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4-24https://www.gov.cn/yaowen/liebiao/202504/content_7020623.htm
-
组织机构名称 咨询方式 监督投诉方式 办理地点 办理时间 国家外汇管理局云南省分局 咨询电话: 国际收支:0871-63212627 外汇管理:0871-63212159 外汇检查:0871-63212188 咨询邮箱: 国际收支:ynsafegs@163.com 现场窗口:人民银行云南省分行办公楼1504室、1501室 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威远街113号人民银行云南省分行办公楼1503室国际收支处、1502室外汇管理处、1402室外汇检查处 周一至周五(法定节假日除外)上午8:30~12:00,下午14:00~17:00 国家外汇管理局曲靖市分局 咨询电话:0874-3314146 投诉电话: 0874-3313406 云南省曲靖市翠峰东路82号人民银行曲靖市分行办公楼外汇管理科 周一至周五(法定节假日除外)上午8:30~11:30,下午14:30~17:30 国家外汇管理局玉溪市分局 咨询电话: 经常项目、国际收支: 0877-2025990 资本项目:0877-2016461 投诉电话: 0877-2016461 云南省玉溪市玉河路中国人民银行玉溪市分行办公楼508室外汇管理科 周一至周五(法定节假日除外)上午8:30~11:40,下午14:30~17:30 国家外汇管理局保山市分局 咨询电话:0875-2120657 投诉电话: 0875-2122535 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学府路9号人民银行保山市分行办公楼403室 周一至周五(法定节假日除外)上午8:30~11:30,下午14:30~17:30 国家外汇管理局昭通市分局 咨询电话:0870-2225492 现场窗口:人民银行昭通市分行办公楼四楼外汇管理科 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海楼路89号人民银行昭通市分行办公楼四楼外汇管理科 周一至周五(法定节假日除外)上午8:30~11:30,下午14:30~17:30 国家外汇管理局丽江市分局 现场窗口: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福慧路331号人民银行丽江市分行办公楼八楼803室外汇管理科 咨询电话:0888-5121866 投诉电话: 0888-5122403 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福慧路331号人民银行丽江市分行办公楼八楼803室外汇管理科 周一至周五(法定节假日除外)上午8:30~11:40,下午14:30~17:30 国家外汇管理局普洱市分局 咨询电话:0879-2305384 现场窗口:人民银行普洱市分行办公楼五楼 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鱼水路12号人民银行普洱市分行办公楼503室 周一至周五(法定节假日除外)上午8:30~11:30,下午14:30~17:30 国家外汇管理局临沧市分局 咨询电话: 经常项目:0883-2123987 国际收支:0883-2166820 资本项目:0883-2122017 投诉电话: 0883-2166835 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西河北路126号人民银行临沧市分行办公楼704室 周一到周五(法定节假日除外)上午8:30~11:30,下午14:30~17:30 国家外汇管理局楚雄州分局 咨询电话: 国际收支:0878-3027320 经常项目:0878-3027433 资本项目:0878-3027398 投诉电话: 0878-3027283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楚雄市团结路288号人民银行楚雄州分行办公楼七楼外汇管理科 周一至周五(法定节假日除外)上午8:30~11:30,下午14:30~17:30 国家外汇管理局红河州分局 咨询电话:0873-3710284 投诉电话: 0873-3710261 云南省红河州蒙自市天马路81号人民银行红河州分行办公楼四楼408室 周一至周五(法定节假日除外)上午8:30~11:30,下午14:30~17:30 国家外汇管理局文山州分局 咨询电话:0876-2189591 现场窗口:人民银行文山州分行办公楼九楼902室 投诉电话: 0876-2189125 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文山市秀峰路11号人民银行文山州分行办公楼902室外汇管理科 周一至周五(法定节假日除外)上午8:30~11:30,下午14:30~17:30 国家外汇管理局西双版纳州分局 现场窗口:云南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勐捧路27号人民银行西双版纳州分行办公楼601室 咨询电话: 国际收支、经常项目: 0691-2564220 资本项目:0691-2564134 投诉电话: 0691-2564188 云南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勐捧路27号人民银行西双版纳州分行办公楼601室外汇管理科 周一至周五(法定节假日除外)上午8:15~11:30,下午15:00~17:45 国家外汇管理局大理州分局 咨询电话: 资本项目:0872-2116634 国际收支:0872-2116635 经常项目:0872-2116636 投诉电话: 0872-2116626 云南省大理市下关泰安路19号人民银行大理州分行办公楼四楼401室、411室外汇管理科 周一至周五(法定节假日除外)上午8:30~11:30,下午14:30~17:30 国家外汇管理局德宏州分局 现场窗口:云南省德宏州芒市阔时路60号人民银行德宏州分行办公楼六楼外汇管理科 咨询电话: 经常项目:0692-2128655 资本项目:0692-2122360 国际收支:0692-2124604 投诉电话: 0692-2125454 云南省德宏州芒市阔时路60号人民银行德宏州分行办公楼六楼外汇管理科 周一至周五(法定节假日除外)上午8:30~11:30,下午14:30~17:30 国家外汇管理局怒江州分局 现场窗口:云南省怒江州泸水市六库街道人民路158号人民银行怒江州分行办公楼四楼外汇管理科 咨询电话: 经常项目、国际收支: 0886-3620658 资本项目:0886-3621545 现场窗口:人民银行怒江州分行办公楼四楼 投诉电话: 0886-3621146 云南省怒江州泸水市六库镇人民路158号人民银行怒江州分行办公楼四楼外汇管理科 周一至周五(法定节假日除外)上午8:30~11:30,下午14:30~17:30 国家外汇管理局迪庆州分局 现场窗口:云南省香格里拉市建塘镇阳塘路1号金融大厦二楼外汇管理科 咨询电话:0887-8222838 现场窗口:人民银行迪庆州分行办公楼二楼 云南省香格里拉市建塘镇阳塘路1号金融大厦二楼外汇管理科 周一至周五(法定节假日除外)上午9:00~11:30,下午14:00~17:00 2021-11-23/yunnan/2017/0915/302.html
-
为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和法治意识,外汇局广东省分局积极推动“安全教育+外汇普法”融合宣传,在国家安全教育日期间组织全辖开展了形式多样、主题鲜明的国家安全普法宣传活动。 ——充分利用各类宣传阵地。广东省分局广泛推送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微信公众号刊发的《生活中的密码》等普法文章,中山市分局联合地方金融消费权益保护联合会在其公众号推送《百姓身边的密码》等安全资讯,湛江市分局大力转发国家安全专题视频和推文,提醒群众在生活和工作中时刻保持警惕,提高国家安全意识。韶关、惠州市分局在办公大厅循环播放“保密防线”系列短片,在政务公开机上刊载法治宣传标语,全方位向办事群众展示保密工作的重要性。佛山市分局多次举办外汇政策宣讲会,赴重点企业开展精准宣传,并在县域外汇业务直联点、跨境金融与汇率避险服务站向经营主体解读最新外汇政策法规,提示网络炒汇、地下钱庄等涉汇违法风险。揭阳市分局利用社区“金融知识文化长廊”,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向群众宣传外汇政策法规。 ——不断创新线下宣传形式。东莞市分局在东莞市钱币博物馆举办以“货币安全”为主题的国家安全教育宣传活动。汕尾市分局在汕尾市图书馆、陆河人民广场等地精心布置国家安全知识宣传展台,结合典型案例向往来群众解读国家安全相关法律法规。清远市分局走进清远马拉松赛现场,向观赛群众讲解金融知识和国家安全知识。阳江市分局开展进社区、进市场等系列宣传活动,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老年人、商铺老板等人群普及国家安全知识,揭示非法跨境金融活动的危害性。江门市分局开平营业管理部前往开平忠源中学开展普法反诈系列宣传活动,举办外汇政策专题讲座,丰富校园师生的外汇知识。茂名市分局开展“外汇便民 合法用汇”主题宣传活动,向现场群众讲解常见的涉汇诈骗手法,解答个人用汇以及防范跨境赌博、非法炒汇活动等方面问题。 ——积极联动辖内金融机构。肇庆、阳江市分局分别指导辖内银行在营业网点走字屏滚动播放国家安全宣传标语、在大堂醒目位置张贴主题宣传海报、利用电视播放宣传视频等,有效扩大宣传覆盖面,共同营造维护国家安全的良好社会氛围。潮州市分局指导辖内村镇银行以深入基层扫街宣传和定点宣传相结合的形式,开展“国家安全进商圈、进乡村”活动,扩大网络安全和金融安全风险知识普及的范围。佛山市分局指导辖内银行在媒体刊登国家安全教育普法宣传活动报道,进一步扩大金融系统国家安全教育普法宣传面和影响力。 2025-04-24/guangdong/2025/0424/2981.html
-
为落实“五联汇力强基助企”工作要求,提升辖内县域外汇指定银行服务水平,规范个人外汇业务办理,4月22日,邵阳市分局赴新宁县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等三家外汇指定银行开展个人外汇业务现场暗访,对三家银行机构的网点标识设置、政策宣传、个人外汇业务办理流程等情况进行了重点督查,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了现场培训和指导。 2025-04-24/hunan/2025/0423/2730.html
-
近期,漳州市分局依托“漳州通”政务服务平台推出“银行网点通”服务,社会公众通过该服务模块,可以根据自身业务需求设置筛选条件,查询个人外币兑换网点地址导航、营业时间等信息,实现外币兑换业务办理“不跑空、不跑错”。下一步,漳州市分局将继续优化外币兑换服务,进一步提升业务便利化水平。 2025-03-05/fujian/2025/0217/2387.html
-
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了2025年3月银行结售汇和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数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李斌就2025年一季度外汇收支形势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今年以来我国外汇市场运行情况如何? 答:今年以来,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加大,风险挑战增加。我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有力有效应对外部挑战,经济保持回升向好,外汇市场运行总体平稳。主要呈现三个特点: 第一,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保持相对稳定。截至4月21日,境内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CNY)为7.288,较2024年末升值0.1%。4月以来,美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行径引发国际金融市场剧烈波动,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先贬后升,与4月3日美宣布对贸易伙伴加征所谓“对等关税”前的水平大体相当。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属于市场正常变化,也反映了经济基本面对汇率的支撑作用。 第二,外汇市场交易理性有序,跨境资金呈现净流入。银行结售汇差额逐步趋向均衡,3月小幅逆差20亿美元。企业等主体购汇需求回落,3月衡量购汇意愿的购汇率(银行代客购汇与涉外外汇支出之比)为64.4%,较1月高位回落近11个百分点。市场结汇意愿总体平稳,3月结汇率与1月基本持平。一季度,企业、个人等非银行部门跨境资金净流入517亿美元,处于同期较高水平。4月以来,外汇市场交易保持平稳,跨境资金延续净流入,银行结售汇呈现小幅顺差。 第三,主要渠道跨境资金流动平稳有序。一是货物贸易资金净流入较快增加。一季度,我国外贸克服外部压力呈现较强韧性,货物贸易项下跨境资金净流入2063亿美元,同比增长1.2倍。二是外资配置人民币债券增多。2-3月外资净增持境内债券269亿美元,同比增长84%,4月1日至18日净买入332亿美元,保持较高规模。三是服务贸易、外资企业利润汇出总体平稳。一季度,服务贸易跨境资金净流出同比增长25%,其中旅行项下资金净流出增长12%。外资企业利润汇出处于季节性低位,同比下降7%。 问:您对未来我国外汇市场走势有何判断? 答:展望未来,尽管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但我国加快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靠前发力推动各项政策落地见效,经济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将继续支撑外汇市场稳健运行。 首先,我国经济运行开局良好,有力提振了市场信心。今年以来,我国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部署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制定并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经济运行起步平稳,延续回升向好态势。一季度,我国经济同比增长5.4%,环比增长1.2%。国内需求扩大,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分别较2024年全年加快1.1和1.0个百分点。3月我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5%,连续2个月处于景气区间。未来我国将根据形势需要及时推出新的增量政策,把扩大内需作为长期战略,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对人民币汇率稳定和外汇市场稳健运行形成支撑。 其次,我国持续扩大对外开放,积极稳外贸稳外资,有助于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外贸方面,近年来我国外贸企业主动开拓多元化市场,稳步推进区域经贸合作,2024年我国对东盟、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占比分别为15.9%和50.3%,较2017年分别提高3.4和23.8个百分点。我国企业快速响应全球市场的多样化需求,加快培育外贸新模式,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不断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外贸竞争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更加稳固。外资方面,今年2月国家出台《2025年稳外资行动方案》,为外资来华展业兴业提供良好营商环境。同时,我国稳步扩大金融市场开放,拓宽跨境投融资渠道,人民币多元化资产配置功能凸显,境内证券市场对外资吸引力有望继续增强。国家外汇局持续深化外汇领域改革开放,将继续出台支持跨境贸易发展、便利跨境投融资的政策措施,助力更好稳外贸稳外资。 第三,我国外汇市场韧性提升,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增强。近年来,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不断完善,汇率弹性增强。同时,企业积极运用外汇衍生品管理汇率风险,并更多使用跨境人民币结算降低货币错配风险。2025年一季度,货物贸易项下人民币跨境收支占比、企业外汇套期保值比率较上年均有所提升,企业应对汇率波动的能力增强,市场预期和交易更趋理性有序。 下一步,外汇管理部门将持续强化外汇形势监测,保持汇率弹性,有效发挥汇率调节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自动稳定器功能,同时不断丰富跨境资金流动宏观审慎管理工具箱,坚决对市场顺周期行为进行纠偏,防止汇率超调风险,防范跨境资金异常流动风险,维护国家经济金融安全。 2025-04-25/beijing/2025/0425/2562.html
-
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了2025年3月银行结售汇和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数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李斌就2025年一季度外汇收支形势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今年以来我国外汇市场运行情况如何? 答:今年以来,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加大,风险挑战增加。我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有力有效应对外部挑战,经济保持回升向好,外汇市场运行总体平稳。主要呈现三个特点: 第一,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保持相对稳定。截至4月21日,境内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CNY)为7.288,较2024年末升值0.1%。4月以来,美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行径引发国际金融市场剧烈波动,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先贬后升,与4月3日美宣布对贸易伙伴加征所谓“对等关税”前的水平大体相当。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属于市场正常变化,也反映了经济基本面对汇率的支撑作用。 第二,外汇市场交易理性有序,跨境资金呈现净流入。银行结售汇差额逐步趋向均衡,3月小幅逆差20亿美元。企业等主体购汇需求回落,3月衡量购汇意愿的购汇率(银行代客购汇与涉外外汇支出之比)为64.4%,较1月高位回落近11个百分点。市场结汇意愿总体平稳,3月结汇率与1月基本持平。一季度,企业、个人等非银行部门跨境资金净流入517亿美元,处于同期较高水平。4月以来,外汇市场交易保持平稳,跨境资金延续净流入,银行结售汇呈现小幅顺差。 第三,主要渠道跨境资金流动平稳有序。一是货物贸易资金净流入较快增加。一季度,我国外贸克服外部压力呈现较强韧性,货物贸易项下跨境资金净流入2063亿美元,同比增长1.2倍。二是外资配置人民币债券增多。2-3月外资净增持境内债券269亿美元,同比增长84%,4月1日至18日净买入332亿美元,保持较高规模。三是服务贸易、外资企业利润汇出总体平稳。一季度,服务贸易跨境资金净流出同比增长25%,其中旅行项下资金净流出增长12%。外资企业利润汇出处于季节性低位,同比下降7%。 问:您对未来我国外汇市场走势有何判断? 答:展望未来,尽管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但我国加快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靠前发力推动各项政策落地见效,经济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将继续支撑外汇市场稳健运行。 首先,我国经济运行开局良好,有力提振了市场信心。今年以来,我国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部署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制定并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经济运行起步平稳,延续回升向好态势。一季度,我国经济同比增长5.4%,环比增长1.2%。国内需求扩大,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分别较2024年全年加快1.1和1.0个百分点。3月我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5%,连续2个月处于景气区间。未来我国将根据形势需要及时推出新的增量政策,把扩大内需作为长期战略,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对人民币汇率稳定和外汇市场稳健运行形成支撑。 其次,我国持续扩大对外开放,积极稳外贸稳外资,有助于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外贸方面,近年来我国外贸企业主动开拓多元化市场,稳步推进区域经贸合作,2024年我国对东盟、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占比分别为15.9%和50.3%,较2017年分别提高3.4和23.8个百分点。我国企业快速响应全球市场的多样化需求,加快培育外贸新模式,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不断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外贸竞争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更加稳固。外资方面,今年2月国家出台《2025年稳外资行动方案》,为外资来华展业兴业提供良好营商环境。同时,我国稳步扩大金融市场开放,拓宽跨境投融资渠道,人民币多元化资产配置功能凸显,境内证券市场对外资吸引力有望继续增强。国家外汇局持续深化外汇领域改革开放,将继续出台支持跨境贸易发展、便利跨境投融资的政策措施,助力更好稳外贸稳外资。 第三,我国外汇市场韧性提升,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增强。近年来,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不断完善,汇率弹性增强。同时,企业积极运用外汇衍生品管理汇率风险,并更多使用跨境人民币结算降低货币错配风险。2025年一季度,货物贸易项下人民币跨境收支占比、企业外汇套期保值比率较上年均有所提升,企业应对汇率波动的能力增强,市场预期和交易更趋理性有序。 下一步,外汇管理部门将持续强化外汇形势监测,保持汇率弹性,有效发挥汇率调节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自动稳定器功能,同时不断丰富跨境资金流动宏观审慎管理工具箱,坚决对市场顺周期行为进行纠偏,防止汇率超调风险,防范跨境资金异常流动风险,维护国家经济金融安全。 2025-04-25/ningbo/2025/0425/2359.html
-
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3月,银行结汇13601亿元人民币,售汇13742亿元人民币。2025年1-3月,银行累计结汇37965亿元人民币,累计售汇42100亿元人民币。 按美元计值,2025年3月,银行结汇1896亿美元,售汇1916亿美元。2025年1-3月,银行累计结汇5290亿美元,累计售汇5866亿美元。 2025年3月,银行代客涉外收入49643亿元人民币,对外付款46114亿元人民币。2025年1-3月,银行代客累计涉外收入135418亿元人民币,累计对外付款131713亿元人民币。 按美元计值,2025年3月,银行代客涉外收入6920亿美元,对外付款6428亿美元。2025年1-3月,银行代客累计涉外收入18871亿美元,累计对外付款18354亿美元。 附:名词解释和相关说明 国际收支是指我国居民与非居民间发生的一切经济交易。 银行结售汇是指银行为客户及其自身办理的结汇和售汇业务,包括远期结售汇履约和期权行权数据,不包括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数据。银行结售汇统计时点为人民币与外汇兑换行为发生时。其中,结汇是指外汇所有者将外汇卖给银行,售汇是指银行将外汇卖给外汇使用者。结售汇差额是结汇与售汇的轧差数。 远期结售汇签约是指银行与客户协商签订远期结汇(售汇)合同,约定将来办理结汇(售汇)的外汇币种、金额、汇率和期限;到期外汇收入(支出)发生时,即按照远期结汇(售汇)合同订明的币种、金额、汇率办理结汇(售汇)。 远期结售汇平仓是指客户因真实需求背景发生变更、无法履行资金交割义务,对原交易反向平盘,了结部分或全部远期头寸的行为。 远期结售汇展期是指客户因真实需求背景发生变更,调整原交易交割时间的行为。 本期末远期结售汇累计未到期额是指银行与客户签订的远期结汇和售汇合同在本期末仍未到期的余额;差额是指未到期远期结汇和售汇余额之差。 未到期期权Delta净敞口是指银行对客户办理的期权业务在本期末累计未到期合约所隐含的即期汇率风险敞口。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是指境内非银行居民机构和个人(统称非银行部门)通过境内银行与非居民机构和个人之间发生的收付款,不包括现钞收付和银行自身涉外收付款。具体包括:非银行部门和非居民之间通过境内银行发生的跨境收付款(包括外汇和人民币),以及非银行部门和非居民之间通过境内银行发生的境内收付款(暂不包括境内居民个人与境内非居民个人之间发生的人民币收付款),统计时点为客户在境内银行办理涉外收付款时。其中,银行代客涉外收入是指非银行部门通过境内银行从非居民收入的款项,银行代客对外支出是指非银行部门通过境内银行向非居民支付的款项。 2025-04-25/beijing/2025/0425/2561.html
-
近期,绵阳科技城行政审批局在政务服务领域广泛研究DeepSeek的应用场景,并在“爱高新”小程序上线智能客服功能。绵阳市分局积极探索运用AI平台优化外汇政策宣导的创新方式,主动与绵阳科技城行政审批局对接合作,双方通过上传《经常项目外汇业务指引(2020年版)》等外汇法规政策到私有云平台,对“爱高新”、天府通办高新区分站点和智慧联办平台进行部署,通过数据清洗、去噪和标签化处理,构建智能问答模型,为后续服务升级奠定基础。 创新宣传模式,提升政策传播效能。外汇政策宣传借助“爱高新”平台的强大影响力,极大拓宽了宣传渠道和覆盖面。同时,智能问答模型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24小时在线解答,企业和个人通过手机即可快速获取政策解读,提升了政策宣传的便捷性。 实现精准推送,打造智能服务体系。通过前期训练,分析企业的经营数据、业务类型、需求偏好等信息,将符合企业实际需求的外汇政策、惠企措施精准送达,帮助企业快速了解并享受各项惠企政策,真正实现外汇政策传导的“定制化”服务。 洞察企业需求,持续优化服务质量。通过挖掘企业用户行为数据以及收集和分析线上反馈意见,可以更了解企业在外汇业务办理过程中的实际需求,构建多维度企业需求信息库,精准定位企业在外汇业务办理、政策理解等方面的共性问题与个性化诉求,提升企业满意度。 2025-04-21/sichuan/2025/0421/2926.html
-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更好支持辖内民营涉外企业发展,近日,南充市分局联合银行实地调研走访辖内纺织、电子行业龙头民营企业,宣讲外汇便利化政策,推荐外汇金融服务产品,及时纾解企业在金融外汇领域困难,以实际行动支持民营企业发展。 调研组深入了解企业生产经营实情和贸易投融资便利化政策落地情况,倾听企业金融服务诉求,针对企业提出的综合融资成本高、收付周期长易受汇率波动影响利润等经营难题,联合银行为企业宣传汇率风险中性理念,介绍跨境金融服务平台融资场景,精准配置贸易融资、外汇衍生产品。指导银行按照“交易实质”真实原则为企业办理发票主体不一致的融资授信业务,解决企业个性化的融资业务难题,降低综合融资成本。 两家企业负责人高度评价此次调研实效,表示外汇局政策解读精准到位,金融产品推荐切中实需。下一步,南充市分局将持续跟踪企业诉求落实情况,联合商务部门、银行机构等开展政策进企业专项活动,以高质量外汇服务助力南充涉外企业高质量发展。 2025-04-24/sichuan/2025/0424/29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