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以来,外汇局佛山市中心支局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门成立调研服务组,广泛征集市场主体意见建议,建立重点企业名单,联合金融机构逐家上门提供服务,推动问题在一线发现、对策在现场研究、难题在基层破解,切实把为企业办实事、解难题落到实处。 近日,为进一步提升基层跨境金融服务质效,支持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外汇局佛山市中心支局调研服务组先后赴辖区大良、勒流、北滘等镇街一线走访调研,主动上门为企业提供“一对一”服务,“点对点”解答企业难题。走访调研期间,调研组直奔问题,针对性提供外汇政策咨询和跨境人民币专班服务,并积极协调金融机构为企业“量身定制”服务方案,满足企业跨境融资、海外并购、外汇套保等业务需求,助力企业拓展未来发展空间。同时,调研组加强对企业的汇率风险管理指导,宣讲汇率风险中性理念,介绍有关汇率避险扶持措施,鼓励企业综合运用扶持措施、汇率避险产品等提高汇率风险应对能力,截至目前,相关扶持措施累计为近130家企业减免外汇套保保证金约5000万元人民币。 2023-05-08/guangdong/2023/0508/2541.html
-
在疫情防控期间,外汇局广东省分局始终坚持“金融为民、外汇便民”理念,强化责任担当,持续优化服务质量,开通“线上服务+绿色通道”促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保证资本项目服务“不掉线”,业务“不中断”。 ——科技赋能 线上服务“零跑腿” “我们公司11月有3笔外债陆续到期,与境外债权人签订了展期协议,现急需到外汇局办理外债变更登记。但我们公司距离外汇局超50公里,加上近期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前往外汇局办理业务有困难,怎么办?”近日,越秀(中国)交通基建投资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表达了自己的疑虑。在了解相关情况后,外汇局广东省分局工作人员主动告知可在网上提交外债变更登记申请,并指导企业顺利完成线上用户注册和业务申请,全程仅耗时十分钟。 近期,外汇局广东省分局积极引导市场主体通过“国家外汇管理局政务服务网上办理系统”线上办理资本项目行政许可业务,制作并在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官方微信公众号上宣传《3分钟读懂资本项目行政许可业务网上办理》小视频,降低企业“脚底成本”,减少病毒交叉感染风险,更好服务企业在疫情期间开展跨境投融资业务。11月1日至11月15日,外汇局广东省分局近一半资本项目行政许可业务实现了全程线上办理。10月份以来,通过电话、分局政府网站等途径解答各类市场主体业务咨询超900人次。对于无法通过线上办理的外汇业务,开通电子邮箱、传真、银行远程代办、邮寄四种非接触式方式远程办理渠道,切实做到资本项目服务“不掉线”,业务“不中断”。 同时,指导辖区招商银行、浙商银行充分利用资本项目数字化服务试点,引导企业在线提交资本项目资金境内支付业务申请,通过系统自动填表及电子签章认证等方式,实现企业办理业务“无纸化”“零跑腿”。此次疫情爆发以来,上述银行共为企业线上办理资本项目业务1219笔,金额合计1.91亿美元。 ——汇银联动 就近办理“暖人心” “外汇局的‘暖心’政策实在是‘雪中送炭’啊!疫情期间,我们出行有困难,以为难以短时间内办理完我公司外籍员工参与股权激励登记业务,但外汇局广东省分局不仅主动宣传资本项目外汇登记下放银行办理的试点政策,还联系银行通过线上办理登记,全程仅耗时2小时!”亚钾国际投资(广州)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疫情期间,外汇局广东省分局积极推广广州南沙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政策,指导银行为南沙自贸区内企业办理外债、境外放款、员工股权激励计划等资本项目外汇登记业务,外商投资企业境内再投资免于登记等便民利企改革政策,为市场主体送上政策“暖流”,有效解决了疫情期间企业资金周转困难的问题。截止10月末,辖区银行已为南沙自贸区企业办理资本项目外汇登记6笔,办理外商投资企业境内再投资免于登记业务8笔,交易金额合计3.75亿美元。 与此同时,外汇局广东省分局还指导辖内各级银行开通绿色通道,为涉疫企业或受疫情影响的企业提供便利。如,指导中信银行广州分行为两家生物医药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开通绿色通道,第一时间提供政策辅导、协助准备资料,助力企业高效完成外债登记和开户提款业务,涉及金额合计1000万美元,解决了企业受疫情影响无法及时回笼应收款,导致资金周转和研发资金出现缺口的难题。 下一步,外汇局广东省分局将继续贯彻党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决策部署,指导辖区各级外汇局和银行强化应急安排,及时了解和解决疫情期间市场主体存在的困难与诉求,结合实际创新服务方式,优化服务质量,全面助力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 2022-11-24/guangdong/2022/1124/2428.html
-
外汇局广东省分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职责使命,积极践行“金融为民”理念,扎实推进重大政策、重点任务落地实施,不断提升金融服务水平。 ——持续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落实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部署,推动各项跨境投融资便利化举措落地见效。推动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境内投资和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QDLP)境外投资试点在大湾区落地实施。积极在粤澳深度合作区开展跨境资金流动管理新模式探索,推动琴澳金融服务一体化。推进广州南沙自贸片区开展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截至2022年10月末,试点业务金额超过100亿美元。开展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业务试点,支持粤港澳大湾区总部经济发展,截至2022年10月末,辖内三家企业集团取得试点业务资格,累计办理试点业务超10亿美元。 ——认真落实助企纾困政策举措。强化外贸外资企业服务,确保政策及时惠及企业。推动优质企业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扩容提质,截至2022年10月末,全辖累计开展试点业务规模突破千亿美元;辖内市场采购贸易项下收汇规模同比增长2.4倍;新型离岸国际贸易收支规模同比增长60.9%;跨境电商收支规模同比增长65%。支持符合条件的高新技术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开展外债便利化额度试点,充分利用境外资源支持境内生产经营活动,截至2022年10月末,已有29家高新技术和“专精特新”企业开展了试点,登记外债便利化额度金额折合1.24亿美元。 ——全力保障疫情期间外汇服务畅通有序。2022年10月以来,面对广州新一轮本土疫情,及时修订完善《疫情防控期间外汇业务办理指南》,引导市场主体登陆“国家外汇管理局政务服务网上办理系统”办理外汇业务,包括货物贸易外汇收支企业名录登记、非银行债务人外债登记等超9成业务可直接在网上办理。开通电子邮箱、传真、银行远程代办、邮寄等四种其他非接触式方式远程办理方式,切实做到疫情期间外汇服务“不掉线”、质量“不打折”。10月份以来,通过电话、分局政府网站等途径解答各类市场主体业务咨询超2000人次。 下一步,外汇局广东省分局将继续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到辖区外汇管理工作中,深化外汇管理改革,优化金融外汇服务,助力地方涉外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2-12-05/guangdong/2022/1202/2433.html
-
党的二十大召开以来,外汇局广东省分局迅速掀起学习热潮,多形式、分层次、全覆盖联动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 ——认真组织部署,领导干部集中学。10月16日,外汇局广东省分局局领导、各处室负责人及副处级以上干部集中收看党的二十大开幕会盛况,聆听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的报告。大家一致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思想深刻、内涵丰富、凝聚人心、催人奋进,提出了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行动纲领,是我们今后做好外汇管理各项工作的指南针。 ——召开专题会议,党总支领头学。10月25日,外汇局广东省分局召开党总支(扩大)会议,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中,党总支委员及其他与会同志积极交流学习心得,大家一致表示,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提高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抓落实能力,把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实际行动,在外汇领域贯彻落实好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为推动高水平开放、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广东外汇力量。 ——组织多形式活动,各党支部深入学。外汇局广东省分局各党支部通过主题党日、专题研讨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学习活动强化理论学习,将党的二十大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外汇综合处党支部开展“党员微感悟”主题党日活动,党员干部用简短语言畅谈对党的二十大报告的感言;经常项目管理处党支部和外汇检查处党支部党员干部积极撰写学习心得,分享学习体会;国际收支处党支部和资本项目处党支部的党员干部开展主题研讨,交流思想认识。党员干部一致表示,要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到本职工作之中,践行好“金融为民”理念,书写好金融外汇服务更绚丽的篇章。 2022-11-18/guangdong/2022/1117/2424.html
-
为进一步提高青海省机构申报主体通过银行进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的及时性,规范对涉外收入逾期未申报的处理措施,我分局起草了《国家外汇管理局青海省分局“不申报、不解付”特殊处理措施操作规程(征求意见稿)》,现就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相关意见及建议可通过以下途径和方式向我分局反馈: 1.通过电子邮件将意见发送至:safeqinghai@163.com。 2.通过信函方式将意见邮寄至: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昆仑路3号国家外汇管理局青海省分局国际收支处(邮编:810001)。 3.将意见传真至:0971-6126249。 意见反馈截止日期为2021年9月30日。 附件:国家外汇管理局青海省分局“不申报、不解付”特殊处理措施操作规程(征求意见稿) 国家外汇管理局青海省分局 2021年8月30日 2021-08-30/qinghai/2021/0830/1010.html
-
2022年10月27日,在外汇局广东省分局的指导下,中信银行广州分行为亚钾国际投资(广州)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亚钾国际)成功办理一笔境内上市公司外籍员工参与股权激励计划登记业务,是自2022年1月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实施以来,广东办理的首笔股权激励登记下放银行办理业务。 根据《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广州南沙新区片区开展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外汇管理改革试点实施细则》,注册在广州南沙自贸区的上市公司其外籍员工参与股权激励的,可持相关材料到外汇局广东省分局辖内银行直接办理外汇登记业务。为此,外汇局广东省分局积极向企业宣传讲解高水平开放试点政策内容,指引企业根据自身需要选择辖内任意一家银行办理登记、后续账户开立及资金汇划手续。在企业选定中信银行广州分行作为业务办理行后,外汇局广东省分局立即联系经办银行,指导其按试点政策操作指引有关要求为企业线上办理登记,于企业提交申请资料的当天便顺利完成业务登记。 业务办成之后,亚钾国际有关负责人表示试点政策在疫情期间是“雪中送炭”,大大节省了以往需往返外汇局的“脚底”成本和时间成本,真正便利了企业。 下一步,外汇局广东省分局将继续落实“放管服”改革,加大试点政策宣传力度,充分运用政策宣讲会、主流媒体、微信公众号等渠道扩大试点政策知晓面。同时,强化对银行和企业的指导服务,通过走访调研、座谈交流等方式对市场主体进行“一对一”的政策辅导,切实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推动境外上市、股权激励、境外放款、外债等登记业务下放银行办理试点稳妥有序落地实施,让更多市场主体充分享受政策红利,稳步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水平。 2022-11-02/guangdong/2022/1102/2414.html
-
2023年6月,我国国际收支货物和服务贸易进出口规模39147亿元。其中,货物贸易出口19134亿元,进口14892亿元,顺差4242亿元;服务贸易出口1895亿元,进口3225亿元,逆差1331亿元。服务贸易主要项目为:运输服务进出口规模1525亿元,旅行服务进出口规模978亿元,其他商业服务进出口规模933亿元,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进出口规模603亿元。 按美元计值,2023年6月,我国国际收支货物和服务贸易出口2941亿美元,进口2534亿美元,顺差407亿美元。(完) 中国国际收支货物和服务贸易数据 2023年6月 项目 按人民币计值 (亿元) 按美元计值 (亿美元) 货物和服务贸易差额 2911 407 贷方 21029 2941 借方 -18118 -2534 1.货物贸易差额 4242 593 贷方 19134 2676 借方 -14892 -2083 2.服务贸易差额 -1331 -186 贷方 1895 265 借方 -3225 -451 2.1加工服务差额 68 9 贷方 73 10 借方 -5 -1 2.2维护和维修服务差额 19 3 贷方 62 9 借方 -43 -6 2.3运输差额 -532 -74 贷方 497 69 借方 -1029 -144 2.4旅行差额 -808 -113 贷方 85 12 借方 -893 -125 2.5建设差额 69 10 贷方 119 17 借方 -50 -7 2.6保险和养老金服务差额 -175 -24 贷方 35 5 借方 -210 -29 2.7金融服务差额 14 2 贷方 34 5 借方 -20 -3 2.8知识产权使用费差额 -199 -28 贷方 68 10 借方 -268 -37 2.9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差额 85 12 贷方 344 48 借方 -259 -36 2.10其他商业服务差额 193 27 贷方 563 79 借方 -370 -52 2.11个人、文化和娱乐服务差额 -17 -2 贷方 9 1 借方 -26 -4 2.12别处未提及的政府货物和服务差额 -46 -6 贷方 7 1 借方 -53 -7 注: 1. 本表所称国际收支货物和服务贸易与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货物和服务口径一致,是指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发生的交易。月度数据为初步数据,可能与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季度数据不一致。 2. 国际收支货物和服务贸易数据按美元编制,当月人民币计值数据由美元数据按月均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折算得到。 3. 本表计数采用四舍五入原则。 指标解释: 国际收支货物和服务贸易:是指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发生的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进出口,与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口径相同。 1.货物贸易: 指经济所有权在我国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发生转移的货物进出口。贷方记录货物出口,借方记录货物进口。货物账户数据主要来源于海关进出口统计,但与海关统计存在以下主要区别:一是国际收支中的货物只记录所有权发生了转移的货物(如一般贸易、进料加工贸易等贸易方式的货物),所有权未发生转移的货物(如来料加工或出料加工贸易)不纳入货物统计,而纳入服务贸易统计;二是计价方面,国际收支统计要求进出口货值均按离岸价格记录,海关出口货值为离岸价格,但进口货值为到岸价格,因此国际收支统计从海关进口货值中调出国际运保费支出,并纳入服务贸易统计;三是补充了海关未统计的转手买卖下的货物净出口数据。 2.服务贸易:包括加工服务,维护和维修服务,运输,旅行,建设,保险和养老金服务,金融服务,知识产权使用费,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其他商业服务,个人、文化和娱乐服务以及别处未提及的政府服务。贷方记录我国提供的服务,即服务出口;借方记录我国接受的服务,即服务进口。 2.1加工服务:又称“对他人拥有的实物投入的制造服务”,指货物的所有权没有在所有者和加工方之间发生转移,加工方仅提供加工、装配、包装等服务,并从货物所有者处收取加工服务费用。贷方记录我国居民为非居民拥有的实物提供的加工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接受非居民的加工服务。 2.2维护和维修服务:指居民或非居民向对方所拥有的货物和设备(如船舶、飞机及其他运输工具)提供的维修和保养工作。贷方记录我国居民向非居民提供的维护和维修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接受的非居民维护和维修服务。 2.3运输:指将人和物体从一地点运送至另一地点的过程以及相关辅助和附属服务,以及邮政和邮递服务。贷方记录居民向非居民提供的国际运输、邮政快递等服务。借方记录居民接受的非居民国际运输、邮政快递等服务。 2.4旅行:指旅行者在其作为非居民的经济体旅行期间消费的物品和购买的服务。贷方记录我国居民向在我国境内停留不足一年的非居民以及停留期限不限的非居民留学人员和就医人员提供的货物和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境外旅行、留学或就医期间购买的非居民货物和服务。 2.5建设服务:指建筑形式的固定资产的建立、翻修、维修或扩建,工程性质的土地改良、道路、桥梁和水坝等工程建筑,相关的安装、组装、油漆、管道施工、拆迁和工程管理等,以及场地准备、测量和爆破等专项服务。贷方记录我国居民在经济领土之外提供的建设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在我国经济领土内接受的非居民建设服务。 2.6保险和养老金服务:指各种保险服务,以及同保险交易有关的代理商的佣金。贷方记录我国居民向非居民提供的人寿保险和年金、非人寿保险、再保险、标准化担保服务以及相关辅助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接受非居民的人寿保险和年金、非人寿保险、再保险、标准化担保服务以及相关辅助服务。 2.7金融服务:指金融中介和辅助服务,但不包括保险和养老金服务项目所涉及的服务。贷方记录我国居民向非居民提供的金融中介和辅助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接受非居民的金融中介和辅助服务。 2.8知识产权使用费:指居民和非居民之间经许可使用无形的、非生产/非金融资产和专有权以及经特许安排使用已问世的原作或原型的行为。贷方记录我国居民向非居民提供的知识产权相关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使用的非居民知识产权服务。 2.9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指居民和非居民之间的通信服务以及与计算机数据和新闻有关的服务交易,但不包括以电话、计算机和互联网为媒介交付的商业服务。贷方记录本国居民向非居民提供的电信服务、计算机服务和信息服务。借方记录本国居民接受非居民提供的电信服务、计算机服务和信息服务。 2.10其他商业服务: 指居民和非居民之间其他类型的服务,包括研发服务,专业和管理咨询服务,技术、贸易相关等服务。贷方记录我国居民向非居民提供的其他商业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接受的非居民其他商业服务。 2.11个人、文化娱乐服务:指居民和非居民之间与个人、文化和娱乐有关的服务交易,包括视听和相关服务(电影、收音机、电视节目和音乐录制品),其他个人、文化娱乐服务(健康、教育等)。贷方记录我国居民向非居民提供的相关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接受的非居民相关服务。 2.12别处未提及的政府货物和服务:指在其他货物和服务类别中未包括的政府和国际组织提供和购买的各项货物和服务。贷方记录我国居民向非居民提供的别处未涵盖的货物和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向非居民购买的别处未涵盖的货物和服务。 2023-08-17/jilin/2023/0817/2076.html
-
为进一步扩大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外汇管理改革试点政策覆盖面,提高银行外汇业务办理能力,8月31日,外汇局儋州市分局赴辖内银行开展高水平政策宣传和督导工作。 外汇局儋州市分局详细了解了各银行对于外汇政策的理解程度、日常外汇业务办理情况和办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结合企业反映出的业务办理难点、痛点,通过与外汇业务办理人员座谈的方式,对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外汇管理改革试点政策进行了详细解读,并就跨境人民币便利化政策与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便利化政策应用遇到的问题进行回应。对银行提出的政策推进和业务办理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针对性解答。 下一步,外汇局儋州市分局将进一步加大对辖内银行的指导,拓展政策宣传渠道,持续推进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政策落地。 2023-09-01/hainan/2023/0901/1852.html
-
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6月,中国外汇市场(不含外币对市场,下同)总计成交21.89万亿元人民币(等值3.06万亿美元)。其中,银行对客户市场成交3.35万亿元人民币(等值0.47万亿美元),银行间市场成交18.55万亿元人民币(等值2.59万亿美元);即期市场累计成交9.15万亿元人民币(等值1.28万亿美元),衍生品市场累计成交12.74万亿元人民币(等值1.78万亿美元)。 2023年1-6月,中国外汇市场累计成交123.76万亿元人民币(等值17.85万亿美元)。 2023-08-14/jilin/2023/0811/2057.html
-
为加深社会各界对外汇政策的了解,增强抵制外汇违法行为的意识,外汇局广东省分局组织辖内各级分支机构以“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为契机,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外汇政策宣传活动,引导广大群众保护合法金融外汇知识。 ——借力银行网点优势强化阵地宣传。外汇局梅州市中心支局组织银行网点通过发放宣传资料、悬挂横幅、张贴海报、设立咨询专区等方式,向广大市民普及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个人外汇等知识,提高外汇业务市场主体受众覆盖面和内容认知度。外汇局汕尾市中心支局组织银行网点利用LED屏幕滚动播放“珍视权利 认识责任 防范风险”“远离地下黑市 保障消费权益”“打击非法买卖外汇”等宣传标语、在营业大厅电子大屏幕轮候播放金融知识短视频等,向客户普及基础外汇知识和风险防范技能。 ——细分受众群体强化针对性宣传。聚焦工业园区企业人员,外汇局揭阳市中心支局联合揭阳市金融消费权益保护联合会和银行机构开展“3·15”金融消费者权益日暨金融知识进大南海石化工业区活动,结合通俗易懂的案例,以广播反诈骗知识、现场设摊宣讲政策、流动式派发资料等形式,多维度全方位引导工人群体合法用汇,远离非法外汇交易和网络炒汇陷阱。聚焦青少年群体,外汇局汕尾市中心支局联合银行机构走进汕尾技师学院开展“3·15”金融消费权益保护主题宣传,向学生们介绍电信网络诈骗、校园贷、非法炒汇、虚拟货币交易炒作等非法金融活动新情况新特点,强化各类新型金融诈骗风险意识。聚焦老年人群体,外汇局惠东县支局联合惠东县金融工作局、惠东县公安局、惠东农商行和银行机构等单位,开展“远离非法外汇交易,自觉抵制网络炒汇”主题宣传活动,讲解常见网络炒汇骗局、现场“一对一”为群众答疑解惑,特别教导老年人如何识别非法短信链接和电话,认清非法集资、非法买卖外汇等诈骗真相。 2022-05-09/guangdong/2022/0422/22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