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具有经营外汇保险业务资格的保险机构名单2018 2019-01-14/jilin/2019/0114/734.html
-
近日,外汇局奉化支局举办汇率避险和外汇管理政策培训班,辖内200余家企业派员参加培训。 2019-01-14/ningbo/2019/0114/909.html
-
见附件。 附件:《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外汇管理规定》(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告2018年第1号)、《中国人民银行 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银发〔2018〕157号)问题解答 2019-01-14/guangdong/2019/0114/1302.html
-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精简程序,提高行政效率的要求,国家外汇管理局已对外汇行政处罚信息实施公开披露。该披露制度已于2015年10月1日起施行,我分局依法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信息均已上传至国家外汇管理局政府网站,向社会公开。 相关单位可通过国家外汇管理局政府网站(网址:http://www.safe.gov.cn)→“信息公开”→“外汇检查执法”→“外汇行政处罚信息查询”栏,输入相关企业组织机构代码后自主查询相关信息并截屏。 特此说明。 国家外汇管理局上海市分局 2016年3月7日 2019-01-14/shanghai/2019/0114/955.html
-
附件:国家外汇管理局四川省分局执法证信息表(2019年1月) 2019-01-10/sichuan/2019/0110/805.html
-
问:境内个人同时持有身份证,中国护照和美国绿卡,在银行办业务应该怎样认定客户的身份? 答:对拥有双重身份的个人,如办理涉及账户的业务,根据其账户开立时提供的身份证件确定身份;如办理不涉及账户的业务,根据其办理业务时提供的身份证件确定身份。 2019-01-14/shanghai/2019/0114/956.html
-
附件:具有经营外汇保险业务资格的保险机构名单2018 2019-01-15/sichuan/2019/0115/808.html
-
附件:1月15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及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变动表 2019-01-15/ningbo/2019/0115/911.html
-
新华社北京1月9日电 1月8日下午,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就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接受了人民日报记者欧阳洁、新华社记者吴雨、中央电视台记者孙艳、经济日报记者陈果静的联合采访。 记者: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宏观政策要强化逆周期调节。会议明确,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如何理解?央行在这方面如何落实? 易纲:2018年,面对稳中有变、变中有忧的内外部形势,人民银行增强了货币政策的前瞻性、灵活性、针对性,采取了一系列逆周期措施,通过四次降准、增量开展中期借贷便利(MLF)等提供了充裕的中长期流动性,基本有效传导到了实体经济。2018年无论是各项贷款还是普惠口径小微贷款都同比大幅多增,货币金融环境总体稳定。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后,根据会议精神,人民银行进一步强化逆周期调节,着力缓解信贷供给的制约因素。比如,会同有关部门加快推进银行发行永续债补充资本,完善普惠金融定向降准考核口径,新年伊始宣布降准释放流动性1.5万亿元,1月下旬将实施首次定向中期借贷便利(TMLF)操作等。这些措施都有利于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和金融市场利率合理稳定,引导货币信贷合理增长,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并没有随着经济增速下行而减弱,反而是加大支持力度,体现了逆周期的调节。同时,我们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将逆周期调节措施与补短板、加强长期制度建设结合起来,着力提高对民营企业、小微企业等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记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必须精准把握宏观调控的度。会议明确,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央行如何把握货币政策的“度”? 易纲:稳健货币政策松紧适度的“度”,主要体现为总量要合理,结构要优化,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高质量发展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一方面,要精准把握流动性的总量,既避免信用过快收缩冲击实体经济,也要避免“大水漫灌”影响结构性去杠杆。比如,1月4日宣布的降准政策分两次实施,和春节前现金投放的节奏相适应,并非大水漫灌。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也应保持与名义GDP增速大体匹配。同时,还要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 另一方面,要精准把握流动性的投向,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精准滴灌的作用,在总量适度的同时,把功夫下在增强微观市场主体活力上。比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期间,人民银行宣布创设定向中期借贷便利(TMLF),根据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民营企业贷款增长情况,向其提供长期稳定资金来源。 记者:下一步如何进一步改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易纲:刚才我提到,人民银行通过四次降准、增量开展中期借贷便利(MLF)等提供了充裕的中长期流动性,基本有效传导到了实体经济。下一步,我们还需要从供需两端进一步改善和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从实体经济需求端看,受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因素影响,有效的融资需求有所下降。从金融机构资金供给端看,银行的风险偏好下降,自身还受到资本、流动性、利率等多重约束。我们已经采取措施着力缓解银行信贷供给端的约束。比如:在资本方面,我们会同有关部门加快推进银行发行永续债补充资本;在流动性方面,央行前几天刚刚宣布降低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并通过创设TMLF提供长期低成本资金;同时继续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等。 下一步,人民银行将和相关部门加强协调配合,综合施策,通过“几家抬”,从供需两端共同夯实疏通货币政策传导的微观基础。改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关键是要建立对银行的激励机制,主动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而不是用下指标、派任务的行政办法。比如,对于金融机构发放普惠口径1000万元以下的小微企业贷款,人民银行通过定向降准、定向中期借贷便利、再贷款等方式向金融机构提供优惠利率的长期资金,财政部门对其免征利息收入增值税,监管部门提高部分监管指标容忍度,银行尽职免责,通过市场化的办法调动金融机构支持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的积极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记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解决好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下一步还将有哪些措施? 易纲:去年以来,人民银行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长短结合、综合施策,着力改善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环境。从统计数据上看,普惠口径小微贷款投放持续增长,2018年11月末,普惠口径小微企业贷款余额7.8万亿元,同比增长17.1%。小微贷款覆盖面稳步提高,小微企业贷款授信1806万户,较2017年末增长28%。民企债券融资大幅改善,推出民企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直接和间接支持了49家民营企业发行313亿元债务融资工具,促进民企发债规模在去年11、12月同比增长70%。 今年,人民银行将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综合运用定向降准、再贷款再贴现、定向中期借贷便利工具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对小微企业实施精准滴灌;用好信贷、债券、股权“三支箭”,支持民企融资纾困。同时,继续发挥“几家抬”政策合力,畅通政策传导机制,督促金融机构加大支持力度,汇聚银政企多方合力,久久为功、千方百计做好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 记者:怎样落实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的部署? 易纲:党的十九大提出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之后,金融体系采取了多项举措。经过一年多的集中整治,已经暴露的金融风险正得到有序处置,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金融风险总体收敛。 当前,我国经济金融运行整体稳健,但面临的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我们既要保持战略定力,又要把握好节奏力度。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要服务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统筹考虑宏观经济形势变化,平衡好促发展与防风险之间的关系,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 一是保持战略定力,稳住宏观杠杆率。要坚持结构性去杠杆的基本思路,稳妥处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继续推动产能出清、债务出清、“僵尸企业”出清。 二是妥善应对外部重大不确定因素对金融市场的冲击。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充实应对外部冲击的“工具箱”。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完善制度安排,提振信心。 三是加强政策协调,继续有序化解各类金融风险。既要防范化解存量风险,也要防范各种“黑天鹅”事件,保持股市、债市、汇市平稳健康发展。坚持对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活动打早打小、露头就打。 四是进一步补齐监管制度短板。完善金融基础设施监管制度。推动出台处置非法集资条例。更加注重加强产权和知识产权保护,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特别是民营企业的活力。 五是提升金融领域激励机制的有效性,强化正向激励机制,营造鼓励担当、尽职尽责、积极进取的氛围,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共同做好各项工作。(完) 2019-01-11/guangxi/2019/0111/1227.html
-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京开幕 习近平张德江俞正声张高丽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等在主席台就座 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 栗战书主持大会 听取关于宪法修正案草案的说明 新华社北京3月5日电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5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开幕会有四项议程:听取政府工作报告、审查计划报告、审查预算报告、听取关于宪法修正案草案的说明。 初春的北京,暖意融融、生机盎然。人民大会堂万人大礼堂气氛庄重热烈,主席台帷幕正中的国徽在鲜艳的红旗映衬下熠熠生辉。近3000名新一届全国人大代表肩负人民重托出席盛会,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 大会主席团常务主席、执行主席栗战书主持大会。大会主席团常务主席、执行主席陈希、王晨、曹建明、张春贤、沈跃跃、吉炳轩、艾力更·依明巴海、万鄂湘、陈竺在主席台执行主席席就座。 3月5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张高丽、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等出席会议。新华社记者鞠鹏 摄 习近平、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张高丽、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和大会主席团成员在主席台就座。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应出席代表2980人。5日上午的会议,出席2970人,缺席10人,出席人数符合法定人数。 上午9时,栗战书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全体起立,在军乐队的伴奏下高唱国歌。 根据会议议程,李克强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共分三部分: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二、2018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和政策取向;三、对2018年政府工作的建议。 3月5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以来的五年是我国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李克强从9个方面对过去五年的工作进行了全面回顾: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着力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实现稳中向好;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培育壮大新动能,经济结构加快优化升级;坚持创新引领发展,着力激发社会创造力,整体创新能力和效率显著提高;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着力破除体制机制弊端,发展动力不断增强;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着力实现合作共赢,开放型经济水平显著提升;坚持实施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战略,着力推动平衡发展,新的增长极增长带加快成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着力治理环境污染,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坚持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着力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李克强表示,回顾过去五年,诸多矛盾交织叠加,各种风险挑战接踵而至,国内外很多情况是改革开放以来没有碰到过的,我国改革发展成就实属来之不易。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 3月5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新华社记者 姚大伟 摄 李克强指出,我们清醒认识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尚未解决。我们一定要以对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以不畏艰难的勇气、坚忍不拔的意志,尽心竭力做好工作,使人民政府不负人民重托。 李克强在报告中提出了2018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5.5%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4.5%以内;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进出口稳中向好,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宏观杠杆率保持基本稳定,各类风险有序有效防控。 李克强说,做好2018年工作,要认真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把稳和进作为一个整体来把握,注重以下几点:一是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二是加大改革开放力度;三是抓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大攻坚战。 李克强说,2018年要扎实做好9项工作:一是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二是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三是深化基础性关键领域改革;四是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五是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六是扎实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七是积极扩大消费和促进有效投资;八是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九是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 李克强还就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民族、宗教和侨务工作,国防和军队建设,香港、澳门发展和两岸关系,以及我国外交政策作了阐述。 3月5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栗战书主持会议。新华社记者 刘卫兵 摄 根据会议议程,大会审查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及2018年计划草案、2017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8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及2018年全国预算草案。 会议听取了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兼秘书长王晨作的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草案的说明。 王晨指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宪法修改,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和战略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 王晨说,我国现行宪法是符合国情、符合实际、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好宪法,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根本法治保障,必须坚决维护、长期坚持、全面贯彻。宪法只有不断适应新形势、吸纳新经验、确认新成果、作出新规范,才具有持久生命力。根据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形势新实践,在总体保持我国宪法连续性、稳定性、权威性的基础上,有必要对我国宪法作出适当的修改。 王晨指出,宪法修改是事关全局的重大政治活动和重大立法活动,必须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进行。党中央确定的这次宪法修改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把党的十九大确定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方针政策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国家根本法,体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成就新经验新要求,在总体保持我国宪法连续性、稳定性、权威性的基础上推动宪法与时俱进、完善发展,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宪法保障。 王晨说,贯彻和体现上述总体要求,这次宪法修改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坚持党对宪法修改的领导;二是严格依法按程序推进宪法修改;三是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凝聚共识;四是坚持对宪法作部分修改、不作大改。 3月5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这是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兼秘书长王晨作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草案的说明。新华社记者刘卫兵 摄 在说明中央修宪建议和宪法修正案草案的形成过程后,王晨从11个方面介绍了宪法修正案草案的具体内容:确立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指导地位;调整充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内容;完善依法治国和宪法实施举措;充实完善我国革命和建设发展历程的内容;充实完善爱国统一战线和民族关系的内容;充实和平外交政策方面的内容;充实坚持和加强中国共产党全面领导的内容;增加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修改国家主席任职方面的有关规定;增加设区的市制定地方性法规的规定;增加有关监察委员会的各项规定。 在主席台就座的还有:丁薛祥、马凯、刘鹤、刘延东、许其亮、孙春兰、李希、李强、李建国、李鸿忠、李源潮、杨洁篪、杨晓渡、张又侠、陈全国、陈敏尔、范长龙、胡春华、郭声琨、黄坤明、蔡奇、王岐山、尤权、王胜俊、陈昌智、严隽琪、张平、向巴平措、张宝文、常万全、王勇、周强、杜青林、韩启德、帕巴拉·格列朗杰、董建华、万钢、林文漪、罗富和、何厚铧、张庆黎、李海峰、陈元、卢展工、周小川、王家瑞、王正伟、马飚、齐续春、陈晓光、马培华、刘晓峰、王钦敏、梁振英、刘奇葆,以及中央军委委员魏凤和、李作成、苗华、张升民、赵克石、吴胜利、马晓天等。 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崔世安列席会议并在主席台就座。 出席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的政协委员列席大会。 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解放军有关单位、各人民团体有关负责人列席或旁听了大会。 各国驻华使节旁听了大会。 2018-03-12/shandong/2018/0312/11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