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附件。 附件1: 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投资额度审批情况表(截至2016年11月28日) 2016-12-07/jilin/2016/1207/132.html
-
2017年将召开党的十九大。这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具有重大意义的一年,也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政府工作报告对做好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提出了总体要求。深刻领会、认真贯彻这一总体要求,应把握好五个重点。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 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也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论。今年要迎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在稳和进的关系上,稳是主基调,稳是大局。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稳增长。经济平稳运行对于发展大局稳定具有压舱石作用。今年要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在实际工作中争取更好结果。二是稳物价。今年居民消费价格涨幅预期目标为3%左右。既要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又要关注食品等基本生活用品价格上涨情况和资产价格变化,防止价格大起大落。三是稳就业。今年城镇新增就业目标定为1100万人以上,比去年增加100万人。在保持就业总体稳定的同时,更加注重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困难家庭人员的就业服务工作。四是稳政策。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财政赤字率仍按3%安排,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余额预期增长均为12%左右。这与近年来经济运行的实际和需求相符,保持了宏观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五是稳预期。宏观调控本质上是预期调控。我们定的预期目标、政策基调都与市场期待比较一致,在执行中还要加强与市场主体和国际社会的沟通,使各方面对中国经济的预期稳定、信心增强。六是控风险。当前系统性风险总体可控,但对不良资产、债券违约、影子银行、互联网金融等累积风险要高度警惕,要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这几方面的稳,构成了大局稳定的支柱。 稳中求进,不是无所作为,不是不敢作为,而是要在把握好度的前提下奋发有为,在关键领域有所进取。一是改革开放要有新进展。近年来全面深化改革推出了许多举措,要以钉钉子精神抓好落实、见到成效。二是结构调整要有新成效。强化创新驱动发展,持续提高服务业比重,大力提升制造业水平,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三是生态环境要有新改善。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战略思想,贯彻绿色发展理念,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问题,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持久战,努力实现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保护环境的有机统一。 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 多年来,我国依托传统比较优势形成了规模庞大的供给体系,但主要以满足国内外中低端需求为主。现在,需求侧已经发生重大变化,供给体系出现明显的不适应,迫切需要提高供给的质量和效率。因此,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实现经济良性循环、持续健康发展的治本之策,是贯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工作的主线。 用改革的办法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一是扎实有效去产能。要知难而进、拓展范围,进一步压减钢铁和煤炭产能,淘汰、停建、缓建落后煤电产能,同时切实解决好人和债的问题,妥善安置下岗分流职工,处理好企业债务问题。二是因城施策去库存。分类调控、因地制宜,落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处理好去库存与稳房价的关系。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把去库存与推进新型城镇化、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更好结合起来。坚持住房的居住属性,加快建立和完善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三是积极稳妥去杠杆。把降低企业杠杆率作为重中之重:在增量上,加强对企业债务融资增长的合理约束,加大股权融资力度;在存量上,支持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推进资产证券化。同时,防止地方政府变相举债和个人住房贷款在短期内过快增长。四是多措并举降成本。在减税方面,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扩大小微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税收优惠。在降费方面,全面清理规范政府性基金,减少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经营性收费,继续降低“五险一金”有关缴费比例,降低用能和物流成本等,让企业固本培元。五是精准加力补短板。结合实施“十三五”规划确定的重大项目,切实加强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保障的薄弱环节。当务之急是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今年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以上。 提高供给的质量和效率,大力振兴实体经济。目前,三次产业都面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任务。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上,优化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确保农民增收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推进工业特别是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加快实施《中国制造2025》,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用新技术新业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全面提高产品质量,形成中国制造新优势。推进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让传统服务业焕发新的生机、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壮大,并切实防止一些领域出现资产泡沫问题。 适度扩大总需求并提高有效性 经济增长离不开需求拉动,宏观调控从短期看主要是需求调节。经济工作要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主线,把改善供给侧结构作为主攻方向,同时适度扩大总需求。这是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的客观要求。 释放国内需求潜力。我国居民消费需求不断升级和扩大,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持续上升。要顺应这一趋势,从多方入手扩大消费。保持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持续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合理调整收入分配结构,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完善政策措施,支持教育、健康、养老、文化、旅游等服务消费,不断开发具有高品质、能带来新体验的消费品,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完善消费环境,规范市场秩序,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让消费者放心消费。在扩大消费的同时保持投资适度增长,把好投资方向,增加有效投资,引导资金更多投向补短板、调结构、促创新、惠民生的领域,坚决防止重复建设和加剧产能过剩矛盾。 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中拓展内需空间。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城乡发展一体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并在这一过程中持续激发与释放消费和投资需求。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三大战略,持续推进西部大开发、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中部地区崛起和东部率先发展,使“三大战略”和“四大板块”产生相互叠加、协同融合效应,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和动力源。 保持外贸回稳向好态势,巩固和扩大国际市场份额。坚定不移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让经济全球化进程更有活力、更加包容、更可持续。落实和完善外贸政策,为外贸企业减负松绑,鼓励企业苦练内功,调整优化出口商品结构,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增加先进技术、设备和关键零部件进口,促进贸易平衡发展。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与世界各国实现互利共赢。 切实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当前,我国发展环境和条件发生了重大变化,劳动力、土地、环境等要素成本上升,传统比较优势明显弱化,必须依靠创新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培育新的竞争优势。要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完善对基础研究和原创性研究的长期稳定支持机制,强化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重视颠覆性技术创新。强化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推动跨领域跨行业协同创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和创新驱动。 用好用活人才。人才是推动创新的第一要素。我国拥有世界上数量最多、素质较高的劳动力,拥有最大规模的科技人才和各类专业技能人才队伍,每年高校毕业生近800万人,蕴藏着巨大的创新潜能,这是其他任何国家都难以比拟的巨大优势。要落实好科研机构自主权,落实好科研经费和项目管理制度改革,落实好对科研人员的股权和分红等激励政策,把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充分激发出来,形成高质量创新成果竞相涌现的良好态势。同时,持续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便捷多样的众创空间和服务平台,让所有有意愿、有能力创业创新的人都有机会施展才华、创造价值。 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既要大力培育壮大新产业、新动能,又要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传统动能。本着鼓励创新、包容审慎原则,制定新兴产业监管规则。全面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做大做强新兴产业集群,努力使新动能的成长超过旧动能的衰减。同时要看到,传统产业仍是我国制造业的“基本盘”。2016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8%,增速比规模以上工业高4.8个百分点,但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仅为12.4%。我国制造业的主体仍是各类传统产业。应加快运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武装和更新传统产业,特别是深入推进“互联网+传统产业”,为传统产业升级发展插上互联网的翅膀。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也会转化、汇聚为新的发展动能。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我们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政府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人民。应牢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保障和改善民生当作为政之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使人民群众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获得感。 在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严峻、国家财政收支压力较大的情况下,要切实抓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让贫困地区、贫困人口与全国人民一道如期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抓好就业这个民生之本,努力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合理调整收入分配结构,高度重视解决农民增收和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和公平性。解决好看病难看病贵、异地就医费用结算和食品药品安全等问题,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做好保障改善民生工作,要把握好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处理好尽力而为与量力而行的关系。对群众反映强烈、期待迫切的问题,有条件的要抓紧解决,把好事办成办好;对那些暂不具备条件、一时难以解决的,要努力创造条件逐步加以解决,制定路线图和时间表,让人民群众看到希望。解决民生问题特别是扶贫助困,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多雪中送炭、少锦上添花,不能超越国情国力作过高的承诺。处理好公平和效率的关系,在发展经济、增强国力的基础上,不断增进民生福祉,使人民生活水平水涨船高。(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 韩文秀) 2017-03-29/jilin/2017/0329/166.html
-
2016年四季度,我国经常账户顺差808亿元人民币,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3175亿元人民币,其中,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逆差7056亿元人民币,储备资产减少10232亿元人民币。 2016年,我国经常账户顺差12961亿元人民币,资本和金融账户顺差1865亿元人民币,其中,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逆差27733亿元人民币,储备资产减少29621亿元人民币。 按美元计值,2016年四季度,我国经常账户顺差118亿美元,其中,货物贸易顺差1213亿美元,服务贸易逆差683亿美元,初次收入逆差373亿美元,二次收入逆差38亿美元。资本和金融账户顺差464亿美元,其中,资本账户逆差0.1亿美元,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逆差1031亿美元,储备资产减少1495亿美元。 按美元计值,2016年,我国经常账户顺差1964亿美元,其中,货物贸易顺差4941亿美元,服务贸易逆差2442亿美元,初次收入逆差440亿美元,二次收入逆差95亿美元。资本和金融账户顺差263亿美元,其中,资本账户逆差3亿美元,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逆差4170亿美元,储备资产减少4437亿美元。 按SDR计值,2016年四季度,我国经常账户顺差87亿SDR,资本和金融账户顺差340亿SDR,其中,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逆差756亿SDR,储备资产减少1096亿SDR。 按SDR计值,2016年,我国经常账户顺差1406亿SDR,资本和金融账户顺差197亿SDR,其中,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逆差3004亿SDR,储备资产减少3204亿SDR。 此外,国家外汇管理局根据最新获得的数据,修订2014年以来各季度国际收支平衡表,并通过国家外汇管理局官方网站“统计数据”栏目公布。 为便于社会各界解读国际收支和国际投资头寸数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分析小组同时发布《2016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完) 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概览表,以人民币计值) 单位:亿元人民币 项 目 行次 2016年四季度 2016年 1. 经常账户 1 808 12,961 贷方 2 44,595 163,214 借方 3 -43,787 -150,253 1.A 货物和服务 4 3,626 16,585 贷方 5 40,932 146,177 借方 6 -37,305 -129,592 1.A.a 货物 7 8,300 32,832 贷方 8 37,111 132,324 借方 9 -28,811 -99,492 1.A.b 服务 10 -4,674 -16,247 贷方 11 3,820 13,853 借方 12 -8,494 -30,100 1.B 初次收入 13 -2,555 -2,987 贷方 14 3,188 14,987 借方 15 -5,743 -17,974 1.C 二次收入 16 -263 -637 贷方 17 475 2,050 借方 18 -738 -2,687 2. 资本和金融账户 19 3,175 1,865 2.1 资本账户 20 -1 -23 贷方 21 5 21 借方 22 -5 -44 2.2 金融账户 23 3,176 1,888 资产 24 -3,413 -14,467 负债 25 6,589 16,355 2.2.1 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 26 -7,056 -27,733 2.2.1.1 直接投资 27 2,271 -2,984 资产 28 -2,490 -14,374 负债 29 4,761 11,390 2.2.1.2 证券投资 30 -1,267 -4,132 资产 31 -2,299 -6,900 负债 32 1,032 2,768 2.2.1.3 金融衍生工具 33 -103 -310 资产 34 -99 -456 负债 35 -4 146 2.2.1.4 其他投资 36 -7,957 -20,307 资产 37 -8,756 -22,359 负债 38 800 2,052 2.2.2 储备资产 39 10,232 29,621 3.净误差与遗漏 40 -3,983 -14,826 注: 1.根据《国际收支和国际投资头寸手册》(第六版)编制,资本和金融账户中包含储备资产。 2.“贷方”按正值列示,“借方”按负值列示,差额等于“贷方”加上“借方”。本表除标注“贷方”和“借方”的项目外,其他项目均指差额。 3.季度人民币计值的国际收支平衡表数据,由当季以美元计值的国际收支平衡表,通过当季人民币对美元季平均汇率中间价折算得到,年度人民币计值的国际收支平衡表由单季人民币计值数据累加得到。 4.本表计数采用四舍五入原则。 5.细项数据请参见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互联网站“统计数据”栏目。 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概览表,以美元计值) 单位:亿美元 项 目 行次 2016年四季度 2016年 1. 经常账户 1 118 1,964 贷方 2 6,518 24,546 借方 3 -6,400 -22,583 1.A 货物和服务 4 530 2,499 贷方 5 5,982 21,979 借方 6 -5,452 -19,480 1.A.a 货物 7 1,213 4,941 贷方 8 5,424 19,895 借方 9 -4,211 -14,954 1.A.b 服务 10 -683 -2,442 贷方 11 558 2,084 借方 12 -1,241 -4,526 1.B 初次收入 13 -373 -440 贷方 14 466 2,258 借方 15 -839 -2,698 1.C 二次收入 16 -38 -95 贷方 17 69 309 借方 18 -108 -404 2. 资本和金融账户 19 464 263 2.1 资本账户 20 0 -3 贷方 21 1 3 借方 22 -1 -7 2.2 金融账户 23 464 267 资产 24 -499 -2,174 负债 25 963 2,441 2.2.1 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 26 -1,031 -4,170 2.2.1.1 直接投资 27 332 -466 资产 28 -364 -2,172 负债 29 696 1,706 2.2.1.2 证券投资 30 -185 -622 资产 31 -336 -1,034 负债 32 151 412 2.2.1.3 金融衍生工具 33 -15 -47 资产 34 -15 -69 负债 35 -1 22 2.2.1.4 其他投资 36 -1,163 -3,035 资产 37 -1,280 -3,336 负债 38 117 301 2.2.2 储备资产 39 1,495 4,437 3.净误差与遗漏 40 -582 -2,227 注: 1.根据《国际收支和国际投资头寸手册》(第六版)编制,资本和金融账户中包含储备资产。 2.“贷方”按正值列示,“借方”按负值列示,差额等于“贷方”加上“借方”。本表除标注“贷方”和“借方”的项目外,其他项目均指差额。 3.本表计数采用四舍五入原则。 4.细项数据请参见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互联网站“统计数据”栏目。 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概览表,以SDR计值) 单位:亿SDR 项 目 行次 2016年四季度 2016年 1. 经常账户 1 87 1,406 贷方 2 4,775 17,663 借方 3 -4,689 -16,258 1.A 货物和服务 4 388 1,795 贷方 5 4,383 15,819 借方 6 -3,995 -14,023 1.A.a 货物 7 889 3,553 贷方 8 3,974 14,319 借方 9 -3,085 -10,765 1.A.b 服务 10 -501 -1,758 贷方 11 409 1,500 借方 12 -910 -3,258 1.B 初次收入 13 -274 -321 贷方 14 341 1,623 借方 15 -615 -1,944 1.C 二次收入 16 -28 -69 贷方 17 51 222 借方 18 -79 -291 2. 资本和金融账户 19 340 197 2.1 资本账户 20 0 -2 贷方 21 1 2 借方 22 -1 -5 2.2 金融账户 23 340 200 资产 24 -365 -1,559 负债 25 705 1,759 2.2.1 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 26 -756 -3,004 2.2.1.1 直接投资 27 243 -327 资产 28 -267 -1,559 负债 29 510 1,232 2.2.1.2 证券投资 30 -136 -450 资产 31 -246 -746 负债 32 110 296 2.2.1.3 金融衍生工具 33 -11 -33 资产 34 -11 -49 负债 35 0 16 2.2.1.4 其他投资 36 -852 -2,193 资产 37 -938 -2,408 负债 38 86 215 2.2.2 储备资产 39 1,096 3,204 3.净误差与遗漏 40 -427 -1,603 注: 1.根据《国际收支和国际投资头寸手册》(第六版)编制,资本和金融账户中包含储备资产。 2.“贷方”按正值列示,“借方”按负值列示,差额等于“贷方”加上“借方”。本表除标注“贷方”和“借方”的项目外,其他项目均指差额。 3.季度SDR计值的国际收支平衡表数据,由当季以美元计值的国际收支平衡表,通过当季SDR对美元季平均汇率折算得到,年度SDR计值的国际收支平衡表由单季SDR计值数据累加得到。 4.本表计数采用四舍五入原则。 5.细项数据请参见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互联网站“统计数据”栏目。 2017-04-05/jilin/2017/0405/171.html
-
2017年2月,我国国际收支口径的国际货物和服务贸易收入9545亿元人民币,支出11087亿元人民币,逆差1542亿元人民币。其中,货物贸易收入8146亿元人民币,支出8478亿元人民币,逆差332亿元人民币;服务贸易收入1399亿元人民币,支出2609亿元人民币,逆差1210亿元人民币。 按美元计值,2017年2月,我国国际收支口径的国际货物和服务贸易收入1389亿美元,支出1613亿美元,逆差224亿美元。其中,货物贸易收入1186亿美元,支出1234亿美元,逆差48亿美元;服务贸易收入204亿美元,支出380亿美元,逆差176亿美元。(完) 中国国际货物和服务贸易(国际收支口径) 2017年2月 项目 按人民币计值 (亿元) 按美元计值 (亿美元) 货物和服务贸易差额 贷方 借方 -1,542 -224 9,545 1,389 -11,087 -1,613 1.货物贸易差额 贷方 借方 -332 -48 8,146 1,186 -8,478 -1,234 2.服务贸易差额 -1,210 -176 贷方 1,399 204 借方 -2,609 -380 2.1加工服务差额 97 14 贷方 97 14 借方 -1 -0 2.2维护和维修服务差额 34 5 贷方 42 6 借方 -7 -1 2.3运输差额 -248 -36 贷方 193 28 借方 -441 -64 2.4旅行差额 -1,079 -157 贷方 503 73 借方 -1,582 -230 2.5建设差额 4 1 贷方 47 7 借方 -44 -6 2.6保险和养老金服务差额 -35 -5 贷方 15 2 借方 -50 -7 2.7金融服务差额 6 1 贷方 12 2 借方 -6 -1 2.8知识产权使用费差额 -120 -17 贷方 17 3 借方 -137 -20 2.9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差额 48 7 贷方 150 22 借方 -101 -15 2.10其他商业服务差额 108 16 贷方 311 45 借方 -203 -30 2.11个人、文化和娱乐服务差额 -4 -1 贷方 4 1 借方 -8 -1 2.12别处未提及的政府服务差额 -21 -3 贷方 7 1 借方 -28 -4 注: 1. 本表所称货物和服务贸易与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货物和服务口径一致,是指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发生的交易。月度数据为初步数据,可能与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季度数据不一致。 2. 国际货物和服务贸易数据按美元编制,当月人民币计值数据由美元数据按月均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折算得到。 3. 本表计数采用四舍五入原则。 4.2017年2月旅行贷方为估算数据。 指标解释: 货物和服务贸易:是指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发生的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交易,与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口径相同。 1.货物贸易: 指经济所有权在我国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发生转移的货物交易。贷方记录货物出口,借方记录货物进口。货物账户数据主要来源于海关进出口统计,但与海关统计存在以下主要区别:一是国际收支中的货物只记录所有权发生了转移的货物(如一般贸易、进料加工贸易等贸易方式的货物),所有权未发生转移的货物(如来料加工或出料加工贸易)不纳入货物统计,而纳入服务贸易统计;二是计价方面,国际收支统计要求进出口货值均按离岸价格记录,海关出口货值为离岸价格,但进口货值为到岸价格,因此国际收支统计从海关进口货值中调出国际运保费支出,并纳入服务贸易统计;三是补充了海关未统计的转手买卖下的货物净出口数据。 2.服务贸易:包括加工服务,维护和维修服务,运输,旅行,建设,保险和养老金服务,金融服务,知识产权使用费,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其他商业服务,个人、文化和娱乐服务以及别处未提及的政府服务。贷方记录提供的服务,借方记录接受的服务。 2.1加工服务:又称“对他人拥有的实物投入的制造服务”,指货物的所有权没有在所有者和加工方之间发生转移,加工方仅提供加工、装配、包装等服务,并从货物所有者处收取加工服务费用。贷方记录我国居民为非居民拥有的实物提供的加工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接受非居民的加工服务。 2.2维护和维修服务:指居民或非居民向对方所拥有的货物和设备(如船舶、飞机及其他运输工具)提供的维修和保养工作。贷方记录我国居民向非居民提供的维护和维修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接受的非居民维护和维修服务。 2.3运输:指将人和物体从一地点运送至另一地点的过程以及相关辅助和附属服务,以及邮政和邮递服务。贷方记录居民向非居民提供的国际运输、邮政快递等服务。借方记录居民接受的非居民国际运输、邮政快递等服务。 2.4旅行:指旅行者在其作为非居民的经济体旅行期间消费的物品和购买的服务。贷方记录我国居民向在我国境内停留不足一年的非居民以及停留期限不限的非居民留学人员和就医人员提供的货物和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境外旅行、留学或就医期间购买的非居民货物和服务。 2.5建设服务:指建筑形式的固定资产的建立、翻修、维修或扩建,工程性质的土地改良、道路、桥梁和水坝等工程建筑,相关的安装、组装、油漆、管道施工、拆迁和工程管理等,以及场地准备、测量和爆破等专项服务。贷方记录我国居民在经济领土之外提供的建设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在我国经济领土内接受的非居民建设服务。 2.6保险和养老金服务:指各种保险服务,以及同保险交易有关的代理商的佣金。贷方记录我国居民向非居民提供的人寿保险和年金、非人寿保险、再保险、标准化担保服务以及相关辅助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接受非居民的人寿保险和年金、非人寿保险、再保险、标准化担保服务以及相关辅助服务。 2.7金融服务:指金融中介和辅助服务,但不包括保险和养老金服务项目所涉及的服务。贷方记录我国居民向非居民提供的金融中介和辅助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接受非居民的金融中介和辅助服务。 2.8知识产权使用费:指居民和非居民之间经许可使用无形的、非生产/非金融资产和专有权以及经特许安排使用已问世的原作或原型的行为。贷方记录我国居民向非居民提供的知识产权相关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使用的非居民知识产权服务。 2.9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指居民和非居民之间的通信服务以及与计算机数据和新闻有关的服务交易,但不包括以电话、计算机和互联网为媒介交付的商业服务。贷方记录本国居民向非居民提供的电信服务、计算机服务和信息服务。借方记录本国居民接受非居民提供的电信服务、计算机服务和信息服务。 2.10其他商业服务: 指居民和非居民之间其他类型的服务,包括研发服务,专业和管理咨询服务,技术、贸易相关等服务。贷方记录我国居民向非居民提供的其他商业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接受的非居民其他商业服务。 2.11个人、文化娱乐服务: 指居民和非居民之间与个人、文化和娱乐有关的服务交易,包括视听和相关服务(电影、收音机、电视节目和音乐录制品),其他个人、文化娱乐服务(健康、教育等)。贷方记录我国居民向非居民提供的相关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接受的非居民相关服务。 2.12别处未提及的政府服务:指在其他货物和服务类别中未包括的政府和国际组织提供和购买的各项货物和服务。贷方记录我国居民向非居民提供的别处未涵盖的货物和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向非居民购买的别处未涵盖的货物和服务。 2017-03-29/jilin/2017/0329/168.html
-
核心提示:中国和新西兰承诺扩大现行双边自由贸易协定,使其成为来访的李克强总理所称的中国与发达国家签署的“水平最高”的自贸协定。 境外媒体称,中国和新西兰27日加大合作力度,两国政府承诺就中国提出的旨在扩大贸易及商务的“一带一路”倡议开展合作。 “一带一路”首迎西方伙伴 据路透社3月27日报道,李克强在惠灵顿与新西兰总理比尔·英格利希见证签署了9项协议。英格利希说,新西兰科技创新部长保罗·戈德史密斯将于5月赴北京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报道称,新西兰是第一个同中国签署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的西方发达国家,还以创始成员身份加入中国首倡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中国当前是新西兰重要的贸易伙伴。 尽管两国在多个领域达成了协议,但李克强与英格利希也就南中国海等问题进行了磋商。英格利希认为,那并不会影响两国在其他领域的关系。 据《香港经济日报》网站3月27日报道,国务院总理李克强首次对新西兰展开访问,两国今天签署“一带一路”合作协议,新西兰成为首个签署相关协议的西方发达国家。 27日,在他与新西兰总理英格利希的见证下,两国签署了相关文件。据报道,新西兰对“一带一路”倡议态度积极,双方高层多次表示,将加强发展战略对接,两国企业在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合作前景广阔。同时,新西兰对中国倡导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抱有积极态度。 据统计,2016年中国与新西兰双边贸易额超过200亿新西兰元(1新西兰元约合4.84元人民币——本网注),按年增长接近5%;中国已连续多年成为新西兰最大的海外留学生来源地;中国赴新游客人数也持续增长,2016年已突破40万人次大关。 自贸协定升至“最高水平” 据路透社3月27日报道,中国和新西兰承诺扩大现行双边自由贸易协定,使其成为来访的李克强总理所称的中国与发达国家签署的“水平最高”的自贸协定。 报道称,李克强在惠灵顿与新西兰总理英格利希见证签署了9项协议。英格利希称,旨在升级两国自贸协定的谈判将于4月25日启动。中新自贸协定从2008年起生效,升级工作将催生国家间最高级别的自由贸易安排,这在中国与发达国家签署的自贸协定中首屈一指。 据美联社惠灵顿3月27日报道,新西兰和中国宣布,两国将在近期举行会谈,以拓展双方已实施近10年的一项成功的自由贸易协定。 英格利希说,该协定让两国间的贸易额大幅增长。他说,将该协定升级会进一步扩大双边贸易,相关会谈将于下月开始。 报道称,新西兰希望重新协商后达成的协定能让它向中国销售更多乳制品,同时中国也希望能向新西兰销售更多商品从而消除数额不大的贸易逆差。两国宣布了其他一些协议,其中包括允许新西兰向中国市场出口冷鲜肉。 据德新社3月27日报道,新西兰总理英格利希在与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会晤后宣布,中新两国在一系列有关气候变化、旅游和教育的共同倡议上达成共识。 英格利希说两国下月还将开始就自由贸易协定的升级展开会谈,他称2008年开始生效的两国自贸协定是“巨大的成功”。 他说,随着该协定的推出,新西兰与中国的贸易“增长了两倍”,2016年达到230亿新西兰元。两国贸易为“两国人民创造了就业岗位和众多机会”。“升级将确保这一势头延续下去,”英格利希说,“它将有助于我们到2020年实现双向贸易300亿新西兰元的目标。” 他们还同意将中国与新西兰之间的直飞航班从现在的每周49趟增至59趟。 寻求拓展全产业链合作 据路透社3月27日报道,在与新西兰总理英格利希及商界领袖在惠灵顿举行会谈前,李克强27日在报纸上发表评论文章称,将推动中新两国深化贸易关系,并就全球保护主义发出警告。 他在《新西兰先驱报》上发表署名文章《勇攀中新友好合作新高峰》。文章中说:“当前,国际形势中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越是面对时艰,中新越应携手努力,化挑战为机遇。” 报道称,这是李克强就任国务院总理以来首次访问新西兰,新方在惠灵顿总督府为李克强举行了欢迎仪式,包括毛利传统欢迎舞蹈和礼炮等。 李克强在文章中说:“当前中新在农牧业产品上已形成较稳定的供需关系,双方不应止步于进出口贸易,还应拓展高技术、高附加值的农牧业全产业链合作。” 报道称,相比其他西方盟友,新西兰长久以来一直更加支持中国在全球事务上的雄心壮志。中新两国正致力于升级双边自贸协定。在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这种升级至关重要。 报道称,新西兰经济对出口的依赖性很强。李克强的话与英格利希及新西兰央行行长格雷姆·惠勒的言论形成了呼应——这两位曾警告称,全球贸易紧缩是新西兰繁荣发展的最大威胁。 2017-03-31/jilin/2017/0331/170.html
-
应澳大利亚联邦总理马尔科姆·特恩布尔邀请,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于3月22日至26日对澳大利亚进行正式访问。 访问期间,李克强总理会见科斯格罗夫总督,同特恩布尔总理举行第五轮中澳总理年度会晤,并广泛接触澳各界人士。两国总理还共同出席中澳经贸合作论坛、第六届中澳工商界首席执行官圆桌会和第二届中澳省州负责人论坛。 双方积极评价中澳建交45年来双边关系长足发展,一致同意继续在互信、互利原则基础上,加强对话、交流与合作,推动中澳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双方同意保持高层交往势头,充分发挥中澳外交与战略对话、战略经济对话等40多对政府间机制的作用,扩大共识,深化互信。 双方同意继续实施好中澳自贸协定,努力打造两国合作“自贸繁荣”新时代。双方将深入推进中方“一带一路”倡议与澳“北部大开发”计划以及两国创新战略对接合作,积极拓展能源资源、基础设施、农牧业和科技创新等领域合作。 双方同意深化教育、文化、旅游、地方、安全执法、反腐败、防务等领域交流合作,加强在联合国、二十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东亚峰会等多边机制内沟通与协调,共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繁荣。 双方达成一系列政府间和商业合作成果,涉及经贸投资、创新、农业、知识产权、安全执法、旅游、教育等广泛领域。主要包括:双方签署了《中澳两国政府关于审议中澳自贸协定有关内容的意向声明》;双方同意共同致力于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继续通过世界贸易组织、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推进全球和地区贸易与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双方宣布继续在中澳科学与研究基金下开展合作,分别提供最多600万澳元经费支持先进制造、医疗技术与医药、资源与能源等优先领域合作;双方宣布建立中澳能源部长级对话机制;中方宣布积极支持澳大利亚地方政府在中国发行人民币债券;双方宣布建立中澳高级别安全对话机制;双方宣布澳将在中国沈阳设立总领事馆等。 2017-03-31/jilin/2017/0331/169.html
-
新华社北京3月27日电(记者 刘铮 王文迪)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易纲近日表示,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中长期战略,要保持定力,稳步实现目标。 在人民币汇率持续承压背景下,此前快速推进的人民币国际化遇到新挑战。易纲在2017年跨境人民币业务暨有关监测分析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深刻认识到中国经济稳定发展的态势没有变,人民币国际化的市场驱动力没有变,这是人民币国际化最重要的基础和支柱。 易纲要求,做好政策顶层设计,便利贸易、投资、支付,便利把人民币作为国际储备货币,同时稳步推动资本项目可兑换,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使用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引导好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完善监督和管理手段。 根据这次会议的部署,央行今年将完善人民币跨境使用的政策框架和基础设施,坚持发展改革和风险防范并重,促进跨境人民币业务规范发展;进一步深化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稳步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进一步提升人民币投资储备和金融交易功能,推动国内市场开放。 2017-03-29/jilin/2017/0329/167.html
-
2016年末,我国银行业对外金融资产8776亿美元,对外负债9645亿美元,对外净负债869亿美元,其中,人民币净负债1853亿美元,外币净资产984亿美元。 在银行业对外金融资产中,存贷款资产6705亿美元,债券资产952亿美元,股权等其他资产1119亿美元,分别占银行业对外金融资产的76%、11%和13%。分币种看,人民币资产1176亿美元,美元资产5986亿美元,其他币种资产1614亿美元,分别占13%、68%和19%。 在银行业对外负债中,存贷款负债5011亿美元,债券负债1169亿美元,股权等其他负债3464亿美元,分别占银行业对外负债的52%、12%和36%。分币种看,人民币负债3029亿美元,美元负债3431亿美元,其他币种负债3184亿美元,分别占31%、36%和33%。(完) 2017-03-29/jilin/2017/0329/165.html
-
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2月,中国外汇市场(不含外币对市场,下同)总计成交9.14万亿元人民币(等值1.33万亿美元)。其中,银行对客户市场成交1.68万亿元人民币(等值2438亿美元),银行间市场成交7.47万亿元人民币(等值1.09万亿美元);即期市场累计成交3.79万亿元人民币(等值5514亿美元),衍生品市场累计成交5.35万亿元人民币(等值7789亿美元)。 2017年1-2月,中国外汇市场累计成交19.65万亿元人民币(等值2.86万亿美元)。(完) 2017-03-24/jilin/2017/0324/164.html
-
附件1: 香港基金境内发行销售资金汇出入情况 2017-03-24/jilin/2017/0324/163.html