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外汇管理局简体中文繁体中文用户登录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 索  引  号:
    H5263060-6-2023-0080
  • 分       类:
    其他  各类社会公众
  • 来       源:
    国家外汇管理局
  • 发布日期:
    2023-04-28
  • 名       称:
    2022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我国经常账户稳健性在全球表现突出
  • 文       号:
2022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我国经常账户稳健性在全球表现突出

多年来,我国经常账户顺差长期保持在合理均衡区间,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以来表现出较强的稳健性,经常账户顺差规模持续稳步增长,发挥了稳定国际收支和外汇市场的基础作用。

2020年以来多个经常账户顺差国出现顺差规模较大波动,我国经常账户顺差保持稳健增长。2020年全球疫情初始阶段,德国和日本经常账户顺差分别收窄7%16%2021年在低基数效应下,两国经常账户顺差恢复增长。2022年乌克兰危机以来,俄罗斯、挪威等少数能源供应国经常账户顺差增长,多数传统贸易顺差国经常账户顺差显著下降。2022年前三季度,德国、日本、韩国经常账户顺差分别为1022亿、778亿和257亿美元,较2021年同期分别下降57%53%60%2020年以来,我国经常账户顺差持续呈现增长态势,顺差规模由2019年的1029亿美元增加至2022年的4019亿美元,年均增幅为66%,与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保持在2%左右,持续处于合理均衡区间。

图片.png

中国、德国、日本、韩国经常账户情况

数据来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家外汇管理局

货物贸易是经常账户主要顺差来源,近年来很多顺差国受到多重因素冲击影响,但我国货物贸易韧性凸显、顺差增加。全球货物贸易顺差国大致可以分为工业产品出口国和能源资源出口国两大类,其中,德国、日本、韩国以及我国主要通过制造业生产带动工业产品出口,同时也是重要的能源需求国。近年来,全球疫情叠加乌克兰危机,使得很多以工业产品出口为主的货物贸易顺差国面临多重冲击,尤其是2022年,德国、日本、韩国货物贸易顺差明显收窄甚至转为逆差。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2022年前三季度,德国和韩国的货物贸易顺差分别为867亿美元和175亿美元,同比下降53%71%;日本的货物贸易为逆差850亿美元,2021年同期为顺差211亿美元。2022年,我国货物贸易顺差为6686亿美元,较2021年增长19%,延续近三年持续增加态势。

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稳固、贸易结构优化是货物贸易保持顺差的重要支撑。从出口看,我国产业门类齐全,制造业持续转型升级,出口商品中不但包括德国、日本、韩国出口中占比较高的汽车、机械等中高端制造业产品,也涵盖纺织服装等生活必需品,以及手机、电脑等日用电子产品,较好拟合疫情背景下的全球消费需求。同时,我国出口市场多元化,近年来对东盟和非洲出口占比逐年提升,有效弥补了欧美需求波动对出口的影响;德国出口中欧美占据七成多份额,日韩出口中非洲和拉丁美洲占比较低。从进口看,乌克兰危机抬升全球粮食和能源价格背景下,我国进口中食品占比较低,粮食自给自足能力强;同时,我国石油、天然气进口占比也低于日韩,并且我国能源进口来源稳定多元,2022年我国能源类商品进口金额增速为德国、日本、韩国的一半。

近年来我国服务贸易逆差总体收窄,除受全球疫情影响外也体现了新兴服务贸易的蓬勃发展,是经常账户顺差增加的另一影响因素。2022年前三季度,德国服务贸易逆差321亿美元,2021年同期为顺差21亿美元,日本服务贸易逆差338亿美元,较2021年同期增长18%。德国、日本服务贸易逆差扩大主要源于信息计算机服务、商业服务、知识产权使用费等逆差增加,同时德国边境较早开放拉动旅行支出逐步恢复。近三年,全球疫情蔓延背景下我国旅行逆差维持低位,但2022年在旅行逆差有所增长的情况下服务贸易逆差进一步收窄9%,主要是其他商业服务和电信计算机信息服务顺差分别增长24%66%,表明我国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国际竞争力增强,体现了近年来制造业和服务业深度融合的发展成效。

未来,我国将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有助于推动货物贸易提质增效和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夯实我国经常账户稳健运行的基础。

 

分享到:
【打印】 【关闭】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国家外汇管理局北京市分局主办 版权所有 授权转载 最佳分辨率:1280*768

网站标识码bm74100001 京ICP备06017241号 京公网安备1104010270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