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外匯管理局簡體中文繁體中文用戶登錄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 索  引  號:
    H5263060-6-2023-0078
  • 分       類:
    其他  各類社會公眾
  • 來       源:
    國家外匯管理局
  • 發布日期:
    2023-04-23
  • 名       稱:
    2022年中國國際收支報告|我國外債規模合理、結構優化,總體風險可控
  • 文       號:
2022年中國國際收支報告|我國外債規模合理、結構優化,總體風險可控

近年來,我國穩妥有序推進金融市場對外開放,不斷完善全口徑跨境融資宏觀審慎管理政策,外債總規模穩步增長,外債結構不斷優化,總體風險可控,為我國實體經濟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國際資金支援。

一、我國外債規模與經濟發展相適應相促進

近年來,我國經濟實力持續增強,開放程度不斷提高,吸引境外資金流入,推動外債規模穩步增長。2022年末,我國全口徑外債餘額24528億美元,較2016年末增長10370億美元,年均增幅約12%2016年以來,我國外債與國內生產總值(GDP)之比持續保持在12%17%區間,外債增長始終與實體經濟發展相匹配。2022年,受國際國內形勢和匯率等多重因素影響,外債規模有所下降,但年末外債餘額止跌趨穩。我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經濟主體對優質的跨境資金將始終保持較大需求,外債規模有條件繼續保持總量穩定。

二、我國外債結構持續優化

人民幣外債佔比上升,助推人民幣國際化進程。2022年末,我國人民幣外債餘額為11147億美元,較2016年末增長5649億美元,對同期外債增長的貢獻率為59%;人民幣外債佔比為45%,上升11個百分點,外債幣種結構持續優化。人民幣外債還本付息不存在幣種錯配和貨幣兌換問題,佔比上升有效降低了我國外債的匯率風險,有序推進了人民幣國際化進程。

中長期外債主導增長,外債期限結構持續優化。2022年末,我國中長期外債餘額為11148億美元,較2016年末增長5650億美元,對同期外債增長的貢獻率為54%;中長期外債佔比為45%,上升6個百分點。外債期限錯配風險及債務償付的流動性風險顯著降低。

銀行外債增長較快,增加境內外匯資金供給。2016年末至2022年末,銀行外債增長4062億美元,占外債總規模增長的近四成,主要源自境外中資企業在境內銀行的存款和境外同業存放拆借等被動負債的增長。銀行被動負債的快速增長,增加了對境內外匯資金的供給,且資金成本較低,有力支援了境內經濟發展。

債務工具結構日益多元化,債務證券成為主要驅動。近年來,我國外債工具多元化結構日益顯現,債務證券、貨幣與存款、貸款、貿易信貸與預付款、關聯公司間貸款等外債協同發展,穩步增長。2022年末,我國債務證券餘額為7315億美元,較2016年末增長5014億美元,對同期外債增長的貢獻率為48%;債務證券佔比為30%,上升14個百分點。債務證券佔比上升與我國金融市場開放相匹配,隨著中國債券相繼被納入國際三大債券指數,中國債券市場對境外機構投資者吸引力持續上升。

圖片.png

2016-2022年我國外債幣種和期限結構變化

數據來源:國家外匯管理局

三、我國外債風險總體可控

近年來,我國經濟基本面長期向好,金融市場高水平開放持續推進,外匯儲備較為充裕,外債風險總體可控。2022年末,我國外債負債率(外債餘額與國內生產總值之比)為13.6%,債務率(外債餘額與貿易出口收入之比)為66%,償債率(外債還本付息金額與貿易出口收入之比)為10.5%,短期外債與外匯儲備之比為42.8%,均在國際公認安全線(分別為20%100%20%100%)以內,遠低於發達經濟體和新興經濟體整體水平。

未來我國將繼續堅持穩中求進總基調,穩妥有序推進資本項目高水平對外開放,推進跨境投融資便利化,滿足更多市場主體的跨境融資需求,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分享到:
【列印】 【關閉】

法律聲明 | 聯繫我們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國家外匯管理局北京市分局主辦 著作權所有 授權轉載 最佳解析度:1280*768

網站標識碼bm74100001 京ICP備06017241號 京公網安備1104010270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