美元,升幅为0.5%。 2019年1月,我国外汇市场供求基本平衡,跨境资金流动总体稳定。全球金融市场上,主要非美元货币相对美元汇率上升,金融资产价格有所上涨。受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估值因素影响,外汇储备规模小幅上升。 当前,全球经济增长面临放缓压力,国际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较多,但我国经济继续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态势,国际收支呈现自主平衡格局,为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稳定提供了坚实基础。 展望未来,虽然全球经济金融环境复杂严峻,但我国经济将延续长期向好的发展态势,全方位对外开放持续推进,外汇市场运行机制日臻完善,有条件保持跨境资金流动总体稳定和外汇市场供求基本平衡。国内外因素综合作用,我国外汇储备规模有望在波动中保持总体稳定。 2019-02-12/qingdao/2019/0212/1604.html
-
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了2018年四季度及全年国际收支平衡表初步数据。国家外汇管理局新闻发言人、总经济师王春英就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2018年我国国际收支状况如何? 答: 2018年,我国国际收支呈现自主平衡,经常账户和非储备性质金融账户均呈现顺差,储备资产增加。 经常账户保持在合理的顺差区间。2018年,我国经常账户顺差491亿美元。虽然一季度出现逆差,但二至四季度持续顺差,并且顺差规模逐季扩大。四季度,经常账户顺差546亿美元,较三季度增长135%,主要是国际收支口径的货物贸易顺差1391亿美元,环比增长38%;服务贸易逆差641亿美元,环比下降21%。 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保持顺差,跨境资本呈现净流入。2018年,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含四季度净误差与遗漏)呈现顺差602亿美元。其中,直接投资呈现净流入1074亿美元,较2017年增长62%。具体看,对外直接投资净流出961亿美元,下降6%;外国来华直接投资净流入2035亿美元,增长21%。 储备资产增加。2018年,我国储备资产因国际收支交易(不含汇率、价格等非交易因素影响)增加189亿美元,其中,外汇储备增加182亿美元。 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长期向好的大背景下,未来跨境资金流动将保持总体平稳,我国国际收支状况也将保持基本平衡。 2019-02-15/qingdao/2019/0215/1601.html
-
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12月,中国外汇市场(不含外币对市场,下同)总计成交21.02万亿元人民币(等值3.05万亿美元)。其中,银行对客户市场成交2.46万亿元人民币(等值3577亿美元),银行间市场成交18.56万亿元人民币(等值2.70万亿美元);即期市场累计成交7.69万亿元人民币(等值1.12万亿美元),衍生品市场累计成交13.33万亿元人民币(等值1.94万亿美元)。 2018年1-12月,中国外汇市场累计成交192.97万亿元人民币(等值29.07万亿美元)。(完) 2019-01-25/qingdao/2019/0125/16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