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07-02https://www.gov.cn/yaowen/liebiao/202407/content_6960577.htm
-
附件:宁波市经营远期结售汇业务金融机构名录(截至2024年6月30日) 2024-07-02/ningbo/2024/0702/2208.html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着力推进金融高水平开放,确保国家金融和经济安全。国家外汇管理局管理检查司党支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关于金融工作论述摘编》,准确理解、科学把握金融开放和安全关系,稳妥推进银行外汇展业改革工作,促进金融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 一、统筹金融开放和安全,稳步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稳步扩大金融领域制度型开放,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要全面加强金融监管,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为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国家外汇局在广泛调研、审慎试点的基础上,稳步推进银行外汇展业改革,于2023年12月29日发布《银行外汇展业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展业办法》),推动商业银行外汇业务流程再造,统筹促便利和防风险,营造与高水平开放相适应的制度环境。 更好统筹优化外汇服务与风险防控是银行外汇展业改革的核心要义。落实“以高质量发展促进高水平安全,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要求,一方面,构建包含事前客户识别与分类、事中差异化审查、事后监测报告的全流程展业框架,进一步提高银行外汇业务办理效率,提升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水平。另一方面,借鉴风险为本、全流程展业的国际监管理念,推动银行建立以风险评估为前提、风险分类为依据、风险报告为补充的风险防控处理机制,强化事前和事后环节风险责任,通过在银行端形成制度性、系统性安排,实现既“放得开”又“管得住”。 二、秉承服务实体经济宗旨,促进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近年来,国家外汇局积极推动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银行身处跨境资金业务办理一线,其政策执行情况直接决定了外汇便利化政策红利能否真正惠及市场经营主体。实践中,一些银行把握不准展业边界,存在“未尽职审核”或“过度审核”、便利化业务“不会办”或“不敢办”情况,落实便利化举措仍存在“最后一公里”问题。银行外汇展业改革坚持金融为民,打破既往防风险对事中环节的路径依赖,进一步提高银行外汇业务办理效率,提升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水平,着力营造“越诚信越便利”的用汇环境。 让更多市场经营主体受益是银行外汇展业改革的重要目标。一是为银行“减压”。《展业办法》明确,银行能够证明已勤勉尽责采取外汇展业措施的,不追究相关法律责任。打破唯结果论,打消银行顾虑,更好激励银行能干、愿干、敢干。此外,客户尽职调查和分类让银行在外汇便利化框架内拥有更多产品创新空间,为客户提供更有特色、更契合需求的服务方案。二是为企业“减负”。改革推动银行强化事前客户识别与分类和事后监测报告,为合规企业“减负”。同时,银行外汇展业改革提供外汇业务便利化通用框架,统一简化流程,优质客户可以同时享受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便利化措施。数据显示,银行外汇展业改革框架下,优质客户办理一笔外汇收支业务的平均时间缩短50%-75%,有效降低企业经营成本。 三、坚持风险防控永恒主题,优化银行展业全流程管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特别是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银行外汇展业改革坚持问题导向,着力深化金融改革,强化银行能力建设,助力提高金融业竞争力、抗风险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构建立体化跨境监管格局。 防范化解跨境资金流动风险是银行外汇展业改革的关键任务。当前,外汇管理以事中事后监管为主,需压实银行跨境资金流动枢纽第一道防线责任,通过健全管理规范,指导银行构建外汇业务全流程展业机制,切实为金融开放保驾护航。一是推动客户尽职调查更扎实。进一步明确银行“了解客户”义务,推动银行充分利用自身数据和技术资源,整合信息形成客户画像,把好客户准入关,实现风险早识别、早发现。二是引导展业资源分配更合理。从试点情况看,各银行高风险客户占比较低,银行可以有效分配展业资源,在对广大中低风险客户提供外汇业务便利化服务的同时,加大对高风险客户和业务审查力度,有效防控风险。三是促进事后监测更高效。明确外汇风险交易报告范围,指导银行聚焦外汇风险交易特征,依托系统及时回溯筛查,实现精准化风险识别和处置。 四、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稳妥推进银行外汇展业改革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我们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也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论。银行外汇展业改革是外汇管理领域的一项系统性、基础性和长远性改革。国家外汇局坚持问题导向,在广泛调研、凝聚共识、找准问题、找对措施的基础上稳步推进、审慎实施。 稳中求进是银行外汇展业改革工作推进的总基调。一是广泛开展调研,确保改革政策科学。国家外汇局认真梳理国际监管理念,确保改革契合国际金融监管方向;深入剖析我国外汇市场微观监管现状及便利化政策传导途径,确保改革契合我国监管实际。同时,与多家银行开展多轮沟通,不断凝聚改革共识,完善顶层设计,最终形成了一套与现行外汇业务模式契合度高、操作性强的全流程展业框架。二是坚持试点先行,确保改革政策有效。《展业办法》出台前,国家外汇局已组织在中国民生银行、中信银行、中国银行及花旗银行开展试点,并与试点银行共同全面梳理银行开展外汇业务所需组织架构、内控制度、信息系统等要求,形成包含制度建设和系统支撑的顶层设计。三是稳妥扩大范围,确保改革政策有序。国家外汇局按照“成熟一家,启动一家”的原则推进改革,尊重银行业务规模、模式调整成本等方面的差异,由银行自愿选择适用展业办法模式开展业务。各级外汇局辅导团队“贴身辅导”,降低银行试错成本,把握节奏、稳扎稳打。 下一步,国家外汇局管理检查司党支部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关于金融工作论述摘编》,不断提升对金融工作本质规律的认识,持续完善银行外汇展业改革配套政策法规,做好对有意向参加外汇展业改革银行的政策宣传和“贴身辅导”,开展改革运行监督监测和政策评估,推动外汇风险交易报告运用与管理,稳妥有效推进改革各项工作,助力金融高质量发展。 2024-07-02/safe/2024/0702/24697.html
-
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了2024年一季度国际收支平衡表和3月末国际投资头寸表。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就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2024年一季度我国国际收支状况如何? 答:2024年一季度,我国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 一是经常账户顺差继续处于合理均衡区间。一季度,我国经常账户顺差392亿美元,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为0.9%,处于合理均衡区间。其中,国际收支口径的货物贸易顺差1213亿美元,出口7511亿美元,进口6298亿美元,均处于历史同期较高水平。服务贸易平稳恢复,跨境旅行支出增加。一季度,服务贸易逆差612亿美元,其中旅行逆差538亿美元,基本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 二是跨境双向投融资有序开展。一季度,我国对外各类投资平稳发展,金融账户资产净增加1389亿美元,其中储备资产因交易净增加434亿美元,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资产净增加954亿美元。各类来华投资保持一定规模净流入,金融账户负债净增加645亿美元,其中,来华证券投资净流入322亿美元,为近3年来季度较高水平,境外投资者配置人民币资产趋势持续向好。 总体看,我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国民经济延续回升向好态势,经济运行总体平稳,有利于国际收支继续保持基本平衡。 问:2024年3月末我国国际投资头寸状况如何? 答:2024年3月末,我国国际投资头寸状况保持稳健,对外金融资产和负债规模均有所增加,储备资产规模继续位列全球第一。 一是我国对外净资产规模持续增长。2024年3月末,我国对外资产规模96643亿美元,较2023年末增长0.9%;对外负债规模67025亿美元,增长0.4%;对外净资产(资产减负债)规模29618亿美元,增长1.8%,自2022年3月末以来保持稳定增长。 二是对外资产和负债结构保持基本稳定。对外资产中,储备资产3.5万亿美元,规模继续位列全球首位;非储备资产规模占比较2023年末有所上升。对外负债中,超50%为来华直接投资等长期稳定资金,规模3.5万亿美元。 2024-07-03/tianjin/2024/0703/2537.html
-
近期,在外汇局广安市分局大力推动下,经辖区外汇银行授权,2家星级酒店先后挂牌设立外币兑换点,境外人员来广支付服务得到全面提升。 快速响应、推动有序,主动协调多部门共推支付环境优化升级。市外汇局提高政治站位,把优化境外来广人员支付服务作为隆重纪念邓小平诞辰120周年重要举措,统筹市人行支付、货金等部门,联合制定境外来广人员支付环境优化实施计划。针对酒店及商家意愿不强、经办银行与文旅主管部门衔接不畅等问题,外汇局领导多次联系市文旅部门和旅游投资集团公司负责人,到经办银行现场办公督促指导,协调推动辖内旅游度假区、星级酒店外汇兑换服务工作。 压实责任、清单督办,按期完成支付环境的硬件改造。市外汇局压实银行责任,要求贴近服务、专人专项、限时办结、清单消号,各银行积极响应,做到了“政策宣传、业务指导、上门服务”三个到位,按期在2家星级酒店挂牌设立外币兑换点,已经市文旅部门确认,兑换币种覆盖美元、港币、英镑、欧元、日元等货币;牵头组织银行、收单机构对重要商圈、星级酒店、旅游度假区等场内、场外场所外币受理设施改造。 分层分级、培训引导,提升银行网点服务能力。市外汇局组织银行按照《外籍来华人员支付指南》,分层分级对网点一线人员及兑换点的酒店代理人员开展培训,引导境外来广人员进行线上绑卡支付,同时,协同相关部门组织银行机构提供标准化、定制化“零钱包”产品,结合8月邓小平诞辰120周年纪念活动重要时点,市分局组织银行开展各网点、兑换点外籍来华人员支付应急演练。 2024-07-03/sichuan/2024/0703/2602.html
-
2024-07-02https://www.gov.cn/yaowen/liebiao/202407/content_6960452.htm
-
2024-07-02https://www.gov.cn/yaowen/liebiao/202407/content_6960666.htm
-
2024-07-02https://www.gov.cn/yaowen/liebiao/202407/content_6960358.htm
-
2024-07-02https://www.gov.cn/yaowen/liebiao/202407/content_6960634.htm
-
为构建优质的外币兑换服务环境,满足境外来藏人员外币兑换需求,外汇局西藏分局从需求、供给、服务三端发力,大力提升外币兑换服务。截至目前,全区共有具备外币兑换业务资质的银行分支机构72家、外币代兑机构7家,实现外币兑换业务在全区各个地市全覆盖。 开展“需求端”调查,多维度系统谋划。成立外汇兑换服务工作组,全面研析外籍来藏人员外汇服务现状及支付需求特点,全面了解拉萨贡嘎国际机场、边境口岸和重点文旅场所的外币兑换服务布局情况;对全区外币代兑机构开展现场摸底调查,深入掌握外币兑换业务开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及时督促授权银行落实整改,推动外币兑换服务提质增效。 改善“供给端”环境,多部门综合施策。加强部门联动,联合区文旅厅合力推动文旅场所外币兑换服务,推动中国银行与洲际大饭店、西藏青禾旅游公司、林芝市乔穆朗宗酒店有限公司建立外币代兑业务合作。加强上下联动,强化外汇局地市(口岸)分局的工作指导,推进外籍来藏人员入境较集中的机场、口岸地区增设外币兑换机构和设施,推动中国银行吉隆口岸支行在吉隆口岸出入境联检大楼内设立外币兑换服务窗口,完善边境口岸兑换服务设施。 提升“服务端”质效,全覆盖组织实施。开辟资质办理绿色通道,支持有需求的银行网点开办外汇业务,优化重点场所的外币兑换设施布局。开展“地毯式”现场督导,现场查看每个银行网点个人本外币标识的推广使用情况,问询外币现钞兑换相关业务政策和流程,选取部分网点实际办理外币现钞兑换业务,亲身体验外币兑换服务,并对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给予现场指导和业务培训。创新宣传方式,全面推广使用本外币兑换标识,确保外籍人员能够快速找到外币兑换渠道,组织编写中英文双语版《外籍来藏人员货币兑换服务指南》,不断扩大兑换服务影响力。 下一步,外汇局西藏分局将继续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境外来华人员外币兑换服务的重要部署,加强与文旅部门的协作,优化重点场所外币兑换设施布局,坚持问题导向、真抓实干,攻坚克难,持续提升外币兑换服务水平。 2024-07-03/xizang/2024/0703/13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