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外匯管理局簡體中文繁體中文用戶登錄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 索  引  號:
    K0807494-X-2020-0057
  • 分       類:
    資本項目管理  各類社會公眾
  • 來       源:
    國家外匯管理局網站
  • 發布日期:
    2020-03-04
  • 名       稱:
    《國家外匯管理局關於完善銀行間債券市場境外機構投資者外匯風險管理有關問的通知》(匯發〔2020〕2號)政策問答
  • 文       號:
《國家外匯管理局關於完善銀行間債券市場境外機構投資者外匯風險管理有關問的通知》(匯發〔2020〕2號)政策問答

1.《通知》適用於銀行間債券市場哪些投資模式的外匯風險管理?

答:《通知》適用於銀行間債券市場直接投資模式的外匯風險管理,債券通QFII/RQFII、境外央行類機構等債券投資的外匯風險管理不適用《通知》。對於QFII/RQFII項下通過非交易過戶至銀間債券市場直接投資項下的債券投資外匯風險管理,適用《通知》。

2.境外機構投資者是否可以變更外匯對沖渠道?

答:境外機構投資者可以根據自身業務需要選擇《通知》第二條、第三條所列外匯對沖渠道,或變更已選擇的外匯對沖渠道,但進入銀行間外匯市場交易作為客戶與境內金融機構直接交易只能使用一種。

3.境外機構投資者作為客戶與境內金融機構直接交易,是否包括結算代理行?

答:境外機構投資者作為客戶與境內金融機構直接交易,可以選擇結算代理行,也可以選擇結算代理行以外的其他境內金融機構,但總數不超過3家。

4.對於境外機構投資者在境內開展外匯衍生品易的操作主體有什麼規定?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公告〔2016〕第3號》,境外機構投資者既包括在境外依法註冊成立的商業銀行、保險公司、證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以及其他資產管理機構等各類金融機構,也包括上述金融機構依法合規面向客戶發行的投資產品,以及養老基金、慈善基金、捐贈基金等中國人民銀行認可的其他中長期機構投資者。因此,境外機構投資者是以整體機構或具體產品的身份開展外匯衍生品交易,取決於其進入銀行間債券市場的身份。

5.《通知》所稱的主經紀業務是指什麼?

答:主經紀業務(PrimeBrokerage)是指境外機構投資者(主經紀客戶)借用境內金融機構(主經紀商)名義和授信,在銀行間外匯市場與對手方達成交易的業務模式。主經紀業務的具體操作規則由中國外匯交易中心適時公布。

6.境外機構投資者投資銀行間債券市場產生的外匯風險敞口是指什麼?

答:外匯風險敞口(也稱匯率風險敞口)是指境外機構投資者以境外匯入資金在銀行間債券市場因投資人民幣債券而承受人民幣匯率波動風險的頭寸,包括債券投資的本金、利息以及市值變化。外匯風險敞口是境外機構投資者在境內外匯市場立外匯衍生品敞口的基礎。

7. 境外機構投資者如果是以從境外匯入的人民幣資金投資銀行間債券市場,是否可以在境內市場管理外匯風險?

答:境外機構投資者無論是從境外匯入外匯或人民幣資金投資銀行間債券市場,債券投資項下產生的外匯風險敞口都可以在境內市場開展外匯衍生品交易管理外匯風險。

8.境內金融機構在與境外機構投資者的外匯衍生品交易中是否需要實施實需審核?

答:根據《通知》規定,首次開展外匯衍生品交易前,境外機構投資者應向境內金融機構或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提交遵守套期保值原則的書面承諾,境內金融機構可以不實施具體的實需審核。

9.《通知》第五條規定,當債券投資發生變化而導致外匯風險敞口變化時,境外機構投資者應在五個工作日內或月後五個工作日內對相應持有的外匯衍生品敞口進行調整。五個工作日內如何計算?

答:五個工作日內是指自債券投資實際發生變化之日或每月最後一個工作日起(不含),至調整外匯衍生品敞口所涉外匯交易的成交日(TradeDate),總計不超過(含)五個工作日。

10. 境外機構投資者開展債券投資項下外匯衍生品交易時,對於交易模式以及幣種、期限、價格等交易要素有什麼具體規定?

答:境外機構投資者作為客戶與境內金融機構直接交易的,可以使用境內外匯市場的遠期、外匯掉期、貨幣掉期和期權及產品組合,外匯衍生品的幣種、期限、價格等交易要素按照商業原則由交易雙方協商確定。境外機構投資者直接或通過主經紀業務進入銀行間外匯市場交易的,遵照銀行間外匯市場規定執行。

11. 境外機構投資者可否在結算代理行以外的境內金融機構辦理外匯掉期、貨幣掉期套保?

答:掉期交易的近端或遠端操作是整體交易的一部分,不是一筆單獨的即期或遠期交易。境外機構投資者從境外匯入外匯資金後,根據自身債券投資和外匯對沖需求,可以按照《通知》規定的渠道(不限於結算代理行),開展近端實際換入人民幣的外匯掉期或貨幣掉期交易。換入的人民幣資金應用於銀行間債券市場投資,且債券投資項下外匯風險敞口與掉期交易敞口基本匹配。

12. 境外機構投資者在外匯衍生品交易中產生的期權費以及損益如何處理?

答:境外機構投資者開展債券投資項下外匯衍生品交易時,可能涉及期權費,或因展期、反向平倉、差額結算等產生人民幣或外幣損益,相關資金收付納入其人民幣和外匯專用賬戶的收支範圍,並可根據實際需要辦理本外幣兌換。

13. 境外機構投資者若選擇《通知》第二條、第三條所列第一種渠道,且交易對手為非結算代理行,是否必須在相關金融機構開立外匯專用賬戶?

答:境外機構投資者可根據自身需要選擇是否開立外匯專用賬戶。如需在結算代理行以外的其他境內金融機構開立專用外匯賬戶,可憑《國家外匯管理局關於境外機構投資者投資銀行間債券市場有關外匯管理問題的通知》(匯發〔201612號)規定的業務登記憑證辦理。與投資債券相關的跨境資金收付,應通過結算代理行辦理。

14. 境外機構投資者的交易對手若為非結算代理行且未在該機構開立賬戶,能否通過結算代理行賬戶實現“資金不落地劃轉”?

答:現行境外機構人民幣及外幣賬戶管理政策允許資金不落地劃轉,境外機構投資者在非結算代理行開展的外匯衍生品交易,可以通過結算代理行的專用賬戶直接辦理外匯衍生品交易項下的資金收付,具體操作方式由相關各方協商。

15.境外機構投資者作為客戶與境內金融機構直接交易,境內金融機構有哪些資訊報送要求?

答:境內金融機構應按照中國外匯交易中心規定每日報送境外投資者外匯衍生品交易資訊;同時,按照《銀行結售匯統計制度》(匯發〔201926號)等規定,向外匯局履行對客戶外匯衍生品業務統計和報告義務。

16. 《通知》適用範圍以外的外匯衍生品交易差額交割能否選擇以外幣結算損益?

答:《通知》規定以外的外匯衍生品差額交割仍遵照《國家外匯管理局關於完善遠期結售匯業務有關外匯管理問題的通知》(匯發〔20183號)規定,以人民幣結算損益。

 

分享到:
【列印】 【關閉】

法律聲明 | 聯繫我們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國家外匯管理局大連市分局主辦 著作權所有 授權轉載 最佳解析度:1280*768

網站標識碼bm74330001 京ICP備06017241號 京公網安備1104010270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