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进一步扩大企业汇率风险管理宣传效果,持续引导企业完善汇率风险管理,提升银行服务专业水平,12月16日,淮安市中心支局联合市自律机制组织成员银行召开企业汇率风险管理进阶活动动员大会,20家成员银行分管行长及部门负责人参会。 会上,中行、工行和交行淮安分行分享了工作经验,各成员银行深刻分析了工作中的薄弱点和难点。淮安市中心支局通报了企业汇率风险管理宣传活动取得的成效,重点剖析了存在的问题和下一阶段工作切入点。 工行淮安分行代表淮安市自律机制组织宣读了关于持续推进银行服务企业汇率风险管理的工作倡议。最后,马玉娟副行长要求银行围绕“量增、面扩、价减”的工作目标,进一步提高辖区总体套保水平和中小微企业占比。 2021-12-22/jiangsu/2021/1222/763.html
-
为进一步推动企业树立汇率风险中性理念,更好发挥商业银行的桥梁与纽带作用,近期,镇江市中心支局与辖内中行、农行、建行、工行、交行及招行等多家银行召开“一对一”汇率风险中性宣传推广会。 会上,各家银行介绍了外汇衍生品业务开展情况、宣传推广中存在的困难与难点以及下阶段工作举措。 镇江市中心支局向各家银行通报了全市平均套保比率以及主要工作的开展情况,并指导银行加强对汇率避险产品宣传力度,帮助企业树立汇率风险中性意识。 下阶段,镇江市中心支局将联合各家银行,有针对性地对企业进行实地宣传,着重向企业讲解外汇衍生品设计逻辑以及预期效果,不断帮助企业提升汇率风险管理水平,固本夯基,稳健经营。 2021-11-24/jiangsu/2021/1124/753.html
-
为进一步推动中小微企业树立汇率风险中性意识,11月24日,扬州市中心支局深入江苏省医疗器械特色小镇——广陵区头桥镇,针对当地20多家中小微企业开展汇率风险中性宣讲。 广陵区头桥镇作为全国医械耗材四大集散地之一,目前集聚了220多家医疗器械企业,约占全市同类企业的70%。随着新冠疫情的蔓延,该镇生产的防疫等医械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和30多个国家(地区)。 宣讲会上,中心支局就树立汇率风险中性意识,企业如何有效管理汇率风险进行了宣讲。 农业银行扬州分行国际业务部人员介绍了本行汇率避险工具,以及降低套保成本的优惠措施。 宣讲活动受到当地政府的热烈欢迎,镇政府经济发展局主动通知企业参加,姚继忠副镇长到场对提升汇率风险管理能力提出要求,并将银行服务企业提升汇率风险管理能力列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内容。 2021-12-06/jiangsu/2021/1206/758.html
-
为进一步支持企业更好适应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常态,提升中小微企业汇率风险管理能力,在国家外汇管理局江苏省分局和苏州市中心支局的持续推动下,近日,中小微企业汇率避险扶持政策在江苏省苏州市成功落地,受到当地银行和中小微企业的欢迎。 2021年12月24日,苏州市中心支局联合苏州市商务局印发《关于开展苏州市中小微外贸企业汇率风险中性扶持拓展行动的通知》,针对首次通过人民币与外汇衍生品业务来管理汇率风险的中小微外贸企业实施两项扶持措施,一是为首次办理远期结售汇的企业给予奖励,二是为首次办理买入人民币与外汇期权业务的企业给予期权费补贴。12月27日,新政在试点银行率先落地,试点一周以来,共有11家企业获得首办奖励或补贴,合计办理外汇衍生品业务220万美元。新政支持的企业均为制造业企业,多数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年出口规模在200-500万美元左右,充分体现了对中小微、制造业、科技创新企业支持的政策效果。新政实施初期,预计将惠及苏州市区2000多家中小微外贸企业。 下阶段,国家外汇管理局江苏省分局将继续加大对苏州市中心支局的指导,进一步做好政策宣传与推广,充分释放政策红利,吸引更多中小微外贸企业运用外汇衍生品开展汇率避险,帮助企业提升汇率风险管理能力,实现稳健经营。 2022-01-05/jiangsu/2022/0105/765.html
-
为提升盐城市重点行业——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业汇率风险管理水平,帮助企业有效规避汇率风险,11月22日,盐城市中心支局指导盐城地区外汇业务及跨境人民币业务自律机制举办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业汇率风险管理专场宣导会。 全市36家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业企业代表、盐城地区外汇自律机制14家成员单位的国际业务部负责人参加会议。 交通银行盐城分行代表外汇自律机制秘书处对树立企业财务中性理念进行宣导。中行、农行、建行、浦发、兴业、中信6家银行代表分别对汇率避险工具运用实例进行介绍。交通银行盐城分行和企业代表进行了合作签约。 最后,盐城市中心支局针对企业汇率风险中性工作,对银行提出四点要求:一是继续加大财务中性理念的宣传力度;二是加强对中小微企业的政策扶持;三是提升基层行的服务能力;四是协助企业做好成本控制。 2021-11-29/jiangsu/2021/1129/754.html
-
为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帮助企业准确理解把握外汇政策,提升汇率风险管理水平,近期,无锡市中心支局深入辖内船企,做好政策宣讲和精准帮扶,把为企业办实事、解难题落实落细。 无锡市中心支局走访无锡市船舶企业,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 无锡市中心支局与中船澄西船舶修造有限公司开展座谈,建议企业适应汇率双向波动的新常态,用足用好汇率风险管理工具。 无锡市中心支局与江苏扬子江船厂有限公司开展座谈,企业表示,此次座谈为企业未来应对日常经营中的外汇问题提供了切实有效的指导与帮助。 下一步,无锡市中心支局将秉承服务实体经济的一贯理念,通过深入调研,为企业提供一对一汇率风险管理指导,提升企业汇率风险管理工作质效。 2022-01-10/jiangsu/2022/0110/768.html
-
近期,苏州市中心支局联合市商务局印发《关于开展苏州市中小微外贸企业汇率风险中性扶持拓展行动的通知》,为进一步推动政策实施,1月11日,苏州市中心支局联合苏州地区银行自律机制成员召开中小微企业汇率避险扶持新政推进会,14家自律机制核心成员银行外汇衍生品业务的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苏州市中心支局解读了政策文件,就拓展行动激励奖补措施听取了与会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并表示将加强与政府相关部门的沟通,结合苏州地区实际进一步探索完善激励措施。 参会银行代表分享了服务企业汇率风险管理的经验和做法,介绍扶持中小微企业汇率避险减费让利的方案。 下一步,苏州市中心支局将持续推动扶持政策实施,进一步提升企业汇率风险管理能力。 2022-01-13/jiangsu/2022/0113/767.html
-
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了2021年三季度及前三季度国际收支平衡表正式数、2021年9月末国际投资头寸表。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就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2021年前三季度我国国际收支状况如何? 答:前三季度,我国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其中,经常账户顺差1963亿美元,与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为1.5%,继续处于合理均衡区间;跨境双向投资保持活跃。 一是货物贸易顺差同比增长,服务贸易逆差收窄。前三季度,国际收支口径的货物贸易顺差3742亿美元,同比增长15%,主要是我国经济持续恢复发展以及国际需求增加,带动进出口均同比增长。服务贸易逆差825亿美元,同比收窄29%,主要是全球疫情起伏反复,持续抑制跨境人员流动,旅行逆差同比收窄20%;运输服务收入增速快于支出,运输逆差同比收窄41%。 二是我国对外投资与来华投资双向活跃。前三季度,我国对外直接投资854亿美元,保持平稳;外商来华直接投资2495亿美元,体现境外投资者对我国经济发展前景及在华投资兴业的信心。证券投资项下我国对外投资992亿美元,吸收来华投资1437亿美元,体现我国资本市场双向开放渠道畅通,有效满足境内外投资者资产配置需求。存贷款等其他投资项下我国对外投资3134亿美元,吸收来华投资1430亿美元,均为历史同期较高水平。 总体看,当前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但我国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国内经济韧性强,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有助于我国国际收支保持总体稳定、基本平衡的格局。 问:2021年9月末我国国际投资头寸状况如何? 答:截至2021年9月末,我国国际投资头寸状况保持稳健,对外净资产增加,储备资产规模继续位列全球第一。 一是我国对外资产总规模增加。2021年9月末,我国对外资产90566亿美元,较6月末增长0.3%。其中,直接投资资产24685亿美元,增长0.3%;证券投资资产9669亿美元,受估值变化影响下降4.6%;对外存贷款等其他投资资产22344亿美元,增长1.9%;储备资产33730亿美元,增长0.8%。 二是对外负债略有下降。2021年9月末,我国对外负债70314亿美元,较6月末下降0.1%,主要受汇率折算和估值变化的影响。其中,来华直接投资负债34223亿美元,增长1.7%;证券投资负债20548亿美元,下降2.6%;吸收存贷款等其他投资负债15439亿美元,下降1%。 2022-01-12/jiangxi/2022/0112/1848.html
-
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了2021年9月末外债数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就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请问2021年三季度我国外债情况如何? 答:2021年三季度我国外债规模总体稳定,略有增长。截至2021年9月末,我国全口径(含本外币)外债余额为26965亿美元,较2021年6月末增长167亿美元,增幅0.6%。外债增长主要源于中央银行获得的特别提款权(SDR)分配增加,以及境外投资者增持境内人民币债券。 外债期限结构持续优化。2021年9月末,中长期外债占比47%,较2021年6月末提升3个百分点,中长期外债占比上升进一步提高了外债结构的稳定性。 问:如何看待当前我国外债形势? 答:外债增速放缓,风险总体可控。2021年三季度,我国外债增速有所放缓。受益于我国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国民经济保持恢复态势,境外投资者继续增持人民币债券,体现了我国金融市场双向开放成果以及投资者对我国经济发展前景的信心。我国外债主要指标均在国际公认的安全线以内,外债风险总体可控。 预计未来外债规模仍将延续稳定态势。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起伏反复,部分发达经济体逐步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但我国经济韧性强,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预计未来外债规模仍将延续稳定态势。外汇局将继续密切关注外债规模和结构变化,积极引导外债资金有效服务实体经济,切实防范跨境融资风险。 2022-01-11/jiangxi/2022/0111/1847.html
-
截至2021年9月末,我国全口径(含本外币)外债余额为174877亿元人民币(等值26965亿美元,不包括中国香港特区、中国澳门特区和中国台湾地区对外负债,下同)。 从期限结构看,中长期外债余额为81566亿元人民币(等值12577亿美元),占47%;短期外债余额为93311亿元人民币(等值14388亿美元),占53%。短期外债余额中,与贸易有关的信贷占39%。 从机构部门看,广义政府外债余额为29392亿元人民币(等值4532亿美元),占17%;中央银行外债余额为5468亿元人民币(等值843亿美元),占3%;银行外债余额为76884亿元人民币(等值11855亿美元),占44%;其他部门(含直接投资:公司间贷款)外债余额为63133亿元人民币(等值9735亿美元),占36%。 从债务工具看,贷款余额为28926亿元人民币(等值4460亿美元),占17%;贸易信贷与预付款余额为25423亿元人民币(等值3920亿美元),占14%;货币与存款余额为37809亿元人民币(等值5830亿美元),占22%;债务证券余额为54962亿元人民币(等值8475亿美元),占31%;特别提款权(SDR)分配为3308亿元人民币(等值510亿美元),占2%;直接投资:公司间贷款债务余额为19725亿元人民币(等值3042亿美元),占11%;其他债务负债余额为4724亿元人民币(等值728亿美元),占3%。 从币种结构看,本币外债余额为76435亿元人民币(等值11786亿美元),占44%;外币外债余额(含SDR分配)为98442亿元人民币(等值15179亿美元),占56%。在外币登记外债余额中,美元债务占85%,欧元债务占7%,港币债务占4%,日元债务占2%,特别提款权和其他外币外债合计占比为2%。 我国外债主要指标均在国际公认的安全线以内,外债风险总体可控。 2022-01-13/jiangxi/2022/0113/18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