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国际收支货物和服务贸易数据(更新至2022年10月) 2022-11-25/qinghai/2022/1125/1273.html
-
中国对外证券投资资产(2022年6月末) 2022-11-25/qinghai/2022/1125/1275.html
-
见附件。 附件1:2022年中国外汇市场交易概况-以美元计价 附件2:2022年中国外汇市场交易概况-以人民币计价 2022-11-25/qinghai/2022/1125/1274.html
-
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10月,银行结汇12125亿元人民币,售汇12971亿元人民币。2022年1-10月,银行累计结汇144471亿元人民币,累计售汇137590亿元人民币。 按美元计值,2022年10月,银行结汇1701亿美元,售汇1820亿美元。2022年1-10月,银行累计结汇21759亿美元,累计售汇20693亿美元。 2022年10月,银行代客涉外收入30991亿元人民币,对外付款31597亿元人民币。2022年1-10月,银行代客累计涉外收入346637亿元人民币,累计对外付款342743亿元人民币。 按美元计值,2022年10月,银行代客涉外收入4347亿美元,对外付款4432亿美元。2022年1-10月,银行代客累计涉外收入52163亿美元,累计对外付款51534亿美元。 附:名词解释和相关说明 国际收支是指我国居民与非居民间发生的一切经济交易。 银行结售汇是指银行为客户及其自身办理的结汇和售汇业务,包括远期结售汇履约和期权行权数据,不包括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数据。银行结售汇统计时点为人民币与外汇兑换行为发生时。其中,结汇是指外汇所有者将外汇卖给银行,售汇是指银行将外汇卖给外汇使用者。结售汇差额是结汇与售汇的轧差数。 远期结售汇签约是指银行与客户协商签订远期结汇(售汇)合同,约定将来办理结汇(售汇)的外汇币种、金额、汇率和期限;到期外汇收入(支出)发生时,即按照远期结汇(售汇)合同订明的币种、金额、汇率办理结汇(售汇)。 远期结售汇平仓是指客户因真实需求背景发生变更、无法履行资金交割义务,对原交易反向平盘,了结部分或全部远期头寸的行为。 远期结售汇展期是指客户因真实需求背景发生变更,调整原交易交割时间的行为。 本期末远期结售汇累计未到期额是指银行与客户签订的远期结汇和售汇合同在本期末仍未到期的余额;差额是指未到期远期结汇和售汇余额之差。 未到期期权Delta净敞口是指银行对客户办理的期权业务在本期末累计未到期合约所隐含的即期汇率风险敞口。 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是指境内非银行居民机构和个人(统称非银行部门)通过境内银行与非居民机构和个人之间发生的收付款,不包括现钞收付和银行自身涉外收付款。具体包括:非银行部门和非居民之间通过境内银行发生的跨境收付款(包括外汇和人民币),以及非银行部门和非居民之间通过境内银行发生的境内收付款(暂不包括境内居民个人与境内非居民个人之间发生的人民币收付款),统计时点为客户在境内银行办理涉外收付款时。其中,银行代客涉外收入是指非银行部门通过境内银行从非居民收入的款项,银行代客对外支出是指非银行部门通过境内银行向非居民支付的款项。 2022-11-18/fujian/2022/1118/1881.html
-
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了2022年10月份银行结售汇和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数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就2022年10月份外汇收支形势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2022年10月份我国外汇收支形势如何? 答:10月我国跨境资金流动保持在合理区间,货物贸易、外商直接投资等项目继续发挥稳定资金流入的基础性作用。10月份,经常账户相关跨境资金呈现一定规模净流入,同比增长43%。其中货物贸易项下跨境资金净流入329亿美元,同比增长19%;外商直接投资资本金保持净流入,外资在境内债券市场的投资延续恢复态势,体现了我国涉外经济发展的韧性,显示境外投资者在我国长期投资兴业以及配置人民币资产的意愿总体稳定。年末一般为我国出口企业集中收款和外资企业投资布局密集期,相关跨境资金流入往往增多,对外汇市场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 未来,外部环境依然复杂多变,随着经济增长、通胀水平等发展演变,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及其对全球的外溢影响也会调整变化,近期美元汇率有所回落。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足、回旋余地大,进一步优化疫情防控措施,经济回稳向好的态势将继续巩固;同时,我国国际收支结构更加稳健,外汇市场韧性在改革开放中显著增强,宏观审慎调节工具不断完善,抵御外部冲击的基础和条件更加坚实,我国跨境资金流动和外汇市场有望延续平稳有序的发展格局。 2022-11-17/fujian/2022/1117/1880.html
-
为贯彻落实个人经常项目便利化政策,切实提升个人用汇便利化水平,玉溪市中心支局积极督导辖内银行学习便利化政策及业务流程,2022年11月,指导中国银行玉溪市分行成功办理一笔“便利化出国留学购付汇业务”,实现玉溪市首笔个人经常项目外汇便利化业务“零”突破。 一、学深悟透,强化引导。及时传达总局文件精神,通过微信工作群、利用外汇政策宣导会、重点工作推进会、经常项目业务培训会等多形式多方位对金融机构进行持续宣传引导。及时下发个人外汇业务服务案例手册,督导银行经办人员认真准确吃透便利化政策内容,规范业务办理,克服“不敢办、不会办”的畏难情绪。 二、明查暗访,强化监督。成立明查暗访小组,定期深入银行网点现场查看便利化政策宣传情况、模拟办事人员现场咨询相关业务、体验电子银行结售汇及跨境汇款全流程等情况,及时纠正银行业务办理和政策执行解释不规范行为,对问题严重的银行进行约谈或通报,督导银行始终坚持“小额便利、大额规范”的管理原则,切实保障个人真实、合理用汇需求。 三、重点宣传,树立典型。一是通过系统筛选业务量占比较大的机构,选定目标银行进行单独沟通指导。二是充分发挥好银行的“探头、桥梁、喇叭”作用,指导银行主动寻找符合便利化政策执行范围有用汇需求的目标客户,对客户进行“一对一”政策讲解及宣传。三是积极与上级部门沟通请示,准确把握政策执行中的细节及注意事项,并对银行进行提醒与指导。 四、落实举措,务求实效。便利化政策的执行,大幅简化了传统办理方式下重复冗余的证明材料,银行业务办理效率大幅提升,同时节省了客户的脚底成本与时间成本,切实提升居民个人用汇便利化水平。 2022-11-25/yunnan/2022/1125/1004.html
-
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了2022年三季度及前三季度国际收支平衡表初步数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就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2022年前三季度我国国际收支状况有何特点? 答:国际收支平衡表初步数据显示,2022年前三季度,我国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其中,经常账户顺差3104亿美元,为历史同期最高值,同比增长56%,顺差规模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为2.4%,继续处于合理均衡区间;直接投资呈现净流入,跨境资金流动平稳有序。 一是货物贸易顺差创历史同期新高。2022年前三季度,国际收支口径的货物贸易顺差5216亿美元,同比增长37%。其中,货物贸易出口25306亿美元,同比增长10%;进口20090亿美元,同比增长5%。 二是服务贸易逆差同比收窄。2022年前三季度,服务贸易逆差656亿美元,同比下降23%。其中,旅行逆差797亿美元,同比增长18%,主要是跨境留学支出有所增加;知识产权使用费逆差238亿美元,同比下降8%,主要是收入增长21%,反映我国知识产权服务水平不断提升;运输逆差89亿美元,同比下降62%,主要是我国运输服务收入增速整体快于支出。 三是直接投资总体保持顺差。2022年前三季度,直接投资净流入469亿美元。其中,来华直接投资净流入1608亿美元,显示我国经济前景长期向好,持续吸引外资来华投资兴业;对外直接投资净流出1139亿美元,投资节奏平稳有序。 总体看,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足、回旋余地广,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经济回稳向好的态势将进一步巩固,为我国国际收支保持平衡提供根本支撑。 2022-11-07/fujian/2022/1107/1857.html
-
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0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0524亿美元,较9月末上升235亿美元,升幅为0.77%。 2022年10月,受主要国家货币政策预期、宏观经济数据等因素影响,美元指数小幅下跌,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涨跌互现。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当月外汇储备规模上升。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足、回旋余地广、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将继续支持外汇储备规模保持总体稳定。 2022-11-08/fujian/2022/1108/1860.html
-
国家外汇管理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局、外汇管理部,深圳、大连、青岛、厦门、宁波市分局,全国性中资银行: 根据外汇管理规定变化和调整情况,国家外汇管理局制定了《银行外汇业务合规与审慎经营评估内容及评分标准(2020年)》(以下简称《评估标准》,见附表)。现就有关情况通知如下: 一、2020评估年度(2019年10月1日至2020年9月30日,下同)银行外汇业务合规与审慎经营评估工作依照《评估标准》执行。 二、银行总行最终评估得分计算公式为: 银行总行最终评估得分=(一般性评估指标得分×65%+总行单独评估指标得分)×(100-本期评估最终确定的审慎经营评估指标分值)%+审慎经营评估指标得分 三、国家外汇管理局各分局、外汇管理部接到本通知后,应立即转发辖内中心支局、支局、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外商独资银行、中外合资银行、外国银行分行以及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并依据《评估标准》,公平、公正地对辖内银行进行评估。 四、各全国中资性银行接到本通知后,应尽快转发所辖分支机构,依法合规办理各项外汇业务。 五、自本通知下发之日起,《银行外汇业务合规与审慎经营评估内容及评分标准(2019年)》(汇发〔2019〕15号附表)废止。 执行中如遇问题,请及时向国家外汇管理局相关部门反馈。联系电话:010-68402278(综合司),010-68402593(国际收支司),010-68402104(经常项目管理司),010-68402125(资本项目管理司),010-68402456(管理检查司),010-68402134(外汇业务数据监测中心)。 特此通知。 附表:银行外汇业务合规与审慎经营评估内容及评分标准(2020年) 国家外汇管理局综合司 2020年5月9日 2020-05-22/qinghai/2020/0518/879.html
-
近日,外汇局江苏省分局开展外汇管理助企纾困“百日行动”(以下简称“百日行动”),支持高新技术和“专精特新”企业开展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推动试点实现国家、省、市三级高新技术和“专精特新”企业全覆盖。“百日行动”以来,辖内已有2家企业落地2笔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业务,申请额度1800万美元。 外汇局江苏省分局多举措推动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百日行动”。一是提高思想认识,主动量化任务目标。充分认识“百日行动”的重要性以及推动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的重要意义,锚定“百日行动”目标,引导各中心支局(支局)自领任务、自加压力,积极务实助企纾困。二是加强宣传培训,扩大知晓度惠及面。畅通“政银企”沟通渠道,依托线上线下宣传方式,灵活采用政策宣导、实地调研、案例分享等多种形式,扩大跨境融资便利化政策的知晓度,让便利化政策惠及更多的市场主体。三是制定融资方案,引导银行优化服务。督促、指导银行精准对接潜在客户,尤其是在名单内、原政策框架下无跨境融资额度或额度较小、有跨境融资渠道的高新技术和“专精特新”企业,综合境内外、本外币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融资方案,畅通政策传导“最后一公里”。 下一步,外汇局江苏省分局将持续深入开展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百日行动”,推动试点惠及更多的高新技术和“专精特新”企业,助力优化融资环境,降低融资成本。 2022-09-29/jiangsu/2022/0929/8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